新書推薦: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編輯推薦: |
1.在中西方交流史上,200多年前的马戛尔尼访华,无疑是一重大事件,对中国此后命运影响深远,有关史料历来为国际学界所关注。
2.本书作者约翰·巴罗是马戛尔尼使团运送礼品的总管,后来协助斯当东写作了那份正式的访华报告,以后还担任了马戛尔尼的私人秘书,在使团访华问题上,他比一般人掌握了更多的资料。他也可能是对中国文化真正感兴趣的人。
把乾隆盛世放在世界大历史中去看,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4.本书中关于文化艺术的记录,如茉莉花,因为作者偶然听到予以记谱,得以书面保留下来,并在欧洲流传,后来普契尼创作《图兰朵》,加以改编,更加完美。
|
內容簡介: |
1793 年英国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之名派遣使团来华访问,这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件。本书作者约翰·巴罗是使团官员,他详细记录了使团访华的经过与观感,从一个英国人的视角真实反映了乾隆时期的社会各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本书内容涉及清时的政治、法律、财政税收、农业、外贸、科学技术、民情风俗、妇女家庭、宗教信仰、绘画、建筑、语言文学、天文、医学等方面, 堪称一部百科全书。此书出版后大受欢迎,又译成德文、法文等语种,被经常引用,成为当时欧洲人认识中国的参考书。本书也是今天认识清朝历史的重要文献,可以补正史之不足。
|
關於作者: |
约翰·巴罗(1764—1848) 英国人。马戛尔尼访华使团官员。1803—1845 年在英国海军部任第二副大臣。他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皇家地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出版了十多部著作, 在当时英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界颇有影响。
|
目錄:
|
第一章 开宗明义
前言——旅行者将在中国见到什么——对英国使团访华成果的误解——对比荷兰使团所受到的待遇,误解可释——北京法国传教士眼中英国使团失败的原因——乾隆给荷兰国王的信——两个使团所受待遇不同的原因——传教士在外国的阴谋活动——清宫的骄傲自大——欧洲使团在北京驻留时间一览表——小结
第二章 黄海白河
前贤对华人素质的评价——16 世纪中国和欧洲的比较—— 传教士著作的动机——英国使团过台湾海峡——台风——舟山群岛——中国的船和航海术——他们的罗盘,可能源于锡西厄人——中国人的海外远航史——在美洲的踪迹——在鞑靼海岛上——在波斯湾——其贸易活动可能远至马达加斯加——霍屯督人可能源于中国——马来亚人与中国人同种——苏门答腊人的风俗跟他们的奇怪的偶合——僧伽罗人源于中国——轻舟去舟山接引水员——群岛急流——拜见总兵——引水员难寻——总兵的专断——中国人对我们的罗盘一无所知——到达北直隶湾——两位清廷大员来访,他们的礼物——乘便利的中国船进入白河—— 两位大官的接待——过量的供给——国家和人民的外貌——女子服饰——她们的小脚——又臭又脏的民族——天津巨大的人群和水上船 ——人们的举止文雅得体——船工所唱粗犷的号子—— 中国人性格中的优点——农村的面貌和物产——栖居水上的大众——独断专行又一例——登陆通州,下榻庙宇
第三章 皇城行宫
从通州到京城的行列——聚观的大众——北京城墙内外—— 前往皇帝的郊苑——生活不便——返回京城——特使赴热河—— 作者去圆明园——糟糕的住处——钦天监官员来访——北京主教和其他教士——吉尔刀剑——哈切特马车——伯明翰装的箱子里发现一只蝎子——英国贵族肖像——热河来的消息对北京官员的影响——皇帝还都——观览礼品——特使申请回国——圆明园宫殿园林简述——马戛尔尼勋爵笔下的热河万树园——他对中国园林艺术的总体评价
第四章 社会百态
女性状况,社会进步的标尺——中国妇女地位低下——家规不利孝道——父母的权威——男女之防的恶果——不知社会交往,有博戏——崇尚独处——新年佳节——嗜赌成风——律法似乎残害了人的本性——麻木不仁,或曰残酷无情——私人和公共生活中的例证——关于虐婴——也许没有人们认为的那么严重—— 海外中国人的品质——中国人的脾气和性情——商人——布谷鸟自鸣钟——皇孙的人品——宰相的人品——汉人和满人身体和精神之比较——中国人总体性格的描述
第五章 宫廷生活
清廷的总体特征——皇宫建筑——马戛尔尼勋爵笔下的觐见仪式——皇帝的万寿大典——木偶戏——滑稽戏——摔跤——烟火——荷兰使团所受的款待——中国舞台剧简述——极端的例证——令人发指的场景——乾隆的人生和性格——误杀亲子—— 自诩不朽——太监干政帮助了鞑靼夺权——太监目前的地位和职务——皇帝的妻子和嫔妃——皇帝死后她们的命运
第六章 人文艺术
以为中文象形的观点——黑格博士的失误——词源比较的谬误——例证——中国方块字的本质——其困难和歧义——著名的古文物家因好奇而导致的错误——获取方块字的密码——口语——与鞑靼字母相比——中国文学——天文学——年表—— 60年循环——地理——算术——化工技艺——蒸馏法——陶器——丝绸生产——象牙——竹——纸——墨——印刷——机械——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北京的英国使馆——长城——大运河——桥梁——坟墓——自然物理——医学——庸医——中药学——传染性高热——天花——眼炎——性病——产科学—— 外科——格里医生对他们的医学知识的看法——威廉·斯通先生对他们的民族性格的看法
第七章 法律制度
朝廷——法律——土地所有权与税收——岁入——文官、武官及文武机构
第八章 宗教信仰
中国人的起源——宗教派别——信仰——仪式
第九章 农村面貌
从通州府到广东省——农村面貌,农业生产——建筑物及其他公共设施——人民的生活状况——农业状况——人口。
第十章 广东:广东之旅、外贸在本埠的状况
人民语言看得见的变化——崎岖多岩的大山——煤矿—— 巨大的寺庙——采石场——供使用和装饰的不同植物——抵达广州——使团给中国政府带来的开销——致英国人——广州贸易的性质和不便——美国人和他的珍珠——政府官员强征暴敛的例证——他们不懂汉语——中国对伦敦的贸易实例——恰当的沟通使免于不名誉之死
结语
|
內容試閱:
|
《亲历中国丛书》的策划始于 2002 年,那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还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时任社长郭又陵先生来我校访问, 我带他浏览了本馆所藏的大批与中国有关的西文旧籍。其时自改革开放后兴起的又一次“西学东渐”热潮正盛,域外汉学和中国学的经典作品在被有系统、成体系地引进。我们觉得,东西方文化的接触和交流,离不开旅行家、探险家、传教士以及后来的外交、商务人士和学者。这些来华外国人的亲历纪实性著作,虽然不是域外汉学的主流,也是与汉学和中国学紧密相关的材料,值得翻译出版。郭社长回去后邀请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耿昇先生担任共同主编,获得首肯。耿先生并为丛书作序,确立宗旨如下:“《亲历中国丛书》只收入来华外国人的亲历纪实性著作,包括探险记、笔记、考察报告、出使报告、书简等。内容力求客观、公允、真实,并兼顾其科学性和可读性。在允许的范围内,力求满足中国学术界的需要,填补空白和弥补不足之处。”也就是说,集中从一个方面配合方兴未艾的对西方汉学(中国学)的研究,提供国内难得一见的资料。
经过 2 年的运作,第一批2种译作于 2004 年面世,反响颇佳。至 2010 年,《丛书》出满 10种,耿昇先生退出,改由郭又陵社长共同主编,笔者写了新序,装帧也更新了。接下来的 6 年又出版了10种,郭社长荣休,出版社领导更替,此后只履约出版了3种签了合同的书稿,《丛书》的出版于 2019 年告一段落。
回顾历程,必须感谢郭又陵社长作为出版家的远大眼光和胸襟。这部丛书的经济效益或许并没那么好,社会影响却出乎意料的好。《丛书》中的《一个传教士眼中的晚清社会》获2012 年度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古老的农夫 不朽的智慧——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可持续农业考察记》被评为第十三届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于 2002 年正式启动的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曾有意把它纳入,因技术原因未果。学界热烈欢迎这类域外资料,从中发现不少有用的材料。比如《我看乾隆盛世》,书名几成口号,内容被多种著作引用。即便是民间,该书也引起一些有趣的反响。比如《我的北京花园》中立德夫人客居的到底是哪个王公的园子,一批网友曾热烈地探讨过。其作为史料的意义,更是突破了最初设想的汉学范畴,日益彰显丰富。简而言之,因为《丛书》所选的西文旧籍都是公版书,当初截止于晚清,目前已扩展至民初,差不多涵盖整个近代。
近代史料的形式多种多样,过去相当一段时期,学界对与政治史相关的档案文献关注较多,其他,尤其是与当时中国的地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物等相关的记载被相对忽略。本丛书所收集的纪实性著作的作者包括政府官员、军人、商人、传教士、学者、旅行家等。他们游历经验丰富,受过良好教育,在中国的时间少则半年,多则几十年,其中许多人还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对在中国的所历、所见、所闻做了细致深入的观察和记录。因为记录者是外来人,从而对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天然地怀着某种好奇,对中国人无意识或不屑记录的内容的转述,到今天恰恰成为极为珍贵难得的史料。又因为近代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各地的山川风物和社会百态多已烟消云散,却被凝固在这些西方人的著述当中了, 就像琥珀中的昆虫,历尽岁月,依然栩栩如生。它们不但是研究中外关系、中外文化的互动等方面的极其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还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方面的重要资料,正可以补上述之阙。换言之,这类旧籍有如一个包罗万象的宝库,不但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都有可能从中发掘出有用的材料,一般读者也可把他们当作 Citywalk 的指南,据以追怀各地的当年风貌,得到有趣的阅读体验。
我们还要再次强调,整理、翻译、出版这一系列丛书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历史资料,因而尽量少做删节,也不在文中横加评论。但是这些书的原作者,都来自 100 多年前,那样的时代,身份各异,立场多样,有些人免不了带有种族优越、文化优越和宗教优越的心态,行文当中就表现出对当时的中国、中国人、其他宗教、其他文化等的歧视。也许还有个别人是怀着对中国进行宗教侵略、思想控制、殖民控制等目的来到中国的。希望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字时,既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尊重他人的善意旁观,也要站稳自己的立场;对一些恶意的观点,坚持批判的态度。
因此,同样非常感谢九州出版社同仁的眼光和胸襟,愿意接过这套丛书继续出版。我们的计划是一边先再版早期的反响良好的译作,一边逐步翻译新书。再版的译文都请原译者修订一过,唯当初的翻译说明或序言之类一仍其旧,以存历史,特此说明。
李国庆
2023 年岁末于哥伦布市细叶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