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创新性:书中创造性地扩展了卡罗尔的金字塔模型、建立了排列模型、明确了“三态共存”,定义了科技创新时代的“社会责任2.0”,发展和创新了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
系统性: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四大最重要科技创新领域对社会责任的影响,为“社会责任2.0”的建立提供了全面可靠的证据。
科普性:书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四大科技创新领域一系列典型应用场景的原理和技术,使得普通读者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前沿科技创新知识。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插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
启发性:书中深入分析了四大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创新点,激发读者对科技创新的思考。通过对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分析,读者对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认识的有了新高度。
前瞻性:书中展示了一系列重大未来科技创新,为社会责任的理论及实践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读者对未来科技创新的发展充满期待。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国际视野全面梳理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扩展了企业社会责任模型,并在深刻分析科技创新在多维度对社会责任的影响之后,创造性地提出“社会责任2.0”。本书从产业链全局对新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4大核心科技及未来科技创新领域进行深度总结,从多个重要领域揭秘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充分支持基于ELEPES模型的“社会责任2.0”。希望在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优化和协调社会责任,并将社会责任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本书具有系统性、实用性、科普性和启发性,适合广大读者,包括政府和企业等各行从业和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普通民众等。希望读者能提升科技创新的认识,自觉地宣传和承担社会责任,并推动社会责任的创新和发展。
|
目錄:
|
第1篇概述
第1章科技创新概述003
1.1关于科技创新003
1.1.1创新及科技创新003
1.1.2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007
1.2全球科技创新的政策与现状017
1.2.1全球科技创新的投入及专利017
1.2.2美国的科技创新政策与现状020
1.2.3欧洲的科技创新政策与现状023
1.2.4日韩的科技创新政策与现状027
1.2.5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与现状030
1.3当前核心科技图谱034
1.3.1数字世界035
1.3.2人工智能036
1.3.35G通信037
1.3.4新能源038
1.3.5新材料039
1.3.6生命科学039
参考文献040
第2章社会责任概述044
2.1关于社会责任及相关概念044
2.1.1社会责任044
2.1.2企业社会责任045
2.2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046
2.2.1全球的发展历程046
2.2.2中国的发展历程050
2.3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要素(ELEPE模型)051
2.4全球企业社会责任的状况056
2.5企业社会责任增强竞争力及实践058
2.5.1企业社会责任增强竞争力058
2.5.2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059
2.5.3从企业社会责任到ESG062
2.6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案例064
2.6.1中国电信——数字科技,开创美好未来064
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目录002.6.2美团——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066
2.6.3盐湖股份——百年盐湖,生态钾锂镁069
2.7社会责任小结072
参考文献073
第3章科技创新时代的社会责任076
3.1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效益076
3.2科技创新与社会伦理治理078
3.3科技创新与社会慈善080
3.4科技创新与生产关系081
3.5科技创新时代的社会责任084
3.6“科技向善”及其要素085
3.6.1“科技向善”的概念085
3.6.2“科技向善”的要素(PECELEP)模型086
3.7其他相关概念091
3.7.1“科技向上”091
3.7.2“科技向美”094
3.7.3“科技向久”096
3.7.4“科技向真” 098
3.8科技创新时代的“三态共存”模式099
参考文献100
第2篇当前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
第4章数字技术103
4.1数字技术概况103
4.1.1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104
4.1.2数字技术的全球格局105
4.1.3数字技术的产业链107
4.2“东数西算”108
4.2.1“东数西算”的背景108
4.2.2“东数西算”的总体规划108
4.2.3“东数西算”技术创新109
4.2.4“东数西算”与社会责任112
4.3数字人民币112
4.3.1数字人民币的背景112
4.3.2数字人民币的总体规划114
4.3.3数字人民币技术创新115
4.3.4数字人民币与社会责任117
4.4智慧安防117
4.4.1智慧安防的背景118
4.4.2智慧安防的总体规划118
4.4.3智慧安防技术创新119
4.4.4智慧安防与社会责任122
4.5智慧农业123
4.5.1智慧农业的背景124
4.5.2智慧农业的总体规划125
4.5.3智慧农业技术创新127
4.5.4智慧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28
4.5.5智慧农业与社会责任128
4.6数字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129
4.6.1数字技术创新与国家战略129
4.6.2数字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创新130
4.6.3数字技术创新实现社会价值132
4.6.4数字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133
参考文献135
第5章新能源137
5.1新能源技术概况137
5.1.1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138
5.1.2新能源技术的全球格局139
5.1.3新能源技术的产业链140
5.2“百乡千村”计划141
5.2.1“百乡千村”计划的背景141
5.2.2“百乡千村”计划的总体规划142
5.2.3“百乡千村”计划技术创新143
5.2.4“百乡千村”计划与社会责任144
5.3电力数字化145
5.3.1电力数字化的背景145
5.3.2电力数字化转化路线图146
5.3.3电力数字化技术创新147
5.3.4电力数字化与社会责任149
5.4电动汽车150
5.4.1电动汽车的背景150
5.4.2电动汽车的发展路线图151
5.4.3电动汽车技术创新153
5.4.4电动汽车与社会责任157
5.5新能源创新与社会责任157
5.5.1新能源创新与国家战略158
5.5.2新能源创新推动社会创新158
5.5.3新能源创新实现“碳中和”159
5.5.4新能源创新与社会责任160
参考文献163
第6章新材料165
6.1新材料技术概况165
6.1.1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166
6.1.2新材料技术的全球格局167
6.1.3新材料技术的产业链169
6.2纳米材料170
6.2.1纳米材料的背景171
6.2.2纳米材料的发展路线图171
6.2.3纳米材料技术创新173
6.2.4纳米材料与社会责任175
6.3碳化硅176
6.3.1碳化硅的背景177
6.3.2碳化硅的发展路线图177
6.3.3碳化硅技术创新179
6.3.4碳化硅与社会责任181
6.4光伏玻璃182
6.4.1光伏玻璃的背景183
6.4.2光伏玻璃的发展路线图184
6.4.3光伏玻璃技术创新185
6.4.4光伏玻璃与社会责任187
6.5新材料创新与社会责任188
6.5.1新材料创新与国家战略188
6.5.2新材料创新推动社会创新189
6.5.3新材料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190
6.5.4新材料创新与社会责任191
参考文献194
第7章生命科学195
7.1生命科学概况195
7.1.1生命科学的发展现状196
7.1.2生命科学的全球格局197
7.1.3生命科学的产业链198
7.2基因工程199
7.2.1基因工程的背景200
7.2.2基因工程的发展路线图200
7.2.3基因工程技术创新203
7.2.4基因工程与社会责任204
7.3再生医学205
7.3.1再生医学的背景206
7.3.2再生医学的发展路线图206
7.3.3再生医学技术创新208
7.3.4再生医学与社会责任210
7.4脑科学212
7.4.1脑科学的背景213
7.4.2脑科学的发展路线图214
7.4.3脑科学技术创新218
7.4.4脑科学与社会责任220
7.5生命科学创新与社会责任220
7.5.1生命科学创新推动社会创新221
7.5.2生命科学创新与伦理 221
7.5.3生命科学创新实现社会价值223
7.5.4生命科学创新与社会责任224
参考文献228
第3篇未来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
第8章未来科技233
8.1未来科技综述233
8.2摩尔定律235
8.2.1摩尔定律的现状235
8.2.2突破摩尔定律的可能的技术创新236
8.3机器人240
8.3.1机器人的现状240
8.3.2突破机器人极限的可能的技术创新242
8.4能量247
8.4.1能量的现状248
8.4.2突破能量极限的可能的技术创新250
8.5寿命253
8.5.1寿命的现状253
8.5.2突破寿命极限的可能的技术创新254
8.6未来科技与社会责任259
参考文献260
第9章未来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的挑战与展望262
9.1未来科技创新的挑战262
9.2未来科技创新的展望263
9.3社会责任的挑战265
9.4社会责任的展望266
9.5科技投资与社会责任267
9.6“科技向善”与时代责任269
9.7“科技向上”与精神风貌270
9.8“科技向美”与人文融合272
9.9“科技向久”与持续发展273
9.10“科技向真”与严谨态度275
9.11“社会责任2.0”的创新275
参考文献277
后记278
|
內容試閱:
|
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引擎,因此科技创新被赋予更多社会使命和责任,遵循“科技向善”,解决医疗、教育、扶贫、环保、气候变化等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发展,赋能各国的社会责任、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
科技创新加快了社会的进步,社会责任也被赋予更重要的地位,各国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重塑社会责任,以获得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提升社会和谐及幸福指数。政府推动科技创新战略、投入建设发展基础设施、提出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制定完整的管理标准和检验制度、设立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在科技创新的引领和影响下,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创新联合体等多重主体的参与推动下,社会责任将被赋予新的意义,因此编者提出“社会责任2.0”的概念,并在重要的科技领域充分展示。
数字技术是每个人最感同身受的。人们从早到晚、从工作到生活、从线上到线下、从居家到出行,都在享受着新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大家比较熟悉的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以及最近开始被关注的边缘计算和数字孪生,已经结成了密不可分的新数字技术的大家庭。数字技术不仅对社会责任的扶贫、公益及社会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而且与文化、政治乃至国家战略密切相关。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包括制造、能源、金融、材料、农业、生物医药等非常广泛的领域,同时对社会责任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本书详细谈到的“东数西算”、数字人民币、智慧安防、智慧农业都是直接影响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领域。其中,“东数西算”是国家数字能源战略的重要规划,而数字人民币是国家数字金融战略的长期布局,二者都是以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智慧安防和智慧农业也是政府、企业及相关组织多方参与的科技创新,都是对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强化了社会责任,需要我们重新认识社会责任,赋予社会责任更新的意义。同样,在其他几个核心科技创新领域也可以看到将社会责任推向新的高度的例证。
在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例证中,“百乡千村”计划、电动汽车、纳米材料等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创新,电力数字化、碳化硅、光伏玻璃也是政策引导多方参与的科技创新领域。这些科技创新不仅具有社会责任的强相关性,也赋予了社会责任以新意,必须从新的视角认识和实践社会责任。
还有一个科技创新领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关于人本身,即生命科学。虽然生命科学包括广泛的技术领域,但是基因工程、再生医学、脑科学最能体现科技创新的分量,这些科技创新领域依然具有国家战略或都需要多方参与,在为健康医疗带来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伦理的挑战,同样需要一个全新的社会责任概念来表达。
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前言00以上4大科技领域是最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可以充分展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揭秘两化融合推进和数字化转型,并用来探讨相关的社会责任及带动着社会责任的创新。而科技创新的车轮还在继续向前,不断地突破人类极限,也挑战和赋予着社会责任。本书从摩尔定律、机器人、能量及寿命4方面做了初步探讨,希望给社会责任的创新和发展开一个头。
本书力求从国际视野及产业链全局对4个核心科技创新和一些未来科技创新对社会责任的影响进行展示,通过对这些核心科技创新领域对社会责任的作用进行深度分析,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精准扶贫、绿色环保、传递关爱,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共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为建立“社会责任2.0”的体系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科技创新提升社会责任,而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创新。
本书为“科技创新与科技强国丛书”的核心之一。“科技创新与科技强国丛书”由国际应用科技研究院和SXR科技智库共同策划。国际应用科技研究院是一家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的非营利国际组织机构,通过全领域及全地域覆盖,定位高科技产业应用技术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技术培训为核心,搭建一个推广应用技术的平台、交流应用技术的桥梁、科技创新培训的中心。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经验,整合国际科技资源,充分挖掘和调动国际各领域科技资源,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实践。SXR科技智库是一家以科技为主的非营利、综合性的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机构,携手战略合作伙伴,为政府、高校、企业提供科技决策咨询、科研成果产业化和持续经营体系解决方案,努力成为新时代科技咨询综合性思想库、科技咨询开创者和代言人。
本书由薄智泉和徐亭策划,由薄智泉完成整个体系的设计和创作。第1章由张玉臣和薄智泉共同编著,前言、第2章~第9章、结束语由薄智泉编著,在编著过程中还与徐亭、张玉臣和林子薇进行了有益的交流,最终由薄智泉对全书整体审阅修改。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还得到了编委会顾问邬贺铨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褚君浩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中林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薛其坤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建荣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白立军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对科技创新时代的社会责任的重新认识做了初步探讨,为了说明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本书列举了4大核心科技创新领域的丰富例证,以及一些未来科技创新的思考,涉及广泛的科技创新及相关的社会影响,因此本书适合广大读者,包括政府职员、企业从业和管理人员、学生及普通民众等。本书兼具系统性、实用性、科普性和启发性,希望本书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引发有益的对话,并促进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的更加紧密融合,吸引更多的贡献者来丰富和完善科技创新时代的社会责任。
薄智泉徐亭张玉臣林子薇
2024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