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內容簡介:
间隙是有意识的决定和行动的特征;
理性只能在间隙中发挥作用;
理解行动中的理性,
关键是理解间隙与向上适应指向的关系。
约翰·塞尔界定了实践理性经典模型的六大主张,分析了它们为什么是错误的,并争锋相对地提出了他自己的实践理性理论。他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只有非理性行为才由信念和欲望直接引起,例如,由痴迷或成瘾而引起的行为。就理性行为而言,以信念和欲望的形式而出现的“原因”与以决定和行动的形式而出现的“结果”之间存在间隙。一是做出决定的理由与决定之间有间隙;二是决定与行动的开始之间有间隙;三是复杂行动的开始与行动的完成之间有间隙。间隙是有意识的决定和行动的特征,这个间隙的传统名称就是“意志自由”。理性行为要以自由意志为前提,只有当一个人可以在各种理性和非理性的选择中做出选择时,理性才有可能;理性思考预设了一个不可还原的自我概念;意志薄弱不是什么奇特的现象,而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塞尔的分析简明而深刻,丰富了我们对人类理性行为的认识。
關於作者:
作者:
约翰·塞尔(John R. Searle)
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1949—1952年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1952年获罗兹(Rhodes)奖学金赴牛津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牛津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者奥斯汀(J.L.Austin)。1959年学成返美,一直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已出版《言语行为——论语言哲学》(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表达与意义——言语行为理论研究》(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意向性——论心灵哲学》(I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心灵的再发现》(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社会实在的建构》(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观物如实:—种知觉理论》(Seeing Things As They Are:A Theory of Perception)等著作,其著作已被翻译为二十多种文字。
译者:
文学平
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重庆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外国哲学研究,出版专著译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JY部项目4项。
目錄 :
目 录
导 论 / 1
第一章 理性经典模型及其缺点 / 5
一、 理性问题 / 5
二、 理性的经典模型 / 8
第二章 意向性、 行动和意义的基本结构 / 34
第三章 间隙: 时间和自我 / 58
一、 间隙的定义和位置 / 58
二、 关于间隙存在的论证 / 60
三、 因果关系与间隙 / 63
四、 经验间隙、 逻辑间隙和不可避免的间隙 / 66
五、 从间隙到自我 / 69
六、 休谟对自我的怀疑论描述 / 71
七、 关于不可还原的、 非休谟式的自我存在的论证 / 74
八、 关于不可还原的非休谟式自我存在的论证总结 / 86
九、 经验与自我 / 87
十、 结论 / 89
第四章 理由的逻辑结构 / 91
一、 什么是理由 / 94
二、 意向现象解释的一些特征 / 101
三、 行动的理由和总理由 / 106
四、 现实世界中的决定 / 118
五、 构建总理由: 测试经典模型的一个事例 / 120
六、 什么是行动的理由 / 122
第五章 实践理性的重要特征: 作为逻辑要求的强利他主义 / 126
一、 行动的理由 / 126
二、 构建一个理性动物 / 133
三、 “野兽” 的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 / 138
四、 语言的普遍性和强利他主义 / 146
五、 结论 / 153
第六章 我们如何创设独立于欲望的行动理由 / 155
一、 承诺的基本结构 / 155
二、 动机与适应指向 / 168
三、 康德对动机问题的解决 / 175四、 作为特例的承诺 / 178
五、 解释的普遍化: 独立于欲望的理由的社会作用 / 184
六、 总结与结论 / 194
附录: 内在理由与外在理由 / 195
第七章 意志薄弱 / 200
第八章 为什么没有关于实践理性的演绎逻辑 / 218
一、 实践理性的逻辑 / 218
二、 实践理性的三种模式 / 221
三、 欲望的结构 / 227
四、 解释欲望和信念的差异 / 235
五、 意图的一些重要特征 / 240
六、 “意欲目的者意欲手段” / 241
七、 结论 / 243
第九章 意识、 自由行动和大脑 / 245
一、 意识和大脑 / 245
二、 意识与自愿行动 / 250
三、 自由意志 / 251
四、 假设 1: 随同神经生物决定论的心理自由意志主义 / 256
五、 假设 2: 具有意识和不确定性的系统因果关系 / 261
索 引 / 272
译后记 / 285
內容試閱 :
导 论
本书提供了一种带有限制条件的实践理性理论。实践理性这个主题是如此广泛和复杂, 本书这样的篇幅只能处理某些核心问题, 这就是其主要限制条件。
当我可以将我提出的观念与我反对的观念进行对比时, 我会写得更好些。哲学研究经常以辩论的方式展开。在这种情况下, 我反对的观念是我从小就接受的理性观念, 我相信这种理性观念是我们思想文化中的主导性观念。这种观念我称为“经典模型”,我希望这个称谓是公平的。
在批评经典模型时, 我是在批评西方哲学中一种非常强大的传统。在本书中, 我指出了经典模型的一些局限性并力图克服它们。这种模式强调理性和智力在做决定和一般生活中的作用, 但在关于理性的每个观念都受到了系统攻击的时候, 还攻击在许多方面都正确的理性模式似乎过于挑剔。各种形式的相对主义, 有时被贴上“后现代主义”的标签, 已经攻击了理性观念本身。理性本质上应该是压迫性的、支配性的、相对于不同文化而存在的东西, 等等。当理性本身已受到攻击时, 我为什么要批评一个还相当不错的理性理论呢?我和任何人一样对这些攻击感到震惊, 我都懒得回应它们, 因为我甚至不相信这些攻击是可以被理解的。例如, 我有时会受到这样的挑战:“你支持理性的论证是什么?”这是一个荒谬的挑战, 因为“论证”的概念预设了理性的标准。这本书不是对理性的辩护, 因为“辩护”的想法的形式是论证、理性, 等等, 这已经预设了理性的约束,因此对这种辩护的要求是荒谬的。理性的约束是普遍的, 并内置于心灵结构和语言结构之中, 尤其是内置于意向性结构和言语行为结构之中。人们可以像我在本书中尝试做的那样描述理性约束的运用, 也可以像我一样批评其他类似的描述, 但理性本身不需要得到辩护, 甚至不允许进行辩护, 因为全部思维和语言都要以理性为前提, 因而全部论证都要以理性为前提。人们争论关于理性的理论, 这是可理解的, 但争论理性本身, 这是不可理解的。
这本书在关于理性的哲学解释传统内进行讨论, 并尝试改进这个传统的主流观点。
在对有关这些话题的公开讲座的反应中, 我发现聪明人对理性理论的预期反复出现两个误解, 我想从一开始就阻止这些误解。首先, 许多人相信理性理论应该为他们提供做出理性决定的算法。他们认为, 一本关于理性的书应给他们提供一种具体的方法来决定是否与他们的配偶离婚,在股票市场上进行哪些投资,以及在下次选举中投票给哪个候选人,否则, 花钱买一本关于理性的书就亏了。出于我提供的分析中隐含的种种理由, 任何理性理论都不会提供做出正确决定的算法。这种理论的目的不是告诉你面对难题时如何做决定, 而是解释做出理性决定的某些结构特征。正如关于真理的理论不会给你一种算法来发现哪些命题为真一样, 理性理论也不会给你一种做出最合理决定的算法。
人们关于理性的第二个误解是如下的假定: 如果理性的标准是普遍的, 并且如果我们都是完全理性的行为主体, 那么我们就不会有意见分歧。他们因而假设, 明显知情且理性的行为主体之间持续存在的意见分歧, 表明理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因文化和个人而不同的。但所有这些都是错误的。理性标准, 就像真理标准一样, 确实对不同个体和不同文化普遍有效。但如果有普遍的理性标准和行为主体理性的思考, 大规模的意见分歧仍然是可能的,实际上还是不可避免的。假定有普遍有效和公认的理性标准, 假定完全理性的行为主体有充足的信念可供使用, 你发现理性的意见分歧仍然会发生;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例如, 理性主体可能具有不同且不一致的价值观和利益, 其中每一个都可能是理性可接受的。我们的社会背景假设中最严重的错误之一就是认为, 无法解决的冲突标志着某人的行为一定是非理性的, 或者更糟的是认为这标志着理性本身应受到质疑。
本书讨论的许多问题, 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哲学伦理学的一部分, 因为它们是大学 “伦理理论” 课程中讨论的那种问题。关于伦理学本身, 或我的观点在伦理理论上的含义, 我很少有什么要说。我不确定是否存在一个定义明确的、称为“伦理理论”的哲学分支, 但在某种意义上说, 确实存在这样的哲学分支, 其必要的前提是对决定和行动中的理性给出解释。比如, 除非你首先知道什么是行动, 什么是理由, 否则你无法理智地讨论行动的伦理理由。所以, 本书虽不是直接讨论伦理学的, 但它处理了每一种伦理理论都应涉及的许多基础性问题。
这项研究延续了我之前关于心灵、 语言和社会实在问题的工作。这项工作中的每一本书都必须独立存在, 但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更大的总体性哲学结构的一部分。为了使本书能独立存在, 我在第二章总结了我先前工作成果的一些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将有助于我们对本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