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NT$
254.0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NT$
352.0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NT$
407.0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一部有趣有洞见有知识点的历史普及读物,跟着渤海小吏读一部不一样的大唐史!有趣、有洞见、有知识点,把人情世故、底层逻辑一一剖析给你看。
1. 破案式写法:有悬念,有逻辑推理,有史料佐证
2. 擅长讲故事:有趣、挖细节、能共情
3.写透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剖析政治生态、底层逻辑
|
內容簡介: |
本书详细讲述了从隋帝国开始崩塌、隋唐鼎革、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武周代唐、开元盛世至安史之乱结束的一百六十多年的一段历史。
在基建狂魔隋炀帝连番追求规模效应的操作下,隋王朝开始出现系统性崩溃,十八路反王揭竿而起,六十四路烟尘风云滚滚,驻守在太原的李渊父子择机而动,天赋异禀的李世民与他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时代。他精明的成本核算与超常的时机把握能力、雀鼠谷一役展示的天神般的战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理性、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豪气、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心悦诚服……使动乱了三百多年的华夏大地积攒的能量适时喷发,大唐帝国蓬勃的生命力喷涌而出。
在历史惯性的驱动下,经历了武周暗黑的酷吏时代、武韦集团的祸乱,底蕴雄厚的大唐在忠唐集团的帮助下,又回到了正轨,迎来了李隆基治下近三十年的开元盛世。但任何一个王朝都禁不住一再历经劫难,当从武周时代就离心的周边少数民族对中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击,当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人成为李隆基绝对信任的人……历史的裂缝已悄然侵蚀着大唐的国运,直到安史之乱爆发。虽然有郭子仪、李光弼、李泌、张巡、颜真卿等人再造大唐,但开放包容、大气雄浑的大唐一去不复返了,从此进入与地方节度使博弈的藩镇割据时代,一直到唐祚的终结。
大唐出道即巅峰,撑起了古代中国的天花板,那流光溢彩的盛世辉煌,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但对于大唐,我们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丝丝遗憾……
|
關於作者: |
渤海小吏,微信公众号长篇连载“渤海小吏的封建脉络百战”作者、B站2023年度黑马UP主、知乎历史专栏优秀作者。
渤海小吏因写公众号连载文章而逐步成为全网五百万粉丝的博主,擅长穿越层层的历史迷雾去还原完整的历史现场,把人性、人情世故、决策的底层逻辑置于宏大的战争场景中一一剖析,展示了历史的广度、深度、宽度,揭示出人性的幽微与奥秘。
|
目錄:
|
李世民“一战灭国”背后恐怖的“经济时间账本”
武德元年(618)六月初十,长安接到消息,薛举入侵泾州,李渊以李世民为元帅,率八总管兵拒敌。
双方的首战是新近归顺的从五原南下的张长逊进击薛举大将宗罗睺。
在张长逊和宗罗睺交战后,薛举带着全体人马下陇山来援,一口气扎进泾州,军逼高墌城(又名浅水城,今陕西咸阳长武县北浅水村)。薛举纵兵掳掠,触角伸向豳州(治所今陕西咸阳彬州)、岐州(武德元年由扶风郡改,治所今陕西凤翔),已经要将战火杀到关中平原了。
薛举这次东下陇山,走了一条与以往不同的路。
半年前的617年十二月,薛举派儿子薛仁杲劫掠扶风郡,被李世民赶到后暴打,一直追到陇山脚下。所以这次薛举并没有再往防范严密、支援迅速的陈仓地区打,而是突然扎进泾州展开围攻,泾州城的唐军守将刘感坚守已经相当困难了。
薛举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要斩断关中和灵武的联系,他要和突厥与梁师都建立联系。
由于薛举此时的粮道需要翻越陇山,因此他的军粮是最大难题,李世民来到战场后选择深沟高垒不与其交战。
对峙到七月份,李世民得了病,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长史刘文静,并且嘱咐道:“薛举悬军深入,带的粮食少而军兵疲惫,如果他们来挑战千万别搭理,等我病好了咱们再收拾他。
结果刚从李世民军帐中出来,《西游记》中李世民的御弟唐僧的姥爷,此时的三把手军司马殷开山就对二把手刘文静说:“秦王担心您不能退敌才这么说,胡虏听说秦王生病后必然轻视我军,最好趁机破贼,怎么能把敌寇留给王爷呢!”过了段时间殷开山再次对刘文静说:“王爷这病没完没了,贼人估计都看不起咱们了,现在应该显示我军威力!”
刘文静没禁住殷开山的怂恿,出军了。
这两个人之所以不拿薛举当回事,是因为两点:
1.半年前薛仁杲被李世民暴打过,这张西北考卷我们答过。
2.我们人多,队伍威武雄壮啊!
在这里有一个关键细节大家要注意一下:刘文静和殷开山都是太原起兵的元勋,李世民明确定下的方案这两个老臣是不搭理的。这两个老臣把此战当成是给自己加码的功勋战了。
天策上将可不是一天炼成的。
刘文静和殷开山不听李世民的方案,其结果是他们率领唐军出战在高墌城西南列阵,倚仗己方人多而未设防范,刚一列阵就被薛举从背后袭击。
双方战于浅水原,唐军八总管皆败,士卒死者十之五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全都落薛举手里了。
这场战役唐军打得极其窝囊,全军精锐超过半数阵亡,堪称覆国级大败了,八个总管中只有刘弘基一个率军苦战,那七位都是毁灭性溃败。
八月十七,李渊命李世民挂帅再战:“老二,爹在长安为你压阵(祈祷)。”
九月,李世民率兵到来,薛仁杲派宗罗睺领兵对阵,宗罗睺几次挑战,李世民坚守不出。
诸将请战,李世民道:“我军刚刚失败,士气还沮丧,现在敌人恃胜而骄,有轻视我们的心态,我军应深沟高垒以待之,等他们兵骄气堕,我们把士气攒起来后就能一战而胜了。”他定调下令:“敢言战者斩!”
将领指挥一次战役前,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要先算账。
现在唐军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军粮。
薛家的粮食需要翻越陇山来调,他们现在吃的多是从泾州地区搜刮到的存粮;而李世民此时是雍州牧、尚书令,他能够背靠以永丰仓为核心的关中源源不断地把粮食调过来,而且他还有泾水可以利用。
此时唐军最大的劣势是什么?是士气。
上一次战役唐军被打崩了,诸将貌似很英勇地喊着要作战,但这代表全军将士们都是这个心理吗?
所以李世民现在用《孙子兵法》中说的,要治气——把敌人的士气治下去,把自己的士气治起来。
怎样治敌人的气?
所谓“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要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对方想复制上次辉煌趁热打铁我方偏不跟你打,让对方的心气掉下去。“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对方旗子都还坚挺的时候不要搭理他,对方军阵还严密的时候让他在外面随便嚷嚷,“谁要和你硬碰硬”?对方的“硬状态”是不会持久的。
怎样治自己的气?
要以治待乱,以静待哗,让全军静下来,把心养定,慢慢就会胸有成竹;要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让自己始终处于饱满状态,等待敌人的精力、体力下降。
这道理听着很简单是吧?那为什么刘文静和殷开山上一战不知道呢?
因为他们半年前暴打过对方,觉得自己军力多,因为“行军长史刘文静、殷开山观兵于高墌,恃众不设备”。也就是说,他们对战争的理解还停留在“胜与负”的初级阶段。
我们往深入里挖掘,你的军力多、战力强,你就一定要当时堂堂而战和他对决吗?你的每一个动作都意味着成本,做什么事情都要成本思维利剑高悬。
你战力强、人数多,即便马上和满血的敌人打也能赢下战役,但可能会伤亡一万人;如果你饿上对方一个月,等他快崩盘时再打,可能只会伤亡一千并且俘虏全部的敌军。
前者意味着己方战死的一万精兵需要时间再去进行招募和训练;后者则意味着己方可以士气高昂地迅速开展下一场战役,而且还收获了敌人的大量精兵,不需要招募和训练,做做思想工作打散了就能整编成自己的人马。
同样都是胜利,但效果完全不同。
相持六十余日后,薛仁杲的粮食快要没了,其将梁胡郎等率部曲投降唐军。李世民决定打了。
这时候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不再等一个月呢?等薛仁杲彻底粮尽崩溃后再直接收割多好?
因为那样薛仁杲就该逃回陇西老家了,李世民再想灭他就需要翻越陇山,那时走的全是山路,没有水路可借,唐军的物流成本将成为噩梦。所以,李世民一定不能再放这匹西北狼回陇山。
十一月初七,休整了两个月的李世民命行军总管梁实扎营于浅水原诱敌。
宗罗睺大喜,在自己军中粮尽的同时唐军来战了,面对这次窗口期,宗罗睺尽率精锐攻营,梁实则守险不出。
新扎营的这个地方营中无水,人马好几天都没有水喝,宗罗睺因此昼夜强攻,把精力全耗这里了。
李世民抛出梁实这个集火点后估计宗罗睺此时兵势已疲,于是下令全军集合。快天亮时,李世民派右武候大将军庞玉作为第二梯队列阵浅水原去救援梁实。宗罗睺又分兵来攻庞玉战阵。
不得不说陇西兵是真能打,唐军养精蓄锐那么久后仍然要崩。就在庞玉作为第二集火点也快不行时,李世民率领大军自原北出其不意现身,宗罗睺被李世民亲自率数十骁骑冲阵打崩。
在李世民作为突击队长打崩了敌军战阵后,唐军士气开始狂飙,里外爆发,呼声动地,宗罗睺军临阵被斩数千级,宗罗睺率军往折墌城逃窜。
李世民率两千多骑兵紧紧追击宗罗睺,窦轨拉住马苦苦劝道:“大胜至此已经可以了,薛仁杲还占着坚城,我们虽然打败了宗罗睺但不能轻易冒进,咱们再观察一下吧!”
李世民道:“这事我考虑很久了,现在已是势如破竹,机不可失,舅舅你别再说了!”随后带兵追击。
薛仁杲在城下列阵,李世民据泾水扎营对峙。结果薛仁杲手下的多个骁将临阵来降,薛仁杲很害怕,担心手下都跑过去,于是带着兵将回城拒守。
天将入夜时唐军大部队赶来了,随后围城。至此,李世民完成了自己的战略构想:
1.打崩了敌军。
2.把薛仁杲的归路堵死了。
3.阻拦了薛军败兵入城重新形成战斗力。
半夜,守城者争先恐后扔绳子从城头爬下来投降唐军。薛仁杲见大势已去只能出降,李世民收得一万多精兵、男女五万口。
战后诸将皆贺,问起了李世民的战斗依据:“大王一战定陇,舍弃步兵又没有攻城器具,轻骑直逼城下,我们都认为您赢不了,但您却突然就赢了,这是什么原因啊?”
李世民道:“宗罗睺所率的陇西军队,将骁兵悍,我们只是出其不意把他们打败的,其实斩获不多并没有将对方打残,顶多就是把他们打散了。要是我们行动慢了,这些散了的队伍逃回城被薛仁杲收拢抚慰后就又能形成战斗力了,到时候我们得打多少仗才能打完这支队伍?大家想想,仅仅把他们打散就耗了我们两个多月。我率骑兵急逼城下,这股被打散的队伍就没法回到薛仁杲手下,薛仁杲被我军吓破胆后肯定会投降。”
二十一岁的李世民此时已经明白了战争的本质:打赢不是最重要的,一劳永逸地解决才是成本最优解。
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就需要把出现的战机抓到极致,避免对手调集资源再上牌桌。
李世民此战不是简简单单地自卫反击战立住了国,而是将一个本该需要好几年才能消化的敌人体量仅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彻底扫平了。这意味着: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去布局攻打下一支势力;节省下来的粮食可以去准备下一场战争;节省和俘获的兵员可以扩大自己的战争实力。
李世民最恐怖的一点,不在于他是个战无不胜的将军,而是他通常只用别人十分之一的成本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李世民三十三岁就灭了东突厥成为东亚天可汗的核心密码并不仅仅是他战无不胜,而是只要让他瞄上了,他就会通过一场战役的整体布局彻底掏了对方的心,从而达成别人百场战役的战略效果。
战后收获的精骑很多,李世民做了一个出乎全军意料的决定,他仍然任用薛仁杲兄弟及宗罗睺、翟长孙等原薛氏集团高级将领带领旧部兵马,并跟他们游猎驰射,根本没有任何芥蒂。李世民就这样把整个陇西势力给拿下了,那些归降的人彻底服了这个小伙子,纷纷对李世民宣誓效忠,皆愿效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