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规律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配套齐全
|
內容簡介: |
本书由五个制造项目组成,重点突出了典型零件的切削加工技术问题,重视能力培养,融入育人元素,详细介绍了从读图、技术条件分析到工艺工装选择实施、设备操作和质量保障方面的知识应用。以典型零件的切削加工为主线,引出先进金属切削刀具、切削过程理论、切削条件合理选择等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教材配套开放资源:国家级资源库http://101.201.82.59/“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大学MOOC(慕课) (icourse163.org)。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http://www.cmpedu.com),注册后免费下载。咨询电话:010-88379375。
|
目錄:
|
前言 项目1车削转轴1 任务11选用车刀1 任务12安装车刀、调整车床并对刀22 任务13确定车削的切削用量33 项目2铣削定位板53 任务21选用铣刀53 任务22安装铣刀、调整铣床并对刀71 任务23确定铣削的切削用量80 项目3钻削箱体孔91 任务31选用孔加工刀具91 任务32安装麻花钻、调整钻床并对刀115 任务33确定钻削的切削用量121 项目4滚削圆柱齿轮129 任务41选用滚刀129 任务42安装滚刀、调整滚齿机并对刀141 任务43确定滚削的切削用量148 项目5钻削枪管孔157 51项目描述157 52项目实施159 53知识链接159 54针对深孔加工中常见问题采取的措施168 55新技术新工艺168 附录172 附录A可转位刀片相关标准172 附录B数控刀具圆锥柄部A型和U型柄的型式与尺寸175 附录C镗铣类数控机床用工具系统相关标准178 附录D车工(中级)职业标准188 参考文献190
|
內容試閱:
|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属于“训练专业综合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书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新理念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制订的符合本课程标准的一体化教材。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1重点突出。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承载专业能力训练功能,也有从偏重知识教学环节向偏能力训练教学环节转换的承前启后的功能,因此,学习领域宽泛。本书介绍了各类零件的切削加工技术问题,在读图、技术条件分析、工艺工装选择实施、设备操作和质量保障的基础上,采用企业真实加工案例,结合双高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先进设备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重点突出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先进刀具的选择与应用,而对传统切削加工方法及刀具结构有较大的弱化,既加强了先修课程内容,又融入了先进的加工技术,重点突出。 2项目集成。本书由五个项目组成,重视能力培养,也就是重视过程教学,项目化是过程化和规范化的典范。本书将本课程所承载的知识能力需求,巧妙地渗透到五个不同的制造项目之中,并详细叙述了项目管理的规范,项目开展的路径,而把完成项目所需专业知识以资讯形式链接其后,以备随时查询,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3.立德树人。本书以大国工匠人物故事为引导,课程内容围绕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要求,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4做学一体。本书五个项目内容均给出了目标、任务及其承载的知识能力要点,融知识、学习于工作过程中。学知识用任务驱动,强能力以过程控制,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做学一体化。 5操作方便。每个项目由多个任务组成,每项任务的完成有规范的路径流程及监控,容易实现既以学生为主,又不出现盲目无序的情况。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完成过程,对学生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具有举一反三的固化作用,而知识的隐含特点又符合人的寻知欲望,起到了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和提升能力的作用,且课堂上易于操作。 本书共由5个项目,计13个具体任务组成,项目1由高妮萍和褚悦桥编写,项目2由周瑜哲和李会荣编写,项目3由王新海和李会荣编写,项目4由薛帅编写,项目5由郭栋编写,附录由高妮萍编写。全书由李会荣统稿,由李俊涛主审。山特维克可乐满公司技术人员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是作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教材,虽经几番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并进行了反复修改,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和错误之处仍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