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NT$
347.0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NT$
398.0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NT$
653.0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NT$
398.0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NT$
254.0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NT$
352.0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NT$
407.0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系统介绍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传统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信号的转换与调理、抗干扰技术、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智能传感器与现场总线智能传感器和虚拟仪器技术。 本书体系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叙述简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编写力求做到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有机结合,以生产现场典型应用实例为基础,把新技术、新成果融入传统知识中。本书可作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配有免费电子课件,欢迎选用本书作教材的教师登录http://www.cmpedu.com注册后下载。
|
目錄:
|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1 第一节传感器1 一、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1 二、传感器的分类2 三、传感器的选用原则2 四、传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4 第二节检测技术5 一、检测技术的含义、地位和作用5 二、工业检测技术的内容6 三、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类型6 四、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9 第三节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10 一、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10 二、检测系统的动态特性12 第四节测量误差及处理方法19 一、测量误差的概念19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19 三、误差的分类21 四、误差处理22 习题与思考题29 第二章传统传感器原理及应用30 第一节电阻式传感器30 一、电位器式传感器30 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33 三、电阻式传感器的应用43 第二节电容式传感器46 一、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46 二、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49 三、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52 第三节电感式传感器55 一、自感式传感器56 二、互感式传感器59 三、电涡流式传感器63 四、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65 第四节磁电式传感器70 一、磁电感应式传感器70 二、霍尔元件72 三、磁电式传感器的应用77 第五节压电式传感器79 一、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80 二、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83 三、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85 四、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87 第六节热电式传感器89 一、热电偶89 二、金属热电阻(热电阻)95 三、半导体热敏电阻97 四、集成温度传感器98 五、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99 第七节常用流量计102 一、节流式流量计102 二、涡轮流量计107 三、电磁流量计109 四、涡街流量计111 习题与思考题114 第三章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117 第一节气体传感器117 一、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结构117 二、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工作 原理118 三、气体传感器的应用119 第二节湿度传感器121 一、陶瓷电阻式湿度传感器121 二、陶瓷电容式湿度传感器122 三、湿度传感器的应用123 第三节感应同步器124 一、感应同步器的种类与结构124 二、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125 三、输出信号的鉴别方式126 四、感应同步器的应用128 第四节磁栅式传感器128 一、磁栅129 二、磁栅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129 三、信号处理方式130 四、磁栅式传感器的应用131 第五节光栅传感器132 一、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132 二、莫尔条纹及其特点133 三、辨向原理和细分技术134 四、光栅传感器的应用136 第六节光电式传感器137 一、光电效应137 二、光电器件138 三、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141 第七节光纤传感器143 一、光纤的结构和传光原理144 二、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分类145 三、光纤传感器的应用147 第八节超声波传感器148 一、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49 二、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的类型150 三、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152 第九节红外传感器155 一、红外辐射155 二、红外探测器(传感器)156 三、红外传感器的应用158 第十节图像传感器161 一、CCD电荷耦合器件的基本工作 原理161 二、CCD图像传感器162 三、图像传感器的应用164 习题与思考题166 第四章信号的转换与调理167 第一节信号的放大与隔离167 一、测量放大器167 二、程控增益放大器170 三、隔离放大器172 第二节调制与解调175 一、调幅与解调175 二、调频与解调178 第三节信号调理电路180 一、采样保持器180 二、滤波器181 第四节信号转换电路184 一、电压/电流变换器184 二、电流/电压变换器185 三、V/F转换器185 四、F/V转换器187 五、A/D转换器188 六、D/A转换电路191 第五节线性化处理192 一、非线性校正方法192 二、非线性校正电路193 三、非线性特性的软件线性化处理193 习题与思考题194 第五章抗干扰技术196 第一节检测系统中的干扰196 一、干扰的种类、噪声源及防护办法196 二、噪声耦合方式198 三、放大器共模与差模干扰199 第二节常用抗干扰技术201 一、屏蔽技术201 二、接地技术202 三、隔离技术204 四、滤波器205 五、软件抗干扰措施206 习题与思考题207 第六章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208 第一节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及一般 步骤208 一、自动检测系统设计原则208 二、自动检测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209 第二节加热炉温度测控系统设计214 一、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要求与组成214 二、温度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215 三、温度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219 第三节煤矿顶板安全监测系统222 一、煤矿顶板安全监测系统结构与 组成222 二、系统实现功能225 三、KJ216顶板动态监测系统226 习题与思考题230 第七章智能传感器与现场总线智能 传感器231 第一节智能传感器概述231 一、智能传感器的定义231 二、智能传感器的功能与特点231 三、智能传感器的实现途径232 四、智能传感器的分类233 五、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趋势234 第二节传感器智能化技术236 一、智能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形式236 二、传感器智能化实例238 第三节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 传感器240 一、现场总线技术概述240 二、现场总线技术智能传感器243 三、现场总线仪表经典实
|
內容試閱:
|
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传感器技术及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向着MEMS 化、智能化、网络化、系统化的方向持续发展。为适应这种快速发展,并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的文件精神,编者对本书第2版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本书自第2版出版以来,连续多次印刷,并获得了广大高校师生的认可。编者在深入了解用书教师或其他读者的使用意见后,对本书增加了新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某些论述,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增、删、改,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1)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传感与检测技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编者对第一章做了相应的修改。 (2)对新型、智能传感器的应用领域进行了补充说明。 (3)删减了一些旧案例,增加了一些新案例。 (4)将现场总线技术内容调整为基于现场总线的智能传感器。 (5)对于一些传感器增加了相应的动图,学生可扫二维码查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增设了科技前沿阅读材料,扫二维码查看,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6)修正了书中的错误及论述不妥当之处。 本次修订充分听取了读者的意见,特别是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高等院校教师的建设性意见,也充分吸取了过去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特别是刘传玺、袁照平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刘瑞国、纪兆毅的科研成果。本次修订对编写人员做了部分调整,由程丽平、刘瑞国、袁照平任主编,刘传玺、朱蕾、娄伟任副主编,姜海燕、刘秀杰、纪兆毅、李莉娜参与了编写。全书由程丽平负责统稿,袁照平负责电子课件的制作。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一些相关教材和其他文献资料,在此向所有的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修订还得到了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菏泽学院等院校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及有关同事的倾力相助,还有以不同形式参与本书成书的教师和朋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