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不止江湖
》
售價:NT$
449.0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NT$
254.0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編輯推薦: |
本书作为信息情报获取的教材,除了对情报获取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相关应用做了简要介绍外,重点对图像情报、电子情报、测量与特征情报和网络情报获取的技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对于初接触该领域的读者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对于已经从事该方面工作的读者可提供不同的信息获取思路和技术手段。本书适合于对图像、电子等情报信息获取技术感兴趣的读者。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为情报学专业课程教材,共分为8章:第1章介绍情报获取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相关应用等;第2章~第4章介绍图像情报获取技术,并侧重航天遥感图像获取技术,包括主要情报获取物理学基础、光学图像获取技术和雷达图像获取技术;第5章介绍信号情报获取技术,侧重航天电子信号情报获取技术;第6章介绍测量与特征情报获取技术及几种典型获取技术;第7章介绍网络情报获取技术,侧重网络信息获取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手段;第8章介绍情报获取技术的发展,主要介绍情报获取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如何发挥作用。
本书适用于情报专业本科生和从事相关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
關於作者: |
肖龙龙,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现为航天工程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航天遥感应用等方面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
|
目錄:
|
第1章 绪 论 1
1.1 情报获取技术的基本概念 1
1.1.1 情报的基本概念 1
1.1.2 情报获取的基本概念 3
1.2 情报获取技术的分类 8
1.2.1 人力情报获取技术 9
1.2.2 开源情报获取技术 15
1.2.3 技术情报获取技术 21
1.3 情报获取技术的军事应用 27
1.3.1 地面侦察监视的应用 28
1.3.2 海上侦察监视的应用 30
1.3.3 航空侦察监视的应用 32
1.3.4 航天侦察监视的应用 32
1.3.5 典型战争中的应用情况 33
思考题 34
第2章 情报获取物理学基础 35
2.1 机械波 35
2.1.1 机械波的概念 35
2.1.2 机械波的类型与特性 35
2.2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36
2.2.1 电磁波谱 36
2.2.2 辐射测量 41
2.2.3 黑体辐射 42
2.3 太阳辐射与大气作用 45
2.3.1 太阳辐射 46
2.3.2 大气吸收 47
2.3.3 大气散射 48
2.3.4 大气对辐射的其他作用 50
2.4 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 50
2.4.1 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 50
2.4.2 地表自身热辐射 51
2.4.3 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51
2.4.4 地物波谱特性的测量 54
思考题 55
第3章 光学图像获取技术 56
3.1 光电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56
3.1.1 光电成像技术对人眼视见光谱域的拓展 57
3.1.2 光电成像技术基本知识 61
3.1.3 光电成像系统 61
3.2 可见光成像技术 76
3.2.1 可见光的基本知识 76
3.2.2 照相摄影技术 81
3.2.3 电视摄像技术 91
3.3 红外成像技术 93
3.3.1 红外辐射的基本知识 93
3.3.2 红外成像系统 97
3.3.3 微光成像系统 104
3.4 光谱成像技术 106
3.4.1 光谱成像的基本知识 106
3.4.2 光谱成像的关键技术 112
3.4.3 成像光谱仪成像方式 114
3.5 光学遥感成像技术 122
3.5.1 航天遥感的基本知识 122
3.5.2 常用遥感卫星轨道 126
3.5.3 遥感成像技术 133
3.5.4 遥感信息的获取与应用 138
思考题 141
第4章 雷达图像获取技术 142
4.1 雷达的基本知识 142
4.1.1 雷达的基本概念 142
4.1.2 雷达的发展简史 143
4.1.3 雷达的基本组成 145
4.2 雷达工作的基本原理 152
4.2.1 发现目标 152
4.2.2 测 距 154
4.2.3 测 向 155
4.2.4 测 高 157
4.2.5 测 速 158
4.2.6 航 迹 159
4.2.7 目标识别 160
4.3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 160
4.3.1 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史 161
4.3.2 雷达成像的几何关系 163
4.3.3 雷达的距离向分辨率与目标的一维距离像 164
4.3.4 雷达的方位向分辨率与阵列天线 168
4.3.5 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 173
4.4 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 176
4.5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 178
4.6 雷达成像预处理技术 184
4.6.1 SAR图像的特点 184
4.6.2 几何校正 190
4.6.3 辐射校正 190
4.6.4 相干斑抑制 193
思考题 194
第5章 信号情报获取技术 195
5.1 信号情报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95
5.1.1 信号情报的基本概念 195
5.1.2 信号情报的分类 195
5.2 电子信号情报侦察 197
5.2.1 电子侦察情报的分类 198
5.2.2 电子侦察的基本条件 198
5.2.3 电子侦察的主要特点 199
5.2.4 电子侦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201
5.3 电子信号情报侦察系统 202
5.3.1 电子信号情报侦察系统的基本组成 202
5.3.2 电子信号辐射源的特征与测量 205
5.3.3 信号的频率测量 208
5.4 辐射源方向的测量与定位 213
5.4.1 测向定位的作用与分类 214
5.4.2 辐射源方向的测量 216
5.4.3 辐射源定位 220
思考题 226
第6章 测量与特征情报获取技术 227
6.1 激光情报获取技术 227
6.1.1 激光的基本知识 227
6.1.2 激光测距技术 229
6.1.3 激光窃听技术 233
6.1.4 激光雷达技术 235
6.2 声学情报获取技术 237
6.2.1 水声学基本知识 238
6.2.2 声呐及其工作方式 241
6.2.3 声呐方程及其应用 244
6.3 核情报获取技术 250
6.3.1 核爆炸基本知识 251
6.3.2 核爆监测方法 258
6.3.3 天基核爆探测技术 259
6.4 材料情报获取技术 263
6.4.1 材料取样 263
6.4.2 化学取样 264
6.4.3 生物学和医学取样 265
思考题 266
第7章 网络情报获取技术 267
7.1 网络侦察的基本知识 267
7.1.1 网络的基本概念 267
7.1.2 网络侦察的概念 268
7.2 网络侦察的主要手段 268
7.2.1 网络侦察方式 268
7.2.2 网络侦察途径 269
7.2.3 网络侦察技术 269
7.2.4 网络侦察的特点 275
7.2.5 网络侦察对抗 276
思考题 277
第8章 情报获取技术的发展 278
思考题 281
参考文献 282
|
內容試閱:
|
情报获取是情报流通中的重要一环。情报获取是了解对手、洞察对手意图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情报分析的主要依据。离开了可靠的情报材料,情报分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情报工作中,情报获取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情报获取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国际情报界最新情报工作实际,可将情报获取手段分为技术情报获取、人力情报获取和开源情报获取。技术情报获取是指借助特别的技术装备(传感器),通过接受目标经介质(空气、大气、海水)辐射或反射的某种能量(电磁波、声波等),并将其转换为人们能够识别的信号,以弄清目标的性质和特点。人力情报获取是指通过人与情报来源的接触获取信息,既包括直接的人员观察、审讯、套取,也包括由专业秘密情报人员进行的秘密人力情报工作,人力情报获取是相对于技术情报获取而言的,在人力情报获取过程中也会使用技术手段。开源情报获取是指通过公开、合法的方式,从公开渠道获取信息,这是军事情报不可缺少的来源,是军事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航天领域侦察情报专业课程教材,本书主要介绍技术情报获取技术,并且侧重航天遥感情报获取相关技术,有关人力情报获取和公开情报获取的内容可参考《军事情报学》中相关章节,本书中不做介绍。根据技术情报搜集所使用的侦察装备和侦察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地理空间情报、信号情报、测量与特征情报和网络情报,其中,地理空间情报又以航天遥感图像情报为主。本书以上述分类为依据,共设置8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情报获取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军事应用;第2章~第4章介绍图像情报获取技术,侧重航天遥感图像获取技术,包括主要情报获取物理学基础、光学图像获取技术和雷达图像获取技术;第5章介绍信号情报获取技术,侧重航天电子信号情报获取技术;第6章介绍测量与特征情报获取技术,侧重激光情报、声学情报、核情报和材料情报等几种典型获取技术;第7章介绍网络情报获取技术,侧重网络侦察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手段;第8章为情报获取技术的发展,主要介绍情报获取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在现代战争中如何发挥作用。
本书是作者对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总结,这些工作得到了航天工程大学“双重”建设项目的支持,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航天工程大学教研保障中心的大力支持,同时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者团队在此对以上相关人士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主要作为侦察情报专业的“情报获取技术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航天遥感情报获取方面的技术人员参考。由于受编写时间和作者水平之限,本书难免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和些许错误,希望读者能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作者团队对本书及时修改完善。
肖龙龙
2024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