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诗词写作常识(传统诗词创作入门)

書城自編碼: 403274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古诗词
作者: 钱志熙 刘青海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556728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編輯推薦:
1. 传统诗词创作入门书
2. 涵盖诗体知识、格律常识、创作要点
3. 把握体裁、声律、用韵、对仗、法度、宗旨
4. 附《对联的格律与技巧》《平水韵表》
內容簡介:
本书是传统诗词爱好者与创作者入门读物。从体裁、 声律、用韵、对仗、法度、宗旨等角度切入,归纳出诗词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以问答的形式,将传统
诗词的诗体知识、格律常识、创作要点等深入、系统地加以呈现,书末附《对联的格律与技巧》《平水韵表》, 可指导初学者创作出典雅有味的诗词作品。
關於作者:
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等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刘青海,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李商隐诗学体系研究》《晚唐文学变局中的“温李新声”研究》《唐诗十讲》,译著《比较诗学结构》,合著《诗词写作常识》 《李白诗选》《姜虁诗词选》等。在
《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目錄
体裁篇
1.何为古体诗
2. 何为近体诗
3. 近体诗的格律是怎样的
4. 何为绝句?绝句有几种主要的分类
5. 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的追求
6. 何为古绝?何为律绝
7. 何为律诗?分为哪几类
8. 何为排律
9. 何为歌行
10. 何为乐府
11. 何为词
12. 何为令、引、近、慢?何为小令、中调、长调
13. 何为散曲
声律篇
1. 何为四声、平仄
2. 四声和普通话四个声调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
3.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4. 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5. 何为相对律、相粘律
6. 五言律绝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7. 七言律绝的平仄格式有几种
8. 为什么说“平平仄平仄”是一种特殊的平仄格式
9. 何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0. 何为犯孤平
11. 何为三平调
12. 何为拗、救?有几种常见的拗、救方式
13. 何为词律
14. 何为词谱
用韵篇
1. 何为押韵

2.《切韵》是怎么产生的
3.《广韵》是怎么产生的
4. 何为平水韵
5. 近体诗怎样押韵
6. 古体诗怎样押韵
7. 何为邻韵通押
8. 古诗如何换韵
9. 何为柏梁体
10. 歌行如何用韵
11. 何为宽韵,何为窄韵
12. 何为词韵
13.《词林正韵》
14. 何为曲韵
15. 如何理解旧韵与实际的语音系统不合的问题?何为新声新韵
对仗篇
1.诗词中对仗的发展源流如何
2.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
3.关于对仗的类型有哪些说法
4.何为工对?何为宽对
5.何为流水对
6.何为隔句对
7.何为当句对
8. 何为借对
9. 近体诗使用对仗有哪几种情况?
10. 何为偷春格
11. 何为蜂腰格
法度篇
1. 何为诗法
2. 为何写诗要讲究锤炼
3. 怎样炼字?何为诗眼?
4. 何为章法
5. 何为起承转合
6.“填词”是怎么回事
7. 制散曲怎样处理好雅俗的关系
宗旨篇
1. 何为言志说

2. 何为情性说
3. 何为讽谕说
4. 何为比兴?何为兴寄说
5. 何为风
6. 何为兴象
7. 何为诗境?何为境界?何为意境
8. 何为婉约?何为豪放
附录:对联的格律与技巧
附录:《平水韵》表
参考书目
內容試閱
体 裁 篇
1. 何为古体诗?
古代诗歌史上古体与近体的分流,始于南齐时期永明体的出现,至初唐近体完全定型,古体与近体作为唐诗的两种体裁也完全区别开来了。
对唐人来说,古体诗是学习汉魏六朝五言诗的体制与风格,没有声律与对仗方面的固定要求。所以相对于近体来说,古体诗在形式上是比较自由的。这种自由主要表现在:(1)用韵上,古体诗是既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的;而近体诗只能用平声韵;(2)古体诗不需要遵守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因为产生于近体之前,唐人称其为“ 往体诗 ”或古体诗,也有称为古风的。 “古风”这个名称,是有其历史演变的。唐人称为“古风”,多是指学习汉魏六朝,具有兴寄精神的五言古体诗。与此相对,一般的古体诗则称“古体”。但元明以后,也有称七言歌行为“古风”的。其与原初的概念有所不同。
古体诗按每一诗句的字数,可大致划分为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杂言诗也包含在七言古诗中。古人也有把四言诗称为古诗的,但是从源流上看,四言诗和我们这里所说的古体诗不是一个系统,还是单独列为一类比较合适。《诗经》和后世文人写作的四言诗,在现在的诗歌史里面,一般直接称为四言。当然,杂用四言的杂言诗仍归于歌行范畴。
对于唐宋的诗人来讲,古体、乐府体原本都是汉魏六朝的诗体,他们自己当代的诗体是近体。但是,由于复古及崇尚讽喻比兴、注重诗歌的内容价值等思想,在唐宋诗坛上复古的思想反而占主流。因此,唐宋人十分重视古风、古体与古乐府,而古体这个体裁系统也因此从汉魏六朝一直延续到唐宋元明清。当代诗坛的古体诗写作,也是这个传统的延续。不过,当代诗坛的古体诗是比较衰落的。古体诗虽然不讲格律,用韵也比较自由,但在语言艺术上有特殊的要求,并且无格律可循,学习起来反较近体为难。

2. 何为近体诗?
近体诗即唐代的格律诗,有时也简称律诗,与今人使用的“律诗”概念微有不同,今人所说的“律诗”专指五律与七律。唐人称律诗,包括近体诗的所有体裁,如《白居易集》《元稹集》中的近体,都标以“律诗”之目。至于“近体”这一名称,似亦起于唐代,如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说当时注重古体诗的诗人:“莫不好古者遗近”,这里的“近”指的就是近体。元稹又有《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喜闻韩古调,兼爱近诗篇”。“古调”即古体,“近诗篇”即近体。称格律诗为近体,是因为这种讲究声律、对偶的声律体出于齐梁,于唐人的时代较近,所以称其为近体,亦即近代之体或新近流行之体的意思。但我们迄今还没有发现唐人使用“近体”的例子。今所见的“近体”一词,多为宋、明人之语,如宋人李之仪《谢人寄诗并问诗中格目小纸》说道:“近体见于唐初,赋平声为韵,而平侧协其律,亦曰律诗。”近体诗,唐人也称其为今体诗,如中唐诗人张籍《酬秘书王丞见寄》:“今体诗中偏出格,常参官里每同班。”这里的“今体诗”就是近体诗。
近体诗是与唐人同时使用的古体、歌行体等传统体裁相对的一种体裁。它对一首诗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一个句子内部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平仄、句末的押韵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近体在句数、声律和押韵上的规格都较古体要更严格,但随着它的普及,很快就成为唐宋诗坛上最流行的体裁。唐宋以后的历代,近体也一直是文人使用的最主要的诗体。当今诗坛上的旧体诗写作,主要使用近体诗的体裁,正是这个传统的自然延续。在语言使用方面,近体与古体是有所区别的。唐宋人的古体,语言风格趋于古朴、古雅、古奥,而近体的语言风格则趋于流行与平易,更接近唐人实际使用的语言。尤其是近体中的五、七言绝句,由于多用于燕乐声歌,传唱于口耳之际,所以它的语言风格是唐诗诸体中最为通俗流行的,有大量口语成分。
近体诗的体裁,可以分为绝句和律诗两大类。具体的体制,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五排(五言排律)、七排(七言排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