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8.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編輯推薦: |
《人工智能设计概论》是一部专注于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领域创新应用的教材,不仅涵盖了人工智能和艺术设计两个领域的前沿基础知识,更是以独特的主题、紧跟社会需求的视角,展现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交叉融合带来的创新和可能。本书致力于填补市场空白,为那些对人工智能和艺术设计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指南。以深入浅出、简单易懂的讲解方式,引领读者走进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的世界。
前沿性:本书融合了人工智能和设计艺术两个领域的前沿知识,旨在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推动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实践性:书中不仅有理论知识,还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设计创作中的应用,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实践相关技能。
引领性: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起到一定引领和启示作用。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力和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探索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3.用和发展。
|
內容簡介: |
《人工智能设计概论》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融合的理论与应用实践。本书采用跨学科视角,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揭示了AI 赋能设计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本书精心编排了6 个章节,不仅涵盖了AI 赋能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前沿技术,还融入了伦理、社会等多维度的深入分析,全面展现了设计学科在智能化浪潮中的革新与进步。本书旨在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与前瞻性视角,激发其在设计实践中的创新潜力,同时为设计教育与实践领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与实用的操作指南。
《人工智能设计概论》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设计类专业的通识课教材。同时,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把开启创意设计新世界的钥匙,能帮助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学生、行业从业者和AI 爱好者迎接设计生态的挑战与转型。
|
關於作者: |
董占军,艺术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高级访问学者。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分委会专家、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首席专家。
|
目錄:
|
第1 章 绪论 / 1
1.1 人工智能设计概述 / 1
1.1.1 人工智能设计术语 / 1
1.1.2 设计的历史脉络和演进 / 4
1.1.3 人工智能与设计融合创新 / 6
1.2 人工智能设计引发的思考 / 8
1.2.1 人工智能设计带来的挑战和
机遇 / 9
1.2.2 人工智能设计的应用和价值 / 10
第2 章 人工智能基础 / 13
2.1 人工智能概述 / 13
2.1.1 人工智能的兴起与演进 / 14
2.1.2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 14
2.2 机器学习 / 15
2.2.1 机器学习简介 / 15
2.2.2 监督学习 / 16
2.2.3 无监督学习 / 17
2.2.4 强化学习 / 17
2.3 深度学习 / 18
2.3.1 深度学习简介 / 18
2.3.2 卷积神经网络 / 20
2.3.3 循环神经网络 / 21
2.3.4 生成对抗网络 / 22
2.3.5 迁移学习技术 / 23
2.4 计算机视觉 / 24
2.4.1 计算机视觉简介 / 24
2.4.2 基本任务 / 26
2.4.3 关键技术 / 27
2.4.4 相关应用 / 28
2.5 自然语言处理 / 28
2.5.1 自然语言处理简介 / 29
2.5.2 核心任务 / 30
2.5.3 关键技术 / 31
2.5.4 相关应用 / 32
第3 章 生成式人工智能 / 34
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概述 / 35
3.1.1 生成式人工智能概念 / 35
3.1.2 生成式人工智能原理 / 36
3.1.3 生成式模型分类 / 39
VIII 人工智能设计概论
3.2 AIGC 应用平台:创意写作 / 40
3.2.1 ChatGPT / 40
3.2.2 文心一言 / 40
3.2.3 悉语·智能文案 / 41
3.2.4 通义千问 / 41
3.2.5 Effidit / 44
3.3 AIGC 应用平台:智“绘”无界 / 45
3.3.1 ChatGPT-4 / 45
3.3.2 Midjourney / 45
3.3.3 Stable Diffusion / 46
3.3.4 文心一格 / 46
第4 章 人工智能与设计变革 / 49
4.1 人工智能赋能影视创作 / 49
4.1.1 虚拟数字人 / 49
4.1.2 AI 换脸 / 55
4.1.3 AI 配音 / 56
4.2 人工智能赋能电子商务 / 58
4.2.1 创意文案 / 58
4.2.2 产品及广告设计 / 60
4.2.3 服饰展示及换装 / 63
4.3 人工智能赋能游戏设计 / 66
4.3.1 游戏剧情设计 / 66
4.3.2 游戏角色设计 / 68
4.3.3 游戏场景设计 / 70
4.4 人工智能赋能建筑设计 / 73
4.4.1 未来主义建筑 / 73
4.4.2 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 / 77
4.4.3 创意建筑探索 / 79
第5 章 AIGC 辅助设计应用与拓展 / 82
5.1 课程设计实例赏析 / 82
5.2 海报设计 / 86
5.2.1 设计平台——ChatGPT / 86
5.2.2 案例介绍——音乐节海报 / 87
5.3 卡通形象及周边设计 / 88
5.3.1 设计平台——DALL-E / 88
5.3.2 案例介绍——“独角鲸”卡通
形象 / 90
5.4 漫画绘本制作 / 95
5.4.1 设计平台——Midjourney / 95
5.4.2 案例介绍——《勇敢的铠甲
少女》漫画绘本 / 105
5.5 特色模型训练 / 108
5.5.1 设计平台——Stable Diffusion / 108
5.5.2 增强功能 / 115
5.5.3 模型训练 / 120
第6 章 人工智能与设计伦理 / 128
6.1 人工智能伦理与道德 / 128
6.2 数据隐私与安全 / 130
6.2.1 隐私与安全风险来源 / 130
6.2.2 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问题 / 132
6.3 人工智能设计发展趋势 / 133
参考文献 / 137
后记 / 138
|
內容試閱:
|
在数字化教育的宏伟征程中,人工智能的赋能被视为教育革新的关键驱动力。早在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就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
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人
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所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
为教育数字化及教育创新带来更多可能。
如果说工业革命机器解放了人的双手,让设计成为独立的部门,催生了专门的设计专
业,那么人工智能则进一步释放了我们的创造力,赋予设计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作为技术与艺术的结晶,始终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目前国内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设计类大学,紧
跟国家政策,以培育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型设计人才为己任,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设
计教育深度融合。积极筹划和实施一系列创新项目和教学改革措施,实现人工智能与设计
教育的双向赋能。在对设计产业的广泛调研基础上,学院印发了《全面推动人工智能赋能
专业建设实施意见》,启动“AI for Design: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的教学改革。我们
设立了“人工智能设计研究中心”“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教研室”及“人工智能创意产业学
院”,以产教融合、学科交叉为切入点,探索“人工智能 设计教育”的新模式、新技术、
新方法,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落地,推进设计学科在教育内容和育人方式两个
层面的数字化转型;建设山东省人工智能设计服务平台“天工开物”,提供面向全省设计
艺术专业师生的,涵盖教育、研究和产业应用的综合性人工智能服务;构建以人工智能赋
能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校内人工智能设计算力平台,推进AI 技术与专
业课程深度融合。同时,组建跨学科师资团队,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化创作,涵盖AIGC
影视、AIGC 服装、AIGC 建筑设计、AIGC 造型艺术等多个领域。
在这一背景下,编写一套面向设计类专业的“人工智能 ”教材显得尤为重要。为
VI 人工智能设计概论
此,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携手清华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编写了“高等学校设计 人工智能
(AI for Design)系列教材”,力求通过深入浅出的内容编排与实践案例分析,将抽象的人
工智能概念转化为设计师手中的实用工具,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利用AI 技
术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
《人工智能设计概论》作为该系列的通识课教材,承担着引领读者走入人工智能设计
领域的重任。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应用的窗口,也
为设计师和对AI 设计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我们期望通过本书的学习,
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AI 设计的相关知识和基础技能,从科学的角度审视人工智能与
设计的融合发展,并激发对这一跨学科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感谢无界AI 与“天工开物”大模型平台的鼎力支持,本书中的AI 生成图像均源自这
两大服务平台。
本书提供的教学素材,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编 者
2024 年5 月
教学素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