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生命的回声

書城自編碼: 403203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张彦梅
國際書號(ISBN): 9787201204796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周易
《 周易 》

售價:NT$ 203.0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編輯推薦:
这是一部散文集,是作者对自己当下和以往生活的展示和思考。书中有作者对亲人的回忆,有对自己喜欢的物事的描写,有对自己生活的记述,还有一些读书心得等,全书语言细腻,情感真挚,文字中尽显厚重与智慧,把人带入一种种清芬之中,带入一种忘我之境。作者真实诚恳地对待身边的世相与事物,注重情感的精神处境,即使面对一种喧器斑驳的情境,也能够保持冷静和审慎的内心的安宁。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当下和以往生活的一个展示和思考。本书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市场价值。
內容簡介:
这本散文集所收作品,均为作者近年在报刊发表的作品,有写自然草木、山川河流的,有写亲情人文、民风民俗的,有对当下和以往生活的展示和思考,所写皆是日常细事,若一幅幅取景框,采撷真善美的微光,赋予生活一丝温情和向往。
關於作者:
张彦梅,笔名薰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碑林区作家协会理事。报刊公开发表诗歌、散文、评论30余万字。
目錄
目录
春野 001
菖蒲之风 004
冬日花开不唯梅 007
捧起明天的晨曦 009
五月榴花照眼明 012
一触留香 015
苦楝树 017
初酿酒 020
浐灞絮语 023
春窗 026
爱莲说,爱廉说 028
大明宫遐思 031
餐桌上的一怀柔绪 033
端午印记 036
风光未曾谙 039
夫子爷爷 042
古都的性格 045
穿越大明宫 048
花朝祈愿 050
金丝猴的“抱抱” 053
酒说 055
军嫂 058
雨 061
莲藕清芳 064
今日,与昨天匹配的答案 067
路过 069
麦田上的星空 071
漫步大理 074
采“风”西咸 077
莫负人月圆 081
日历,年华履痕 084
秦岭任驰骋 086
秋的姿态 089
丝巾,穿越千年的风景线 091
小雁塔里蝉意深 093
生活的修补手 097
书语润心 100
生命中的微光 103
暑假里的读书声 106
微醺,西安 108
水仙花开 112
我家的年 .115
完灯礼 118
四叔 121
向东,向西 124
叶有深深情,花有爱爱语 127
那山那水那人 130
向光而行 133
姥姥的饭包 136
仰望秦岭 139
萤火虫之光 142
古都西安城隍庙 145
由金犊路说开去 148
国货,时光的温情典藏 151
用诗展示生命 153
土楼浅探 156
王牌绿叶 159
阅读石林 162
北首岭的叙述 165
吾质本朴 169
那年冬夜的烤柿饼 172
楼上楼下 175
杯盏间的芬芳 177
给女儿的一封信 181
行走的笔墨胸襟来 184
终南山下的那抹烟波 187
悲情田小娥 190
精神的据点,心中的岛 193
拓 196
以爱之名 199
冬意隽永 202
后记 孤独的丰盈 206
內容試閱
序一 生命的回声
◇和谷
几年前的一个夏日,散文学会一行到我老家的南凹游玩。我尽地主之谊,给同行做向导,一起在古槐下歇凉,在老宅前叙旧,在土路上爬坡,在晓园里赏花,说文谈艺,好不惬意。
一行人中,多为老友。陌生人中有个叫张彦梅的,是一位清秀矜持的女子。笔名薰予,让人联想到温馨暖和的蕙草,一种炊烟熏天的诗意。也曾在报刊上浏览过她的散文作品,文如其名其人,便结为文友,偶尔在微信中交流信息。
近来,她将发表的散文作品结集为《生命的回声》出版,当可喜可贺。一位在生活中喜欢读书的女子,寄情感于知性,又勤于把平素波澜不惊的日子的闪光付诸文字,愉悦安抚了自己的心理,也给读者带来分享生活的点滴感悟,便是文学写作的意义与价值。心向往之也好,敝帚自珍也罢,有机会将写作的收获如农人似的冬藏入囤,总是写作者快慰的。
生命的回声,是一种人生记忆的交响。从记事起,经历过童年的天真,少年的梦想,青年的激情,中年的成熟,以至老年的深沉,是不断在回望中前行的。命途顺畅或多舛,对于文学写作来说皆乃精神财富。
彦梅散文的格调,与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一致,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审美,在艺术中调整对生活的态度,是为生活的艺术,艺术地生活。真实诚恳地对待身边的世相与事物,注重情感的精神处境,即使面对一种喧嚣斑驳的情境,也能够保持冷静和审慎的内心的安宁。《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印证了她散文篇章的思想艺术特征。
自从初识,似乎仅在文化活动中碰过几面,也只是颔首微微一笑。集中读到她的多篇散文作品,似乎窥见了文字背后那朵冬雪中开放的梅,那枝蕙草散发的温暖的熏风。
凡白纸黑字,呈现出的每一句词语,都会把藏在文章背后的那个捉笔之人暴露无遗。主要是文化立场与审美倾向,包括年龄、性情、资历、学养、人格。这是我对为文者的观察经验,同时适合于《生命的回声》的作者。
2023年12月3 日于清凉寺
(和谷,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团顾问)
序二 日常里的温暖
◇高亚平
我和张彦梅认识有好多年了,已是很熟稔的朋友。作为朋友,偶尔,我们也会在一起小聚,喝喝茶,聊聊天,谈谈读书和写作。这全是因为文学的缘故,文学可以让人结缘,也可以让人变得亲近。而每次见到她,我的心中都会蹦出四个字:草木性情。的确,彦梅的身上有一股清气在。她是安静的,也是温婉的,如花草一般,脸上时时绽放着一丝微笑,让人觉得温暖而亲切。我知道她多年来一直在默默地写作,在认真地读书,在按照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有滋
有味地生活,如一条汩汩流动的山溪,清澈而敞亮。
在国内的一些报刊上,我也常常能看到她的作品,有散文,有诗歌,还有书评。看到了,总会为她高兴,当然,也会读读。朋友间聚会时,有时不经意间提到她,我就会对朋友们感叹说,彦梅的文章是越写越好了。朋友们也都表示首肯。
《生命的回声》这部书稿,我是近期才拿到的,一读,就沉醉其间,且心生欢喜。这部书稿中的文字,给我一个总体的印象是彦梅对自己当下和以往生活的展示和思考。这里面有对亲人的回忆,有对自己喜欢的物事的描写,有对自己生活的记述,还有自己的一些读书心得,等等。所写皆日常细事,却处处透露出她那爱的情怀。这种情怀有对亲人的爱,有对他人的爱,有对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的爱,当然,也有对养育她的这片土地的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意绵绵,情义深深,令人为之动容。
草木平和、安静,守初心,少纷争,且浑身散发出一种清馨,让人心悦,让人喜欢。彦梅亦喜欢。她的文章中,有很多写草木的文字,读之,让人齿颊生香,神清气爽。她写春野中的野草、婆婆纳、蒲公英、野豌豆,自在花开,一个“野”字,涵盖了原野上所有生命的韧性自在,随性蓬勃。她恨不得把这些原野上的精灵,全带回家,插入她家的花瓶中,让这些鲜物陪伴她,清新她的心灵,安妥她的灵魂。她写菖蒲,写枇杷,写鸢尾,写石榴,写碰碰香,写苦楝……写一切和她有联系的植物,写她心仪的草木。写菖蒲,“一盆菖蒲与书并置,简陋的书房也能嗅出雅致的味道来。山涧小草还原本真,遥想古人情怀,就有了坐拥山重水复的辽远、长空皓月的灵犀”。写在料峭的寒风中盛开的枇杷花,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宿不触碰它的时候,几乎闻不到它的香气。作者由此体悟出,愈是颜色鲜艳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人也是一样,越是内在芬芳,越是朴实单纯。尽管我至今还没有见过碰碰花,也不知道它长得是什么样子,但我深信,这种植物是美好的。还有穿着平淡外衣的苦楝树,它从皮到根,从叶到实,都是苦的,但向人诠释着苦练、苦炼的本义。人生只有栉风沐雨,不断修炼自己,才能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境界。草木有本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彦梅一种一种写来,情感真挚,不急不躁,娓娓道来,把人带入一种种清芬之中,带入一种忘我之境。我也深爱植物,这源于我自小生活在乡下,接触得多。见多了,便熟识了,也便喜欢上了。还有草木很契合我的性情,这也让我喜悦。我也写过一些有关草木的文字,但和彦梅的文章比起来,还是觉得她的文字更柔软、更细腻一些。也许,这和她是女性
有关吧。女性对事物的体察、体味往往更细致、更用心一些。
这部书稿中还有一组文章让我感动,这就是那些书写亲情的篇章。诸如《初酿酒》《餐桌上的一怀柔绪》《端午印记》《夫子爷爷》《酒说》《军嫂》《莫负人月圆》《我家的年》等。爷爷爱诗,爱棋,爱茶,爱花,爱酒,独不爱笑的形象,令人难忘。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段物资极度匮乏的岁月里,为了风雅,为了能有一杯酒喝,爷爷竟然自学成才,学会了酿制青杏酒和梅子酒。有了这些酒,冬夜里一家人围炉夜话时,小酌几杯,一点也就不觉得寒冷了。而借着酒兴,一家人诗歌接龙,则显示出一种别样地浪漫。这样浪漫的生活,多年来,一直萦绕在她的心中,挥之不去,以至在爷爷谢世多年后,还令她念念不忘,且效仿爷爷样子,自己酿起了青杏酒和梅子酒。还有端午节时,爷爷用雄黄酒给自家孙子点眉心、耳内、胸口、肚脐、后腰的情景,也让人怦然心动。“雄黄点一点,百毒不侵扰。”这些都尽显出爷爷对孙子的无限爱意。它们皆让我想起了《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祖父和《边城》中翠翠的祖父。如今,爷爷去了,这些都没有了,唯有惆怅和思念留在心间。而父亲因为生意忙,常常晚归,母亲总是等父亲啥时回来啥时才吃饭。彼时,自己因为年龄小,不懂母亲的心意,总在心里埋怨母亲固执,直到自己做了人母,有了女儿后,才真正懂得了家的温馨,以及母亲对父亲的那份深情。可惜,父亲此时已去了另一个世界,思之,令人长恸。还有《军嫂》中,三位军嫂的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独立自主,也让人感动。在平日工作和生活中,她们将万般柔情埋在心底,将家庭重担扛在肩上,不仅撑起军人心中温馨的港湾,还撑起了我们国家的安全和希望。正是有了像她们这样千千万万军嫂的勇于牺牲和无私奉献,我们的国家才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祥和稳定。她们既是我们国家的功臣,也是我们民族脊梁的有机组成部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论诗词如此,而论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这些日常的记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张彦梅对已逝亲人的怀念和在世亲人的温情,以及她从东北到商洛,再到西安,一个游子的漂泊和对故土的愁绪。还有,就是一种博大的家国情怀。
读书可以益智,而读书笔记则可显现出作者的洞见。这部书稿中的很多书评,也可看出彦梅对这种题材写作的把控能力和识见。
时为秋日,正值收获季节,拉拉杂杂写下这些,序,实不敢当,权当对张彦梅新书出版的一种祝贺。愿她在未来的写作道路上,越走越远,路愈走愈宽。
2022年10月6日于长安见山堂
(高亚平,作家、媒体人、西安晚报文化副刊部主任、西安市作家协
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序三 诗情岁月才情女
◇冯兆龙
我这大半生,没什么爱好,业余时间就爱写点小文章,于是,就结交了不少文友,相互交流写作经验,相互鼓励扶持进步,张彦梅便是这些文友中的一个。
初识张彦梅是在多年前的一次媒体征文比赛颁奖会上。我和她都获得了二等奖,颁奖前我们坐在一起。她个子不高,身材瘦小,不善言辞,内敛文静,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寒暄中,问一句答一句,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但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和善的笑容。在随后的交往中,得知她是70年代生人,也是忙里偷闲,利用业余时间写点东西。
后来,在各种文学活动中,我常常能见到她,她总是最不显眼的那一个。坐车时,她往往选择最后一排;聚餐时,她肯定坐在最里面一桌。人多的时候,她喜欢静静地待在不显眼的一侧,听人们高谈阔论。因为沉默,所以往往被人忽视。她不喜欢热闹,却善于思考,也许孤寂的人总是会用心观察这个世界。前段时间,她给我送来了她的散文集《生命的回声》打印稿,让我偷闲浏览一下,说这本集子所收录的七十余篇文稿大多是近年来在报纸杂志发表过的,看看成色,如若尚可,准备出一本书,让亲朋好友分享。我惊叹于她的成绩,更敬佩于她的努力。我知道她在工作单位是一个财会人员,工作忙事情多,但她还能如此静下心来,游走于文字之间,书写心中的感想,而且成果累累,这说明他对文学是该有多么热爱。
写作,其实就是探寻生活真相的过程。她的散文多是现实或生活情感的经历,或山水寄情,或借物抒怀,或生活感悟,无论记事或抒情,都建立在唯美这个基调上。她善于选取普通与熟悉的事物书写,她的文字里,除了故事还有人生。《生活的修补手》里鞋匠师傅“这一针一线缝补的是生活的苍凉和辛酸,也或许是在缝补一段往事,延续一份情感”。《生命中的微光》里摆地摊的老奶奶“将一个人内心的孤苦都化作了面孔上的慈祥”。我既震撼于她纤巧文弱身体里所蕴含的灵秀与坚强,更感动于文章字里行间所注入的心灵感悟与不羁的神思。读她的散文,总会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总会看到她对生活乐观地接受。她不是那种哀怨、愁怨或抱怨
的写作者,无论经历了什么,她的文字总是温暖、积极和向上的。读之如清风拂面,念之若溪水潺潺,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使人忘记文字
所讲的内容,而不自觉地徜徉在柔顺的文字里。彦梅的文字情深意长,诚恳真挚。她的散文除了文字本身的表达,更重要的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厚重与智慧。她在《春野》里写道:“人生从来亦非一蹴而就。顺境、逆境,于九曲回肠间铮铮地活下来,方见得蒸蒸气象。”在《冬日花开不唯梅》里,她说:“在这人情冷暖的世上,坎坷和逆境,打击和挫折,也可以是一种积极的宿命。”能写出这些文字的人,她的心底一定是善良的。真正能写好散文的人,该是有情的人。“情感”是所有写作者的发动机,散文之于写作者,必是一趟交付情感的旅程。她的心灵要充满着人世间博大的仁爱与悲悯,并用宁静宽容的宅心来看待世界,对笔下的每个人都怀着深挚之情。事实上,散文创作作为个人精神的实现形式,她还借此攀缘到生命的高地,在心灵的星辰照耀下,于苍茫尘埃里开出了属于自己的花朵。
写作是一种修行,写作的过程,就是耐得寂寞的过程,就是勤能补拙的过程,就是让一颗心变得更温和的过程。写作,只为抒发心中的情感,享受写作就是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享受快乐。
追赶太阳的人,永远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但愿彦梅在今后的写作中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冯兆龙,西安市作家协会理事、西安市碑林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春野
三月初,柳初黄桃未红。许多的树还光秃秃的。城市静静等着春风起千红来。但再往城外走几步,就是另外的光景了。阳光润染,惠风和畅。绿油油的麦田荡漾滚动,荠菜、蒲公英、飞蓬、知名的不知名的野花野草都在次第茁壮……与城市相比,万物更显得自由无羁,分分秒秒都在复苏。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果真,走进乡野才发现小小的荠菜,有的已经开始抽出花葶,长出细碎的白色小花了。荠菜花的美,在于形态,纤细亭亭;也在于那一颗颗心形的角果。远观细细如雪的小白花蓬蓬勃勃闪烁,像是揉碎的月光洒下的光华。
置身旷野,行在陌上,凝视一路的婆婆纳。顺着田埂上匍匐着延伸,小而圆的叶子密密匝匝,花极小,四瓣,浅蓝色,在翠绿间里闪啊闪,不卑不亢地挺着小脑袋。从小便喜欢它,在我不知道它叫“婆婆纳”之前,我一直叫这种野花为“蓝星星”。天上的星星总是调皮地眨着眼睛遥不可摘,但现在眼前的小星星那么近,当我俯下身子,看见它浅蓝的花瓣上均匀分布着深蓝色的脉状竖纹,花朵中间一小圈是白色的,两根长花蕊像火柴那样顶着两个小黑点,似眨巴的小眼睛,依然觉得我叫它“蓝星星”很贴切。在此之前,我都遗憾于它的花太小而叶子太多太密,让我看不清它的芳容。现在自动对焦的眼睛发现了它的精致、含蓄,我的眼睛和心灵渐渐沁润成一只柔软而膨胀的海绵。野花大都开得低调,但你要是稍微认真端详一下它们,就会发现它们独特的美。
这些小花看得多了,我的视角就越放越低。然后我又发现了车前草,触目皆是。其实它的名字已将它的“传播方式”诠释:碾过的车轮,将车前草的草籽,带向四方。也因此,车前草总让我想起古人驾着车辙,大漠旷野,天高地远;前路迢迢,野风猎猎,渐行渐远,渐行渐远……一种苍茫的美。它的叶如此贴近泥土,你看它的叶片,呈长卵形,每一枚叶片,都厚厚实实,且极有韧性;色泽油亮,有些革质的特性。或许,正是这样的一些特性,才使得车前草耐得各种各样蹂躏的遍迹四海天涯。
漫步走着,不时有蒲公英三两朵开着,在阳光下摇曳。飞蓬已经开始拔高。野豌豆花在绿草丛中风致楚楚。它还有一个清新柔美的名字“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这种草本植物,有纤细柔美的茎,对偶的叶子像羽毛一样展开,藤蔓上有一些卷曲的绿色须儿,花小小的,只有一个花瓣,浅浅的紫红色,总状序生,一副羞怯阿娜的样子。野豌豆嫩叶、花也可食。据说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到了首阳山,无以果腹,采薇捣食
之。作《采薇歌》,叹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苏东坡说过:“菜之美者,蜀乡之巢。”陆放翁说:“作羹尤美”。千年前就很有名的野菜,今天才名与实对上号。抬目四望旷野,何处采薇,何处望归人?现在采薇者很鲜见了。
“自在花开,花开自在。”眼前这些在《诗经》里面目或清明或朦胧的植物,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身影,继续抒发着天地间博大的情怀,使得诗词曲赋薪火相传。虽然已经相隔千年,但似乎因着这层阅读的心路历程,让我觉得这片土地,更为厚重,更为缥缈,更为神秘。
一种静气在体内安营扎寨,胸口似乎有火苗蜿蜒。很喜欢“田野”,一个“野”字,涵盖了原野上所有生命韧性自在,随性蓬勃。蛰伏严冬,新芽春暖,谦卑沉潜有这片的生机绵延。时间洪荒,年复一年地绽放新绿,哪怕,只是野草。想来人生从来亦非一蹴而就,顺境、逆境,于九曲回肠间铮铮地活下来,方见得蒸蒸气象。挖了荠菜、蒲公英、车前草,提着一篮“春鲜”。其实,荠菜花也是好花材,整株都能用于插花,薅了一束回家插花用。
(原文刊发于2019年3月12日《西安日报》)
菖蒲之风
菖蒲是一种草,却在古人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多重要?且不说年年端午必悬挂于门楣,且不说古人将菖蒲入诗作画,只凭古人将农历四月十四定为菖蒲的生日,农历五月被称为蒲月,就知道菖蒲被喜爱的程度了。
第一次见菖蒲是在朋友书房。还未落座,就被书案上亭亭的盆栽吸引住了:黑黝黝古玉一样的“石养小池盆”沧桑雅致,绿莹莹的蒲草或俊逸或曼妙,蔓延着野逸清气。
不识菖蒲。于我来说,菖蒲的美好只长在诗句里。“水养灵苗石养根,根苗都在小池盆。青青不老真仙草,别有阳春雨露恩。”这是唐寅咏菖蒲的诗句。“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这是陆游的吟咏。
确切地说,说不认识菖蒲也不全对。因为每年的端午,妈妈都会买来和艾草垂于家门,用于防疫辟邪。当时我只觉得菖蒲、艾草就是中草药而已。可眼前的菖蒲无论与石组景、与苔藓组景,抑或孤植,其俊秀卓然的气韵让我明白它何以与兰、菊、水仙,并称花草四雅。朋友看我甚是喜欢,陶醉地给我普及:菖蒲有水菖蒲和石菖蒲之分。水菖蒲姿态挺拔,叶片较宽,叶形似剑,民间方士称之为“水剑”,端午悬挂门楣可以“斩千邪”。因为这层驱邪避害的文化含义而使它成了人们过端午时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石菖蒲大都叶片细密短小,四季青碧,适合摆于案头。
我陶醉地听着,欣赏着。“这菖蒲,要么不种,一旦种了就一发不可收,你可以静静坐着端详它们很久,你会耐心地给它们浇水、修剪、培土……总之整日都开心地围着它们转。”朋友边给我的杯中续水边说。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