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內容簡介: |
大学制度是国家体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刘超此著深度地探讨了 1950年以后“新教育”的战略安排对高校教育布局的调整、面向大众的办学定位、高校与科学院的竞合关系、“规划科学”模式对学术发展的形塑诸问题,为我们理解当时中国大学系统的变革走向提供了极富启发性的理论思考。--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教育*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此书是一项理论性很强的历史研究。它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对新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体系的特征进行了提炼,涉及办学目标、学科调整、区域布局、师资队伍、招生制度、科学院建设、大学与科学院的关系等核心主题。作者一方面展示了这一变革的彻底性,另一方面也试图揭示这一彻底变革背后的延续性,将此巨大的变革植入长时段的历史视野之中。作者同时敏锐地展示出在这一过程中外来影响与本土逻辑之间的张力。这项研究对于认识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科学体系的变革及其对后来的影响,均有启发意义。关于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造,已有不少研究,而刘超的研究显得别具一格,有新的问题意识,有新的理论视野,有坚实的资料基础。--陈洪捷(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
目錄:
|
绪论 “长时段”穿越“分水岭”
一、研究缘起与学术旨趣
二、文献回顾
三、方法选择
四、基本思路
第一章 创建“新教育”的战略安排与策略谋划
第一节 教育体系建构的路径选择
一、平稳接管与“包下来”
二、方向调整
三、结构改造
余论
第二节高校治理体系及干部队伍建设
一、“才德兼备”:干部选任的基本思路
二、“德才兼备”:干部选任标准的调适
三、“又专又红”:高校系统“红色教育家”队伍的生成
余论.
第三节 高教系统之转型与大学之重构:以蒋南翔及新清华为视点
一、优化学科布局的努力
一中国高等教育及知识系统变革研究
二、以“培养‘人’”为根本
三、对教育发展的中国之路的探索
四、从“解剖麻雀”到总揽全局
五、“在时代曲折中开拓”
余论
第二章 “为农工服务”:对高等教育大众性的探索
第一节高等教育定位的探索与调适
一、“人民教育”:从构想到实践
二、教育改造与“人民教育”的推进
三、反弹与应对:从扩张到调整和“重点发展”
四、教育“过渡阶段”的向度及逻辑
余论
第二节高校招生制度的张力及其因应
一、结构性转向:统一招生方式的创制
二、“大众性”的落地:谁更有可能获得人学机会 ..
三、“科学性”的考量:用何种方式选材
余论
第三节教育布局的调整及其成效
一、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历史脉络
二、高等教育格局演变的作用机制
三、高等教育格局调整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第三章 知识生产系统及其方式的变革
第一节“计划科学”的兴起和扩散
一、“计划科学”与科研体制的全球扩散
二、“集众式”科研工作在中国的推展
三、中国“科学计划”的筹划与夭折
……
终章 中国大学与科研系统之离合:基于长时间段的回溯与评估
附录
参考文献
时光之书—山河岁月的记忆(代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