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聚焦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普及读本。本书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在回顾与总结广东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产业结构、制度建设、科技创新、区域联动等不同角度切入,结合生动真实的案例、中科院最新数据及一线专家、学者的独到见解,详细论述了广东40多年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建设成果、机遇挑战及其应对策略,分析了广东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的种种演变以及对企业和个人的诸多影响。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给予宝贵的经验借鉴,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趟出一条新路。
|
關於作者: |
唐杰:博士、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国家发改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1979年进入南开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任教期间访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布赖特教授、副教授级客座研究员。曾任深圳市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
郭万达:现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兼任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香港特区政府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港澳经济与粤港澳合作、城市化与创新发展等领域的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
方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及国外城市规划分会秘书长,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大湾区协同规划与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深圳先行示范区特约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长期从事一带一路全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都市圈规划咨询。
|
目錄:
|
导论 潮涌珠江
高质量如何高起来2
高质量发展是干出来的6
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很重要8
科技自立自强是硬道理9
市场的力量:中兴通讯的故事11
制造业是创新的根基15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19
第一部分 高质量与城市群
高质量发展,条条大路通北京24
独木桥与大道朝天26
永远不会有成熟的发展机遇,重要的是因缘际会地抓住机会27
风雨过后是彩虹,新宝安腾飞30
东莞凤凰涅槃34
新领域新赛道上的机会之窗,广汽埃安的智能制造37
辉煌与梦想41
产业升级,蝶变与新生42
城市区位优势的演化46
十年磨一剑,从世界工厂到创新智造52
创造机遇,做好眼与支起伞58
做一个大大的眼59
打造增长极,用滚雪球的办法扩张产业集群67
机会是公平的吗?粤西的城市群和增长极71
第二部分 产业创新与分工
聚散两依依78
城市与农村相守,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相依79
外源性增长的东莞,跨城市发展的产业85
城市要分工才会成为城市群,从城市群到都市圈93
松山湖的故事97
无GDP无税收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落户东莞98
从产业园区走向科学园区:松山湖的变化100
外源性知识要内生化:深圳与周边城市的关系107
高密度、高质量与高产田114
追逐烟囱还是追逐研发115
深圳的密度与曼哈顿的楼120
广州的高密度与高质量125
传统产业的新制造133
第三部分 创新外溢与集群
高质量发展的朋友圈136
崛起的关中,受限的长安137
穿透广东的空间151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57
佛山是一个谜157
两家企业与一座城:格兰仕与美的163
招商招出产业链167
构筑绿色产业链172
平凡中有创新178
爱迪生说,于平凡中创造奇迹是智慧的标志178
专业化创新汇聚成多样化产业187
创新既要自下而上,也要从上而下189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193
创新的使命196
第四部分 政府作用与规划
天时、地利与人和200
搭个梯子不容易200
好的规划搭更大的梯子204
深圳北五环,放大朋友圈210
打开一扇窗,开启一扇门212
火热的大学建设216
发展要听到雷声、见到雨点,让企业“感觉对了”223
第十一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26
把短板变“潜力板”226
广州的马产业链228
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链融合231
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232
深圳产业创新外溢的效果明显235
第十二章 向规划要质量244
散装城市的聚合:东莞空间发展模式变迁244
抓住内湾的机遇:从长安新区到东莞滨海湾新区251
前海的等待:二十年的区位跃迁254
跨境合作:大湾区中的深港双引擎259
深度融合:以“区—群—圈”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263
|
內容試閱:
|
导论〓潮涌珠江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广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推进广东现代化建设。潮涌珠江,风好正是扬帆时,高质量发展是干出来的。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基础研究很重要,科技自立自强是硬道理。坚持制造业立省,坚守制造业当家,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做大广东制造业产业集群,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联通港澳,推进横琴、南沙、前海、河套重大平台建设,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
第一部分:高质量与城市群
高质量是一个动态过程,城市群是高质量的载体。区域发展是一个新产业不断出现,而旧产业不断消亡的过程。空间高质量发展是新产业新技术淘汰取代老技术的过程。高质量的企业创新,是市场内部不断变革经济结构的力量,不断地破坏旧的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推动主要城市群的产业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和都市圈。
第一章高质量发展,条条大路通北京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是一致的,但不存在整齐划一的高质量标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发展条件不同,转型的路径也一定是不同的。不同条件、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都要探索出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永远不会有成熟的发展机遇,重要的是因缘际会地抓住新领域新赛道的机会之窗,才会在风雨过后迎来彩虹。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通过差异化政策举措,推动各功能区在各自赛道上赛龙夺锦,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大路朝天,各走一方,这是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讲述的全新故事的精彩篇章。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最早撞上了过度依赖土地、劳动力和其他资源投入带动经济增长的天花板。毫无疑问的是,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广东,也是当代中国亟须破解的难题,当然也是所有赶超型经济体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难题。
从数量型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当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但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观察与总结,企业家与政府面对纷繁复杂环境,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的智慧并给予合乎逻辑的解释,才会真正形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大厦。这是实践出真知,是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实践之树常青。
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发展条件不同,转型的路径也一定是不同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不存在整齐划一的高质量标准。在深圳,数字经济是其标志性行业。深圳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需要产生更多的原创性、引领性的数字技术,以及走向世界前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未来,数字经济也会成为广州的重要产业方向。广州没有华为、腾讯,但有微信、广汽埃安,还有……因此会走出与深圳不同的数字经济道路。[1]过去20年,深圳与东莞、广州与佛山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两对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不断深化。东莞不会成为深圳,佛山也不会成为广州。同理,珠江三角洲与粤东西北转型道路应当不一样。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发达城市要高质量发展,落后城市也需要高质量发展。不同条件、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都要探索出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就是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所讲述的全新故事。城市之间高质量发展道路不同,结果应当一样吗?以深圳的高质量发展当尺子去丈量中山的高质量水平肯定是不得要领,但深圳与中山、中山与江门的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应当可以比较才对。在实践中,不滥用稀缺的土地资源,城市要种高产田在广东开始成为共识。城市要绿水青山,要蓝天白云,河流不黑臭,恢复与保持生态,减少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用,发展绿色技术与绿色产业,这些都使得城市之间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进行比较。与传统的工业文明高度依赖物质资源不同的是,数字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知识与技能水平不断提升的劳动力,是洞悉未来和引领潮流的高创意人才,是科学家、工程师和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企业家。教育与科学发展,人口受教育年限一年年增加,都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涓滴效应,汇聚成滚滚向前的江河。
独木桥与大道朝天
高质量发展不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而是大路朝天发挥各自的优势。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是这样向媒体介绍的: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思路是根据各区域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将全省划分为珠江三角洲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3个功能区,通过差异化政策举措,推动各功能区在各自赛道上赛龙夺锦,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一是“各尽所能”。就是依据各地区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让各区域各尽所能。“核”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引擎,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带”是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实现沿海东西两翼展开;“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二是“各展所长”。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化发展,佛山和东莞两个万亿级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东西两翼建设汕头和湛江两个副中心城市。
三是“各得其所”。就是要制定实施普惠性、均衡性托底机制,努力实现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让各区域各得其所。
从实际效果来看,“核带区”在各自赛道上发展顺利,差异化发展态势日渐明显。“核”的创新驱动、示范带动态势正在凸显。广州、深圳核心引擎功能更加强劲,佛山、东莞两个城市以万亿级的体量迈入新发展阶段,珠海市成为内地唯一与港澳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珠江三角洲各市依托广深港、广珠澳两个廊道的传导效应,汇聚起强大的发展势能、改革动能。“核”的优质资源、高端产业进一步集聚,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迈上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带”上的产业支撑不断强化,东西两翼新增长极加快形成,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热土,绿色石化、绿色钢铁、海工装备等世界级产业带成型成势。“区”内凸显绿色发展优势,生态环境持续全省最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6.4%,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97.1%,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生态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对接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正在加快形成。“核带区”差异化发展使广东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同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改善。“市市通高铁”,世界级机场群和世界级港口群正在加快成型;形成了覆盖十大领域共104个项目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历史性地实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在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核带区”发展格局积厚成势,助推了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示范带动,推进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壮大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打造更具辐射力的改革发展主引擎;陆海统筹、港产联动,强化了沿海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产业布局,打造更具承载力的产业发展主战场;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发展的标杆。[2]
永远不会有成熟的发展机遇,重要的是因缘际会地抓住机会
四十年前,广东抓住了率先开放的机遇,崛起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今天广东要抓住新的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从经济第一大省转向科技大省,成为经济科技强省。
走向创新时代,从0到1已经成为政策红利到创新红利的代名词。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意识到,告别模仿性创新,走原创性创新路子的时候到了。但从0到1的机会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引进的。《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公开征求意见稿)》称得上是创造机遇再抓住机遇之举。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加强基础研究是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在实践中能够将“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产业化 科技金融 人才支撑”各个创新节点的源头,从创新源头到产业技术工艺甚至是应用场景进行全过程的贯通性整合,就有可能创造出新机遇,抓住新机遇,打造出“广东模式”,就可能跑出“广东速度”。广东的办法是:一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专项布局。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对人的长期稳定支持,尤其是加大对青年科研家的支持。三是走开放创新的路子,实现地方创新体系(RIS)基础研究与全球创新网络的整合。推动全省基础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若干重要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基础科学研究高地。启动建设10家省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初步构建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省实验室还汇聚了一批尖端科学家及一大批一线中青年科研骨干,人才规模超过8000人。十年“卓粤”计划也成为广东上升为我国创新策源地的重要抓手。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从2017年的2344亿元增加到2022年约4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61%提高到3.26%,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广东研发人员数量超过了120万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6万家,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2016—2021年,广东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从3.86万件增长到10.28万件,增长幅度为166%。截至2021年,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44万件,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广东专利转让次数达13.4万件,位居全国首位,知识产权金融化指数位居全国第一。[3]
创新是尖的,发展是不平的。在全球化时代,加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分享全球市场扩张的红利,“世界是平的”曾经是一个动人传说。广东以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和训练有素的生产装配型劳动力,发达的物流体系,良好的营商环境,挤入全球分工体系,获得了全球资源再配置的红利。客观而论,广东产业在开放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产生了一批世界级的优秀企业。不过,广东中低端产业比重仍然偏高,真正顶天立地的产业和技术还不多。产业创新过度集中于深圳、广州、东莞及佛山少数城市。即使是在这4座广东重要城市里,创新差距也是巨大的。从城市常住人口的人均有效授权发明专利看,2020年深圳已经是广州的2.5倍。从当年的发明专利授权量看,广州是佛山和东莞平均数的约2倍,是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平均水平的近15倍。
大凡到过长江三角洲的广东人很快会发现,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之间最鲜明的不同之处是,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小,城市之间有各自的赛道。南京、杭州没有上海挟大港望沧海的伟岸气势,但不失虎踞龙盘和钱塘潮涌的胜境,即便是小桥流水的周庄也充满经济发展带来的富足感。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广东就是我国的经济第一大省,江苏是紧追其后的经济第二大省,格局始终不变,二者的差距也不大。粤、苏两省的经济差距,远小于深圳与苏州两市的经济差距。一直以来,充满危机意识的广东人都保持着“江苏一个冲刺就会超越广东”的警惕。在两省内部,广东经济更集中,江苏则是更均衡。穗、深两市占据了广东经济的近半江山,再加上佛山与东莞后,四市占全省比重是3/4,加上其他五市,珠江三角洲九市占广东GDP的比例就是八成以上。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间的差距远小于广东。经济总量最低的连云港在广东能排第7,人均GDP最低的宿迁在广东就是正中间的位置。广东21座城市中,有12座城市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的多数在过去20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是扩大的。江苏省人均GDP高于广东,过去10年二者间的差距出现加快扩大的趋势。中国城市GDP前50强中,广东城市有深圳、广州、东莞、佛山4城,占21座城市的比例低于1/5。江苏有9座城市,占比差不多是70%。[4]
风雨过后是彩虹,新宝安腾飞
“宝安”是深圳最古老的地名,其始建于东晋时期331年,已有1690多年的历史。明万历年间改名“新安”,1913年又改回“宝安”(因与河南新安县重名)。深圳经济特区前身为原宝安县,宝安承载着深圳的历史文化血脉,是深圳十区之长。1979年宝安县升格为深圳市,宝安则被限定于经济特区之外,开启了宝安四十年从中心走向边缘,又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历程。
1994年《中外房地产导报》的《宝安启示录》中写道:1993年8月的一天,美国一位经济学家在中国大陆沿海城市转了一大圈,当他落脚在广深线的末端,在深圳南山区南头海关的西侧,看着绵延不绝的车河,作出了一个令世界吃惊的结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在中国,中国发展最快的地方在广州至深圳一线。而我脚下的这块土地,将是广深线上最有潜力的地方。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同一天,上屋电业(深圳)有限公司落户宝安石岩的上屋村,“上屋热线圈厂”成为国内首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企业,开启了宝安经济的高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加快推动全市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最先发展了蛇口、罗湖、上步等几个区域,其中上步工业区位于福田村北部约1.5公里处,是一个以电子工业和来料加工为主的工业区。在深圳市发展初期,上步工业区接纳了大量从香港转移过来的大型加工工厂,如夏巴汽车厂、嘉年印刷厂,因此带来了大量流动人口。彼时,深圳市政府没有经济能力,也没有快速见效的方案来解决数量巨大又“来势汹汹”的流动人口。面对“三来一补”企业向深圳转移的良好势头,深圳市委1980年321号文和1981年11号文要求把“三来一补”工厂引到特区外兴办,并把审批权下放给当时的宝安县政府。“薄宦游海乡,雅闻归靖蚝”的千载蚝田与美味冠天下的荔枝林开始为成村连片的加工工厂所取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不少社队为适应招商引资,采取灵活的方式与外商合作,比如:合资建厂房、把土地租赁给外商建厂、与外地人合作建出租屋等,这些行为当时受到市、县政府的支持、宽容或默许。
GDP增长需要招商引资量的增长,“三来一补”工厂大规模引入,工业企业吸引了大量外来的劳动力,就必然带来低收入群体数量的增长。以电子加工业为例,每引进1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应地就要引进上千名流水线上的工人。1993年宝安撤县设区,至2011年,宝安经济占了深圳全市的28.6%。空前的经济繁荣,乡村城市化的野蛮生长也在所难免,过度的数量型增长使宝安形成了明显的郊区边缘化特征。大量人口与产业的涌入,使得产业集聚的负效应日益凸显,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承载量越来越高,地价也就越来越高,劳动力收入提高也必然会转换为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加工利润率不断降低,在客观上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机和推进器。2006年宝安区忍受转型痛苦,尝试进行腾笼换鸟,淘汰高耗能、高用地、高污染及高劳动密集的中低端产业。到2011年,高速发展的宝安承受着更加严峻的土地、空间紧约束,大量低端产业面临生死抉择。有些企业上年底还在向宝安区申请政策支持,可是一开年就决定关闭工厂。一时间有上万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劳动纠纷对信访工作构成了极大的压力。经济下行、政府财力紧张,并没有延缓宝安区采取“积极引进、大力培育、转型升级、有序转移、依法淘汰”等举措,启动“5年6000家低端企业淘汰”工程。宝安与深圳的产业结构调整,引得各地招商部门蜂拥而至,夸张到宝安每周会有三四个招商会。
一时间,唱衰者有之,惋惜者有之。笼子里没了鸟就是经济滑坡。腾笼真能换鸟吗?笼子腾出来一定会有新鸟来吗?来晚了不行,不来更是不行。其时,信心决心是当然的第一位的,但引来新鸟,让新鸟快快长大,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能力与智慧也是第一位的。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前海“扩区”等重大国家战略相继落地,特别是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以及《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明确,宝安区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一跃成为“黄金内湾”重要支撑极和深圳都市圈核心区。新宝安作为深圳“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发展战略中“西协”的主力,正在重构未来深圳城市发展新格局。
新宝安的新区位。宝安奋力提升自身在深圳建设国际大都市中的层级定位,携手前海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新中心,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机遇,积极营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联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抓住了深圳西部中心的定位。向海建城是宝安雄起于湾区的规划基础。仅十余年,一座崭新的滨海新城拔地而起,形成了强大的综合服务功能,是宝安向中心城区转型的标志,也成为宝安产业升级的基础,大大提升了宝安在大湾区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级和地位。
新宝安的新赛道。宝安匠心独具规划的CBD TBD(中央商务区 科技创新服务区),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神来之笔。沿着西乡河,由桃花源科技创新园,经铁仔山超导体材料基地,到河流入海口处,蜿蜓而下形成了宝安科技研发区。推而广之,建立了众创空间 孵化器 加速器 科技专业园 创新集聚区 国家高新区的全链条区域创新体系。全区5亿元产出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率达到68%。高水平研发机构集聚,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及转让、产品检验检测、科技信息咨询、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让、技术产权交易等科技服务业竞相落户。新一代的“互联网 ”未来科技城,助力宝安建设世界级数字技术研发应用中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5%,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超过5%。
新宝安的新动能与新优势。宝安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了7000家,连续6年居全国区县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8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6倍、大湾区的15倍。把宝安区放在全国城市中对比,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可以位居全国第10。专利授权数总量稳定地居于深圳市前列。走出了一条由市场终端向上游产业链升级的逆向创新的新路,走出了高端创新制造的点状聚集到扩散引领升级的新路,走出了依托深圳核心产业链节点创新制造向大湾区穿透式扩散,依靠供应链扩大制造规模的新路,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创新转型的好经验,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总结。
F518创意园区曾经是集聚了上百家低端加工厂的厂区,墙面斑驳、配套粗劣。腾笼换鸟升级改造后旧貌换新颜,曲廊回环,绿树婆娑,一排岭南建筑古色古香的韵味,引来凤凰栖居,形成了特有的多条特色产业链,成为融合创意、设计、艺术的创意产业基地,创意人才聚集,创新收入丰厚。劳动村曾经是宝安区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村集体兴办工业园区收租,村民则依靠工业区集聚的外来劳动人口出租房屋。随着宝安中心区的城市主干道贯穿劳动村,地铁一号线沿宝源路向机场延伸,凭借着区位优势,劳动村抓住土地二次利用的更新机遇,实现了整体转型。
宝安把乌鸡换成了金凤凰。产业业态从传统电子信息向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转变。涌现出创维、欣旺达、大族激光、立讯精密、鹏鼎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以5G、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激光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诞生了上百家具有国家一流竞争力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宝安成为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沃土。新型研发平台高速聚集。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和南方工业技术研究院相继落户,新型研发机构实现零的突破。创新成果加速竞相涌现。“三来一补”产业渐渐隐入尘烟成为城市的记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上屋热线圈厂已经改造为我国首个以劳务工为内容的专题博物馆。[5]
东莞凤凰涅槃
东莞是我国利用“三来一补”方式融入全球生产体系的发源城市之一,其大规模发展与深圳升级,大量“三来一补”企业流出的关系很密切。在2003年时号称“东莞塞车,世界感冒”,不必说东莞威名,就是小小的长安与虎门,也已经让人咂舌惊叹。东莞一直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的典型,利用国内外(主要是境外)资金,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积极招商引资,20年间就完成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大市的转变。东莞作为一个地级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并且使本地户籍人口通过土地纽带直接获得改革开放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当之无愧的“优等生”。2007年,东莞全市生产总值3151亿元,占全国的1.2%,占广东的10.2%;当年东莞的财政收入超过了500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了1%,占广东的7%;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700多亿元,也占了全国的1%,占广东的8.1%;全市22个镇街可支配财政收入总额有160亿元之多,平均每个镇街超过了7亿元;村组两级可支配收入总额182亿元,平均每个村(社区)2000多万元;村区两级集体资产总值1000多亿元,约占广东同级的28%。东莞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中城市第12位,全市22个镇街全部入选中国千强镇。[6] 东莞能发展到这样的地步是因为紧抓和善抓机遇。东莞离香港的距离虽比深圳远,但比很多地方都要近,东莞人就盯住这个优势,大力吸引外资,首先是来自香港的资金。东莞采取的市、镇、村“多轮驱动”为主的开发模式,造就了遍地工厂,同时造就了东莞缺乏核心区的弊端。
2015年2月,共识网上署名为“东莞房掌柜”的作者发表了一篇题为《东莞失落史:“中国制造”的悲剧宿命?》的文章[7] ,其中写道:东莞是中国的缩影,是大多数城市的镜像,是“MADE IN CHINA”的样本区域。东莞的危机从没有消停过,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东莞制造业十停去了四停,产业工人一年中流失150万,1600家台企、2000家港企从东莞撤离。2015年1月10日,微软计划春节前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同时,位于北京的微软诺基亚工厂也关停。此次诺基亚东莞和北京工厂裁员共计9000人。2014年12月,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宣布倒闭。接下来位于东莞的关联公司万事达和联胜相继倒闭。据了解,联建科技辉煌时有员工两万多人,2014年业务每况愈下,至倒闭前还有3000多名员工。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倒闭时共有员工7000人。还有东莞一家做杂牌手机的制造企业兆信通讯因资金链断裂倒闭,1000多名员工失业。
东莞面临制造业升级难题、社会管理难题、社会治安难题等,广东其他地区(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都正在或将会遇到,从典型的特征这一点来说,东莞未来能不能顺利实现经济社会转型,事实上也暗喻了广东能不能顺利实现超越亚洲四小龙的目标。东莞要转变发展模式,是何其艰难。东莞的弱点在于产业需要升级,但是更新换代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谓的“腾笼换鸟”只是一种美好愿景,但倒闭潮一浪接着一浪,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稳住这些企业,是一个难题。
从2012年开始,东莞陆续推出一系列转型的重大措施。其间,东莞曾连续5年拿出50亿元,通过推动产业转型、设立创业基金、企业贴息等多方面举措,支持企业发展。东莞拥有高度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涉及34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这是东莞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砝码。
鼓励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东莞前瞻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策略,迎难而上,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到先进“智”造的蝶变。根据工信部2023年7月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东莞有81家企业入选,数量排名全省第三,与深圳、广州一同成为“小巨人”最集中的城市。当前,东莞已累计培育17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全球的制造业重镇,东莞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正呈现出喷涌之势。这些企业通过抢占产业链发展的重要节点乘“链”而上,推动东莞产业板块从“单体突进”迈向区域集群崛起,企业发展从“单兵作战”变成全链提升,促使东莞先进制造业迸发出更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对东莞来说,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都有成长为“小巨人”乃至龙头企业的可能。随着这些企业壮大,它们能够给城市带来更多的就业、更多的税收以及更高的GDP增长空间。在不远的将来,在“小巨人”企业中,有望诞生新的科技领军企业,从而让东莞形成经济发展和产业晋级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东莞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通过加快布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筑支撑未来发展的新动能,为已有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21年,东莞在风雨过后迎来彩虹,凤凰涅槃成为新一代的创新城市,尽管转型还在持续,困难还很大,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踏实。[8]
新领域新赛道上的机会之窗,广汽埃安的智能制造
《广州日报》2023年4月14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汽研究院,同科技人员、企业家、职工、外资企业代表等亲切交流。4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他走进企业展厅、总装车间、电池生产车间等,了解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进展情况。在广汽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智能网联实验室、模型设计实验室等,并同科技人员、企业家、职工、外资企业代表等交流。记者在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广汽研究院看到,一辆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这里出产,其中不乏引领行业、全球领先的自主研发产品。广州番禺化龙的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广汽埃安第一智造中心生产有条不紊,工人们目光专注、认真细致地处理着手中的零部件;涂胶、抓取、安装……机器人快而准地将车窗玻璃装到车身上。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就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事实证明,经过这10年来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全球领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定了广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和决心。广汽埃安智能制造的柔性生产、低碳生产和数字化水平已经走在行业前列,以广汽埃安为代表的广州先进制造业正在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9]
做到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星灵电子电气架构、AEP 3.0纯电新能源车专属平台、弹匣电池2.0、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高压无钴电池技术、昊铂超跑车型、传祺M8……广汽在行业变革之际推出了一系列自主研发汽车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个大国,要重视实体经济,走自力更生之路。关键核心技术要立足自主研发,也欢迎国际合作。未来,广汽将继续坚持助力制造业当家,加强科技创新、做大做强汽车自主品牌。2023年广汽作为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要带动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自主创新“强链”,自主掌握“三电”和智能网联核心技术;推动芯片国产化“稳链”,全力落实“攀登计划”;推动投资布局“延链”,投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能源生态等项目,构建产业生态圈。
时针回拨到2019年底,一座具有前瞻性的工厂——埃安第一智造中心正式投产。建设之初,新能源车的前景尚未明朗,但将近4年的实践证明,广州的魄力得到了丰厚回报。广汽研究院智能驾驶远程云控实验室,墙上的几个大屏幕上不断闪现着各种自动驾驶相关的数据;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上测试的情况,正通过5G通信技术实时显示在“数字孪生平台”上,一些工作人员正在细致比对并记录实际的驾驶场景和车端传感器感知重构的虚拟场景之间的差异度;另一边,不少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在后台监控车端结构化数据的准确性。以上这些测试场景和数据可以说是“自动驾驶系统学开车”的教材。
正是通过海量数据和测试共同组成的“驾驶教材”,自动驾驶“机器人”会不停地“学习”如何开车。广汽研究院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辆会日夜进行大量测试,实验室的工程师扮演“驾校教练”的角色,远程教“机器人”如何开车,自动驾驶系统“看到”的是一棵树还是一个交通标志,是行人还是自行车,都需要进行学习。锚定万亿级目标,从汽车之城到“智车之城”的新进化,广州底气十足;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两条腿走路”,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高地,广州昂首迈进;以汽车产业为代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广州前景无限。从0到1的积累,固然筚路蓝缕,而“从1到无限”的新开拓,更是行者无疆。从“汽车之城”到“智车之城”的转型,正需要“智勇兼备”。
“智”者,既指智能,也指智慧。人们完全可以相信广州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的未来,是因为这里有一系列充满智慧的“超级大脑”——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中心和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正源源不断地为高端制造业“再进化”贡献智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正积极开展,一套较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体系已经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来,在智能网联领域取得的“十项创新”让世人瞩目;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广汽研究院、导远电子、百度阿波罗、滴滴沃芽、华为广州研发中心、AutoX大湾区总部等已汇聚花城,碰撞出更多“智能”火花。
广汽集团提出“无科技,不广汽”,东风日产启辰着力“智·趣科技”,小鹏以“未来出行探索者”为目标……智能化已融入广州汽车产业参与者的基因。
“勇”者,既需信心,也需韧性。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信心的源泉;善于对外开放,敢于与国内国际高技术伙伴合作同行,是韧性的体现。
以广汽为例,未来将着力打造“能源科技生态载体”“产业链生态载体”“产业集群生态载体”三大生态载体。这也意味着,广汽需要在整车生产业务基础上,向产业上下游“突进”,实现“全线自研 产业链可控”。小鹏汽车旗下的“小鹏汇天”,还立志于用汽车的体系和思维,让飞行器走进千家万户。广汽埃安进军充换电生态,以超倍速电池、A480超充桩、超级充换电中心等自主创新产品“开路”,计划2025年在广州建设超1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实现1.5公里半径覆盖,助力广州率先打造成为全球首个“超充之都”。广州汽车产业需要在更广阔的天地中为广州先进制造业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25年前,广州产业大转型,诞生了广州本田汽车。经过年产3万辆、6万辆、12万辆、24万辆生产能力阶段的工程改造,5年内实现了日产1000台的目标,广州因此快步成长为汽车生产大市,产业结构走向了高端化时代。[10]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广东省又一跃成为世界生产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2023年占全国新能源车产量的比重稳定地超过40%,同时建立起了涵盖广佛肇和深莞惠6座城市的最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体系,比亚迪、广汽埃安和小鹏横空出世成为世界著名的新能源品牌。比亚迪生产第一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用了13年,又用了1年,生产第二个一百万辆,六个月后,生产了第三个一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和重要支撑。[11]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来源:新华社2023年02月27日)
[2]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广东举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专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www.scio.gov.cn,2022年6月13日。
[3] 来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公开征求意见稿)》,2022年3月18日。
[4] 整理自广东省和江苏省统计年鉴。
[5] 资料来源:未来城视:《深圳的尽头是宝安》,2022年11月30日;易运文、黄启键:《宝安启示录》,《中外房地产导报》,1994年第21期;人民网:《深圳宝安“腾笼换鸟”优化产业结构》,2006年12月21日;新浪新闻:《智观宝安|唐杰:新宝安 新征程》,2022年12月29日;宝安统计年鉴及历年宝安区政府工作报告。
[6] 《东莞统计年鉴》及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郭万达:《东莞如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前海金融城邮报”公众号,2019年7月3日;李超、陈秀月:《东莞寻路》,《经济观察报》,2015年4月27日。
[7] 东莞房掌柜:《东莞失落史:“中国制造”的悲剧宿命?》,共识网,2015年2月26日。
[8]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在《现象级城市东莞》一文中指出,东莞是我国最值得关注的现象级城市之一。它处在深圳、香港和广州之间,是一个典型的中间性城市。到达香港陆路口岸交通时间在三个小时内的空间圈层,能够获得香港工业转移和大量聚集出口加工业机会。东莞早期的发展得益于独特的地理区位,并成功地成为投资与产业发展的成本洼地。2000年以后的东莞已形成了经济总量很大、产业门类齐全,但能级不高的制造业体系,成为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中心。但东莞没有甘于长期走这样跟随式的发展道路,一次又一次地自我超越,一方面保住了工业生产基地和庞大的、门类极其丰富的工业集群。另一方面不断地寻求机会提升自身能级,摆脱跟随式发展道路,这是完整的东莞经验。城市竞争已经很明显地从产业竞争转向了人才竞争。怎样吸引大学生、怎样留住外来务工人员,怎样吸引高层次人才,不仅是靠高薪,更重要的是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城市服务、城市人居环境。(来源:城PLUS, 2023年9月7日)
[9] 参见广东工业大学MBA:“MBA睿德大讲堂第64期精彩回顾”《广汽埃安发展之路案例分享》,2022年9月28日。
[10] 《率先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广州区域协调发展如何探出新路?》,《南方都市报》,2023年7月26日。
[11] 《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N7正式下线》,《羊城晚报》,2023年8月9日。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回忆了比亚迪从2003年涉足汽车行业,20年来的发展历程。当谈到创业途中的艰辛时,王传福在现场几度哽咽。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刚从电池行业转到汽车行业时,各种质疑和嘲笑声都扑面而来。2003年1月,比亚迪在宣布收购秦川汽车后,港股股价从18港元暴跌至9港元;在近两年的销量爆发式增长前,比亚迪不管是在技术路线的选择,还是在研发的投入上,都曾经历过“至暗时刻”。(参见郑祥琥:《比亚迪之父王传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