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編輯推薦: |
1.一线博物馆人打造的一部博物馆进化史,全面呈现了18—21世纪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博物馆如何成为今天的模样?除了外观上的变化,博物馆还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本书对博物馆的外观形态、馆藏系统、展陈方式、社会职能等方方面面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力图全面呈现博物馆这2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完整还原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2.聚焦博物馆当下面临的困境,探讨原因、寻求答案。走精英化路线还是大众化路线?坚持纯粹的艺术空间还是与商业融合?……当下博物馆面临的种种困境,也是很多知名博物馆如卢浮宫、大都会、古根海姆等曾经面临的,作者通过回顾它们或高光或暗淡的时刻,试图为当下的博物馆业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3.近100幅高清彩色插图,带给你一场沉浸式的“纸上艺术展览”,一段跨越时空的逛展之旅。结合近100幅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展览和展品的高清彩色插图,让读者足不出户徜徉于知名博物馆内外,收获逛展体验、接受艺术熏陶。
4.陈丹青、王薇一致推荐,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博物馆学著作,一堂献给博物馆人的历史必修课。
5.精选书中插图8张,设计制作成精美明信片,每本书随机附赠2张,开卷就有惊喜。
1.
|
內容簡介: |
一线博物馆人倾心打造的一部博物馆进化史,全面呈现了18—21世纪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完整还原博物馆的前世今生。全书以时间为轴,真实记录了博物馆从文艺复兴时期乌托邦式的“知识神殿”、战争期间的“精神庇护所”,到纯粹的“白立方”艺术空间,再到今天城市复兴中的“地标”“名片”这一过程中的蜕变,展现了博物馆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的角色,探讨了博物馆形态、功能的演化;并针对博物馆当下面临的困境,试图从历史的时空中找到原因和线索。书中还配有100幅高清彩色插图,意在打造一场“纸上艺术展览”,让读者足不出户收获逛展体验、接受艺术熏陶。
|
關於作者: |
李翔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艺术史与考古学学士,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创意产业应用想象力硕士,“90后”博物馆人。多场国际展览负责人,策划展览“对话:视觉进行时”等。
一森
谢菲尔德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硕士,“90后”博物馆人。多场国际展览负责人。
|
目錄:
|
前言 第一篇章? 起源与探索:18 世纪中期—1914 年
1 博物馆中的仪式性
2 如果作品会说话
3 谁养活了艺术家?
4 英国博物馆的公众化探索
5 北美博物馆业的发展
第二篇章? 发展与演变:1915 年—20 世纪 50 年代
6 杜尚和当代艺术
7 战火中的博物馆
8 博物馆里的“明星”
9 建筑美学与博物馆
10 博物馆中的“审美崇拜”
11 中国博物馆简史
12 博物馆的“橱窗”
第三篇章? 危机与展望:20 世纪 60 年代—21 世纪
13 博物馆的生存危机
14 博物馆的后现代难题
15 当博物馆成为城市名片
16 博物馆“奇迹”
17 今天的策展人是谁?
18 博物馆的明天
续篇:千禧之后 后记 译名表
|
內容試閱:
|
前言:重新认识博物馆
今天,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博物馆的存在,带着不同的期待进入博物馆,观看文物或艺术品,并且尝试探寻其背后的意义。同时,我们又似乎经常忽略博物馆的存在,它就像游离于我们生活之外的一个承载历史和文化的房间,静静地伫立在某处,等待着探寻者的造访。
相比其中承载的物件而言,或许博物馆本身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存在,而针对博物馆的研究更是晚于博物馆百余年才出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带着好奇将探索进行下去。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关于博物馆的学术刊物创办于19世纪末,是由德国德累斯顿瓷器收藏馆馆长约翰·格奥尔格·西奥多·格雷斯博士(1814—1885)于1878年创办和编辑的《博物馆学与古物学杂志》,这份刊物在格雷斯博士过世后便停刊了。博物馆领域第一个专业组织——英国博物馆协会成立于1889年的伦敦;第一本完全致力于介绍博物馆理论和实践的英文杂志《博物馆月刊》于1901年创刊。直至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成立后,对博物馆的研究才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曝光度,尽管当时大多数学术关注点都集中在博物馆运营学和博物馆实践领域。
在此之后,沃尔特·本雅明(1892—1940)、米歇尔·福柯(1926—1984)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1936—2015)等批判理论家的理论,又帮助现代人打开了了解博物馆的另一扇门,对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博物馆研究者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对于人类而言,博物馆到底是什么?它究竟是庄严肃穆的艺术殿堂,抑或只是知识共享的论坛?是思想的苗圃,还是艺术和灵感的墓地?它究竟是源于以缪斯之名出现的知识圣殿,还是珍奇屋式的占有和展示?它又经历了什么才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在博物馆工作数年后,这种冲突感似乎变得愈发强烈。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我们决定开始重新审视博物馆——这个无比熟悉但又时常感到陌生的存在,并试图梳理其历史的脉络,期待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本书尝试从社会学、艺术史和人类学等多个视角来观看博物馆在历史中发生的改变,与此同时,我们也适当结合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论点作为补充,以求较为全面地描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主题和时刻。全书以时间为轴,将博物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8世纪中期到1914年,1915年到20世纪50年代,以及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
第一阶段主要聚焦博物馆的起源。在这一时段近150年的时间里,我们发现博物馆完成了其形态从最初的私人收藏空间到公共机构的转变,逐渐平衡展出和艺术史之间的关系,但也因为与公众的关系,遭遇了理想与现实差异巨大的窘境。但无论如何,这个阶段的博物馆完成了对自身基础形态的探索,其收藏、教育的使命自此便确立下来。
第二阶段,博物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之后迅速恢复生机,成为人们从战争和社会经济冲突中救赎性撤退的空间。同时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和全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早期博物馆包括建筑空间、展出形式、收藏系统和公众关系在内的几乎所有领域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博物馆丰富了其更多内在的可能性,也基本完成了职业化的探索;尽管这种探索在各个领域显得参差不齐,却也为后来的探索发展播下了种子。
第三阶段距离当下最近,也是对当下博物馆形态影响最直接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不论是20世纪后半叶兴盛的后现代主义思考,还是无法回避的财务问题,都成为威胁博物馆生存的不稳定因素,前者试图从根本上质疑博物馆存在的理由,后者则阻碍了博物馆的日常运营。也正是为了应对这两大难题,博物馆最终呈现出了今天的形态,甚至在部分领域完成了产业化、市场化和公共化等此前看似艰难的成就。
由此看来,博物馆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满足社会各界对它提出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它曾经是启蒙精神栖息的神庙,又在工业革命时期承载了人们对民主、理性和人文主义的寄托。而当时间进入20世纪60年代,它又背负了后现代主义者的集体反叛。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到了今天,面对这个似乎被按下了加速键的世界,博物馆依然时刻承受着新的争议。尽管我们无法就其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但仍然试图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去寻得一些线索和启示。因此,我们在此邀请各位读者怀揣着这份好奇,和我们一起开启这段关于博物馆的时空旅行。
——选自李翔、一森《博物馆简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9月
在大部分西方国家的语言中,博物馆一词源自古希腊语Μουσε?ον,意思是“缪斯的神庙”。而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正是脱胎于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对古典时期的憧憬,其在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改造社会的使命。尽管随着时间、地域的不断变化,其呈现出来的形态各不相同,博物馆的使命却从未发生改变。
——编者按
博物馆的起源
15世纪君士坦丁堡陷落,经历了中世纪宗教对知识的垄断后,西欧诸国通过寻求庇护的东方学者和意大利商队,重新知晓了这片土地上一千多年前古典时期文明的繁荣景象,自此之后人们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古希腊/罗马这个“文明和理性的时代”的憧憬和探索。文学家和画家们也通过对存留典籍和古罗马时期建筑的参考,尝试描绘他们心中“文明和理性的殿堂”。如在拉斐尔·圣齐奥(1483—1520)的《雅典学院》中,柏拉图(前427—前347)、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苏格拉底(?—前399)等学者在巨大的穹顶下辩论和研究。同一时期流行的乌托邦题材小说,也同样热衷于描绘如亚特兰蒂斯等科学文明高度发达的“失落之城”。
随着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以及17世纪从法国开始兴盛的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科学和文化相继从宗教和皇室中解绑。这也使得基础文化教育在欧洲普通民众中日渐普及,欧洲社会的主流价值开始逐渐向崇尚理性和科学转变。
得益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以及印刷术的普及,当时欧洲对世界的认知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收藏热”逐渐开始在欧洲的学者和贵族之间流行起来。区别于传统收藏家对珍宝的收藏,16世纪后不少收藏家们以收集科学典籍、最新的自然发现——如标本或矿石为荣,而那些专门用于陈列个人收藏的空间被称为“珍奇屋”。收藏家的这种用来向客人们展示自己收藏成果的小房间,被认为是现代“博物馆”的前身。而在这些收藏家中,英国的汉斯·斯隆爵士(1660—1753)应该是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一位。
汉斯·斯隆是17世纪欧洲著名的收藏家,为了确保自己庞大的收藏可以留存于世,晚年时他将自己的7万余件藏品、5万余册藏书捐赠给了国王乔治二世(1683—1760)。然而如何妥善安置这批庞大的藏品,也成了英国政府的一个难题,最终在当时英国国会议长亚瑟·昂兹洛(1691—1768)的斡旋下,英国政府于1753年通过了《大英博物馆法》,明确了将建立一家国家博物馆以收藏和展出汉斯·斯隆的捐赠,同时通过发行彩票的方式筹募用于建造和运营博物馆的资金。
《大英博物馆法》是存世的第一部关于博物馆的法律,它遵循斯隆的意愿,规定这些收藏将被永久保存并供人使用:“该博物馆会将藏品保存并维持下去,不仅供学者和好奇的人们来观看和娱乐,并且要让普通民众从中获益。”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于蒙塔古大楼开馆(现址的街对面),成为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
同时期成立或开放的博物馆还有原属于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乌菲兹美术馆(1743年向公众开放),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1764年成立)和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1785年设计建造)。然而在所有这些博物馆中,没有一家的影响力和被赋予的意义可以与法国卢浮宫相比拟。随着法国大革命引领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运动的不断深化,巴黎人民于1792年起义并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1793年8月10日,为了纪念起义胜利一周年,巴黎举办了一场全民参与的盛大聚会,卢浮宫这座曾经的皇家宫殿也于同一日正式作为国家公共博物馆面向全民开放。这一天,法国皇室历经数个世纪收藏的艺术珍宝首度呈现在世人面前,不同种族、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们聚集在同一个建筑里,欣赏这些原本专属于皇室的珍藏。这种代表法国乃至欧洲最高文化水平且平等而自由的欣赏氛围,似乎让人们找到了“乌托邦小说”中所描绘的“知识殿堂”的人间实体,从此卢浮宫不断吸引人们前来参观学习,世界各地的学者如朝圣一般纷至沓来。
这股由攻占巴士底狱掀起的法国大革命思想解放大潮,似乎随着卢浮宫的对外开放达到了一个顶点,法国也因此成为西方文明世界“自由”“民主”的象征。不论是这种全民参与的博物馆形态,还是其庞大的收藏规模,都足以令法国的盟友和敌人感到不安,欧洲各国因此掀起了一股建造国家公共文化机构的大潮,试图向其他国家证明自身也是自由、民主的,向国民证明本国的文化同样值得骄傲。10如比利时的皇家古典艺术博物馆(1801年对外开放,现改名为布鲁塞尔古典艺术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1808年对外开放)、威尼斯学院美术馆(1817年对外开放)、米兰布雷拉画廊(1809年对外开放)等,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博物馆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卢浮宫的影子。
——选自李翔、一森《博物馆简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