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內容簡介: |
《设计构成》(第2 版)从点、线、面等最基本的艺术造型元素出发,详细解析设计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以科学的创造性思维和抽象的艺术表达方式,体现了现代设计教学所倡导的创新性教育理念。本书依据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而成,在选择教材内容和确定知识体系、编写体例时,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和实际技能训练相结合,选用较为优秀的构成设计作品和学生作业范例,新颖独特,图文并茂,配有动态视频讲解(扫描书中相应二维码观看),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性。《设计构成》(第2版)在第1 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应用内容。全书共分为三篇,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通过每章节具体详细的理论讲解、图例说明和学生优秀作品范例展示,将设计构成的知识点相对全面地呈现给读者,并在设计实践中突出对学生创作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和开发。《设计构成》(第2版)结构合理,内容实用,可作为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作为设计领域的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学习辅助用书。
|
關於作者: |
肖晴,安徽科技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肖晴,女,1983年生,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现任教于安徽科技学院,中共党员,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室内外环境设计方面的研究。讲授的主要课程:环境艺术、构成、城市广场和滨水景观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主持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项;主持校级课题2项;主持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3项;主持省哲学社科项目2项;主持滁州市社科应用对策研究课题1项。参加教科研项目多项。发表教研论文12篇,科研论文18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设计5项,外观专利设计5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获安徽科技学院“教学优秀奖”;获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出版教材2部。
|
目錄:
|
绪论 1
第一节 构成的确立与发展 1
一、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1
二、荷兰风格派造型运动 1
三、以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中心的设计运动 2
第二节 构成的概念和分类 4
一、构成的概念 4
二、构成的分类 5
第三节 构成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5
一、构成的基本内容 5
二、构成的基本原则 5
第一篇 平 面 构 成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 13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定义 13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材料与工具 14
一、材料 14
二、工具 14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15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设计形态 15
一、具象形 15
二、抽象形 15
三、偶然形 15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16
一、点 16
二、线 17
三、面 19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21
第一节 基本形的定义 21
第二节 基本形的组合 21
第三节 骨骼的定义 22
第四节 骨骼的作用与分类 23
一、骨骼的作用 23
二、骨骼的分类 23
三、骨骼的变化方法 25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26
第一节 重复构成 26
一、重复构成的概念 26
二、重复构成的形式 26
第二节 近似构成 28
一、近似构成的概念 28
二、近似构成的形式 28
第三节 渐变构成 29
一、渐变构成的概念 29
二、渐变构成的形式 29
第四节 发射构成 30
一、发射构成的概念 30
二、发射构成的形式 30
第五节 特异构成 32
一、特异构成的概念 32
二、特异构成的形式 32
第六节 对比构成 33
一、对比构成的概念 33
二、对比构成的形式 33
第七节 肌理构成 34
一、肌理构成的概念 34
二、肌理的形成 34
第八节 密集构成 35
一、密集构成的概念 35
二、密集的类型 35
第九节 空间构成 37
一、空间构成的概念 37
二、平面上形成空间的因素 37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应用 39
第一节 包装类设计 39
第二节 平面海报类设计 40
第三节 标志设计 41
第四节 环境景观类设计 43
第二篇 色 彩 构 成
第六章 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 46
第一节 色彩构成简述 46
一、色彩的产生 46
二、色彩构成的定义 48
第二节 色彩的作用 49
一、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9
二、色彩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49
第三节 色立体 51
一、色立体的概念 51
二、色立体的作用 53
第七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54
第一节 色彩的分类与色彩模式 54
一、色彩分类 54
二、色彩模式 55
第二节 色彩属性 55
一、色相 55
二、明度 56
三、纯度 56
第三节 色彩推移 57
一、色相推移 57
二、明度推移 57
三、纯度推移 58
第四节 色彩混合 59
一、加色混合 59
二、减色混合 60
三、空间混合 61
第八章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63
第一节 色彩的对比 63
一、色相对比 63
二、明度对比 66
三、纯度对比 68
第二节 色彩的调和 69
一、同一调和 69
二、类似调和 71
三、对比调和 73
四、互补色调和 75
五、面积调和 77
第九章 色彩的情感与象征 78
第一节 色彩的情感 78
一、色彩的冷暖感 78
二、色彩的轻重感 78
三、色彩的软硬感 79
四、色彩的前后感 80
五、色彩的大小感 80
六、色彩的华丽与质朴感 80
七、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 80
八、色彩的味觉与嗅觉感 81
九、色彩的洁净与新旧感 82
第二节 色彩的联想与象征 84
一、色彩的联想 84
二、色彩的象征 84
第十章 色彩构成的应用 85
第一节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85
一、色彩的采集 85
二、色彩的重构 87
第二节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87
一、色彩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88
二、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88
三、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89
第三篇 立 体 构 成
第十一章 立体构成的概念与要素 91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概念 91
一、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91
二、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和意义 92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要素 92
一、点 93
二、线 93
三、面 94
四、体 94
第十二章 立体构成的语言表现 95
第一节 空间表现的材料语言 95
一、硬质材料 95
二、软质材料 96
第二节 空间表现的色彩语言 97
一、整体与局部色彩的协调 98
二、外部环境对色彩的影响 98
三、色彩的情感因素 99
第三节 空间表现的组合语言 100
一、对称与均衡 101
二、节奏与韵律 102
三、对比与调和 103
四、比例与尺度 103
第十三章 立体构成的构成方法 105
第一节 线材立体构成 105
一、软性材料 105
二、硬性材料 107
第二节 面材立体构成 109
一、插接式 110
二、粘贴式 110
三、曲面立体翻转 111
第三节 块材立体构成 111
一、切割构成 111
二、堆积构成 112
第四节 空间立体构成 113
一、结构骨架 113
二、空间构成 113
第十四章 立体构成的应用 116
第一节 立体构成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16
第二节 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18
第三节 立体构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19
参考文献 120
|
內容試閱:
|
设计构成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设计构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20世纪80年代初,设计构成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引入我国的设计教育领域,经过四十多年的探索与教学实践,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并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模块。设计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大体系,是现代设计学科的基本框架和高等院校设计学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设计构成是将点、线、面等抽象的形态要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列,构成全新视觉形象的设计基础课程。作为设计领域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赋予作品独特个性、艺术美感和生命活力的必要因素,是与后续设计专业课程衔接过渡的重要纽带。
为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设计类应用型人才,《设计构成》(第2版)注重对学生构成基础理论的讲解和学生创造性设计思维能力、实践设计能力的综合培养。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围绕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大体系展开,深入阐述了三大构成的原理、规律与构成方法,以及在设计专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本教材内容循序渐进、知识凝练、作品图例丰富、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配有动态视频讲解(扫描书中相应二维码观看),广泛适合于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师生及设计领域工作者和爱好者使用。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应用,注重理论知识提升的同时,结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设计的概括力、感知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掌握构成基本原理、规律与方法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开启设计创作思路,完成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设计构成》(第2版)由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肖晴、李若愚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吕红共同合作编写。
由于作者编写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