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的美学代表作,从“用之美”到“无为之美”,了解柳宗悦如何引领人们的生活美学从实用,晋升到最高的精神层次无为;120多幅珍贵的器物插图,图文并茂,诠释柳宗悦贯穿全书的两点审美精髓“直观”与“无心”, 教你真正看懂陶器、瓷器、绘画,做一个真正懂美,而不只是懂美学知识的人;
3.译者精心撰写11篇导读,以当代茶人的眼光挖掘美学大师“茶”与“美”的精髓。
|
內容簡介: |
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对于茶道美学与茶器鉴赏的论述,能超越《茶与美》的深度与格局的著作,将是凤毛麟角。柳宗悦以独特的直观,直指人心的震撼,试图唤醒日本20世纪40年代前后那个茶道极度璀璨,却人心空洞的世代。对于21世纪所有爱茶的朋友们,本书会是一场难忘的心灵洗礼。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柳宗悦,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就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科部哲学科时,开始察觉生活中民艺品的实用美学,提倡“用之美”,并开始收集、研究日本及朝鲜的民艺。1936年设立日本民艺馆,向大众倡导民艺之美不遗余力,活跃时期被称之为“民艺运动”。 被誉为“民艺之父”,不论在保留日本传统工艺美学及培养大众对于民艺用品的美感皆有所贡献,更对其后的创作者影响深远,包括柳宗悦的儿子、日本工业设计巨匠柳宗理。
译者简介:
李启彰,中国茶文化连锁店“岩陶茶空间”发起人,器物艺评家,资深茶人。《茶日子》《茶器之美》《觉知鉴赏》作者。理科背景出身,专研茶叶安全、茶叶与中医经络相关的养生议题;并深度探究中华与日本之生活美器。擅长于同时以理性与感性分析茶与陶的内涵与美感。以分享“安全饮茶” 与”茶陶之美”为其后半生的志业。
李文茹,名古屋大学博士(文艺),现为淡江大学日语文学系副教授。研究专长为日本近现代文学。
|
目錄:
|
壹 陶瓷器之美
启彰导读 美,对观赏者也是一种修行
贰 看见“喜左卫门井户”茶碗
启彰导读 审美精髓中的无我与直观
叁 作品的后半生
启彰导读 从作品的后半生到前半生
肆 关于搜藏
启彰导读 当代搜藏的契机
伍 心念茶道
启彰导读 美中的隐与显
陆 高丽茶碗与大和茶碗
柒 茶器
启彰导读 民艺之魂
捌 光悦论
启彰导读 圣者的硬伤
玖 工艺的绘画
启彰导读 从莫里斯、包豪斯到民艺的未来
拾 织与染
启彰导读 织与染的现代环境议题
拾壹 “茶”之病
启彰导读 茶人的桃花源
拾贰 奇数之美
拾叁 日本之眼
启彰导读 超越二元对立的美
|
內容試閱:
|
译 者 序
成书于1940年代的《茶与美》集结了柳宗悦对于“茶”与“美”这两个议题的重要观察与批评。柳宗悦既指引出通往美的道路,又同时对当时社会的乱象提出严厉的批判。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茶道盛行的状态,达到了过往都未曾企及的高点,茶道礼仪与茶器鉴赏吸引了相当多对于茶文化有兴趣的人群。然而对于美的直观的匮乏,与对茶道断章取义的曲解,让柳宗悦怀着茶与美的传承是否正向的忧虑与省思。
正值茶文化在两岸盛行的当下,上世纪40年代《茶与美》的发声似乎振聋发聩,其中所指对于茶的误解,对于赏器的扭曲,对于人心的做作,居然都有着与今天大比例的吻合。这样跨时代的反省,提供了我们向内思考的极佳素材。身为当代的茶人,在阅读《茶与美》后的感动之余,是让并非日语系科班出身的我决定投身翻译的始点。
2017年夏,我拜访日本民艺馆,民艺馆的窗口告诉我《茶与美》是一本连日本人都看不太懂的著作,她自己看了好几次都没有完全理解。当时翻译进度已经过半的我,突然感到责任特别重大。柳宗悦的长子,也是被誉为日本工业设计之父的柳宗理(1915—2011)说“过去与现在都是为了未来而存在,我们必须将宗悦留下的民艺论以某种方式传递到未来”。
一本连一般的本国人都看不懂的当代著作,显然不会是语言上的不理解,而是难以深入明了当中的深意。为了尽量拉近中文版读者与书中精髓的距离,我决定在译文之外,于原文的每个章节后以导读的形式作出说明。观点中或有不成熟与未尽完善之处,也盼各界先进前辈与读者不吝指正。
导读涵盖了几个层面的用意,首先是释义,我试图将几个难懂与具有文化差异的观念或名词,重新以现代的语言阐明。接着是跨时代的应用,20世纪40年代的背景与今天虽有不少的差异,但柳宗悦对当时茶界一针见血的相关论点,更给予今日的我们一个深入反省的契机。我反复以历史或当代的角度,作出必要的呼应与补充。最后是展望,我希望进一步反思《茶与美》中的民艺论或美学观,并探讨能给予我们什么新的指引。日文原书成书后历时已逾80年,相较于上世纪40年代,当今科技发达,全球人口突破80亿,欣欣向荣的背后却是利益的争夺让人心更加紊乱。
《茶与美》如同暗夜中的一座灯塔,端看我们如何透过它来咀嚼这个世界的美。
李启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