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介绍了癌症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体系和前沿研究现状。前者涵盖了肿瘤的本质特征及分类、肿瘤细胞内分子生物学机制和特征(如癌症分子遗传和信号通路)、肿瘤微环境外部生物学机制(如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微环境、肿瘤免疫和肿瘤转移等)。后者包括肿瘤基因组、肿瘤免疫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与肿瘤精准诊断治疗等内容,以及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技术。阐述中注重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审视学科发展中的知识点,从而全面展示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引发批判和创新思维。
|
關於作者: |
刘雪松: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聚焦肿瘤基因组及肿瘤精准诊断治疗。开发了拷贝数指纹标志物体系,提升了癌症早筛、复发预测、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预测的精度,同时降低了检测成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肿瘤新抗原及T细胞抗原受体预测工具,并应用于肿瘤精准免疫治疗实践。近5年在知名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 eLife,Brief Bioinform,Oncogene)上发表唯一通讯作者研究论文20多篇,多篇通讯作者研究论文被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标记为“高被引论文”,连续入选2022、2023年度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13:55:25
|
目錄:
|
前言
第1章肿瘤概述与流行病学001
1.1肿瘤研究概述001
1.1.1肿瘤基础理论的研究历程001
1.1.2肿瘤研究热点002
1.2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概述004
1.2.1世界范围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004
1.2.2中国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006
1.3肿瘤诊断与治疗概述008
1.3.1肿瘤发病机制研究历史008
1.3.2肿瘤常见诱发因素008
1.3.3肿瘤常见诊断方法009
1.3.4肿瘤常见治疗策略009
1.4肿瘤相关分子遗传学概述010
1.4.1遗传学概念010
1.4.2遗传与基因组学010
1.4.3人类基因组概况011
1.4.4基因组DNA变异类型012
1.4.5生殖系变异和体细胞变异013
思考题013
拓展阅读文献013
第2章肿瘤的分类及本质特征015
2.1肿瘤细胞的前身是正常机体细胞015
2.1.1组织固定与切片是常规病理检测的基础015
2.1.2苏木精-伊红染色是常规诊断的关键手段015
2.2肿瘤的分类016
2.2.1肿瘤的分期和分级017
2.2.2肿瘤对机体的影响017
2.2.3肿瘤细胞的来源018
2.2.4上皮细胞的定义与胚层来源018
2.2.5常见类型肿瘤019
2.3肿瘤的本质特征023
2.3.1肿瘤的本质特征023
2.3.2肿瘤的本质是单克隆性增殖023
2.3.3支持肿瘤单克隆起源的实验证据024
2.4癌症的代谢025
2.4.1瓦尔堡效应025
2.4.2瓦尔堡效应的临床应用026
2.4.3抗代谢物与肿瘤治疗026
2.4.4肿瘤代谢的概括性特征027
2.5诱变剂与致癌剂028
2.5.1化学物质会致癌028
2.5.2吸烟与癌症发生028
2.5.3费城染色体030
2.5.4诱变剂030
2.5.5诱变能力的检测031
2.5.6致癌剂031
思考题032
拓展阅读文献032
第3章肿瘤与病毒033
3.1癌症是不是传染病033
3.1.1癌症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诺贝尔奖033
3.1.2劳斯与劳斯肉瘤病毒034
3.2常见病毒类型以及应用035
3.2.1病毒的分类036
3.2.2常见的疾病相关病毒036
3.2.3常用的病毒递送载体037
3.3肿瘤病毒与体外细胞转化038
3.3.1体外细胞培养技术038
3.3.2细胞转染实验038
3.3.3劳斯肉瘤病毒与细胞体外转化039
3.3.4体外转化细胞的特征040
3.3.5逆转录酶的发现改写中心法则040
3.3.6DNA病毒与细胞转化041
3.4瓦尔姆斯-毕晓普实验及其意义042
3.4.1瓦尔姆斯-毕晓普实验042
3.4.2病毒基因-原癌基因假说043
3.4.3病毒癌基因v-Src与细胞原癌基因c-Src043
3.4.4其他重要病毒癌基因044
思考题045
拓展阅读文献045
第4章从原癌基因到癌基因046
4.1病毒和非病毒来源的癌基因046
4.1.1基因、蛋白质名称的一般书写规则046
4.1.2人类肿瘤相关的病毒046
4.1.3人类肿瘤相关的微生物047
4.2非病毒癌基因与病毒来源癌基因047
4.2.1基因转染实验助力寻找非病毒癌基因047
4.2.2DNA印迹法048
4.2.3非病毒癌基因与病毒来源癌基因一致048
4.3常见癌基因049
4.3.1癌基因Src049
4.3.2癌基因Ras049
4.3.3癌基因Myc050
4.3.4癌基因ErbB050
4.4点突变将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051
4.4.1DNA点突变及其类型051
4.4.2点突变将原癌基因Ras转变为癌基因051
4.4.3Ras基因家族052
4.4.4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中有不同的RAS基因点突变052
4.4.5CTNNB1基因点突变053
4.4.6BRAF热点突变055
4.4.7IDH热点突变056
4.4.8组蛋白H3057
4.4.9PIK3CA热点突变058
4.4.10EGFRL858R突变058
4.5基因扩增将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059
4.5.1MYC原癌基因拷贝数扩增059
4.5.2EGFR扩增059
4.5.3MDM2扩增060
4.6染色体易位将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060
4.6.1MYC基因染色体易位与伯基特淋巴瘤060
4.6.2BCR-AB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062
4.6.3PML-RARA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062
4.6.4TMPRSS2-ERG和前列腺癌062
4.7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的其他方式063
思考题064
拓展阅读文献064
第5章癌症与信号分子、受体066
5.1生长因子与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066
5.1.1生长因子066
5.1.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067
5.1.3PDGF和病毒癌基因sis068
5.1.4Src蛋白是酪氨酸激酶068
5.1.5激酶与底物068
5.1.6EGFR和erbB068
5.1.7EGFR是一个酪氨酸激酶069
5.1.8受体酪氨酸激酶分子结构和激活方式069
5.1.9受体二聚化与交互磷酸化070
5.1.10基因融合导致组成型二聚化受体071
5.1.11配体非依赖组成型Kit激活与胃肠道间质瘤072
5.2癌症与核受体、性激素073
5.2.1核受体073
5.2.2雄激素与前列腺癌073
5.2.3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074
5.2.4雌激素与乳腺癌075
5.3癌症与其他类型细胞受体076
5.3.1细胞因子及其受体076
5.3.2TGF-β受体信号通路077
5.3.3Notch以及受体078
5.3.4经典Wnt信号与Frizzled受体078
5.3.5整合素079
5.4Ras蛋白的功能与调控080
5.4.1Ras是一个小分子GTP酶080
5.4.2Ras蛋白的细胞定位081
5.4.3热点突变对RAS酶活性的影响081
5.4.4Ras从不可靶向变成可靶向的肿瘤靶点082
思考题083
拓展阅读文献083
第6章癌基因细胞内信号通路084
6.1癌基因信号通路与肿瘤084
6.2生长因子与受体型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085
6.2.1Ras处于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的下游085
6.2.2酪氨酸激酶的蛋白质结构域086
6.2.3生长因子-Ras信号传导机制087
6.2.4Ras蛋白通过激活Ras效应蛋白发挥功能087
6.2.5Ras下游信号通路088
6.3GPCR信号通路094
6.4整合素信号通路095
6.5JAK-STAT信号通路096
6.6Wnt/β-连环素信号通路097
6.7Hippo-Yap信号通路099
6.8其他“双重定位”信号转导通路101
6.8.1NF-kB信号通路101
6.8.2Notch信号通路102
6.8.3Hedgehog信号通路103
6.8.4TGF-β信号通路104
思考题105
拓展阅读文献105
第7章抑癌基因107
7.1抑癌基因概念107
7.2抑癌基因研究历史108
7.2.1细胞融合实验与肿瘤的隐性表型108
7.2.2第一个抑癌基因RB的发现109
7.2.3二次打击假说110
7.3抑癌基因的功能分类及其失活机制110
7.3.1抑癌基因的功能分类110
7.3.2抑癌基因功能丧失的机制111
7.4典型抑癌基因的调控机制114
7.4.1抑癌基因RB114
7.4.2抑癌基因TP53114
7.4.3抑癌基因NF1114
7.4.4抑癌基因APC116
7.4.5抑癌基因VHL119
7.4.6抑癌基因PTEN123
7.4.7抑癌基因BRCA125
7.4.8抑癌基因TSC128
思考题130
拓展阅读文献130
第8章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及细胞周期调控与癌症132
8.1细胞周期检查点132
8.1.1细胞周期132
8.1.2细胞周期检查点134
8.2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136
8.2.1细胞周期蛋白的周期性表达136
8.2.2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CDK137
8.2.3cyclin-CDK复合体对细胞周期的调控138
8.2.4生长因子及受体信号通路对细胞周期的调控139
8.2.5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细胞周期中的调控141
8.3Rb-E2F与细胞周期调控及癌症142
8.3.1Rb142
8.3.2Rb的细胞周期性磷酸化143
8.3.3E2F及其调节143
8.3.4癌症中E2F的角色144
8.4靶向CDK-Rb-E2F的肿瘤治疗策略144
8.4.1CDK抑制剂145
8.4.2直接靶向E2F活性的肿瘤治疗策略145
8.4.3E2F活性驱动的溶瘤病毒146
思考题146
拓展阅读文献147
第9章p53与肿瘤发生和治疗148
9.1p53的发现及功能148
9.1.1p53的发现148
9.1.2p53的功能149
9.1.3MDM2-p53负反馈151
9.1.4p53靶向的基因网络151
9.2TP53基因在人类肿瘤中的变异153
9.2.1TP53的热点突变153
9.2.2TP53的突变类型153
9.2.3TP53突变在肿瘤中的分布155
9.3p53蛋白的调控156
9.3.1p53的磷酸化修饰156
9.3.2p53的泛素化修饰156
9.3.3p53的乙酰化修饰157
9.3.4p53的甲基化修饰158
9.3.5突变型p53蛋白的调控158
9.4p53的靶向治疗策略159
9.4.1靶向p53错义突变肿瘤的小分子药物159
9.4.2靶向野生型p53肿瘤的治疗策略160
9.4.3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的治疗策略161
9.4.4靶向截短的p53161
9.4.5靶向获得性功能的突变p53162
9.4.6基于p53的肿瘤免疫治疗162
9.4.7基于p53的疫苗164
9.4.8p53特异性抗体165
9.4.9基于p53的基因治疗165
9.5p53突变的合成致死靶点167
9.5.1合成致死的概念167
9.5.2p53突变的合成致死靶点168
9.5.3通过细胞周期停滞靶向突变型p53168
9.5.4靶向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突变型p53169
9.5.5突变型p53的其他潜在合成致死途径170
9.6p53与细胞死亡控制170
9.6.1细胞死亡概念及类型170
9.6.2p53介导的细胞死亡171
思考题172
拓展阅读文献172
第10章细胞永生化173
10.1细胞衰老173
10.1.1海弗里克极限173
10.1.2细胞衰老174
10.1.3细胞衰老标志物175
10.1.4细胞衰老与肿瘤177
10.2肿瘤细胞永生化178
10.2.1肿瘤演化历程178
10.2.2海拉细胞永生的秘密178
10.2.3体细胞永生化的天然屏障179
10.3端粒与端粒酶179
10.3.1端粒的发现180
10.3.2端粒的结构与功能181
10.3.3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183
10.3.4端粒功能障碍185
10.3.5端粒酶非依赖的替代端粒延长机制186
10.4永生化与肿瘤治疗187
10.4.1端粒与细胞衰老187
10.4.2消除衰老肿瘤细胞的治疗策略187
10.4.3靶向端粒维持的肿瘤治疗策略188
思考题189
拓展阅读文献189
第11章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演化190
11.1肿瘤演化中的独立驱动事件190
11.1.1肿瘤发生发展中需要几次独立驱动事件190
11.1.2促癌剂与肿瘤191
11.1.3肿瘤发生演化的中间状态192
11.1.4区域性癌变193
11.2肿瘤演化194
11.2.1肿瘤异质性194
11.2.2肿瘤演化路径模型194
11.2.3肿瘤演化路径对肿瘤诊断治疗的影响195
11.2.4达尔文进化论与木村资生中性进化论196
11.2.5肿瘤演化中的正选择、负选择和中性选择196
11.2.6dN/dS演化结果分析197
11.3肿瘤干细胞理论198
11.3.1肿瘤干细胞198
11.3.2肿瘤发生演化的理论模型199
11.3.3有关肿瘤干细胞理论的争议199
11.3.4癌症发生频率与组织干细胞分裂次数200
11.4炎症与癌症201
11.4.1慢性炎症概述201
11.4.2慢性炎症促进肿瘤发生发展202
11.4.3抗炎症药物抑制部分肿瘤发生203
11.4.4慢性炎症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204
11.4.5炎症调控与肿瘤治疗205
思考题206
拓展阅读文献206
第12章基因组稳定性与癌症208
12.1基因组稳定性维持208
12.1.1基因组稳定性维持的研究208
12.1.2生物体避免突变累积的策略209
12.2DNA损伤210
12.2.1DNA暴露在水和氧中产生自发性损伤210
12.2.2DNA中的尿嘧啶211
12.2.35-甲基胞嘧啶脱氨基为胸腺嘧啶是一个诱变事件212
12.2.4腺嘌呤和鸟嘌呤也可以脱氨基212
12.2.5DNA碱基的丢失212
12.2.6DNA氧化损伤213
12.2.7DNA复制中错误碱基的掺入213
12.2.8电离辐射造成DNA损伤214
12.2.9紫外线辐射215
12.2.10烷化剂216
12.3DNA修复218
12.3.1损伤碱基的光致复活218
12.3.2碱基切除修复219
12.3.3核苷酸切除修复220
12.3.4错配修复220
12.3.5同源重组修复221
12.3.6非同源末端连接222
12.4DNA损伤修复与癌症223
12.4.1DNA损伤检测223
12.4.2错配修复缺陷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224
12.4.3微卫星不稳定性224
12.4.4范科尼贫血225
12.4.5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225
12.4.6着色性干皮病225
思考题226
拓展阅读文献226
第13章肿瘤血管生成227
13.1肿瘤血管生成研究历史227
13.2肿瘤微环境的组成与功能229
13.2.1免疫细胞229
13.2.2基质细胞232
13.2.3细胞外基质235
13.2.4外泌体235
13.3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机制与调控235
13.3.1血管生成的过程和调控236
13.3.2肿瘤缺氧与血管生成244
13.3.3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的区别246
13.4肿瘤抗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247
13.4.1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历史和发展247
13.4.2临床批准的抗血管生成药物248
13.4.3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250
13.4.4联合治疗——从血管破坏到血管正常化251
13.5小结251
思考题252
拓展阅读文献252
第14章肿瘤转移及其机制254
14.1肿瘤侵袭和转移254
14.1.1肿瘤转移路径255
14.1.2肿瘤转移研究的历史255
14.1.3肿瘤转移与生存率256
14.1.4转移肿瘤相关的基因组DNA变异256
14.2肿瘤转移的过程与机制257
14.2.1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257
14.2.2侵入血管260
14.2.3肿瘤细胞在循环系统中的生存261
14.2.4肿瘤细胞的外渗262
14.2.5肿瘤细胞在靶器官的转移定植263
14.3肿瘤转移的器官特异性264
14.3.1骨转移265
14.3.2脑转移266
14.3.3肝脏转移266
14.3.4肺转移267
14.4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267
14.4.1用于检测转移的成像技术268
14.4.2转移肿瘤的治疗方法268
14.4.3肿瘤转移靶向治疗策略268
14.5肿瘤转移的实验模型270
14.5.1基于细胞体外培养的模型270
14.5.2研究肿瘤转移的实验动物模型270
14.5.3实验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271
14.6肿瘤转移研究的新兴领域271
思考题272
拓展阅读文献272
第15章肿瘤免疫274
15.1肿瘤免疫学概述274
15.2肿瘤免疫基础理论275
15.2.1肿瘤抗原275
15.2.2MHC与抗原加工呈递276
15.2.3适应性免疫细胞279
15.3抗肿瘤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效应机制281
15.3.1自然杀伤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应281
15.3.2巨噬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应281
15.3.3CD8 和CD4 T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机制282
15.3.4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283
15.4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283
15.5肿瘤的免疫治疗284
15.5.1非特异性免疫治疗284
15.5.2肿瘤疫苗285
15.5.3过继性细胞治疗286
15.5.4抗体被动免疫治疗288
15.5.5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90
思考题292
拓展阅读文献292
第16章肿瘤基因组293
16.1DNA测序方法与应用293
16.1.1测序技术发展简史293
16.1.2主流DNA测序技术295
16.1.3测序技术的应用298
16.2肿瘤基因组研究历史300
16.3肿瘤基因组常规分析302
16.3.1肿瘤基因组变异检测303
16.3.2肿瘤驱动突变及其识别方法305
16.3.3突变模式分析308
16.3.4肿瘤异质性与演化分析311
16.4肿瘤基因组研究展望313
16.4.1单细胞技术在肿瘤生物学中的应用313
16.4.2空间组学在肿瘤生物学中的应用314
16.4.3肿瘤基因组复杂变异规律与机制315
16.4.4肿瘤非编码变异功能317
16.4.5肿瘤基因组与肿瘤精准医疗318
思考题321
拓展阅读文献321
第17章肿瘤大数据与人工智能322
17.1肿瘤大数据322
17.1.1肿瘤大数据的特点及基本类型322
17.1.2肿瘤大数据主要资源、数据库和研究队列324
17.2人工智能概述326
17.2.1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和现状327
17.2.2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区别328
17.2.3深度学习模型的原理和主要类别330
17.3人工智能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335
17.3.1人工智能与肿瘤诊断335
17.3.2人工智能与肿瘤预后336
17.3.3人工智能与肿瘤治疗338
17.3.4人工智能与肿瘤突变检测339
17.3.5人工智能与药物研发340
17.3.6人工智能其他应用场景342
思考题343
拓展阅读文献343
第18章肿瘤精准诊断和治疗345
18.1肿瘤精准诊断345
18.1.1液体活检345
18.1.2肿瘤遗传和易感基因检测347
18.1.3肿瘤标志物检测348
18.1.4单细胞分析349
18.1.5人工智能与肿瘤精准诊断349
18.2肿瘤精准治疗350
18.2.1肿瘤常规化疗药物350
18.2.2肿瘤靶向治疗351
18.2.3肿瘤精准免疫治疗359
18.3小结361
思考题361
拓展阅读文献361
索引363
图版370
|
內容試閱:
|
编者在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了本科生的“癌症生物学”课程已有多年。该课程是生物学专业的选修课,每年都有很多学生选修,表明许多学生对肿瘤研究非常感兴趣。然而,目前适合本科生的癌症生物学教材非常缺乏,已有的癌症相关的教科书主要面向医学类学生,例如魏于全、赫捷的《肿瘤学》,曾益新的《肿瘤学》,赫捷的《肿瘤学概论》,以及汤钊猷的《现代肿瘤学》等。这些医学类肿瘤学教科书侧重于肿瘤的临床表征和处理,对非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能略显繁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肿瘤的机理和诊疗逐渐成为大众健康的热门话题。学习生命科学的本科生更希望从生物学原理和技术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肿瘤,最终去研究肿瘤诊断的标志物,以及研发肿瘤治疗的药物。对于非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的肿瘤研究人员来说,具体的肿瘤临床表征和处理信息可能并不是必须深入掌握的知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RobertWeinberg所撰写的TheBiologyofCancer是一本有影响力的书。他在癌症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如发现了人类癌基因RAS和克隆了第一个肿瘤抑制基因RB等。该书内容翔实,插图和资料丰富,很好地呈现了癌症生物学研究的历史以及关键知识的演化脉络,例如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发现与生物学机制等。近年来肿瘤研究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许多新的领域也在不断浮现,该书第2版(2013年)出版时间距今也超过了10年,许多最新的肿瘤研究前沿成果并没有涉及,例如肿瘤基因组、人工智能与肿瘤大数据分析应用、现代免疫治疗、肿瘤精准治疗等。此外,该书在描述诸多具体研究方向时,偏向于展示实验细节,且篇幅较长,这可能会给初学者留下碎片化的印象,难以形成清晰的癌症生物学知识框架。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现有的教科书、研究文献和综述。作为本科生使用的教材,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我们按一学期48学时(3学分)的教学课时规划,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癌症生物学知识框架。为此,编写时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注重收集、梳理、提炼关键知识点,并以合理的逻辑进行汇总和展示,帮助初学者建立系统而全面的癌症生物学基础知识体系。
(2)系统地涵盖癌症生物学前沿研究各领域,包括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动物模型研究、肿瘤基因组、人工智能大数据与肿瘤精准诊断治疗等内容,以及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及相关技术。因此,本书也适合专业的肿瘤研究人员、研究生及其他研究人员参考。
(3)注重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审视本书中的知识点。由于科学研究发展的时代限制,一些过去被认为正确的观点现在被发现是错误或不完善的。例如,100年前,科学家普遍认为癌症是一种传染病,而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癌症主要由基因组DNA变异引发,且大多数癌症没有传染性诱因。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学习,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本书包含以下最新前沿内容:肿瘤基因组研究、肿瘤发生发展与演化、人工智能与肿瘤大数据分析,以及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它们是编者根据多年来课程教学经验和自己实验室的相关研究总结梳理而成的,也代表了肿瘤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肿瘤是一种由体细胞基因组DNA变异所引起的复杂疾病。不同患者的肿瘤往往是由不同的驱动因素和微环境构成的,这给肿瘤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系统的组学大数据分析是实现肿瘤精准诊疗的关键。因此,肿瘤基因组大数据分析及其在肿瘤精准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是癌症生物学研究的新兴领域。所有这些内容将有助于初学者系统地建立起完整的癌症生物学知识体系。
编者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从基因组DNA变异、肿瘤大数据分析角度,寻找肿瘤精准诊断标志物与精准治疗的策略,涉及的相关技术手段有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化细胞实验与动物模型。本书编写工作离不开编者实验室同事以及学生们的大力支持。本书各章节安排及内容规划由编者确定,主要章节内容由编者撰写;实验室同事、同学参与了部分章节内容资料的收集整理、图表绘制和文字撰写工作,最终由编者统一定稿。
本书主要参编人员有:赵翔宇、孙晓琴、吴涛、王金禹、沈嘉煜、邱蝶、刁凯旋、王南、范高峰、钟桂生、李令杰。其中,第1、15、18章的资料收集主要由孙晓琴协助完成;第7章的初稿主要由沈嘉煜完成;第9章的初稿主要由邱蝶完成;第10章的初稿主要由王金禹博士完成;第13章主要由赵翔宇博士完成;第16章主要由吴涛博士完成;第17章的初稿主要由王南、刁凯旋完成。赵翔宇、刁凯旋参与了部分章节文字图片的核校。范高峰、钟桂生、李令杰等教授参与了内容的审校。编者实验室的陶紫玉、张钰、要惠子、宁伟、王光帅、陈雯参与了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上海科技大学教材建设项目对本教材的资助。
由于编者个人学术水平有限,加上时间和精力所限,文中谬误和不妥之处可能不少,恳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刘雪松
2023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