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內容簡介: |
“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工程系列丛书”
该丛书的编写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兼具古今中外时空维度,学理性与实用性并重,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并举,是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有助于构建好跨门类交叉的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闯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新路,切实服务于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
關於作者: |
主编简介:
唐永胜,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陆军少将,国务院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战略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军区代理副参谋长等职务。学术著述有《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国家竞争战略论》《大国崛起》《解析世界变局》等。
刘庆,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国家安全论坛》期刊主编,主要从事国家安全理论和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多次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参编《国家竞争战略论》《国家安全危机管理析论》等著作。
|
目錄:
|
绪论:积极推进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创新发展
第一章国家安全战略概念
第一节国家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国家安全战略的内涵
第三节国家安全战略的地位
第四节国家安全战略的特征
第二章国家安全战略环境
第一节时代特征
第二节国际格局
第三节国际秩序
第四节国内状况
第三章国家安全战略目标
第一节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内涵
第二节界定国家利益
第三节判断国家安全威胁
第四节分析国家实力对比
第四章国家安全战略指导
第一节国家安全战略方针
第二节国家安全战略原则
第三节国家安全战略途径
第五章国家安全战略能力
第一节国家安全战略能力基础
第二节国家安全战略能力构成
第三节国家安全战略能力运用
第四节提升国家安全战略能力的途径
第六章国家安全战略决策
第一节国家安全战略决策体制
第二节国家安全战略决策程序
第三节国家安全战略决策模式
第四节国家安全战略决策实施
第七章国家安全战略的评估与调整
第一节国家安全战略评估的作用
第二节国家安全战略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国家安全战略调整
第八章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第一节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主要特点
第三节美国国家安全体制机制
第四节当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主要内容
第九章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
第一节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俄罗斯国家安全决策的机制体制
第四节当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日本国家安全战略
第一节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日本国家安全决策的机制体制
第四节当前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及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印度国家安全战略
第一节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基本情况
第二节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决策机制和体制
第四节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十二章欧盟安全战略
第一节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第二节欧盟安全战略的演进
第三节当前的欧盟安全战略
第四节欧盟战略自主及其前景
后记
|
內容試閱:
|
绪论:积极推进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创新发展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国家安全战略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性筹划和指导,在国家战略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大国兴衰,战略是关键。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的重要意义,推动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深化发展,为国家安全战略运筹提供理论支撑。理论产生于实践,宏阔的实践呼唤也助推着伟大的理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但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基础和保障,也需要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国家安全战略作为前提和支撑。在世界变局全面展开、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维护国家安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国家安全战略理论探索和系统研究,就成为十分迫切同时也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一、因势利导赢得战略主动
离开了主动性,战略就会失去灵魂。面对国际安全局势深刻变化和国家安全严峻形势,只有在战略上从全局、长远和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才能因势利导把握战略主动,赢得行动先机,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积极的可持续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紧紧把握历史的发展演变和新的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战略目标。毛泽东指出:“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去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477页。如果说行动自由构成了维护军事安全的一个重大原则,用以区别被迫处于行动不自由的状态,那么拓展到整个国家安全层面,争得战略主动也就成为基本的不可或缺的必然要求,用以区别行动受限的被动态势。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60页。在世界变局中,维护国家安全面临更艰巨任务。“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6页。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筹划,就是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探索维护国家安全的可行途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在世界变局中,一方面,资本扩张、霸权主导、地缘竞争、零和博弈等旧有逻辑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在特定情况下还会凸显出来;另一方面,一些原本不那么显著或容易被忽视的要素也不断充实进来,其影响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跨国性和全球性问题凸显、非国家角色增多及其对国内政治和国际事务的渗透、社会思潮和安全观念的不断发展变化等。上述诸多逻辑和因素综合作用,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推动着国际体系变迁和国际关系复杂化发展。
一个时期以来,总有一些人认为中国曾拥有了几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已经成为历史,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调整将使中国失去原有发展条件。殊不知,机遇从来就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其要义在于在内外局势发展变化之中能够因势利导、进退有度,争得战略主动。何况世界变局中原有权力结构及其惯性束缚都会出现松弛,中国可以借助的力量不是减少了,而是明显增多了,发挥作用的空间也将得到拓展。与以往相比,战略机遇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展变化,在当前表现出更明显的多面性、转换性和可塑性。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进入变革和重塑期,为中国创新驱动谋求生存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和提升影响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如果应对出现严重失误,就可能在变局中错失机遇,发展势头遭受重大挫折。一方面,国际关系的复杂化发展总体上有利于维持世界局势平稳,也有利于限制大国竞争极端化发展,促进大国关系进化。另一方面,强权政治和资本扩张具有贪婪本性,越是在遇到困难时其反噬力越不可低估。对此,需要积极应对,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用好变化之势而不是被变化所困,同时还要防止出现超出国情限制而犯下战略冒进的严重错误。
这对战略筹划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变化和动荡的世界中不能迷失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61页。大国总要有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为此必须创造条件推进中国与外部世界更为积极的战略互动,推动国际关系健康发展,力所能及地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同时,大国要注重创新国家发展模式、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筑牢基础,进而由内及外,为减少全球治理赤字提供新的动力;还必须注重运用利益增量,建设性地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并以此对冲和化解来自美国对华加强竞争带来的紧张和压力,牵引大国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
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完成并迅速发展,进而形成了世界市场。在此期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既见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快速发展,也遭遇了帝国主义的权势冲击及其强加的战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充分验证了毛泽东的远见卓识:“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充分利用了国际体系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松动所提供的机会,实现了持续增长,同时积极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也推动了世界变局的积极发展。
新的历史条件下,新兴国家要想真正发展起来,必须寻求超越传统权力政治的新途径新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韧性,实现经济社会的伟大变革,进而推动全球政治的不断进化。国际联系的不断强化和全球性挑战日渐凸显,需要国际社会开展更加广泛的协调和合作,个别国家或国家集团想要垄断资源和利益将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霸权兴替已经成为过时而且失效的原则,无论谋求维持原有霸权优势还是争当新的霸主都已不合时宜,任何国家试图凌驾于他国之上都将越来越不受欢迎,更经受不了历史的检验。在国际体系深度变迁中,尽管世界各种病态乱象日趋显现,矛盾深化难题增多,不确定性有所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超出想象的诸多重大风险。然而必须看到,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需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显著而迫切,国际安全在遭遇重大挑战的同时也正在开启新的合作空间。
二、加强统筹化解重大战略风险
今天的中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但国家发展面临新的安全环境、新的安全态势和新的安全要求。越在这样一个关键发展阶段,越要保持战略清醒,不能出现颠覆性的战略失误。在世界局势演变进程中,中国拥有条件也需要创造条件化解重大战略风险,有效维护国家安全,顺势而为拓展国际影响。
在世界变局中,我国国家安全总体可控的基本态势有望长期保持,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将得到持续增强。同时也要看到国家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作用,引发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安全风险。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化解重大风险,也必须做好未来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我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的必然要求。
维护国家安全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有办法应对“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具体办法;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仗。有效的战略筹划,要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理清安全风险的基本线索,对可能出现的威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其生聚和扩散。要努力控制安全过程,不能简单以降低目标来规避风险,应寻求目标与手段的动态平衡,避免因过度投入而力不从心、顾此失彼;要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改善安全态势。国家安全战略谋划需要面对多样的威胁和挑战,构成一个复杂的矛盾集合体,哪些矛盾必须化解、哪些矛盾应该突出,哪些矛盾可以淡化,哪些矛盾需要搁置,其中大有学问、大有奥妙。
坚持底线思维,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防范和慑止美国或由其主导的同盟集团挑起严重冲突甚至全面对抗。由于美国将中国定位为主要战略对手、强化对华战略竞争,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紧张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两国关系中的竞争性和复杂性明显增强,并被越来越多学者和政治家赋予传统“崛起国与霸权国”冲突的历史与战略内涵。关于中美关系的可能走向,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在于中美这两个非常有特点的大国,由于二者在国际体系中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的发展变化。中美两个国家实力确实都太强,谁都不可能被主导;两个国家又都太特殊,谁都不可能被改变;中美两国也都具有较为突出的发展韧性,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这些特点是如此明显,并伴随两国关系发展到今天,其中霸权国家美国的战略焦虑越来越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结构性矛盾在较长时期不可能简单化解,甚至在一段时间仍可能处在上升通道。尽管结构性矛盾上升,但前述提到的几个特点或者条件也从反向对这一矛盾起到约束作用。由于中美两国实力都太强,谁都不能被主导,那只好不去主导;中美两国都太特殊,谁都不能被改变,那只能不去改变,加上两国具有的战略韧性,至少在未来较长时期里仍将是大国关系中的最重要力量。结果就是,不论美国自身力量有多么强大,但运用起来也有限度;不管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望多么强烈,也必然要经过岁月砥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求:“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61页。
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整个世界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一定程度上对世界未来走向起着某种引导作用。但是,中美关系远不是世界变局的全部内容,中美关系的未来取决于美国的战略选择,更取决于中国的战略选择,而且无疑要接受历史的检验。在今天国家间利益关系日益复杂交织的背景下,非合作即对抗的零和博弈已经捉襟见肘,过度强调本国优先既贻害世界也伤及自身;竞争不掩合作、合作中充满竞争,这样的复合关系将在世界政治中更多表现出来。不管一个国家实力多么强大,都必须在世界变局中找到自身定位。中美之间不能一味强调矛盾与冲突,还必须谋求协调与合作,并以协调与合作来约束矛盾与冲突。这也构成政策选择不可逾越的限制条件。只要中国保持持续发展和进步势头,美国亚洲政策的重心就只能放在中国,而不是放在其他方面。纷乱的世界更迫切需要构建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
当然,更广泛的大国协调不可能简单到来,过程中甚至会出现波折乃至冲突。然而,大国之间即使是中美关系也并非只有竞争和对抗的独木桥,其未来发展不能归于某种宿命。“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中国要在大国博弈中占有先机,就不能过于看重一般竞争技巧和拘泥于一时一域得失,关键还是要敏锐洞察世界政治的可能走势,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推进与世界更加积极的战略互动,因势利导,进退有据,以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对冲美国的战略挤压,牵引中美关系发展方向,塑造有利战略态势。
三、推进战略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世界变局既为中国提供了更广阔的战略空间和回旋余地,也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战略筹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战略选择必须全面系统考虑国家安全的现实关切及其实现的客观条件。
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所以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种战略上的清醒和自觉,来源于对演变中的全球政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国致力于实现开放条件下的国家安全,积极推动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良性互动。在国内安全上,突出表现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国家治理的完善和进步,谋求社会稳定,努力打造平安中国;在国际安全上,突出表现为开展广泛的国际和地区合作,寻求更具建设性地参与国际事务,以共同利益为牵引强化共识破解安全难题。
国际上尤其在美国总有一种传统现实主义观点,认为新兴大国实力的不断增长必然导致与原有霸权国家的冲突和碰撞。实际上,中国发展的目标是要做更好的自己,谋求民族复兴,而不是超越美国或向哪一个国家提出挑战。中国坚定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这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和本质要求,实际上也是适应世界局势发展变化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只有不断推进和平发展合作,世界才会有更好的未来。积极防御与我国传统和合战略文化一脉相承,但其内涵也在拓展并被赋予时代意义。坚持积极防御,既是中国的政治优势,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从长远看,坚持积极防御,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军事力量的运用必然服从于特定约束条件,需要为和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当然,积极防御并不意味着一味退缩,对于必须维护的核心关切,既要敢于斗争也要敢于胜利,只有做到义利并举、奖惩有别,才能承担起大国的历史责任,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牢固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思维,才能实现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有机统一。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突出强调:为了促进世界安危与共,“我们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全球安全倡议为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摆脱国际安全困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理念指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了战略创新。中国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虽然与开放政策紧密相关,但更多表现为社会活力的迸发和自身进步,体现在国家治理模式和维护安全模式的不断完善和自主创新,绝非排他性扩张。实际上,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进入可预期的良性互动的长期进程,更多国家和人民将会越来越真切地获得由中国发展带来的收益,感受到中国是维护国际安全和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地区和世界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不仅要在实践方面妥善处理好面临的各种安全挑战,而且要在理论观念方面为世界作出具有引领性的贡献。
国际关系是一个共同进化的过程,越是在全球化遭遇阻碍的时候,越要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把暂时困难当作战略调整的契机,推动中国与世界更为积极的战略互动。世界局势中不确定性越是增加,国家之间越要保持沟通与协调,其中大国关系保持基本战略稳定尤其重要。简单粗暴地不顾及他人的限制措施无助于解决重大战略问题,只能强化不信任感,严重恶化国际环境,甚至会反过来危及自身利益。面对难以逆转的世界范围“权势扩散”苏珊·斯特兰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系统研究了非国家权威对国家权威的侵蚀,指出各种非国家角色普遍地参与到世界经济的进程之中。参见Susan Strange,“The Diffusion of Power in the World Econom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布热津斯基也曾在《大棋局》一书中指出美国是最后一个全球性大国,实际已经看到权力流散的发展趋势,只是其为美国提出的建议却是尽可能用传统的地缘竞争工具延长美国的霸权。结果就是,美国越是用力维护霸权,遇到的困难就越多。,大国更充分更有效的协调已变得必不可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国际安全局势只能变得更加危险,最终甚至可能失去控制。理解和把握其中蕴含的世界局势的发展走向及其对大国关系的约束,并能将其有效转化为中国对外关系的有力措施和政策杠杆,以构筑国家安全的牢固依托,有力制衡因美国对华政策变化带来的紧张和冲击,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面对变化中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具备足够的资源来决定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国际关系民主化应该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国际社会需要努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多元治理模式,以应对日益复杂多样的安全威胁。国际制度建设需要适应新的要求,而要解决国际治理供应不足或存在缺失的问题,国际社会必须凝聚共识并努力找到可行办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拥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蕴含丰富的中国智慧,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未来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必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在世界变局中,不仅军事手段受到更多约束,战争形态本身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时代条件在不断变化,国际体系也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系统,至少大国之间的正面战争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唐永胜:《理解和适应国际体系变迁》,《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第7期,第17页。当然不能由此就认定未来会向所有国家自动提供康庄大道,体系变革将是一个长期且曲折的进程。今天的变局虽然很有可能没有当初东欧剧变带来的直观冲击更为显著,但可以断定的是,其影响更为深远,直接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其间甚至会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也必然伴随着动荡和不安。而纵然面对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国际社会无疑将为争取美好生活和良好秩序而继续努力和斗争。王缉思认为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世界各国的政治目标各不相同,甚至互相矛盾,但各自政治目标又有共同的终极追求。安全、财富、信仰、公正、自由,是世界政治的永恒主题、基本价值和终极目标。这一认识至少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参见王缉思:《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安全、财富、信仰、公正、自由》,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版。由此而来,中国传统中的和合文化与天下情怀,在世界变局中就具备了新的条件得以发扬光大。
维护国家安全需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战略筹划要有大国战略境界和远见,这是中国具有的传统优势,“执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