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1214.0
《
文明等级论与近代中国
》
售價:NT$
356.0
《
门阀士族:琅邪王氏文化传家
》
售價:NT$
403.0
《
有机农业
》
售價:NT$
137.0
《
穿搭也有公式:100个不过时的搭配
》
售價:NT$
219.0
《
不完全契约
》
售價:NT$
454.0
《
精魂从脚底升起:洛尔迦演讲录
》
售價:NT$
301.0
《
知脊:脊柱使用说明书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每章章首设置学习目标和,章末设置学习小节;本书配二维码提供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的PPT及教学视频;增加了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用药部分补充了冠状病毒感染以及抗肿瘤药等内容;各章药物以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准进行补充和调整,突出代表药和重点药,重在用药选择和特点;各章药物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力求和所治疗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建立有机联系。
|
內容簡介: |
《医药学基础》(第三版)共十一章,在介绍医药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基础上,以机体主要系统为线索,分别介绍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生理构造,系统的生理功能,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用药选择,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全书内容翔实、丰富,突出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医药学基础》(第三版)主要供高等院校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制药、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类、药事管理等医药相关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及成人教育使用,也可作为医药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教材和自学者的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戴敏,安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一直从事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医药学基础》等教学工作,主编 “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药理学》、主编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新药研究与开发》、主编《医药学基础》教材、副主编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药理学》、副主编《中药药效研究方法学》等。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拔尖人才。兼任中国药理学会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安徽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等。以中药心血管系统药理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医药学的相关知识 1
一、医药学的任务及其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 1
二、医药学基础相关知识 2
第二节 医药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4
一、医药学基础主要内容 4
二、医药学基础学习方法 4
三、医药学基础学习要求 5
本章知识图谱 5
第二章 医学基础知识 6
第一节 细胞和基本组织 6
一、细胞 6
二、基本组织 9
第二节 人体解剖与生理 15
一、概述 15
二、器官与系统 16
三、运动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17
第三节 感觉器官的解剖与生理 21
一、皮肤的解剖与生理 21
二、眼的解剖和生理 23
三、前庭蜗器的解剖和生理 26
第四节 常见基本病理变化 27
一、疾病概论及病理过程、并发症与伴同疾病的概念 27
二、常见基本病理过程 30
本章知识图谱 54
第三章 药物(药理学)基础知识 55
第一节 药学的概念 55
一、药的含义 55
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药及非处方药 55
第二节 药理学的基本知识 57
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57
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64
三、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70
本章知识图谱 73
第四章 微生物学、免疫学基础知识及用药 74
第一节 细菌 74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75
二、细菌的生理 76
三、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79
四、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82
五、常见病原性细菌 83
六、其他病原微生物 84
第二节 病毒 86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基本特性 87
二、病毒增殖的一般特点和病毒增殖的步骤 87
三、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89
第三节 真菌 92
一、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92
二、真菌的致病性 92
三、真菌感染的治疗 93
第四节 免疫基础知识 93
一、概述 93
二、超敏反应 98
第五节 病原微生物致感染性疾病 98
一、结核病 99
二、淋病 100
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00
四、流行性感冒 102
五、慢性病毒性肝炎 103
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03
七、疱疹病毒感染 104
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05
第六节 化学治疗药物 107
一、抗病原微生物药物 107
二、抗恶性肿瘤药物 126
本章知识图谱 129
第五章 神经系统 130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 130
一、概述 130
二、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 131
三、脊髓和脊神经 132
四、脑和脑神经 132
五、传出神经系统 134
六、神经系统功能概述 139
第二节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 140
一、意识障碍 140
二、眩晕 141
三、昏厥 141
四、头痛 141
第三节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141
一、神经衰弱 142
二、睡眠障碍 142
三、帕金森病 144
四、癫痫 145
五、脑血管疾病 146
第四节 神经系统用药 149
一、镇静催眠药 149
二、抗帕金森病药 151
三、抗阿尔茨海默病药 153
四、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54
五、抗精神失常药 158
六、镇痛药 162
七、解热镇痛抗炎药 165
八、传出神经系统用药 169
本章知识图谱 180
第六章 呼吸系统 181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结构 181
一、呼吸道 182
二、肺 182
第二节 呼吸生理 183
一、肺通气 183
二、气体交换 183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184
一、咳痰 184
二、咳嗽 185
三、哮喘 185
四、咯血 186
五、呼吸困难 186
六、胸痛 186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186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86
二、慢性支气管炎 187
三、支气管哮喘 188
四、肺炎 188
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89
六、肺结核 189
第五节 镇咳、祛痰、平喘药 190
一、镇咳药 190
二、祛痰药 191
三、平喘药 192
本章知识图谱 195
第七章 消化系统 196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结构 196
一、消化管 197
二、消化腺 199
第二节 消化生理 200
一、口腔内消化 200
二、胃内消化 201
三、小肠内消化 202
四、大肠的功能 204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204
一、恶心与呕吐 204
二、腹痛 205
三、腹泻 206
四、便秘 206
五、呕血与黑便 206
六、黄疸 207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 208
一、急性胃炎 208
二、慢性胃炎 208
三、消化性溃疡 210
四、肝硬化 211
第五节 消化系统用药 213
一、助消化药 213
二、抗消化性溃疡药 214
三、胃肠运动功能调节药 217
四、止吐药 218
五、止泻药 219
六、泻药 219
本章知识图谱 220
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 221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生理 221
一、心脏 221
二、血管 229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233
一、心悸 233
二、紫绀 234
三、呼吸困难 234
第三节 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 235
一、原发性高血压 235
二、心力衰竭 238
三、心律失常 241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42
五、高脂血症 245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用药 247
一、抗高血压药 247
二、抗心律失常药 256
三、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262
四、抗心绞痛药 267
五、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272
本章知识图谱 275
第九章 泌尿系统 276
第一节 泌尿系统结构 276
一、肾 277
二、输尿管、膀胱、尿道 277
第二节 尿的生成与排出 278
一、肾的功能解剖 278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281
三、尿的生成过程 281
四、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291
五、尿的排放 293
第三节 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295
一、水肿 295
二、高血压 295
三、尿路刺激症状 295
四、排尿异常 296
第四节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297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297
二、尿道感染 298
三、肾病综合征 300
四、急性肾损伤 301
五、慢性肾衰竭 303
第五节 泌尿系统用药 305
一、利尿药 305
二、脱水药 308
本章知识图谱 308
第十章 血液系统 309
第一节 血液系统的组成和生理 309
一、血液成分、理化特性及血型 309
二、血液的功能 311
三、血细胞的生成 311
四、血细胞的数量、形态 312
五、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313
第二节 血液系统常见疾病 314
一、贫血 314
二、白血病 318
三、白细胞减少症 319
四、血栓性疾病 320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21
第三节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 322
一、抗贫血药 322
二、升高白细胞药 324
三、止血药 325
四、抗凝血药 325
五、纤维蛋白溶解药与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327
六、抗血小板药 329
七、血容量扩充药 329
本章知识图谱 330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331
第一节 激素 331
一、激素的分类 331
二、激素作用的共同特点 332
三、激素的分泌及其调节 332
第二节 内分泌腺及其生理作用 333
一、肾上腺 333
二、胰岛 335
三、甲状腺 335
四、性腺 336
五、脑垂体 336
第三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337
一、糖尿病 337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339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用药 340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340
二、降血糖药 344
三、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349
四、性激素类药物及避孕药 352
五、男科用药 356
本章知识图谱 357
参考书目 358
|
內容試閱:
|
前言
《医药学基础》是为医药相关专业学生设立的一门必修课,是现代医学、药学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为将来从事新药研究、药品生产、药品使用、药品营销、药事管理以及与医药学交叉领域的学生奠定必要医药学基础知识。
《医药学基础》教材自2006年发行、2015年再版以来,已被几十所高等院校普遍使用,深受广大师生读者的欢迎和支持。教材创新性地将“人体解剖生理学”与“药理学”课程内容有机组合,以此为主体,融入“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治疗学”等课程内容,以各课程间的交叉融合为主线,加强医学与药学基础知识的相互衔接,构建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医药学基本知识,又能减轻学业负担的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医药学发展日新月异,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新需求,我们广泛征求各使用单位意见,启动第三版的再版工作。本次再版在保留教材原有编写特色与思路基础上,力求既能够适应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又有较宽的适用性;力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力求课程的整体功能,强化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和内在联系,使全书形成医药结合、基础临床结合的有机体;力求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呈现方式,体现纸数融合的时代感。
第三版编委会充分总结教材编写经验及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吸纳了使用本教材的部分高等院校教师建议,进一步明确教材有利于教师教、有益于学生学的编写定位,并对亟待完善、删除以及补充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研讨和梳理。如每章增加学习目标和知识图谱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各章的学习要点;每章配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的PPT及教学视频,读者可扫描封底或正文中二维码获取;补充直观的示意图以删减较多的文字叙述;删去每一章的疾病体征模块;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如第四章微生物学、免疫学基础知识及用药中补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及抗肿瘤新药等相关内容;各章药物以最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准做了临床用药的淘汰和补充调整,突出代表药和重点药,重在介绍用药选择和特点;各章药物药理作用与机制力求和所治疗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建立有机联系。
本书共十一章,前四章主要介绍医药学基本概念,医学基础知识,药物基础知识,微生物学、免疫学基础知识。后七章以机体主要系统为线索,分别介绍了各系统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生理作用,疾病常见症状,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用药选择,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本书由安徽中医药大学戴敏担任主编;汪宁、吴鸿飞、贾晓益担任副主编;编委们各司其责,每章末均标注有本章责任编委。本教材适用于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制药、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类、药事管理等医药相关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及继续教育学生使用,同样也可作为医药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教材和医药爱好者自学参考书。使用本教材时,可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和教学大纲要求,对教材内容作适当选用。
“医药学基础”课程的开设、教材的编写与修订,是我们对医药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持续探索,创新性成果能够惠及广大师生是我们的追求和荣幸。限于水平和认知,教材尚存不足之处自知难免,恳请师生同道不吝指正。
戴敏
2024年1月18日于合肥
第一版前言
结合 21 世纪科学发展的需要,在制药工程专业、医药贸易专业、医药营销专业等医药学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中,既不能因强调某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盲目增加学时,又不能为减轻学生负担而删减内容。鉴于现有教材如《人体解剖生理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理学》等均以独立课程设置,内容丰富且有交叉重复,所需教学时数较多,难以适应医药学相关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我们设想通过对各课程的有机结合,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和融合,强调课程的整体功能,努力寻找课程间横向知识的选择,既减少课程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又避免必要知识的遗漏,使课程结构得到优化,架起课程之间联系的桥梁,将传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与“药理学”课程内容有机组合,以此为主体,融入“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内容,以各课程间的交叉融合为主线,加强医学与药学基础知识的相互衔接,编撰形成新的教材《医药学基础》,以构建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医药学相关基本常识,又能减轻学业负担的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新课程体系。
本书前四章主要介绍医药学基本概念、医学基础知识、药物基础知识,后七章以机体主要系统为线索,分别介绍了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生理构造,系统的功能,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用药选择,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制剂与用量。
医药学基础是为制药工程等医药学相关专业(与医药学交叉学科)学生设立的一门必修课,是现代医学、药学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学生学好专业课,从事新药研究、药物生产、药物使用、药物营销与药政管理的必要基础课程。
本教材主要供高等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医药贸易专业、医药营销专业等医药学相关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及成人教育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医药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教材和医药爱好者自学参考书。使用本教材时,应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和教学大纲要求,对教材内容做适当取舍。
《医药学基础》教材实现了各相关学科内容的重组,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力争实现在体系上的创新、内容上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革新,目前尚无类似编写体例的国内外教科书及参考书,这是本书的最大创新点。
《医药学基础》课程的开设、本教材的编写,都只是我们对药学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和探索。对博大精深的医学和药学知识做全面而系统地归纳总结实非易事,限于水平和认识,不足之处自知难免,恳请广大师生惠予指正。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安徽中医学院教务处和药学院的关心与支持,潘礼龙、刘雪艳等硕士在本书的统稿过程中予以全力协助,在此特致谢意!
编者
2005年10月于合肥
第二版前言
《医药学基础》第一版自2006年发行以来,在各类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医药贸易专业、医药营销专业等药学类相关专业广泛使用,深受广大师生读者的欢迎和支持。该教材通过对各课程的有机结合,使课程结构得到优化。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和融合。强调课程的整体功能,努力寻找课程间横向知识的选择,既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又避免必要知识的遗漏,架起课程之间联系的桥梁。将传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与药理学课程内容有机组合,以此为主体,融入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治疗学等课程内容,以各课程间的交叉融合为主线,加强医学与药学基础知识的相互衔接,构建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医药学相关基本常识,又能减轻学业负担的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新课程体系。在内容和编写方式上目前尚未见有同类教材。
本次修订仍保留了原版本的编写特色和风格,在充分总结和交流第一版教材编写经验及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强调该教材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适当增加医学基础知识,将医学与药学紧密结合,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和实践性。全书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以机体主要系统为线索,分别介绍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生理构造,系统的功能,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用药选择,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
第二版编委会吸取了使用本教材的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师对教材修订的建议,如皖西学院谷仿丽老师、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蒋会慧老师、安徽理工大学陈小平老师、冯承涛老师等,均参与了编委会议的讨论。对第一版在使用过程中亟待完善的部分进行了研讨和梳理:如第四章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用药在内容上进行了压缩;调整了一些章节顺序,如神经系统用药前移至第五章;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如神经系统用药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补充了一些章节重点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项下删去“别名”“性状”“制剂与用量”。
《医药学基础》是为药学相关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设立的一门必修课,是现代医学、药学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并从事新药研究、药物生产、药物使用、药物营销与药政管理的必要基础课程。
本教材主要用于高等理工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医药贸易专业、医药营销专业等药学类相关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及相应专业的成教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医药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自学者参考书。使用本教材时,可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和教学大纲要求,对教材内容作适当选择。
医药学基础课程的开设、教材编写与修订,都只是我们对药学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和探索。对博大精深的医学和药学知识作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实非易事,限于水平和认识,不足之处自知难免,敬请广大师生惠予指正。
戴敏
2015年元月于合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