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1.一线语文名师选编,以一线教师为读者对象,更好地体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对当今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导价值。
2.选文分六辑,共70篇,全面呈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有助于语文界更完整、准确掌握其思想精髓。
|
內容簡介: |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是语文教育教学的宝库,于今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叶老关于语文教育的许多很好的理念、方法当下并未被很好学习、继承,其意义、作用还未得到应有的彰显和重视。基于此,本书编者在自身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及研究的基础上,按语文的性质、任务、阅读、写作、方法等六辑,分类选编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论述文章70篇,方便一线教师更全面深入地学习认识和领会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及其结构体系和内在逻辑,在语文教学上能沿着正确的路径,少走弯路。
|
關於作者: |
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现代语文教育事业奠基人。20世纪上半叶,叶圣陶投身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执笔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主持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中小学国文课本,《开明国语课本》《开明国文讲义》《初中国文教本》《国文百八课》等民国语文教材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长期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主持编辑出版了几乎全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长达70余年的语文教育实践,文学家独特的汉语言创作体验,编辑出版家丰富的教材编辑经验,融会积淀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这一至为宝贵的汉语言教育思想经典。
杨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职于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苏州一中)。长期从事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编选出版《如果我当教师》(叶圣陶教育思想读本)、《新编叶圣陶论语文教育》(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读本)、《近现代中国八大教育家名篇精选》《什么是我们的母语——民国三大家论语文教育》,出版著作《语文美育叙论》《发现语文之美》《教育美学十讲》《思路:李泽厚学术年谱(增补版)》《李泽厚论教育》《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写在讲台边上》等。
|
目錄:
|
辑一 性质:人生工具和发展心灵
1.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节选)
2.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
3.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草案)
4.关于《初中国语教科书》的陈述
5.说话训练(节选)
——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
6.小学高级学生用《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要旨
7.教育总目标与国文教材的取舍
——《中学精读文选》前言
8.思想—语言—文字
9.“良辰入奇怀”
10.读《经典常谈》
11.重印《经典常谈》序
辑二 任务:语文独当之任
1.国文科之目的
2.关于《国文百八课》
3.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4.略谈学习国文
5.认识国文教学
——《国文杂志》发刊辞
6.中学国文教师
7.语言与文字
8.《国文教学》序
9.中学国文学习法(节选)
辑三 阅读:文字是一道桥梁
1.《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2.《略读指导举隅》前言
3.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
4.国文随谈(节选)
5.文艺作品的鉴赏
6.读《五代史·伶官传叙》
7.揣摩
8.小学高级学生用《开明国语课本》课后练习举隅
9.《开明文言读本》练习举隅
10.《开明新编高级国文读本》讨论和练习举隅
11.关于禁止读小说(《给教师的信》之四)
辑四 写作:诚实的自己的话
1.诚实的自己的话
——《作文论》节选之一
2.写作的源头
——《作文论》节选之二
3.文章的组织
——《作文论》节选之三
4.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5.《文章例话》序
6.文章例话(节选)
7.“通”与“不通”
8.“好”与“不好”
9.论写作教学(节选)
10.写作是极平常的事(节选)
11.谈文章的修改
12.和教师谈写作
辑五 方法:养成习惯和教为不教
1.“教师下水”
2.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3.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
4.养成两种好习惯
——《学习国文的新路》序
5.语言和语言教育
6.文艺写作必须依靠语言
7.关于编教材(节选)
——跟江苏农村教材编辑人员的讲话
8.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9.语文教学二十韵
10.自力二十二韵
11.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节选)
辑六 师道:语文教师的素养和“本钱”
1.答曹承德(1959年11月17日)
2.答陈敬旭(1961年6月19日)
3.答×××(1961年7月)
4.答孙文才(1961年11月21日)
5.答孙文才(1962年1月4日)
6.答梁伯行(1962年7月23日)
7.答孙文才(1963年1月15日)
8.答王承辉(1963年1月22日)
9.答张自修(1963年7月27日)
10.答孙文才(1964年1月2日)
11.答滕万林(1964年2月1日)
12.答朱泳燚(1964年7月15日)
13.答江亦多(1972年9月10日)
14.答李业文(1973年3月19日)
15.答吴海发(1978年1月11日)
16.答田稼(1978年12月20日)
|
內容試閱:
|
1980年8月,由中央教科所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问世,这在百废待兴、青黄不接的特殊年代,有如久旱之甘霖,对于语文教育改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也开启了全国学习、实践和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帷幕。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从此走进广大语文教师心中,发挥了巨大引领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出的几代语文教育名家名师,无一例外,都是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滋养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普及和研究,这本《论集》厥功至伟,从这个意义上说,《论集》的出版可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然而,历史常常有其吊诡之处。世纪之交,包括语文教育在内的教育现实,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之间,出现不相适应之处,于是,课程改革应运而生。这本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穷则思变,教育的确有“病”,语文岂能幸免?非但无法独善其身,而且往往表现得比其他学科愈加乱象丛生,因为,现代语文教育尚是一门年轻学科,不成熟不完善在所难免,加之人文学科特有的内在弹性与外在张力,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多,病症更为复杂。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反思中有人将语文“病因”追溯至叶圣陶,一时间,噪声四起;当然,更多的是辩护。但无论是“讨伐”还是“辩护”,却又存在一个共同问题:误读。是的,论战双方都对叶圣陶语文观存在严重的“误读”。而这一“误读”既有其现实原因,也有其历史背景,概言之,就是与1980年版《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因为,社会大众理解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庶几就是由这本《论集》形塑出来的。对这一现象,我在《语文的旗帜——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传承与创新研究》杨斌、巴瑶等:《语文的旗帜——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传承与创新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版,第92102页。中有专文论及,此不赘述。
编选,其实是一种阐释,这是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中国古代文论有多种体式,譬如论文体、专著体、书信体、评点体等,另有一种重要的文论体式叫编选体。《诗经》是编选体,《论语》也是编选体。编选本身代表了编选者的趣味,内隐着编选者的观点,当然也考量着编选者的眼光。哲学家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引康有为之语指出:“由于《论语》一书多是曾子学派的弟子所辑录,所以只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一个并非主要的方面,这个主要的方面,毋宁其他学派特别是子张学派传承得更忠实一些。”自汉代以来,“《论语》和孔子就以这样的面貌流传至今。《论语》本就只生存在这种解释学之中,只是人们未曾自觉罢了”。意思是如果让子张学派来编《论语》,今天烙印在人们心中的孔子,就会是另一种模样。这便是编选的力量,也是阐释的力量。对叶圣陶的研究也是这样。叶圣陶不同于一般教育家,他很少有学究式的高头讲章和书斋式的坐而论道,其思想主张散见于各式各样为教育现实服务的文字之中,譬如课本编辑大意、编辑要旨、教学举隅、课程纲要、讲话、书信、序跋、答问等等,内容特别丰富广博,可谓体大精深而又体系阙如,而且,往往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现实问题,会着重地强调某一方面。因此,编选什么、如何编选就显得尤为重要,譬如一堆五颜六色的珍珠,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眼光,选出来的可能就是不一样的模样。何况,任何编选总有其特定时代的印痕。1980年,正是要在一片废墟之上重建语文秩序,重视“双基”提高效率成为全社会对语文教育的强烈吁求,突出强化语文工具导向这一面也就在情理之中,选目旨趣以及序言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概括,都和这样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点是不该受到苛责的;人,总不能抓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
今天,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的持续深入,尤其是,经过承担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前瞻性项目“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传承与创新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洗礼,重编一本新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以反映我们最新认识和成果,其条件自忖已经基本成熟。同时,飞速变化着的语文教学实际,又出现了新的挑战和问题;事实上,这许多年的语文教育总是在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荡秋千”状态中摇摆,这也正印证了如前所说语文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之“年轻”,由此,可以说本编也是为了回应语文教改实践的召唤和企盼。这本《新编叶圣陶论语文教育》全书共选文70篇,其中和1980年版《论集》相同的有37篇,另从《叶圣陶集》(25卷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叶圣陶教育文集》(5卷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中选入33篇。至于本编是否能给大家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印象和认识,能否有助于语文界尤其是一线老师完整、准确掌握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精髓,进而校准语文教学改革的航向坐标,则有赖于广大读者朋友自己去评判,编者在此不便饶舌。
那么,我们这一本《新编叶圣陶论语文教育》体现出怎样的思考和考量呢?
首先,也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选文表达我们的阐释,辩证全面认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还原其本来历史面目,准确把握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性质观。这与我们20多年来的研究思路、研究历程以及研究成果有关。我们认为,叶圣陶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我们的研究也是从研究叶圣陶教育思想起步的。从建立叶圣陶教育思想展馆开始,经过编选叶圣陶教育思想读本,组建叶圣陶教育思想研修班,邀请专家对叶圣陶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性解读以及一系列相关课题研究等,如此循环往复,沉潜含玩,钩深索隐,追本溯源,我们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份研究体会。在此基础上,把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置于其整体教育思想视域下重新考察,我们发现,仅仅用“工具性”概括叶氏语文观是不完整的,叶圣陶对语文性质的判断应该包括两点:一、语文是人生的工具;二、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这才是叶圣陶语文教育观的本来历史真相。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1922年)一文中表述得明明白白,在语文教育史上第一个课程标准《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草案)》(1923年)中也有明确宣示,而这两篇重要文献,1980年的《论集》均未收录;毋庸多言,其他选文的倾向性也就可想而知了。明乎此,你会发现,世纪之交的那场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讨论,质疑也好,辩护也罢,都没有完整准确地把握言说的对象。由此我们也深切认识到,在涉及重大理论问题研讨时,阅读原著是多么重要,原原本本读全部原著是多么的不可或缺。
其次,如果说我们这个选本还有什么特点的话,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分辑编排,以此彰显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结构体系,似乎也可以算上一点;其依据,当然只能是遵循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本书共分六辑,每辑都有一个鲜明主题如标题所示,合起来便是一座语文教育思想大厦,恢宏而辉煌,彰显出叶圣陶对现代语文教育事业的不懈求索和杰出贡献。“性质”如前所述,不再重复;其他如“任务”“精读”“略读”“方法”各项,无不凝聚着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的精深思考和实践智慧;显然,本书的体系编排正是试图努力凸显这些贡献。时代造就了叶圣陶。自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正式颁行,语文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从传统蒙学中独立出来,然而,这门学科连个统一的名称都没有,教学内容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更遑论方法策略。语文何为?语文如何为?语文何不为?这些问题成为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题。叶圣陶1912年走上小学语文教师岗位,起步就注定要在筚路蓝缕中探索前行。譬如语文教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其时并无共识,各行其是。叶圣陶提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独当其任之“独”,说得多好,堪称一字千钧!因为,这个任务别的学科是不负责任的,唯有语文学科担之,叶圣陶用“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予以强调。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独”字,在20世纪的苍黄风雨中,这个“独”字在为语文学科争取独立地位、排除形形色色的外在干扰等方面,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卓越贡献。而这段话,也是在叶圣陶从事语文教学和教科书编辑30年之后的40年代才作出的,凸显出叶圣陶对语文学科任务认识的清澈理性和执着坚守。当然,这份贡献不独属于叶圣陶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语文教育家赠予时代的献礼。
再如“精读”“略读”的科学区分,揣摩、诵读、涵泳、品味等阅读方法的典型示例,“修辞立其诚”写作根本原则的确立,语言规律须在阅读中习得而不能靠知识传授的创造性发现,以及对精心设计讨论和训练的重视等等,也是极具智慧的实践经验总结(这份经验不仅指语文教学,还包括教材编写、刊物编辑、汉语言文学创作等多个领域,以及从微观到中观、宏观多重视角,具有这种多领域多视角综合体验的,叶圣陶乃百年语文教育史上第一人),体现出叶圣陶对汉语文学习规律的深刻认知,非个中人反复摸索潜心思虑而无法得之。至于把语文教育根本方法提炼为“习惯养成”“教为不教”的教育智慧,则更是超越语文学科,而成为具有教育普遍规律的思想结晶,从而完成了从语文教育家到教育家的跃进和升华。由此,叶圣陶毫无愧色地跻身于中外伟大教育家之列。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叶圣陶一生与普通语文教师通信数百封,本书精选若干单列一辑,不仅因为其中包含诸多语文教育真知灼见,也可真切感受叶圣陶的胸襟人格和师表风范。而叶圣陶一向认为,在语文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关键问题是教师主体素质问题。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本钱”,增加“本钱”“最为切要”。具体来说,“一则自己善读善作,心知其所以然,二则能真知语文教学之为何事(如何以须教学生阅读,何以须教学生作文之类),而不旁骛耳”。叶圣陶被誉为一代师表,其人格风范从这些通信中可见一斑。阅读这些信札,可收思想、人格和专业素养等多重教益。
为便于读者阅读,本次选编的文章,俗体字、异体字及与现行规范不一致的文字和标点符号,均做了相应处理。
以上就本书编选旨意作若干说明。当此语文教改风起云涌之际,无标新立异之心,有赓续前贤之意,非敢唐突,实为当下和未来语文教育发展计,乃不揣谫陋,以一己之见贡献于方家。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见仁见智,一任诸君。舛误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杨斌
于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2024年新春
封底宣传语
第一须认定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第二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
——《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
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文艺作品的鉴赏》
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作文论》
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作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着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教师增加本钱,最为切要。所谓本钱,一为善读,一为善写,二者实相关而不可剖分。
——《答梁伯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