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如果你在找一本书,从“为什么要读博”到“你适不适合读博” 再到“读博会遇到什么坑” 完完整整地唠叨一遍,那么,这本“读博避坑指南”或者说“剧透式攻略”,就在这里等你来读!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虚拟人物——博士生三花从“打算读博”到“博士最终毕业”的全过程为线索,详细“揭秘”各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避免的弯路,包括读博所需的素质与前期准备、博士学习过程中的选题、科研规划、作息时间调整、开题、心态调整、博士论文写作等问题。
全书采用三花与同学、师兄妹及导师等的有趣对话的形式撰写,以轻松活泼的语言氛围展现博士生活的实质挑战。随文附有作者手绘的生动形象的插图,更直观地展现博士生活的日常,为读者阅读增添趣味性。此书可以引导亟待进行人生路径规划的文科类本科生、硕士生科学看待读博、进行知情决策;帮助有志于读博的同学把“想要”变成“做到”;帮助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更好地享受知识积累的过程,有规划地走向成功毕业;并辅助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科学地读博,以此书为蓝本对其学生进行“预警\。
|
關於作者: |
赵海乐
女(1985-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本硕博分别毕业于外交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起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工作至今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两项,于《当代法学》《现代法学》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
目錄:
|
第一季 读博预备式
第1话 背景:三花同学要读博!
第2话 因为不想吃苦而去读博?亲,你会失望哒
第3话 酒香不怕巷子深吗?不,你得把自己推销给博导!
第4话 考博报名材料随便写写就成?那咋行!
第二季 开学啦
第5话 三年时间长不长?说“长”的都后悔了!
第6话 听说你昼夜颠倒了?那是作死之道
第7话 一本(篇)接一本(篇)读书(文献)?怕是会读了个寂寞
第8话 听说你不想博一上学期就写论文?
第9话 三花同学的期末总结与下学期规划
第10话 “没抄”就不会有学术道德问题?不是哒!
第11话 跟我导儿做项目是浪费时间吗?
第12话 导儿,我需要现在就有个大论文框架吗?
第三季 博士二年级:我是师姐了!
第13话 三花答师妹问:关于读博的零碎小事儿
第14话 导师让我讲课,我好“方”!(附试讲指南)
第15话 关于投稿的那些小事
第16话 “师姐,我找不到创新点!”“不,你能。”
第17话 关于开题的那些小事
第18话 “师姐,我有读博的天赋吗?”“别自我怀疑,你有。”
第四季 冲刺
第19话 学术简历跟工作简历差不多吗?当然不是!
第20话 “老师,我有点抑郁!”“没事,暂时性的!”
第21话 论文送审与答辩全流程
第22话 三花同学的讲座:如何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
第23话 有余教授的最后一课:我教你申项目吧!
Epilogue 老师,我要毕业了!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想先向读者朋友提点儿问题:
(如果你有读博的打算但尚未下定决心)你担不担心自己想象中的博士生活和现实差距甚远?
(如果你正在读博)你觉得“读博”这事儿和你想象的是否一模一样?
(如果你已经博士毕业)如果让你回到读博前,你想对还没读博的自己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博导)你最想告诉你的博士生的是什么?
事实上,以上问题,也恰恰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所在:为打算读博以及正在读博的小朋友提供一本“剧透式”攻略。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哪怕是去淘宝买一条99元的裤子都要先看看买家秀;哪怕是去某网红景点一日游都得先翻翻小红书;但是,在读博这么大的事儿上,咋就非得贸然跳坑了呢!当然,有的人跳坑后体验还不错,机缘巧合、误打误撞、懵懵懂懂,居然也毕业了;但也有的人跳坑后体验却不咋地,各种不顺利、各种悔不当初,然后各种延毕……这充分说明,“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句话在哪个领域都是对的,读博作为人生重要选择之一,当然且必须要做好攻略。
然而,一个同样现实的问题是,这攻略,究竟怎么做?通常的路径——问学长、看网帖、问老师——都会有其各自的局限性。“问学长”最大的阻碍在于,没有学长……或者,社恐的同学(想读博的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都“社恐”)根本不敢贸贸然去问完全不认识的学长。“看帖子”倒是社恐患者的不错选择,但是,至少在中文互联网当中,至今为止我尚未发现单帖3万字以上、详细回答读博相关各种问题的帖子。“知乎”倒是有类似于“读博是怎样一种体验”的问题和成百上千的答案,但是,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里面大部分是诉苦帖,读了之后劝退效果极强。“问老师”倒是既客观又可靠,但是,问题在于,如果你身边真的有这么一位既了解你又欣赏你的老师,你就直接跟他读博好啦!还做啥攻略?此事可粗略类比为“你直接往用了三年的Tony老师面前一坐:我睡一觉,你随便剪!”其实我自己就是这种情况。读博之前,我爸(理工直男)坐了一千多公里火车,拎着我放到我导儿面前:“我姑娘就交给您了,随便训!没关系!”于是,之后的四年,我的状态基本是:导师这个要求咋回事?不管了,先去做!然后做着做着就毕业啦。
综上,本书的存在,是为了回应读者朋友的一种需求:有读博的意愿或至少是想法,但基于现实条件所限无法获得可靠信息以辅助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有一本书,从“为什么要读博”到“你适不适合读博”再到“读博会遇到什么坑”完完整整地唠叨一遍,则此书至少能够起到一个“预警”或“避坑指南”的作用。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读博,即便在实际读书过程当中遇到种种不利情况,相信在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这是我构思此书的初衷。从开始读博,到博士毕业入职高校,再到担任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我曾无数次向师弟师妹与学生们解释过读博当中的种种,甚至数次在吉林大学法学院开设关于读博生涯规划的讲座。讲座当中,通过与听众的互动,我深刻认识到,相当一部分小朋友对于读博这件事往往具有过于美好的想象,例如,“早上睡到自然醒、中午导师请吃饭、下午师姐教论文、晚上操场看星星”,而对于稿子屡投不中、大论文被导师组集体“围攻”等困难却认识不足。不仅如此,还有一位更加资深的博导在我招生之初就曾提醒过我:“如果你感觉某个学生是个读博的好苗子,但学生的父母可能并不理解读博这件事,那在学生入学之前,你甚至可以召开线上家长会,预先申明未来的种种风险!”以上情形激励我,要把给师弟师妹与学生们咨询的内容以及面向广大本科生、硕士生开设讲座的内容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对读博“知情”。
当然,这本书的内容足够严肃,却并不必然以一种“面目可憎”的“教导主任”方式呈现。我完全相信“寓教于乐”一词,也相信哪怕是深奥的知识也可以通过轻松的方式展示。这也是本书以故事体或小说体的方式呈现的缘由。本书主人公三花同学,是我虚构出来的一名博士候选人。从想要读博到毕业,三花同学在无数的坑边徘徊过,但幸运的是总有人拉她一把,让她有惊无险地顺利过关并成功毕业。至于为啥给主人公起名为三花而不是“布偶”“美短”“英短”什么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三花是中华田园猫啊。正如“读博不需要血统多么高贵”,三花同学同样不需要是品种猫。我们博士生群体都像中华田园猫那样皮实着呢!
P. S. 在此声明:此书不是我的自传,我不是三花,相信也不会真的存在一位博士生,啥都不懂且每每在坑边徘徊而不知道自己前面是个坑,但又每每幸运到“逢难呈祥”。(顺便说一句,此书名称也完全可以改为《有九条命的三花同学和拯救她的小天使们》。)三花同学其实是我的师兄、师姐、同学、学生等无数真实的博士候选人的集合。而把三花同学设计为女性,则是因为,本书作者(我)同样为女性,因此总感觉以男生视角去写书很可能写得不伦不类。当然,本书毕竟是读博避坑指南而非校园言情小说,因此,在绝大多数章节,请大家忽视三花同学的性别。男性读者朋友们也不用担心没有代入感。毕竟,三花同学在书中仅仅是各种问题的引子,她更多起到一个“导游”的功能。事实上,绝大多数博士生将要遇到的困难不分男女;绝大多数博导批评学生,也完全不会关心学生是男是女……唯一的区别可能是,男导师批评男学生,关起门以便给学生留面子;男导师批评女学生,开着门以便给自己规避风险。同理,本书背景地点“喵大”也不是我的母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或工作地点(吉林大学)。书中喵大的博士生招考与评价体系并不取材于现实中任何一所学校,而是综合我所知道的国内各高校情况而成。请大家一定不要对号入座,否则,我怕我们法学院院长“追杀”我!
最后,预祝大家读书愉快,读博愉快!三花同学及其博导常有余教授与你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