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互联网科技公司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答案可能不是技术,而是规则。今天绝不能再以工业时代的逻辑来理解商业,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建构数字时代的商业认知框架,唯有如此,才能在下半场获得更多生存发展的合法性。
|
內容簡介: |
对那些互联网经济中的领跑者而言,数字化进度条的推进不等于他们将天然地拥有更多。他们从*初的探路者变成了无处不在的庞然大物,共同塑造着新的经济和社会生态。但很显然,一旦监管者意识到,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系统需要包容和多样,塑造一个能力与责任匹配、鼓励新陈代谢的生态体系就成为必然。狂飙突进的拓荒时代就此宣告结束——当监管者重新审视规则和秩序,不管是否情愿,那些商业巨头们也会毫无例外地被重新塑造。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坚信,科技可以为人类做得更多,创新的力量最终会让社会的大多数参与者获利。只要我们坦白地承认那堵数字围墙的存在,认识到可能会有很多人会因数字化生存而变得更为窘迫,我们就一定会有办法帮助那些人。毋庸置疑,最终帮我们拆掉数字围墙的,一定是新的技术本身。作为媒体人,我得以有机会和他们完成对话:他们是公司的决策者,数字化部门的操盘手,行业数字化的幕后推手;他们是制造业的掌舵者,数字时代的布道者,又或是风口上的弄潮儿。不管身份如何或者身处哪个行业,他们都是坚定的行动者,也是数字新世界的创造者。1995年的尼葛洛庞帝说,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是把它创造出来。三十年后,未来已来。5G落地、云计算崛起等等技术的不断革新应用、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行业的效率改造,这些当然是衡量中国数度的标尺;但浮躁的快公司风口、以生态为名的数字垄断、加班和996、裁员等等,这些同样都是中国数度。作者希望能够通过其观察和持续一年半的采访,为大家呈现这样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数字新世界。
|
目錄:
|
战略重塑 /1快公司、慢公司 /3重新定位互联网 /7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11传统行业如何重做一遍 /15看不见的竞争对手 /19拆分巨头,重启创新 /31科技公司需重视 “非市场战略” /3产业转向 /39从平台到 “卡脖子” /41从独角兽到巨兽 /49互联网 “拆墙”行动 /53“种草经济”往何处去 /56主播困在直播间里 /60电商与实体,共识是什么 /63重要的不是价格战 /67数字文化 /71反对 “流量即正义” /73“996”:被揭开画皮的时代焦虑 /76.....转型之路 /91数字化转型:无人区的探索者们 /93华为如何走出数据沼泽 /97趋势洞察 /165当科技公司沦为传统企业 /167对话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 方跃 /171平台经济再定位 /186对话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 /195
|
內容試閱:
|
由现象探索规律为什么重要?现象是直接的,它构成了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起点。但现象是复杂的、流变的,所以它往往令人困惑。我们只有拨开迷雾,才能洞察规律; 只有更深入地理解本质,把握现象的运行机理,才能预测事物的趋势,从而逼近准 确 和 科 学 的 决 策。 在 商 业、 科 学、 技 术 等 领域,这个过程都同样重要。随着科技 日 新 月 异 的 发 展, 诸 如 人 工 智 能、 大 数据、云计算 等 尖 端 技 术 逐 渐 渗 透 进 传 统 产 业 的 各 个 角落,极大地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效率的提升。 这就是所谓的所有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重新做一遍。新的商业模式背后,是新的商业规律。 比如, 基于数字技术的“千人千面”,“不同人不同价格”,虽然不会改变价格与需求的基本规律, 但是却很可能改变实际的供求曲线的形状,改变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并由此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比如,“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新东西总是难以把握的。所以,新技术与传统商业的结合,虽然为商业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 数字经 济 中 的 商 业, 也 变 得 更 加 多 变、 刺 激, 充 满 了风险。洞悉规律,成为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因为洞悉规律,就可以避开风险。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要去露台上看看星星,虽然上海光污染严重,能见度不高,但哪怕漆黑一片的夜空也有同样作用: 它让人静下来, 去思索日常事务之外的事情。 那些日常中你会忽略的场景、idea、想法、观点,这时会不期而遇地闪现。张一鸣对自己从一线退下来的解释就是:希望 “心态能够放缓下来,一方面避免短期业务焦虑的包袱, 另一方面不带固定预期地对未来有开阔的想象, 有更长远的目标” “相 对 专 注 学 习 知 识, 系 统 思 考, 研 究 新 事物……”一直以来,对于商业规律、商业思想的研究, 夹在学界和商界之间,媒体从业者其实是不怎么被重视的,总觉得研究有学界,实干有商界, 媒体似乎只能起到一个报道、呈现的作用。但是,数字 经 济 的 从 业 者, 面 对 高 强 度 的 日 常 工作,要聚焦一个细分的主业, 很难做这种全面的了解与思考,那 些 社 交 媒 体 中 流 转 的 行 业 新 闻, 往 往 流 于 浅表。而学界,则要研究更抽象、更底层的经济规律, 缺乏对市场的直接认知。研究型的媒体人,恰好在这两者之间。互联网改变着一切,同样也在改变着媒体与媒体人。 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在业界与学界间承上启下, 转型成为研究型媒体人。所谓研究型媒体人,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框架,深厚的行业见闻,还要拥有对新技术敏锐的感知。 只有这样,才能洞察数字经济中复杂多变的现象。 本书的作者陈白,正是这样一位研究型媒体人。我认识陈 白 很 多 年, * 近 一 段 时 间, 感 觉 越 发 突出,那就是她太能写了,而且,风格更加偏重专业型的分析。作为媒体人,她深入访谈许多商界、学界人士,有很多第一手的信息。 随着陈白日常工作的展开, 她通过学习、洞察、梳理、思考,从媒体人转向成了一个互联网媒体人、一个研究型媒体人。在这本书中,陈白在自己多年积累的基础上, 从数字经济的 战 略、 产 业 现 状、 文 化、 转 型、 趋 势 等 多 方面,提出 了 自 己 的 洞 见, 为 这 个 快 速 发 展 的 数 字 新 世界,勾勒出基本商业规则和度量衡。所以,本书对于数字经济的从业人员,可以提供一种俯瞰视角的思考,更全面细致。 对于对数字经济感兴趣的读者而言,本书则可以提供一个中国当下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性介绍。正如作者所说:在数字商业的新大陆,我们以往熟悉的商业逻辑正在遭遇全新的挑战, 急需得到重视和重构, 以终止过去的布朗运动式生长,争取在下半场获得更多的生存合法性, 也只有这样,未来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增长空间和发展可能性——熬得过冬天,才能等到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