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瘦肝
》
售價:NT$
454.0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NT$
704.0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658.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加强我国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研究与实践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为从事高原训练、高原体育教学及高原医学研究的相关专家学者,通过总结多年高原训练、军事体能、消防体能、全民健身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以国防建设、消防应急、抢险救援为切入点,力求理论与应用并重,前沿动向和实际相结合,探讨了高原地理环境及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的低氧生理适应原理和机制,总结了高原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设计了高原体能训练的组织方法,制定了高原不同海拔地区运动能力测试与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以及高原体能训练的低氧适应和运动负荷生理、心理监测与评价的方法,提出了高原运动损伤防治及体能康复的措施和方法,供广大国防、消防、抢险救援、高原医学、体育等工作者在高原体能训练、体育教学、科研、竞技体育以及全民健身活动中参考。
|
關於作者: |
主编简介
马福海,研究员(二级),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高原训练与健康促进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游泳队备战奥运会特聘专家,青海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学科带头人,青海省高端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60 余项,获国家体育总局和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6 项,发表科研论文 60 余篇,主编、合编学术专著 14部,其中英文专著 1 部,中日文对照专著 1 部。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高原地理环境概况 1
第一节 高原概述 1
一、定义 1
二、海拔划分 2
三、气候特征 3
第二节 世界高原 9
一、帕米尔高原 9
二、玻利维亚高原 10
三、厄瓜多尔高原 11
四、墨西哥高原 11
五、南极冰雪高原 12
六、埃塞俄比亚高原 12
七、亚美尼亚高原 13
八、格陵兰冰雪高原 13
第三节 中国高原 14
一、青藏高原 14
二、云贵高原 20
三、内蒙古高原 22
四、黄土高原 24
第二章 高原高寒山地环境对人体的影响27
第一节 高原习服和高原适应 27
一、概念 27
二、基本过程 27
三、表现 28
四、影响因素 33
五、促进高原习服的有效措施 34
第二节 高原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36
一、血细胞 36
二、心血管系统 39
三、呼吸系统 42
四、消化系统 44
第三节 高原环境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 47
一、视觉功能 48
二、听觉功能 48
三、触觉和痛觉功能 49
四、嗅觉和味觉功能 49
五、认知功能 50
六、自主神经系统 52
第四节 高原高低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53
一、海拔高度与温度的关系 53
二、低温环境的习服与适应 54
三、高温环境的习服与适应 57
第五节 高原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60
一、紫外线辐射 60
二、红外线辐射 62
三、热辐射 63
四、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65
五、光辐射 67
第六节 高原湿度对人体的影响 67
一、干燥环境 68
二、过湿环境 69
第三章 高原体能训练概述75
第一节 发展简史 75
一、古代研究 75
二、现代研究 77
三、发展历程 80
第二节 高原环境对体能的影响 82
一、高原体能训练的概念 82
二、高原环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83
三、高原环境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86
第三节 高原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90
一、目标 90
二、原则 90
三、内容 92
四、方法 95
五、安排 98
六、注意事项 100
第四章 高原体能训练的组织方法 104
第一节 高原体能训练计划的基本要求 104
一、作用和过程 104
二、基本内容 105
三、制定依据 106
四、计划类型 107
第二节 高原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16
一、平原准备期训练 116
二、高原训练 117
第三节 高原体能训练安排 122
一、力量训练 122
二、速度训练 127
三、耐力训练 138
四、灵敏性训练 143
五、柔韧性训练 144
第五章 高原体能训练的测试与评价 147
第一节 高原体能训练的测试与评价概述 147
一、目的和意义 147
二、原则 148
三、基本程序 149
四、流程 149
第二节 力量的测试与评价 150
一、上肢力量 151
二、腰腹力量 154
三、下肢力量 163
第三节 速度的测试与评价 165
一、移动速度 165
二、反应速度 168
第四节 耐力的测试与评价 169
一、专项耐力 170
二、一般耐力 174
第五节 灵敏性的测试与评价 179
一、基础灵敏性 179
二、球类灵敏性 181
第六节 柔韧性的测试与评价 185
第七节 平衡能力的测试与评价 187
一、静态平衡能力 187
二、动态平衡能力 188
第六章 高原体能训练的监测与评价 190
第一节 急性高原病的监测与应用 190
一、急性轻型高原病 190
二、高原肺水肿 193
三、高原脑水肿 195
四、慢性高原病 197
第二节 身体功能的监测与评价 199
一、血常规 199
二、心率 201
三、血氧饱和度 202
四、血压 203
五、心电图 205
六、体重 207
第三节 运动负荷的监测与评价 208
一、运动心率 208
二、主观感觉 208
三、尿生化指标 210
第四节 心理认知的监测与评价 212
一、应激反应 212
二、心境状态 215
三、注意力 218
四、反应认知 225
五、注意事项 232
第七章 高原体能训练的运动损伤 236
第一节 高原体能训练运动损伤概述 236
一、概念及分类 236
二、预防 240
第二节 高原体能训练的医务监督 242
一、自我监督 242
二、一般体检 243
三、专科专项检查 243
四、一般卫生要求 243
五、常见问题的医务监督 245
第三节 高原体能训练运动损伤的一般性处理 252
一、物理疗法 252
二、拔罐疗法 253
三、按摩疗法 254
四、局部药物注射疗法 254
五、中药藏药治疗 254
六、固定疗法 255
七、牵引疗法 255
八、刮痧疗法 255
九、针灸疗法 255
十、高原藏医特色外治疗法 256
第四节 高原体能训练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 257
一、急救处理原则 257
二、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257
第五节 高原体能训练常见运动损伤的机制及处理 265
一、运动系统 265
二、消化系统 269
三、心血管系统 272
四、呼吸系统 274
五、其他 275
第六节 高原体能训练的疲劳恢复 277
一、营养恢复 277
二、中药恢复 280
三、物理手段恢复 281
后记 286
|
內容試閱:
|
前言
2014 年 7 月,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邀请,青海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组织了高原运动训练、体能训练、运动生理学专家团队赴地处青海西部海拔 4300 m 的训练地点,实地考察开展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的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并提出训练建议以指导工作,因此被赠予了“雪域高原探索军体新标,昆仑之巅播撒科学精神”的锦旗。此后,我们多次赴高海拔地区对驻军和野战训练的解放军官兵、武警官兵进行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的指导。
那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和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的一线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我们发现解放军官兵在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中,由于受高原低氧影响,非战斗性减员问题较为普遍,原因有三:一是对高原低氧环境及其影响认识不足;二是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科学性不足,即一般性基础训练不足而竞技性训练较多;三是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方法、手段单一。
我们通过座谈、讲座等形式向解放军官兵就高原低氧环境、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和答疑,并现场对解放军官兵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指导交流。同时结合高原高寒山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以及高原高寒山地国防体能训练的要求,编排了高原高寒山地环境下进行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体能训练的方法,初步编写了《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的组织与实施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手册》包含高原地理环境及其对人体影响、高原体能训练与方法、高原体能训练评价标准与生理指标监测、高原体能训练的卫勤保障等内容。但由于当时对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的认识较为肤浅,内容相对单薄,深度和广度也有很大的不足。
时光流转,距离我们第一次开展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指导交流活动已经过去 10 年。这 10年来,我们探索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的脚步从未停止,多次赴国防、消防等部门开展指导咨询工作,也开展了有关高原运动训练、体质健康、全民健身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原建设日新月异,高原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些年来,人们在高原地区进行军事、生产建设、体育训练、休闲旅行等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交通条件、通信手段等的发展,使得特定时间,特别是短时间内进驻高原地区从事诸如抢险救灾、军事行动的事件愈加频繁,进驻高原地区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以更严格的标准和更科学的方法开展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
我们组织了从事高原运动训练、高原体育教学及高原医学研究的相关专家学者,通过总结多年高原运动训练、军事体能训练、消防体能训练、全民健身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以国防建设、消防应急、抢险救灾为切入点,力求理论与应用并重,前沿动向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探讨了高原地理环境及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的低氧生理适应原理和机制,总结了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设计了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的组织方法,制定了高原不同海拔地区运动能力测试与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以及高原体能训练的低氧适应和运动负荷生理、心理监测与评价的方法,提出了高原运动损伤防治及体能康复的措施和方法,供广大国防建设、消防应急、抢险救灾、高原医学、体育竞技等工作者在高原高寒山地训练、教学、科研、竞技以及全民健身活动中参考。
本书共 7 章,第一章高原地理环境概况由李强、郑玥、马丽华负责编写,第二章高原高寒山地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由祁继良负责编写,第三章高原体能训练概述由张文、侯会生负责编写,第四章高原体能训练的组织方法由武赟、罗占京、周永超、薛强负责编写,第五章高原体能训练的测试与评价由王海林负责编写,第六章高原体能训练的监测与评价由苏青青、李年红、拜承萍、李晓菲负责编写,第七章高原体能训练的运动损伤由韩芳、王雅一、蔡生春负责编写。全书由马福海负责统稿。另外,为了实现文字叙述的简洁性、流畅性,本书正文将“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简化为“高原体能训练”,在此予以说明。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西藏大学教育学院、西藏体育科学研究所、青海省体育工作一大队和二大队,以及青海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西藏大学马海林、西藏体育科学研究所贾汉超、陕西师范大学王友华等专家的协助与支持。在此,笔者谨代表全体作者向所有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单位和个人,向本书引用相关文献的作者,致以诚挚的感谢。
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包含环境、生理、心理和运动训练等多个学科,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笔者希望更多领域的专家加入我们,共同探索和研究,以求在高原适应机制以及高原高寒山地体能训练方法等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果,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高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由于编写团队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本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真诚地希望同仁批评指正,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
编者
2024 年 4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