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本书遵循“句法—语义—语用”相互结合的研究路径,在理论建构方面详细解析了现代汉语警告范畴的范畴化过程、性质特征、界定标准和内部类型,进而在句法形式层面细致考察了现代汉语警告范畴的各种直接和间接表现手段,揭示了间接警告言语行为的语力来源及相应的推理机制;同时,在专题探究方面,本书针对特殊的规约性间接警告言语行为进行了个案讨论,构拟了部分典型警告义构式的历时演化过程,并从行为主体及交际语境的角度上明确了警告者与警告对象在动态交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释了作为语用调控手段的社会因素对警告实施与回应行为的关键影响,多维度、全方位地展现了现代汉语警告范畴的完整面貌。
|
關於作者: |
刘晨阳,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语用学。在《语言科学》《汉语学习》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博出版项目一项。
|
目錄:
|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重点
四 研究意义
五 语料来源
第一章 警告范畴概述
第一节 警告的范畴化
一 警告行为
二 警告范畴
第二节 警告范畴的构成要素
一 警告主体
二 警告原因
三 警告内容
第三节 警告范畴的性质
一 假设性
二 强制性
三 预设性
四 原型性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现代汉语警告范畴的界定及内部类型
第一节 现代汉语警告范畴的界定
一 现代汉语警告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
二 现代汉语警告言语行为与相关言语行为的区别
三 现代汉语警告范畴的界定标准
第二节 现代汉语警告范畴的内部类型
一 内容分类
二 形式分类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警告范畴的直接表现手段
第一节 警示语的语言表现手段
一 施为动词“警告”
二 施为动词的选择和隐现
第二节 指示语的语言表现手段
一 指示语的句类选择
二 指示语谓语结构的表现手段
第三节 告知语的语言表现手段
一 选择复句
二 条件复句
第四节 直接警告言语行为的话语模式
一 警示语和指示语共现
二 指示语和告知语共现
三 告知语独用
四 警示语和告知语共现
五 警示语、指示语、告知语共现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警告范畴的间接表现手段
第一节 间接警告言语行为的语力来源
一 间接警告语力的推理过程
二 间接警告语力的来源类型
第二节 间接警告言语行为的典型语境特征
一 始发行为的反预期性
二 警告者的权威性
第三节 间接警告言语行为的语言表现手段
一 间接警告言语行为的话语模式
二 词汇表现手段
三 句法表现手段
第四节 规约性与非规约性间接警告言语行为的差异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典型规约性间接警告言语行为个案研究
第一节 “再VP”构式警告义的获得与规约化
一 “再VP”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选择限制
二 “再VP”构式警告义的规约化过程
三 “再VP”构式警告义的规约化机制
四 “再VP”与“还VP”句警告义规约化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敢VP”构式警告义的解析
一 “敢VP”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
二 “敢VP”构式的语境解析
三 “敢VP”构式警告义的规约化过程与机制
第三节 从“看我(不)VP”句看间接警告言语行为的规约化
一 “看我(不)VP”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二 “看我(不)VP”句警告义的关联推理与规约化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汉语警告范畴的语甩调控手段研究
第一节 警告言语行为的外部调节类型
一 阐述类辅助语步
二 表态类辅助语步
三 指令类辅助语步
四 复合类辅助语步
第二节 警告言语行为内部调节的语用调控手段
一 作为语用调控手段的社会变量
二 核心行为与社会变量之间的关联
第三节 警告言语行为的语用交际策略
一 调和性语用交际策略
二 基本性语用交际策略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现代汉语警告范畴的回应行为研究
第一节 警告回应语的界定及特征
第二节 现代汉语警告回应语的内部类型及表现手段
一 合作性回应与非合作性回应
二 顺从性回应与拒绝性回应
三 顺从性回应的表现手段及内部差异
四 拒绝性回应的表现手段及内部差异
第三节 警告回应语内部类型的语用调控手段
一 社会变量与顺从或拒绝性回应之间的关联
二 社会变量与顺从性回应内部情感立场的亲近度关联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结浯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余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