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殷商

書城自編碼: 402244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王进锋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578409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花外集斠箋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有兽焉.8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迈尔斯普通心理学 》

售價:NT$ 760.0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內容簡介:
本书通过对分散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等考古发掘材料及传世文献中的殷商时代历史信息进行有效聚合,形成了一部材料丰富、证据充实、通俗易懂的殷商史,全景呈现了殷商时代的王朝世系、职官制度、信仰体系、都城变迁,以及经济、文化、医疗、社会生活、对外关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帮助读者克服殷商史料匮乏、艰深的困难,带领读者一窥殷商时代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一探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具体、丰富的历史信息中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關於作者:
本书通过对分散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等考古发掘材料及传世文献中的殷商时代历史信息进行有效聚合,形成了一部材料丰富、证据充实、通俗易懂的殷商史,全景呈现了殷商时代的王朝世系、职官制度、信仰体系、都城变迁,以及经济、文化、医疗、社会生活、对外关系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帮助读者克服殷商史料匮乏、艰深的困难,带领读者一窥殷商时代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一探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具体、丰富的历史信息中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目錄
目录
导 言 / 001
第一章 商代的历程
先商时期 / 007
早商时期 / 010
晚商时期 / 014
第二章 商代的制度
分内服、外服的职官制度 / 021
商代的军事制度 / 026
商代的法律制度 / 029
商代的刑罚制度 / 033
商代的教育制度 / 037
商代的选官制度 / 042
第三章 商代官员的仕宦与受到的监督
商代官员的仕宦 / 053
商代官员受到的监督 / 067
第四章 商代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制造过程 / 073
甲骨文的埋藏、破坏和发现 / 083
甲骨文的著录 / 088
甲骨文的分期 / 095
第五章 商代的金文
商代青铜器的发现与类型 / 102
商代金文的分期与著录 / 109
商代金文的形式与一些典型的铭文 / 119
第六章 商代的社会生活
商代的服饰 / 129
商代的饮食 / 134
商代的住所 / 142
商代的交通 / 146
商代的船运能力 / 154
商代的婚姻 / 163
商代的异族婚姻 / 167
第七章 商代的经济
商王朝的财政收入 / 173
商代的商业贸易 / 177
商代的城市 / 180
商代的农业 / 183
商代的畜牧业 / 191
第八章 商代的方国与小臣
方国 / 199
小臣 / 206
第九章 商代的神灵关系
帝臣与帝的关系及神灵世界里帝臣的分职 / 215
帝与祖先神以及祖先神内部的关系 / 219
自然神与帝、祖先神的关系 / 227
商代人间世界里的帝臣及其思想史意义 / 232
第十章 商代的文化以及考古遗迹
西北冈王陵区大墓:商代王室墓葬文化 / 241
殷墟妇好墓:商代妇女婚姻文化 / 246
三星堆祭祀坑:商代祭祀面具文化 / 251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商代居室文化 / 257
新干商代大墓:商代地域文化 / 261
商代的文化 / 266
第十一章 商代的医疗
商代的疾病种类 / 271
商人对疾病原因的认识与治疗疾病的方法 / 277
第十二章 殷都屡迁及其他
殷都屡迁 / 285
商纣王身边的大臣 / 288
商代的自然灾害与救灾措施 / 292
第十三章 商代的对外交流
与西北、北部地区以外族群的交往 / 300
与身处今天朝鲜、日本地区族群的交往 / 306
与东南亚的交往 / 310
与西南地区以外族群的交往 / 311
结束语 / 315
主要参考书目 / 317
附录一:商王世系 / 319
附录二:常用甲骨文文献简称 / 321
后 记 / 325
重版后记 / 327
內容試閱
前 言 《黄帝内经》里藏着养生的大智慧
一、我与《黄帝内经》的缘分
《黄帝内经》和《易经》一样,也是一部对中华民族产生巨大影 响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经典。也许你会问:《黄帝内经》不就是一部 医书吗?为什么要把它和《易经》联系在一起?它在当代社会有什 么用?它能解决当代人什么问题呢?不要着急,请允许我先说一说 我与《黄帝内经》的缘分,也许你就可以从其中找到答案了。 我出生在“张一帖”中医世家。“张一帖”之名始于明嘉靖年间, 已传承460余年,“张一帖内科疗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我父亲李济仁是首届“国医大师”,是全国第一批七个《黄帝内 经》硕士点研究生导师之一,一直以《黄帝内经》指导中医临床。在 我小的时候,父亲就让我背《黄帝内经》的一些精彩原文,渐渐地 我喜欢上了《黄帝内经》。我发现《黄帝内经》太博大了,不单纯是 讲治病的,它还讲了天文、地理、历法、音律、哲学、心理、五运 六气。比如第三篇《生气通天论》,讲人是可以和天相通的,人的九窍、脏腑、十二节都可以和天地之气一一相通。太神妙了!我经常 向父亲请教问题,父亲说,要真正搞懂《黄帝内经》,必须要先学习 《易经》,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当然,还要学习 《道德经》《论语》,不懂这些国学经典,也就读不懂《黄帝内经》。父 亲常跟我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只要打好了文科基础,再学中 医就太容易了。 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1977 年恢复高考,我就选择了中 文系,先打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子。1985 年我考取了北京中医 学院医古文专业的研究生,在我的导师钱超尘教授指导下,研究 《黄帝内经》的语言文字,我的硕士论文就是日本丹波父子有关 《黄帝内经》的训诂研究。1994 年我在前后工作十年以后,考取 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师从朱伯崑教授,虽然我的博士 论文是《易经》象数哲学,但涉及大量的《黄帝内经》象数内容。 所以 1997 年北大毕业后,我继续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 站,有幸成为全国第一个研究《黄帝内经》的博士后,师从《黄 帝内经》泰斗王洪图教授。王教授和我的父亲曾经是 1965 年全国 《黄帝内经》师资班的同学,私交很好。王教授主编的《黄帝内经 研究大成》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有幸我也参与了其中的写作。 在做博士后的两年中,在王教授倾心指导下,我专注于从《易经》 出发研究《黄帝内经》的五行生命观。我博士后出站后,留在北 京中医药大学一直从事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文化的教学 科研工作。 另外我还要提一件事,2016年,我有幸获得一个国家社科基金 重大项目“以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作为首 席专家,我决定从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上探讨《黄帝内经》,因为《黄 帝内经》不仅能护佑人体生命的健康长寿,而且能够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讲完了我和《黄帝内经》的缘分,就可以回答大家的问题了。首 先,《黄帝内经》和《易经》有什么关系?借用明代医学家张景岳 (介宾)的说法:《易经》为外易,《黄帝内经》为内易。意思就是, 《易经》讲天地宇宙外在变化的大规律,《黄帝内经》讲人体生命内 在变化的大规律。这两种规律是什么关系?其实是一回事,是统一关 系。《易经》是起源,《黄帝内经》是落地,《黄帝内经》说的人体生 命规律其实就是《易经》天道规律的反映。第二,《黄帝内经》究竟 是一本什么书?当然是本医学书,但又千万不能把它仅仅看成一部医 学书,它还是一部教我们怎么养生、怎么生活、怎么看待生命、怎么 看待天地万物的养生书、哲学书,是一部教我们健康快乐生活的大百 科全书。第三,《黄帝内经》在当代社会有什么用?当代社会节奏加 快,人们工作压力加大,抑郁情绪蔓延,年轻时以命换钱,年老时以 钱换命。年轻人瞧不起养生,更不懂养生,觉得养生就是要吃什么补 品、补药,以为健康、美丽就在于吃什么东西或者用一种什么美容方 法。其实这一切都是外求。《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健康、美丽不在 外求而在内求,治病最主要的方法其实不是吃药,“治未病”比“治 已病”更重要。 看到这里,你一定明白了我讲《黄帝内经》和其他人不一样的 地方了吧?
概括一下,我讲《黄帝内经》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 我是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解读《黄帝内经》,揭示《黄帝 内经》与《易经》、与老庄孔孟等诸子百家以及与天文、历法、地 理的关系,展现《黄帝内经》作为一部国学经典的文化魅力。第二, 忠实于《黄帝内经》原典。我会按照经典对原文一一进行讲解。不 过有的是精讲,有的是略讲;有的是分开讲,有的是合起来讲。我 会尽量把每篇的精华都提炼出来,努力还原《黄帝内经》的真相。第三,我会结合当代人在养生、健康方面的困惑和误区,把我自己 习练《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方法和儒释道的养生功法介绍给大 家。另外,我还会把“张一帖”家族尤其是我父母亲的临床经验, 分享给各位朋友,希望大家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找到并养成一 种适合自己的、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最终能够不得病、少得病。 日出日落时,人生天地间。 让我们一起走入《黄帝内经》,走入自己的生命世界吧!
二、《黄帝内经》是养生宝典
我想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黄帝内经》这本书,然后再解开 它的奥秘。 先介绍一下《黄帝内经》究竟是一本什么书。我在前面已经说 了,它既是一本医学书,又不能被简单看成一部医学书。我想用三 个“第一”、两把“钥匙”来做一下概括。三个“第一”是指,《黄 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学的经典,是第一部养生学的宝典,是第一 部生命的百科全书。这是我在2008年出版的《黄帝内经养生大道》 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下面我就简单做一下说明。 其实《黄帝内经》并不是最早的医书,因为在它以前就已经有 医书了,比如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十四种医书,2013年成 都老官山出土的九种医书,这些都比《黄帝内经》早。但这些书都 是讲治法和药方的,还没有形成一个医学的学术体系。中医作为一 个学术体系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 是中医理论体系也就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排在中医四大经典的首 位。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几千年来护佑着我们中华儿女战胜疾病、灾难,一直绵 延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它也并不是最早讲养生的,在它以前的先秦诸子百家中就 有很多养生的论述,比如孔子提出“智者乐,仁者寿”“食不语,寝 不言”,还有“八不食”的饮食方法;老子提出“长生久视”“涤除玄 览”“致虚守静”的养生之道。但这些都还不够系统。《黄帝内经》第 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养生理论与方法。《黄帝内经》了不起的地方是,不 仅讲了怎样治病,而且讲了怎样不得病,这就是——“治未病”,即在 没有得病的时候就预防它,最终能够不得病。“治未病”不仅是一种非 常重要的思想,而且还有具体的原则和方法。如果能做到“治未病”, 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不吃药的情况下,轻轻松松活到一百岁。《黄帝内 经》第一次全方位地提出了养生攻略,直击当代人的养生痛点。 千万不要把《黄帝内经》简单看成是一部医学书。其实它里面 除了医学,还有天文学、地理学、历法学、音律学、物候学、气象 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是一部百科全书。你可能会问:“怎 么这么庞杂啊?难道没有一个中心吗?”不错,虽然《黄帝内经》 内容很庞杂,但杂而不乱,多而不散。它有一个中心,那就是“生 命”。它不是为了讲天文而讲天文,也不是为了讲地理而讲地理,而 是为了讲人的生命。它是一部围绕“生命”而展开的百科全书,是 一部教人快快乐乐不得病的人生大百科! 关于《黄帝内经》的价值和文化地位,我还要用两把“钥匙” 进一步来说明一下。 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是最公平也是最不公平的,是所有人最珍惜 也是最不珍惜的,那就是人的生命!生命对所有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无论贫富、贵贱、美丑,所有人这辈子都只有一次生命,多么公平! 可是有的人生命的质量很高,有的人很低;有的人生命的长度很长,有的人很短。你看这又是多么不公平!所有的人都觉得生命最重要、 最珍贵;可是一忙起来,第一个忘掉的就是生命,好像什么东西都 比生命重要。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对待生命?应该怎样提高生命的质量、 延长生命的长度呢?《黄帝内经》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开生命密码 的钥匙。生命是复杂而神秘的,有了这把钥匙,你会觉得生命原本 并不复杂,也不神秘。这把钥匙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气—阴 阳—五行”!《黄帝内经》用“气—阴阳—五行”建构了人的生命 系统,将复杂的生命简单化、功能化,人体那么复杂的结构就被分 为“五脏”这五大功能系统。实践证明,“气—阴阳—五行”是天 人合一的功能结构模型,这个模型将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天文、 地理有序地联系在一起,遵循这个模型,掌握了这把钥匙,生命就 得以修复,得以健康、长寿,我们就可以做一个健健康康、快快乐 乐的正常人! 我曾说过:“中医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中医学不仅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 代表,中医文化一直传承到今天,仍然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 一种最落地、与现代人的生命生活最为接近的文化形态。虽然现在 很多国人已经不了解《易经》,不了解儒释道,但中医总听说过,或 者一生中总去看过中医吧?如果你了解了中医,实际上就了解了中 国传统文化,中医的价值观就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中医的命运就 是中华文化的命运。所以,用中医这把钥匙就可以打开中华文明宝 库的大门! 那么这把钥匙是什么呢?就是中医神奇技术背后的文化,就是 中医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当然是《黄帝内经》奠定的。《黄帝 内经》很好地继承了由《易经》开创的“阴阳中和、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中和”正是中华文化的本质,正是中华文明的 核心价值。儒释道都讲“中和”,儒家叫“中庸”“仁和”,道家叫 “中道”“柔和”,佛家叫“中观”“圆和”。 只是从“阴阳”角度看,儒家偏于阳,道家偏于阴。儒家崇尚 阳刚精神,自强不息、刚健坚毅、奋发有为;道家崇尚阴柔精神,厚 德载物、柔弱虚静、自然无为。而《黄帝内经》开创的中医则主张阴 阳不能偏颇。现在有人攻击我们中医,说中医除了“阴阳”什么都没 有,说一个人为什么有病?叫“阴阳失调”;怎么治病?“调和阴阳”; 病治好了呢?叫“阴阳调和”了。太简单、太原始了!我说:对了。 因为越简单、越原始的东西,往往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所以掌握《黄帝内经》这把钥匙,打开了中华文明宝库,你不 仅会看到《易经》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还会看到先秦儒家、道家 还有其他各家的思想精髓,你会发现中华文明原来是这么“美”!
三、《黄帝内经》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
上面我讲了《黄帝内经》是一本什么书,我用三个“第一”、两 把“钥匙”做了概括:《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学的经典,是第一 部养生学的宝典,是第一部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是打开生 命密码的钥匙,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下面,我来说一说《黄 帝内经》这本书是谁写的,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流传的。说起 来,这里面还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黄帝内经》是谁写的。是不是轩辕黄帝写 的?当然不是!黄帝距今已将近五千年了。司马迁写的《史记》第 一篇《五帝本纪》,记载了五帝的事迹。哪五个帝王?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其中的第一个帝就是黄帝,我们现在说的中华 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从黄帝算起的,目前还没有发现五千年 前有文字,那时候的黄帝是不可能亲自写下这部洋洋洒洒十几万字 的巨著的。显然《黄帝内经》是后人写的。但也不能说这本书和轩 辕黄帝一点关系都没有,我的猜想,可能是后人把从黄帝开始的有 关思想,先是口耳相传,一代一代传下来,然后慢慢丰富,最后汇 集成书的。什么时候汇集成书的呢?我的师爷、中医泰斗任应秋先 生认为,是战国时期成书的。不过根据我的考证,《黄帝内经》虽 然有一些内容形成于战国时期,但其主体部分最后汇编成书是在西 汉中期,也就是汉武帝之后,距今两千多年。当然这还不包括《素 问》的七篇大论,七篇大论是唐代加上去的。我的导师钱超尘先生 曾考证过《黄帝内经》的用字,发现一些字用的不是战国时的字义, 而是汉代人的字义,如大豆、小豆的“豆”这个字,在《黄帝内经》 就是作植物的豆子讲,而并没有从甲骨文一直到战国时期所指的盛 食物的高脚器皿的意思。我曾考证过《黄帝内经》中引用司马迁《史 记》的话,发现其受到了《淮南子》和董仲舒《春秋繁露》的巨大 影响,而这几本书都是在西汉中期写成的,所以《黄帝内经》成书 不可能早于西汉中期。 《黄帝内经》这本书的书名在现存最早一部目录文献《汉书·艺 文志》中就有记载,《汉书·艺文志》将所有图书分为六类,其中第 六类书叫《方技略》,就是中医图书。中医图书分了四类,其中第一 类叫“医经”,共有七种书:《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 《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遗憾的是,除了《黄 帝内经》,其他六种都失传了,只剩下《黄帝内经》十八卷,究竟是 哪十八卷呢?《汉书·艺文志》中并没有记载。东汉医圣张仲景没 有提到《黄帝内经》这一书名,但提到了《素问》和《九卷》的名称,到西晋皇甫谧才第一次提出《黄帝内经》就是《素问》和《针 经》两个部分。《针经》也就是《九卷》,后来改名为《灵枢》。两部 分各为九卷,加起来就是《黄帝内经》的十八卷。 晋代以后,《素问》和《灵枢》的流传命运实在是太坎坷了。先 看《素问》,从汉代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素问》在民间还是流行的,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全元起的医家还给《素问》做过注释,可惜这 个注释版本后来消失了。到了唐代,《素问》这本书已经残缺不全 了。幸亏在唐玄宗时出了一位喜好《易经》、老庄和医学的大学者, 叫王冰,他从他的老师那里得到了一个秘本,于是用了十二年的时 间,注成《素问》二十四卷,王冰对运气学说很有研究,特地把运 气七篇大论补入《素问》中,合为八十一篇。这个版本经过了北宋 官方设立的校正医书局的整理,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素问》的通 行版本。本书解读《素问》用的就是这个版本。 我们再来看一看《灵枢》。《灵枢》的命运就更不平顺了。到了 北宋时期,这本书在中国已经失传了,所以校正医书局没有能够校 正这本书。好在这本书被保存在高丽国(今朝鲜),当时高丽国提出, 他们可以把这本书进献给我国,但必须和我国交换购买一本叫《册 府元龟》的书和其他历代史书。《册府元龟》可是一部了不起的书, 居宋代四部大书之首,记载了从上古到五代的君臣事迹,是一部政 治历史百科全书。高丽国的这个条件太苛刻了,所以遭到大名鼎鼎 的苏东坡的坚决反对。当时苏东坡是礼部尚书,他给皇帝宋哲宗写 了一个奏本,陈述了换购的五大危害,但宋哲宗没有采纳苏东坡的 意见,这样《灵枢》就被传回了中国。我们得感谢宋哲宗,否则有 可能我们再也见不到《灵枢》了。我们还得感谢一个人,南宋初年 的史崧,他家里秘藏了这个《灵枢》版本,他不仅下功夫进行校对 整理,而且将其公布于世,只可惜后来史崧的原刻本也不存在了。幸好元代和明代的一些刻书家根据史崧的版本重新翻刻了,这才保 留下来。除了《素问》和《灵枢》,我还要再说一个版本,叫《黄帝内经 太素》,这是唐代初年杨上善编撰的,这是《黄帝内经》的早期传本 之一,他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的内容按照不同的主题做了 重新分类并加以注释。不过这本书后来在国内失传了。感谢唐代高 僧鉴真和尚,他在六十六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在五次东渡 失败后,终于第六次东渡到了日本,他随身带去的书籍中就有这本 书。这本书一直藏在日本京都的皇家寺院——仁和寺里,直到十九 世纪中叶才被发现。我们还要感谢一个叫杨守敬的中国人,是他花 重金买了这本书的影印本,并带回了中国。 最后我要特别提到《黄帝内经》的另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在 2011年5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投票中,成功列入了《世界 记忆名录》,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最早的版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 书馆。请大家记住,这个版本就是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刻本,距今将 近680年。

小周期和大境界
女人的天癸周期
前面几讲我们都是在讲黄帝向岐伯问的第一个问题:人怎样才能 活过一百岁?岐伯的回答可以说把养生的所有问题都讲到了,这些问 题可以概括为一条总原则、四大方法、三大要素。这一讲我们来讲黄 帝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
黄帝问:一个人年老了不能再生孩子了,这是因为精力耗尽了, 还是自然生长规律决定的呢? 这一句中的“材力”是指精力,因为生孩子跟肾精有关。“天数” 就是老天的命数、定数,是一种人所不能改变的上天的安排,这里讲 的就是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黄帝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自身的长 寿问题,这第二个问题马上涉及繁衍后代的问题:为什么年纪大了就 不能生孩子了?生育有没有规律?生育期能不能延长? 岐伯对此作了回答,他第一次提出“天癸”一词。天癸的“天”是指先天,人出生以前叫先天,说明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从出生 就存在,自身本来就有的。天癸的“癸”是十天干中最后一个,我在 《张其成讲易经》一书中讲了十天干和五行是怎么相配的,其中癸五行 属水。“癸”这个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 形”。在《易经》中是坎卦,外阴内阳,是阳中之阴、天一之阴气。五 脏中肾是属水的,所以“天癸”就是先天的肾水,是肾精的一部分。 天癸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主管生孩子,一个人有了天癸就能生 孩子,没有天癸就不能生孩子。它是一种促进人体生殖功能成熟、具 备生育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人可以没有天癸,大不了不能生孩子;但 人不能没有肾精,没有肾精这个人就活不了啦。肾精是人一生下来就 有的,但天癸却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它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 才产生的。因此,天癸来源于先天之肾精,具有化生精血的作用,从 而使男女具有生殖能力。 我们来看岐伯的回答,他先回答了女子天癸的周期,是以七岁为 周期的。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女子七岁的时候,肾气旺盛,表现为牙齿更换了,头发长得茂盛了。 牙齿和头发都是肾主管的,女同胞回忆一下你是不是七岁左右换 牙齿的。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十四岁,天癸来了,这个时候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开始 按时来潮,这时就有生育能力了。
这里说了十四岁女子来天癸,任脉和太冲脉都气血通畅旺盛。我 们都听说过任督二脉,这里又提到太冲脉,也叫冲脉。这三条脉我把 它称为“一源三流”,一个来源就是肾水,三条河流就是任脉、督脉、 冲脉。这三条脉都起源于胞中(女子的子宫、男子的精室),然后从 会阴出来,会阴在前后阴之间,也就是生殖器和肛门中间。一条叫任 脉,从前面走,沿着腹部、胸部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天突穴),再上 行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与督脉相交;一条叫督脉,从会阴出来后 向后面走,沿着腰部、背部、头部的正中线从下往上走,到头顶百会 穴,继续往前往下一直到上嘴唇里面与上齿龈相接的地方(龈交穴), 在这里与任脉接上了;第三条叫冲脉,从会阴出来后分为三条路线, 其中一条,沿腹中线两侧0.5寸、胸中线两侧二寸,散布于胸中,所 以女子十四岁第二性征乳房隆起,再向上行,经咽喉,环绕口唇,所 以男子十六岁(男子天癸以八岁为周期)第二性征胡子长出来。这里 我们主要提任脉和冲脉,因为这两条脉都与女人的生殖功能有关。任 脉主要有调节阴经气血、调节月经的作用,冲脉又称血海,有调节月 经的作用,冲脉和任脉旺盛了,月经才能正常排泄。 现在好多人解释“天癸”就是“月经”,有的大学老师上课也是 这么讲的,这就错了!月经只是天癸的一种外在表现,它本身不是天 癸,因为天癸是要保持的,而月经是要定期排泄的。大家想一想,我 们现在的女孩子是不是十四岁来月经?不是,大部分都提前了,有的 是大大提前了。什么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孩子都喜欢吃高热量、高 脂肪的食品,生活太享受,营养过剩而导致早熟。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二十一岁,肾气充满了,表现为智齿长出来,人的身高也长到极 点,发育到极点了。
智齿是哪颗牙齿?就是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第八颗牙齿。女 同胞想一下,你是不是二十一岁左右长智齿的?如果你超过这个岁数 还没长智齿,那要恭喜你,你还在发育。当然这是开个玩笑。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二十八岁,筋骨坚实,肌肉丰满,头发长得最茂盛,身体最强壮。 这也是天癸最盛时期,是怀孕生子的最佳时期。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三十五岁,阳明脉衰退了,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 阳明脉要经过头面部,阳明脉的气血衰退,面部肯定要憔悴,头 发也开始掉了。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四十二岁,三条阳脉气血都衰弱,整个面部都憔悴了,头发开始 变白。三条阳脉除了阳明脉外,还有太阳脉、少阳脉,这三条阳脉都经 过头面部,所以面部全都憔悴,头发也变白了。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面 部美丽、头发又不掉呢?当然要使这三条阳脉气血旺盛。教大家一个 小方法,两个动作:第一,干洗脸,将自己的双手搓热,然后用整个 手掌从下往上搓脸,然后往下,注意往上要用力,往下不要用力,反 复做五分钟;第二,干梳头,弯曲十指插入头发,从前往后、从里往 外梳头,做五分钟。坚持下去,能使头面部的气血旺盛。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
而无子也。
四十九岁,任脉气血虚弱,冲脉的气血也衰少了,天癸枯竭了, 月经断绝了,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四十九岁左右正是女人的更年期。可是现在女人更年期普遍提前 了,天癸枯竭时间提前了。天癸一枯竭,当然就不能生孩子了。 这是女人的天癸生理周期,而男人的天癸周期又有什么规律呢? 请看下一讲。
男人的天癸周期
上一讲我们讲到黄帝向岐伯问的第二个问题:人生育孩子、繁 衍后代有没有规律?岐伯回答:有。但男人和女人的生殖功能周期 是不同的,女人以七岁为周期,男人以八岁为周期。这个周期的变 化都是由“天癸”决定的。“天癸”是《黄帝内经》提出的一个重要 概念,是一种主管人体生殖、像水一样的物质。上一讲我讲了女人 的天癸周期。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男人的天癸周期。 岐伯说——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男子八岁的时候,肾气充实,表现为头发长得茂盛、牙齿更换了。 男同胞回忆一下,你是不是八岁左右换牙齿的?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十六岁,天癸产生了,精气盈满外泻了,遗精了,这个时候如果 男女交合,就可以生孩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二十四岁,肾气充满,筋骨强劲有力,智齿长出来,人的发育到 极点了。智齿,我上一讲说过就是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第八颗牙齿。我问 一下男同胞们,你是不是二十四岁左右长智齿的?如果你还没长,说 明你还处于青春期,还在发育呢。当然这还是个玩笑,有人一辈子也 不长智齿。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三十二岁,筋骨丰隆坚实,肌肉丰满健壮。 这也是天癸最盛时期,是男人和女人交合生子的最佳时期。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四十岁,肾气衰退了,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槁。 比较一下,女人第五个阶段,是说阳明脉衰,男人是肾气衰。男 人的衰老从肾虚开始。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四十八岁,人体上部的阳气开始衰竭,面部枯焦,鬓发斑白。
还有一个说法是“花不花,四十八”,意思是四十八岁是人开始 眼花的年龄,因为这个时候人体头面部的阳气都开始衰竭了,所以不 仅面部枯焦、头发斑白,而且眼开始花了。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
皆极。
五十六岁,肝气衰退,筋骨活动不便,天癸枯竭了,肾脏精气衰 少,形体疲惫不堪。 五脏中肝是主管筋的,肝气不足,不能养筋,筋骨活动就不便 利,动作迟缓。这里还有一个说法,也就是女人没有的、男人特有的 那根筋也失养,就会导致阳痿。男人和女人一样,到了第七个阶段, 天癸也枯竭了。不过男人还可以再持续一个周期。
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
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
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六十四岁,牙齿头发都脱落了,说明这时肾气大衰了。肾是主管 水的,肾处在五脏最下方,接受五脏六腑的精气并且储藏它,肾藏 精,所以五脏精气旺盛,肾脏的精气才能盈满溢泻。(因为精气除了 与生俱来的“先天之精”外,还需要其他脏腑“后天之精”的补充。) 而这个时候五脏的精气都衰竭了,筋骨懈惰无力,天癸竭尽了,因此 鬓发斑白,身体沉重,走路不稳,更不能生育子女了。 男人和女人天癸竭尽的时间是“七七八八”,女人四十九岁、男 人六十四岁,天癸没有了。我想起我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一个男同学,他有个外号叫“八八”,就是因为他父亲是六十四岁生的他。 大家肯定会质疑:难道男人六十四岁以后就不能生孩子了吗?这也是 当年黄帝的疑问——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黄帝问:有的人年纪已经很老了但仍然能生孩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
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岐伯回答:这是因为他的先天禀赋很好,经脉气血仍然通畅,肾 气有余,肾脏功能还没有完全衰退的缘故。但总体来说能生孩子的时 间,男人一般不超过八八六十四岁,女人一般不超过七七四十九岁, 因为这个时候体内的阴精和阳气都已经枯竭了。 这句中的“天地之精气”,“天地”就是阴阳,天为阳、地为阴; “精气”分开来看,精是属阴的,气是属阳的。 说到这里,男同胞们一定不服气吧,有的男人怎么八九十岁还能 生孩子?不要急,你看黄帝已经替我们问了——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黄帝问:那些得道之人年纪到了一百岁还能生孩子吗?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岐伯回答:那些得道之人不仅能做到防止衰老,并且还能保持身 体的健康,所以年纪虽然老了,但还能生孩子。
所以能不能生孩子的关键就在于是不是得道。什么道?一般都 理解为养生之道,这是不够的。按照《周易》的说法应该是三才之 道,三才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人的 养生之道,必须符合天地自然之道,人只有按照天地自然之道来养 生,只有吸收天地自然的精气,才能延长天癸的周期。 对于天癸的周期“为什么女人以七为周期、男人以八为周期”这 个问题,后人有很多解释,其中唐代著名医家王冰用《易经》阴阳和 合的原理做了解释:七是少阳之数,八是少阴之数。女人为什么用少 阳之数?因为女人本体是阴的,但只有阴而没有阳是不行的,所以要 配一个阳数,这样就阴中有阳了。男人为什么用少阴之数?因为男人 本体是阳的,但只有阳而没有阴是不行的,所以要配一个阴数,这样 就阳中有阴了。我认为,这样解释有一点牵强。其实按照《周易》的 说法,少男是艮卦,少女是兑卦,在九宫洛书中,少男艮卦所配的数 字就是八,少女兑卦所配的数字就是七。可见《易经》象数义理已经 揭示了男女“天癸”周期变化的秘密。 你想不想延长“天癸”周期?这并不是为了生孩子,而是为了延 缓衰老、健康快乐地生活。
得道之人的四层境界
现在我们来看《上古天真论》的最后一段。这一段是黄帝的总结。 他听岐伯说女人和男人的“天癸”周期是有定数的,也就是女人到了 七七四十九岁、男人到了八八六十四岁,“天癸”这种主管生孩子的 物质就消失了,但通过修炼是可以延长的,修炼功夫的高低决定了延 长时间的长短。之后,黄帝按照得道的程度,把得道的人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个等级、四层境界。下面我们就来看黄帝提出的 四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是“真人”——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qiè)天地,把握阴阳,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此其道生。
黄帝说:我听说远古的时候有真人,能够掌握天地变化,把握阴 阳规律,呼吸天地阴阳的精气,不凭借外物而独立守神,肌肉保持纯 一洁净,所以他们能够像天地一样长寿,没有终结的时候,这就是因 为得道而长生不衰。 我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一段话有什么感受。如果大家熟悉《庄 子·逍遥游》,一定会马上联想到《逍遥游》中“藐姑射(yè)山” 上的“神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 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 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洁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 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这 个神人就是“真人”。“真人”这个词也是《庄子·大宗师》最早提出 来的,指洞悉和把握宇宙和人生本真本原,真正觉悟、觉醒的人。“真 人”是道家的最高人格形象,好比儒家所说的圣人,佛家所说的觉者 (佛)。很明显《黄帝内经》深深受到先秦道家的影响,按照这一篇 的标题《上古天真论》中“天真”的说法,真人就是保持“天真”之 人。“真人者,体洞虚无,与道合真,同于自然,无所不能,无所不 知,无所不通。”这是道教古书上给真人下的定义。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成为后世练功的重要方法,练功首先就是要三调:调身,调息,调神。独立就是调身,可采用站桩方式;呼 吸精气,就是调息,吸天地之精气,然后体内呼吸。我有一个师父是 道教全真派的传人,他告诉我呼吸有二十一种,当然最主要是两种, 就是顺呼吸、逆呼吸。 我这里先教大家一种顺呼吸的方法:全身放松,舌尖轻轻顶住上 腭,先用鼻子吸气呼气,然后不要再注意鼻子,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 在腹部,自然呼吸,不要用力。请大家先体会一下吸气时肚子是鼓起 还是收缩。吸气的时候肚子是鼓起来,呼气的时候肚子是收缩。大家 就这么关注腹部,你的所有意念、注意力不要离开腹部,意念随着它 隆起而隆起,随着它收缩而收缩,慢慢体会。这种方法在小乘佛教叫 “安那般那”,就是出息入息。只要关注呼吸就可以了,关注呼吸时腹 部的隆起收缩,这样就会抛掉其他杂念,你的心就会慢慢静下来。 第二层境界是“至人”。“至”就是至高无上的“至”。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
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到了中古时代(中古比上古近一些),有了至人(“至人”这个词 也是出自《庄子》,《庄子·天下》:“不离于真,谓之至人。”在一定 程度上和“真人”差不多),他们德性淳朴,保全大道,与天地阴阳 相和谐,与春夏秋冬四时相协调,避开世俗的喧闹(原本指离开世俗, 到深山老林中去隐修,这在今天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现实的;只要思 想上离开世俗、超凡脱俗、保持宁静虚无的心态也是可以的)。积累 精气保全神气,神游于天地之间,视觉与听觉能达到八方的极点,这 些人能够延年益寿而且保持身体健壮,获得与真人差不多的效果。
第三层境界是“圣人”。这个“圣人”和儒家说的圣人是不同的, 儒家“圣人”是最高人格形象,这里的“圣人”是道家第三层境界的 人格形象。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
之间,无恚嗔(huì chēn)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
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
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圣人,能够生活在天地和谐环境中,顺从八风的变化规 律,使自己的嗜好适应世俗的习惯,没有恼怒怨恨之心。行为不离开 世俗的一般准则,穿着和其他人一样的普通衣服,举止不让世俗之人 嫉妒,在外不让忙碌的事务劳伤身体,在内没有患得患失的思想纷 扰,以恬淡乐观为追求,以悠然自得为满足,形体不衰老,精神不散 失,也可以活到一百岁。 第四层境界是“贤人”——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
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其次有贤人,可以效法天地大道,遵循日月运行,辨别星辰位 置,顺从阴阳法则(“逆从”就是顺从,这个“逆”字原本既有抵触、 不顺从的意思,又有迎接、顺从的意思),分别四时变化,追随远古 真人的养生之道,他们的寿命也可以延长,但却有一定的限度。 比较一下这四层境界得“道”的程度。第一,从对待天地阴阳变 化规律上看,真人是能够掌控,叫“提挈天地,把握阴阳”;至人是能够调和,叫“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圣人是顺从,叫“处天地之 和,从八风之理”;贤人是效法,叫“法则天地,象似日月”。第二, 从对待自己的行为处世上看,真人是“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 一”,至人是“去世离俗,积精全神”,圣人是“外不劳形于事,内 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贤人是“将从上古合同于 道”。第三,从寿命的长短上看,真人是“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至 人是“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圣人是“形体不敝,精神 不散,亦可以百数”,贤人“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帝内经》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真 人”“至人”都是《庄子》首次提出来的对得道之人的称呼,恬淡虚 无、真气从之,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积精全神、淳德全道等都是道 家提出来的修炼方法。 《上古天真论》这一篇排在《黄帝内经》的第一篇,这是唐代王 冰整理时挪动的。王冰本身就是个道家,道家重视生命,重视长生、 养生,把《上古天真论》放在《黄帝内经》的开篇,表明它的重要 性。对于道家,《黄帝内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继承并且发挥 了老子、庄子、淮南子的生命思想和养生方法,成为汉代黄老道家的 重要著作之一,被后世收入道教著作总集《道藏》中。 对于不同的季节又应该怎么养生呢?请看《黄帝内经·素问》第二 篇《四气调神大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