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一部探讨福建词坛发展脉络和地域特色的学术专著。千年闽词走过一座座高峰,也一度潜于谷底。它如同绚丽的“朝晖”,点缀在文化臻于顶峰的赵宋王朝天空,也终在封建社会末期迎来它绚丽的“晚霞”。然而,它的起伏不仅是福建地区文化历史的浮沉、中华文化的摇摆,更是美丽的艺术形式下无数个个体在历史尘埃中发出的一声声喜怒哀乐。本书视野开阔,资料翔实,在福建词学研究领域填补了重要空白,对于认识福建在中国词史演进中的重要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
內容簡介: |
数千年来,在众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下,福建从一个较为蛮荒落后的边陲区域,自宋代开始成为国内社会经济比较先进的区域,文化也开始发展与繁荣。根植于福建文化土壤上的文学颇具独特气质,其中闽词亦为人所称道。本书详细介绍了福建词坛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从唐宋至近现代福建词人群体的兴替与传承;分析了福建词坛的地域特点,指出山水风物、方言土语、西禅意蕴等因素对福建词风的影响;总结了福建词坛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指出其吸收民间俗语、结合地方戏曲等特点对后世词坛的开拓意义。
|
關於作者: |
王敏,吉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在读博士。曾主持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海南古代文学研究》,海口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海南唐宋文学研究》。参与2021年吉林省教育厅课题《北美汉学视域下的唐诗英译研究》,发表论文《宋代福建词坛论析》《近百年安徽词史论略》《唐宋时期的关羽崇拜与文人笔下的关羽形象》《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论儒家文化》《学校安全事故的防范策略研究》等。出版《母与子》《青柠时代》《思维阅读法》《思维写作法》等。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福建词坛的地域文化特征
第一节 山海为怀:福建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1
第二节 文儒之乡:福建地域文化的传统性 3
第三节 血浓于水:闽台文化的交融性 5
第二章 宋代福建词坛的兴盛
第一节 闽籍词人统计与分布 8
第二节 “词源”“词体”“词史”:词坛的词学思想 17
第三节 “豪放风”“理学气”:词坛的创作 24
第四节 其他类型词人的创作 37
第三章 元明福建词坛的中衰
第一节 “吊古”“幽叹”:元代福建词坛 43
第二节 明代福建词坛概况 47
第三节 升平气象,典雅为词:明代前期福建词人的“馆阁体” 52
第四节 有花草之绮,无柳七之俗:明代中后期福建词坛的“花草风” 56
第四章 清代前中期福建词坛的沉寂
第一节 闽籍词人统计及分布 60
第二节 遗民词人的故国之思 63
第三节 仕宦词人的安雅之声 69
第五章 晚清民国福建词坛的复兴
第一节 晚清民国福建词人及词集 78
第二节 晚清民国福建词坛特点 87
第六章 苏辛豪语:嘉道之际的福建词坛
第一节 叶申芗:高尊词体,疏旷词风 90
第二节 林则徐:词学稼轩 103
第三节 许赓皞:由姜史而苏辛 109
第七章 为辛刘传心法:聚红榭词人群
第一节 出入婉约豪放之间:谢章铤词学渊源与词学交游 115
第二节 “性情”与“词史”:谢章铤的词学理论 119
第三节 “离奇惝怳,缠绵恺恻”:谢章铤的词作 130
第四节 侠士的呼号:刘家谋词 137
第五节 寒士的哀音:黄宗彝词 144
第八章 民国福建词坛的多元词风
第一节 遗民的“复古风” 153
第二节 多情文人的“纳兰风” 165
第三节 革命者的“稼轩风” 175
结语 186
参考文献 190
|
內容試閱:
|
前言
福建古称“闽”,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秦汉以前,闽地繁衍着古老的闽越民族。汉唐以来,北方汉人不断南迁入闽,成为福建居民的主体。唐宋之后,随着“开洋裕国”思想的流行,以及海外交通的发展,一方面福建人“漂洋过海,过蕃谋生”,航海外渡;另一方面,外国商人尤其是中东的阿拉伯商人梯航东来,互通商贸,其中一部分人定居于福建沿海一带。数千年来,在众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下,福建从一个较为蛮荒落后的边陲区域,自宋代开始成为国内社会经济比较先进的区域,文化也开始发展与繁荣。根植于福建文化土壤上的文学也颇具独特气质,其中闽词亦为人所称道,福建亦为词学渊薮之地。赵宋一朝,词的创作与流传达到空前鼎盛,福建词坛亦呈旺盛之势,词人众多,名家辈出,群体聚集,词作风格独具一格。元明时期,词体让步于诗体与戏曲,福建词坛亦处于沉寂期。清代初期、中叶,词体渐兴,词坛渐盛,然而福建词坛并无明显起色,远无法抗衡江南地区的词人群体、派别。晚清民国,词作为古典文学的代表,受到文人学者的追捧,福建词坛亦重新焕发活力,闽地词学文献得到发掘与整理,词人积极聚集唱和,词学思想得以形成与发展,词作风格具有一定特色。千年闽词走过一座座高峰,也一度潜于谷底,它如同绚丽的“朝晖”,点缀在文化臻于顶峰的赵宋王朝的天空,也终在封建社会末期迎来它绚丽的“晚霞”。然而,它的起伏不仅是福建地区文化历史的浮沉,也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摇摆,更是美丽的艺术形式下无数个个体在历史的尘埃中发出的一声声喜怒哀乐。
第一章 福建词坛的地域文化特征
文化是文学的土壤和源泉,影响着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文学可以反映时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和审美,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词坛的产生、福建词学的发展,也是生长在福建地域文化基础之上的,福建地域文化不仅衍生出福建词坛,塑造出福建词坛的品格,还影响着福建词坛的走向与兴衰。
第一节 山海为怀:福建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多山”“滨海”抚育了福建地区的海洋文化。福建向有“东南山国”之称,境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平地少,耕地面积甚少。而且福建省四周崇山峻岭,阻隔了与浙江、江西、广东的陆路交通,交通十分不便,缺乏与其他大陆文化的交流、融合。然而,多山也有其意义,不仅保障了福建物种与资源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福建的“山”使得福建的水系相对独立、完整,使得省内的生存空间相对独立,这对于八闽大地形成和保存相对独立的生存方式与文化特征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福建靠海而居,“闽在海中”,“以舟为车”,加之地狭人稠,因而福建人不得不“以海为田”,向东面的大海讨生活。幸而福建的海洋自然条件较好,海洋资源较为优厚。其不仅海域面积广阔,海岸线漫长且曲折,海港众多,而且水产资源丰富,并在悠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独特的海洋文化。福建的海洋文化性表现在以海为田,海洋给福建人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物资,福建海洋渔业不断发展,树树悬网,家家捕鱼,真是“地咸耕地少,海熟抵岁丰”。生活在多水的地理环境中,过着讨海的生活,也使得福建人擅长造船、航海,“海舟以福建为上”,闽人深谙水性,熟知海路,“竞相率航海”,使用船舶来征服水、利用水,从而更进一步进行海上贸易。福建人的商业贸易带有很强的海洋性、外向型特征,他们跨越“黑水沟”,过台湾、去东洋,闯荡东南亚,也连接起中国和西方,“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同时,海外贸易不仅引发福建“市井十洲人”的外商云集景象,也促使福建人出国移民,闽籍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福建的海洋文化性不仅体现于福建人的生活、生产之中,也形成了福建人的海洋文化性情。
海洋的吹拂、海洋文化的熏染,造就了福建人的文化胸怀,即放眼全球的视野、胸怀社稷的情谊以及海纳百川的气度。这在唐前表现为本地闽越人对入闽的中原人接受、融合。在宋元表现为海丝贸易,外族商人在福建落地生根,多种文化融合。在明代,海洋既是闽人抗倭的战场,也是闽人漂洋渡海的生意场。在晚清民国,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中原人、内地人接触新事物较少,又因传统观念深厚,而持更加传统、保守的姿态,抱残守缺者更多。而福建人面海而居,下海出洋,更容易形成宽广博大的海洋文化胸怀,从而对新事物更能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海洋也造就了福建滨海居民的乡土情怀,即爱国爱乡。福建人居于海滨,常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在外游子的家国情怀很容易被异国他乡的人事物所激发,他们也更能深切体会到忧国之痛、思乡之愁,“爱国爱乡”也就成为闽人的独特精神气质。这种精神在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时代,表现为忠君爱国、民胞物与,维护民族统一与领土完整。不管是两宋之际的爱国文人,宋末的抗元斗争,还是明代的抗倭斗争,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都展现出这种爱国精神。在大航海时代,表现为对海权与祖国领土的坚决维护。这体现在清末对海疆的誓死守护,对割让台湾的痛心疾首。在抗战时期,福建虽是“兵家不争之地”,但爱国热情从不衰减。这体现于奔赴滇缅公路的南桥机工身上,捐资出力的爱国华侨身上,也体现在为国为民奔走呼号的爱国文人身上,更体现在救国救民的革命者身上。海洋不仅具备广阔的胸怀、远大的志向,也兼具豪迈的气质。海洋的豪迈气质成就了福建人的文化个性,即刚强勇敢、敢拼会赢。20世纪80年代一首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风靡全国大街小巷,歌词中“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生动地表达出闽人的文化性格。这个性格渊源有自,闽人先祖生活于闽越荒蛮之地,不“敢为天下先”“输人不输阵”,根本无法生存下来。王审知治闽期间,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海外交通网络,福建人不得不不顾海洋艰险,漂洋逐利。靠着这种海洋意识和精神,宋元时期,福建社会经济、海外交通贸易盛极一时,成为“东南全盛之都”。明清海禁,福建人为求生存冒险“违法”出海,“犯禁冒险”逐渐成为海滨闽人的普遍性格特征之一。
福建人正是以海洋文明的坚韧与顽强,开台湾、下南洋、走西洋、去东洋。晚清民国时期,大批福建人穷则思变,不得已抛妻别母,远涉重洋,卖猪仔、当劳工、做生意、求学……悲情不悲观,流血不流泪,勇于搏击风浪,与命运抗争。事实上,历代从北方入闽的汉人,从海上东来的穆斯林,以及土生土长的闽地人,都有一种紧迫感、不安情愫,面对深邃的高山与苍茫的大海,他们不得不敞开胸怀闯一闯、拼一拼,形成开放与打拼的文化性格。福建也就具备了海洋文明的开放性,兼容并蓄、思乡爱国、刚强勇毅。这种地域文化在福建的词学中亦有所体现,福建历代词人中遗民、爱国英雄不在少数,主张改革、革命者也不在少数,如宋之李纲、张元幹、刘克庄等,清之林则徐、林旭、严复等,民国之郑祖荫、黄展云、郑翘松、林庚白等,他们热切关注闽中政治、祖国大事,深沉热爱祖国大地,蕴忧处变,词风倾向雄浑悲慨一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