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巴赫、莫扎特、贝多芬——传世音符与历史之思

書城自編碼: 402229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音乐
作者: 万梦萦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44096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售價:NT$ 259.0
别怕,试一试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NT$ 307.0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NT$ 468.0
深度学习详解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NT$ 519.0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NT$ 207.0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NT$ 302.0
河流之齿
《 河流之齿 》

售價:NT$ 270.0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NT$ 406.0

編輯推薦: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传世音符与历史之思
★西方近代键盘音乐创作历程与影响、节奏与特质、风格与流行
★对自身音乐道路的坚持和创新,对传统音乐模式的突破和反叛
★伟大音乐家内在强大的生命力,赋予其作品更强烈的多元性、动态性和多意义性
內容簡介:
本书以巴赫、莫扎特、贝多芬为主要论域,深入探讨了这三位神圣罗马帝国音乐巨匠的代表性键盘音乐作品。从历史的角度观视,他们所经历的恰是从宗教改革到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巨大浪潮时期。历史语境提供了对键盘艺术形式的另一种全面观察,也提供了进一步的研究——键盘作品在基本层面上是如何变化的,以及音乐家们是如何在社会变革的滚滚浪潮之中度过自己的人生,并创作出光辉熠熠的作品的。

键盘艺术的发展不仅反映了音乐技术的革新,也深刻体现了欧洲文明的变迁,而社会变革为音乐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土壤,使他们的作品充满时代气息。通过对键盘艺术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音乐历史的演进脉络,以及艺术家们如何在社会变革中找寻灵感,创作出影响深远的作品。
關於作者:
万梦萦,1989年出生,江西人,音乐艺术博士(钢琴演奏),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就读于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美国肯塔基大学,在美期间曾举办十场个人独奏音乐会,2019年回国任教。

专注于现代音乐创作分析、中国音乐评论、钢琴教学研究。承担钢琴表演专业课程、师范类钢琴基础课程、西方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指导学生在国内外赛事获奖二十余项,多次获得“杰出导师”等荣誉称号。曾应邀在深圳音乐厅、龙岗文化中心音乐厅等地,成功举办师生专场音乐会。
目錄
一、巴赫的“引领者”——马丁·路德 2
二、百年后的“相遇” 10

第二章 时代的答案 14
一、破碎的帝国 14
二、雄宏之声 17
三、有序与统一 20
四、被选中的巴赫 23

第三章 歌唱的键盘 32
一、从歌词出发 33
二、歌唱的代名词——Cantabile 37
三、Cantabile 品位表达的关键 40
四、“连线”在Cantabile 中的价值与解读 42
五、Cantabile 中关于“自由”的思考 46

第四章 千奇的乐器 50
一、小键琴(Clavichord) 51
二、羽管键琴(Harpsichord) 53
三、早期钢琴(Pianoforte) 55
四、“双向奔赴”的人和琴 59

第五章 父与子 67

第六章 音乐,更是生活 81
一、叛逆与戏剧 81
二、源自生活的选择 90

第七章 包罗万象的钢琴协奏曲 95
一、繁忙的协奏曲 95
二、隐秘的戏剧性 99
三、兜兜转转的节拍 113
四、摘下“面具”的慢乐章 119

第八章 一位“会长”老师 126

第九章 勇气与铁血 134
一、奏鸣曲的革命 134
二、“英雄”更胜“英雄” 149
三、雄辩家的登场 158
四、新世界 175
內容試閱
在人类文明长河里诞生的诸多艺术形式中,键盘艺术可谓大器晚成的典范。与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它非常年轻,譬如声乐和舞蹈。从部落族群之间的歌舞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初期的艺术雏形。几百万年下来,在某种程度上,歌舞的形式象征了人类文明的凝练,是与生存和生活紧密相连的行为活动。人类通过模仿野兽的形态、动作和吼叫,来对抗猛兽入侵时的威胁,或以“战歌战舞”的形式唤起好战情绪,增强战场上士兵们血性搏斗的气势。不仅如此,歌舞的形式还体现在祭祀供奉和敬拜神性的仪式中,以帮助他们表达原始的情感,融入特定的仪式过程。然而,回归至键盘艺术,它无疑还是个稚嫩的孩童,哪怕在“器乐”史的发展中也依然是个年轻的生命。根据现代考古学的研究,人类最早的乐器可以追溯至六万年前斯洛文尼亚的迪维巴贝洞穴,有趣的是由我们智人先祖的敌人——尼安德特人,用熊骨所制的乐器通过现代技术复原后居然能演奏贝多芬的音乐;而在我们国内,更为人所知的是距今约八千年的贾湖骨笛。虽然站在现代定义的视角,或许以上所述的古老骨笛并不足以被正式认定为“乐器”,但从本质上看,它们的功能属性却有着极大的共性——表达行为、反映需求、既定思想,这样的观念被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时代变迁所带来的(音乐)巨大变化,键盘从不被需要,到满足人们的基础需求,又慢慢成为表达情感、精神的载体。我们可以看到它历经了重大的转变。中世纪,人们一直认为“人声”才是最虔诚且纯净的声音,键盘乐器不仅不被允许作为单独的乐器使用,它甚至被定义为具有世俗性的特质。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作品多以合奏形式呈现,其中涉及的乐器类型繁多,音域不一,直至文艺复兴后期,随着琴弦技术的革新,更长、更重的琴弦开始被使用,这为羽管键琴和其他键盘乐器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逐渐崭露头角。自十五世纪起,音乐的曲目需求开始大幅扩展,已不再局限于声乐作品的编曲,此时,独奏式的器乐作品开始涌现。在乐器的神圣与世俗用途上,键盘乐器展现了其独特的历程,例如,管风琴在宗教的场所(教堂和礼拜堂)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羽管键琴则因其和声上的灵活性和结构上的多变而在伴奏领域中获得了一席之地。另外,随着数字低音记谱法的推广,羽管键琴在伴奏中的角色愈发突出,这种自身具有多声部特质的乐器为其他器乐、声乐或室内乐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和声支撑。最终,它以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成为独奏和协奏曲的主力乐器,但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键盘乐器独奏会作为公共活动的概念,直到十八世纪末才真正为人们所接受。伴随时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键盘乐器在音乐中的角色经历着不断演变,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它主要作为伴奏、教学和作曲的辅助工具;而到了古典时期,键盘乐器终于开始大放异彩,不仅被公众所珍爱,同时成为演奏家们手中的独奏“利器”。在这一形式和基础上,根据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发展,键盘艺术及其作品的创作生产、形成趋势相比声乐和舞蹈更容易被左右,这些影响或受到宗教运动、文化观念等其他综合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厘清键盘艺术也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了解整个古典音乐历史的前行脉络。

当我们讨论键盘艺术的发展时,那些著名的音乐家总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则更是个中翘楚。有趣的是,他们三者都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按照今天的话术,他们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子民。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曾对神圣罗马帝国有过一段经典评价——“既不神圣,又不罗马,更不是帝国”。对于这个欧洲历史上举足轻重又颇为独特的国家而言,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所经历的时期恰是从宗教改革到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巨大浪潮时期。从更深入的层面上,这不仅是一段键盘史的发展,也是欧洲文明变迁的缩影。因此,历史语境提供了对键盘艺术形式的另一种全面考察,也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见解——键盘作品在基本层面上是如何变化的,以及音乐家们是如何在社会变革的滚滚浪潮之中度过自己的人生,并创作出光辉熠熠的作品的。当我们将时间维度拉长会发现,尽管键盘艺术作为新型的生命如此年轻,但在艺术领域中却获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更成为今天音乐界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正是巴赫、莫扎特与贝多芬通过对键盘音乐的思考和突破并创作出独特键盘作品,才使之后整体键盘艺术的爆发成为可能。正如艺术音乐几百年的演变历程所揭示的,若没有先驱的深厚积累,后来的音乐家们要达到他们登峰造极的艺术高度无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对于神圣罗马帝国这三位杰出的音乐家,人们已经给予了大量的关注,但鲜见专门结合历史发展背景和键盘音乐演进的著述,这方面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仍有待进一步拓展。在现有的基础上,笔者尝试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力求在理解他们的键盘音乐创作与影响方面向前迈进一小步。然而,笔者深知,要全面、系统地剖析这些音乐家的作品与影响,还需不断学习、探索和努力。本书所呈现的论述与结论,仅代表笔者当前阶段的学术见解,而未来的探索之路仍旧漫长,期待着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为键盘音乐领域的研究贡献更为丰富的成果。

第一章
薪火相传的信念
在阿恩施塔特这个德国中部小镇的中心广场上,一座身材修长的年轻人雕塑傲然矗立。他衬衫扣子半开,以一种悠闲的姿态躺在座椅上;双腿自然伸展,右手轻轻垂落,而左手则向前屈伸,仿佛在努力抓取某个重要的东西。这座引人注目的雕像以如此传神的姿态纪念了一位不朽的音乐巨匠——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J.S. Bach)。

当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宗教改革的新风吹入匈牙利王国时,保守谨慎的统治者们开启了一场反制宗教改革的抗衡。十六世纪末的一天,在匈牙利王国首都普雷斯堡,一位白面包师因个人的新教信仰不得不决定离开这座城市。与我们今天普遍意义上的面包师职业不同,在数百年前的欧洲,白面包师的收入颇为丰厚,一个村镇往往只有少数几个磨坊和烤炉供人使用,那时候普通人的主食只有粗硬的黑面包,而由精细小麦制成的白面包则是富人、贵族所享用的。虽然他有着一份不错的职业,但由于宗教上的迫害,他只能变卖所有财产,最终,在马丁?路德家乡附近的金特斯莱本—韦希马尔小镇定居下来。这个改变整个家族历史的面包师,正是J.S.巴赫最早的祖先维特?巴赫(Veit Bach),自此,路德新教与巴赫家族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在巴赫家族的历史长河中,路德新教成了他们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信仰的归宿。所以,当我们谈论J.S.巴赫音乐道路上的“领路人”时,应该从谁身上开始探寻?诚然,血缘固然重要,但J.S. 巴赫家族真正的传承则更多是他们对音乐炽热的追求和虔诚之心。这种深厚的联系在J.S.巴赫的音乐创作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其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艺,更传递了新教信仰的力量,或许说,J.S.巴赫家族的虔敬观念就从未脱离过马丁?路德的旨意。

一、巴赫的“引领者”——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心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517 年10 月31 日,维滕贝格大教堂门口的《九十五条论纲》(Ninety-five Theses)正式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马丁?路德并非首位反对教会腐败的宣言者,但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因素促成了这次革命斗争的来临。他在当时一定不会知道这样的决定将会在某一天成为整个欧洲,乃至人类史册上的开篇盛事。
《九十五条论纲》直接把矛头指向了罗马天主教皇与天主教会,这样的行为注定让马丁?路德的人生困难重重,但即便在受到生命威胁的处境下他依旧坚持因信称义,即义人必因信得生。这种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是致命的危险。事实上,马丁?路德从未想要推翻罗马天主教会而自立门户,他起初也只是希望罗马教会能改除弊端,由此恢复纯正的信仰,实行纯粹的制度,而非以榨取民众的利益(赎罪券)来满足教会的需求。然而,随着传阅速度之快和受众群体的不断扩大,马丁?路德的观念确实激发了大众的共鸣,翻天覆地的革命(路德宗)最终让罗马的宗教变为了德意志的宗教,由此开创了普罗大众精神上的自由——反对“外在”形式的手段而坚定“内在”精神的信仰。

马丁?路德在当时用三个“唯独”体现了他超越时代的慧识——“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即《圣经》取代教会—恩典取代善功—信仰取代教皇。这些内在核心的精神不仅为宗教革命带来了全然的新貌,更为德意志文化的变革注入了有形的力量。对于大多数平民而言,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生活终于要来了。回观历史,马丁?路德与天主教无心的“决裂”同时标志着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这包括了民族的独立、民族的美德、民族的语言、民族的学术以及民族的艺术。此外,马丁?路德伟大的形象还体现在他为德国新教音乐做出的划时代贡献,这意味的不只是他在宗教音乐成形上的努力钻研,更指向了他开拓音乐教化意义上的思辨。
提到音乐方面,马丁?路德受法兰西勃艮第音乐家的影响极深,他常常与好友们聚唱像若斯坎?德普雷(Josquin des Prez)这类作曲家所谱写的世俗音乐与圣乐。在爱森纳赫求学期间,他更是以教士的身份主持仪式,此时,他接触了大量的赞美诗、经文歌、复调弥撒曲。据不完全记载,马丁?路德与好友约翰?瓦尔特(Johann Walter)和康德拉?鲁普夫(Conrad Rupff)出版的歌曲就涵盖了74 首德语和47 首拉丁语歌曲。这些歌集主要是为他开创的会众同唱的形式所用,有别于原始罗马教会的圣乐(只属于神父和唱诗班)。从这一角度来看,会众同唱与仪式的融合蕴含了自发且平等的社群意识,这深刻展现了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他不仅打破传统的既定,而且认为崇拜上帝应贯彻在人类的全部生活中。马丁?路德深信,上帝所赐的恩典能助信徒领悟缔造世界的深意,这种恩典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充满活力、和谐与美善的精神力量。它以愉悦、有力的方式存在,既全面又完美。马丁?路德强调,上帝所赐的万物都应在爱中与邻人分享,这不仅被视为一种责任,更是传递互助与关爱的信息。人们通过会众同唱的糅合方式而共同体验着美好或苦难,从而真正领受世界缔造的意义,实现全面而美善的坚定信仰。因此,他亲自创作了许多朗朗上口的简易弥撒曲,还把大量赞美诗中的拉丁文精心翻译或改写成德语,为的就是让会众能够以最简便的方式理解神学性质的实质内容。在马丁?路德的音乐观中,他始终认为音乐是上帝的赐予而不是人的功绩,因此,他将音乐描述为“声音中的布道”,正如他所言:“除了上帝的话语之外,音乐值得最高的赞扬。”根据《圣经》的神话,人类由于原罪被赶出了伊甸园,地球也成了苦难的山谷,而世界里的音乐性并未消失,当气体(沉寂之声)开始运动追逐时便发出了乐音的声响,圣灵以奇特的方式使万物发出响音。依据这样的“理论”,人类的极乐便存在于聆听(听觉)之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