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
推荐连接万物
》
售價:NT$
290.0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750.0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NT$
225.0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編輯推薦: |
一套书包括中国新世纪20年最经典的科幻作品。
各具风格的故事,梳理中国科幻的发展历程 ,揭秘前沿科技的知识宝藏。
60 活跃在中国科幻界的老中青三代作家,为你呈现中国科幻的文化内核。
200万字的阅读量,燃烧你的脑细胞,触摸想象力的天花板!
|
內容簡介: |
“中国科幻经典大系”共十二册,集中国当代科幻二十余年之精华,涵盖老、中、青三代名家——包括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吴岩、郝景芳等六十余位作家的一百篇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荣获“雨果奖”“银河奖”和“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等。不同文风的作品,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科幻的万象与魅力,为读者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
關於作者: |
姚海军,《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成都科幻协会会长。
刘慈欣,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
|
目錄:
|
1.野火 念语 009
2.异变者 阿缺 033
3.闪耀 陈梓钧 041
4.博物馆之心 糖匪 105
5.无数个新年 灰狐123
6.讨厌猫咪的小松先生 程婧波145
7.终极爆炸 王晋康161
8.天下之水 韩松 223
|
內容試閱:
|
前言 姚海军/文
在时光列车即将驶入 21 世纪之际,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先生在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支持下,主编了洋洋大观的六卷本“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丛书”,用精心遴选的 300 万字作品,勾勒出 20 世纪科幻文学发展的基本样貌。叶永烈先生不仅是一位影响深远、对科幻文学有着独到观察的科幻小说家,他在科幻史料的发掘和研究方面,也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因此,“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丛书”在今天仍然是回望 20 世纪科幻文学的上佳读本。
叶永烈先生对科幻文学的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他在该丛书序言中甚至提议:“以后在每个世纪末,都出版一套‘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丛书’。”但令人痛心的是,2020 年,叶永烈先生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出版界的朋友始终铭记他生前的愿望,曾在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多年、曾任福建人民出版社社长的房向东先生和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现任社长陈远
先生多次相约,希望我能与刘慈欣一起续编“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丛书”。
21 世纪不是才刚刚开始吗?当我抛出这样的疑问时,两位出版人不约而同给出了一个相同的理由:虽然 21 世纪只过去了 20 年,但这 20 年是中国科幻迄今为止最为光彩夺目的 20 年,我们有理由提前实施叶永烈先生的计划。
我深以为然。
自进入 21 世纪,我国科幻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以吴岩、韩松、柳文扬、何夕、星河、潘海天、凌晨、杨平、赵海虹等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进一步壮大了他们在 20 世纪最后 10 年悄然发起的新科幻运动,为科幻文学带来青春的律动和类型的大幅拓展。
1993 年偶然闯入科幻世界的王晋康,迅速在世纪之交成为中国科幻重要期刊《科幻世界》的台柱子作家,他的一系列短篇《生命之歌》《七重外壳》《终极爆炸》,以及后来的长篇《十字》《与吾同在》《蚁生》《逃出母宇宙》,为 21世纪的中国科幻增加了文化上的厚重和哲学层面的思辨。
1999 年,中国科幻界另一位明星作家刘慈欣闪亮登场,并在其后的 10年里密集发表了《流浪地球》《乡村教师》《中国太阳》等一系列高水准的中短篇佳作。2006 年,刘慈欣的《三体》开始在《科幻世界》连载,一时洛阳纸贵。紧接着,2008 年和 2010 年刘慈欣又相继出版了《三体 2·黑暗森林》和《三体 3·死神永生》,将《三体》三部曲发展成一个无与伦比的恢宏宇宙。2015 年 8 月 23 日,刘慈欣的《三体》(英文版)获第 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作家首次获得雨果奖,为中国科幻以及中国科幻与世界科幻的对话交流开创了全新局面。《三体》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科幻热潮,这一热潮甚至波及海外。《三体》在北美、欧洲以及日本都创造了中国科幻小说的销售纪录,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三体》在今天仍然备受关注,因此,最近 10 年也被很多评论家称为“后三体时代”。
“后三体时代”几乎无处不闪耀着《三体》的辉光,但就在这辉光中,新星的力量在悄然执着地生长。郝景芳、陈楸帆、江波、宝树、张冉、七月、拉拉、迟卉、长铗、谢云宁、夏笳、程婧波、顾适、阿缺、杨晚睛、梁清散、钛艺、廖舒波……新一代的科幻作家(亦称更新代作家)以更为敏锐的眼光审视并界定科幻的意义,试图在文化传统和国际潮流、现实和未来、科技和伦理的交织中找到立足的锚点。更让人惊喜的是,当下科幻舞台的中心,不仅有新生代、更新代,王诺诺、索何夫、陈梓钧、昼温、念语等 90 后作家也已经崭露头角。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大卫·布林预言,世界科幻的未来在中国。我想,有才华的年轻人不断涌现,应该是这预言最坚实的支撑吧。
科幻的繁荣,意味着我们无法仅以《三体》为轴心对这 20 年进行评说。中国科幻之所以丰富多彩,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包容性。21 世纪以来,以“何慈康”(指何夕、刘慈欣、王晋康)为代表的“核心科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拥趸众多;韩松式“边缘科幻”也一直特立独行,绽放异彩。可以说正是由于有韩松式作家的存在,中国科幻才成为一个完美的大宇宙。韩松被认为是被严重低估的科幻作家,他的小说既有对当下至为深刻的洞察,也有对未来最为大胆的寓言式狂想,对飞氘、糖匪、陈楸帆等更新代科幻作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科幻的繁荣,还意味着针对不同年龄层读者创作分工的完成。在原本被认为属于儿童文学的科幻小说日益成人化的同时,在科幻的内部,少儿科幻分支开始重新被认识,并迅速发展。一方面,专门为儿童写作的科幻作家异军突起,包括杨鹏、赵华、马传思、王林柏、陆杨、彭柳蓉、超侠等,其中赵华、马传思、王林柏凭借自己的科幻创作获得了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另一方面,成人科幻作家进入少儿科幻领域也渐成趋势,王晋康、刘慈欣、吴岩、星河、江波、宝树等均创作了少儿科幻作品,吴岩的《中国轨道》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这套“中国科幻经典大系”虽然未直接沿袭叶永烈先生“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丛书”的书名,但基本遵照了后者的编辑体例,将 21 世纪第一个 20 年科幻小说的主要创作成果分为 12 册呈献给广大读者,其中很多作品都获得了中国科幻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等重要奖项,亦有不少作品被译成英、日、法、意等语言在国外发表。其中,《北京折叠》甚至获得了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作者郝景芳也因此成为第二位捧得雨果奖奖杯的中国科幻作家。
佳作纷呈,但篇幅有限。因此,关于本丛书的选编,有几点需要说明:
一、因便利性等原因,本丛书未包含中国港澳台地区的科幻作品,将来有机会另补一编。
二、21 世纪第一个 20 年科幻创作繁盛,为尽量多收录中短篇佳作,本丛书未收录长中篇及长篇作品。
三、同样因为篇幅有限,无法收录很多作家的全部代表作,我们只能优中选优。
四、个别作品因为版权原因,故未收录。
五、本丛书的编选由我和慈欣共同完成。我初选后,交由慈欣审定。
慈欣阅读量惊人,很高兴和他一起完成这项有意义的工作。
六、感谢所有入选作者对主编工作的支持,感谢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对本丛书选编工作的大力支持。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是一家有科幻出版传统的出版社,20 世纪 90 年代推出的“世界科幻小说精品丛书”、六卷本的“科幻之路”和六卷本的“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丛书”均影响深远。希望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每隔 20 年,都能出一套“中国科幻经典大系”,直到 22 世纪,汇编成蔚为大观的第二套“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丛书”。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落日。
太阳落下去了,像个粘在天际线上的鹅蛋黄,天边呈现奇异的粉红色,船一样的云低低地飘浮在空中,仿佛触手可及。
我爬上七楼天台。有一个剪影落在水管上,撑着手,望着天边,一动不动,像只晒太阳的老猫。夕阳的光芒里,我看不清他的脸,可我知道那是谁。
“老谭。”我喊他。
“嗯。”他转过来,说,“台风要来了。”
“台风来了就会这样?”我指着天边的一片血色问。
“不是。我只是觉得这景色……很难得……”
“红薯不会被淹吧?那东西泡了水会烂掉的……我们寝室后头种的全是红薯。”我朝天台下看去,绿色的三角叶子连成一片。老谭以前和我说,他来学校的时候,花台里种了很多好看的绣球花。但后来绣球花都死了,人们连吃饭都顾不上,于是花台里就种上了红薯和芋头。
“会淹掉的。”老谭的眼睛还是一动不动地看着夕阳,但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索了一会儿,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小土豆递给我。这土豆比鸡蛋稍微大些。我犹豫地看着他。在饥荒蔓延的当下,分享食物代表着最高程度的友谊。
“你拿着,我还有。”他说着,从口袋里摸出另一个土豆。
天边的粉色渐渐变成了暗红,着了火似的,像是火苗从天际线一路烧到了半空,甚是诡异。
我还记得另一场大火。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家有一片枣园,是从爷爷手上传下来的。
园子里枣树的树龄都不小,六七十岁了,盛果期。我爸爸每年悉心打理枣园,闲时也插条种上些小枣子。每年四五月,枣树开了花,雪白一片,星星点点。天热些,树上就有了小青枣,等到它们泛了红,天气也就要凉下来了。收了枣子,就会有开着皮卡的商贩踩着时节打城里来。我爸爸和他们讨价还价后,卖掉枣子,然后修剪枝叶,等待来年的春天。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枣园是我们家的生计,也是我们家的骄傲。快开学的时候,枣树就会挂满青红相间的果子,这也是我们家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然而那一年夏天,明明是难得的风调雨顺,我爸爸却天天跑果园,不打药、不施肥、不除草、不浇水,只是点着烟,愁容满面地站在枣园里,一站就是一个下午。到暑假过了一半的时候,他说:“没救了,一园子的‘枣疯子’。从没见过这样的……烧了吧,别祸害别家的枣树。”
我困惑地望着他,问:“枣树怎么了?”
“枣树疯了。”他说。
“疯……了?枣树怎么会疯?”我问。只有人才会疯,我想。
他指着枣树,只见树顶长出了一丛丛浅绿色的嫩叶子,远看像许多绿色的蜂窝。每丛叶子都细密极了,叶子挤着叶子,嫩绿嫩绿的。往年应当挂满果子的枝条上,只稀稀疏疏散落着些许小枣子。
“光长叶子了……疯了似的长。”爸爸长叹一声。
长叶子怎么会是疯了呢?我觉得是爸爸疯了。
不久之后,他拎着一个桶子,在枣树林东边洒上一圈油,点起了火。
火舌从东头一路蹿到西头,自午后烧到傍晚,枣园在熊熊大火里化成了灰烬……夕阳照在我爸爸的脸上,他的面目一片模糊。他一言不发,像是在火光里凝成了一尊雕塑。我惶恐地望着他的脸,心想爸爸真的疯了。
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
那也是往昔投在我记忆里的最后一个清晰的背影。以后的日子,我不愿意回想,于是模糊了它们的面目,将它们藏进了记忆里最深的角落。
若干年之后,我第一次晓得,我们园子里的枣树之所以会得枣疯病,是由一类介于病毒和细菌间的类菌原体引起的,此类类菌原体经由叶蝉传播。得病的枣树花果会变成嫩绿色的小叶,一路疯长,长成一丛丛的叶子,耗尽植株的养分。小树当年就枯萎,大树挺上两三个年头也逃不过一死,治不了。
本来,类菌原体没有细胞壁,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只能依靠叶蝉等寥寥几类昆虫传播,扩散缓慢。可就在那一年,新的变种出现了,它经由病树的呼吸作用向空气排放细小的菌体,菌体有膜包被,随风飘散,可以存活三个月或者更久。很快,我们的枣树就悉数染病,无一幸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