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以公共之名:当代美国的社会失范与反思

書城自編碼: 402207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杰迪代亚·珀迪[Jedediah Purdy]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109107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漆艺技法全书:工艺原理与基础技法
《 中国漆艺技法全书:工艺原理与基础技法 》

售價:NT$ 822.0
晋朝的死结
《 晋朝的死结 》

售價:NT$ 458.0
文明的冲突: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交锋(第2版)
《 文明的冲突: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交锋(第2版) 》

售價:NT$ 374.0
神经形态光子学 Neuromorphic Photonics
《 神经形态光子学 Neuromorphic Photonics 》

售價:NT$ 879.0
困顿与超越 : 心理学家的逆境人生与智慧指引
《 困顿与超越 : 心理学家的逆境人生与智慧指引 》

售價:NT$ 307.0
Web3时代的AI战略:构建BASICs框架,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
《 Web3时代的AI战略:构建BASICs框架,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 》

售價:NT$ 411.0
一岁一喜欢
《 一岁一喜欢 》

售價:NT$ 223.0
巨浪:生成式AI的史诗与现实
《 巨浪:生成式AI的史诗与现实 》

售價:NT$ 416.0

編輯推薦:
《柯克斯书评》《出版人周刊》《纽约时报书评》《波士顿书评》等高度评价
《巴尔的摩太阳报》《时代周刊》《纽约日报》等强烈推荐
杜克大学法学院教授杰迪代亚珀迪的经典成名作,兜兜转转直击当今时代靶心!
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环境法学者杰迪代亚·珀迪从他的家乡西弗吉尼亚州的乡村生活开始谈起,讨论了环保、基因科技等时代热门话题,他认为当代美国充斥着对公共价值的不信任和嘲讽,展现了美国政治的失能以及大众对于政治的失望,其背后反映了美国人的怯懦与不安。
通过本书,不仅可以理解当代美国的社会失范现象,更有助于预警美国式的时代危机。即使写于千禧之年,它仍然是真实的、有力的、一针见血的。
一场对当代美国社会的“望闻问切”,直击社会失范的时代弊病
民众羞于表达个人信念、怀疑一切政治许诺、冷漠对待公共事务、公开嘲笑国家性和公共性的价值及其捍卫者……这些社会失范现象在当代美国已显而易见。美国之兴起或许只是一种假象,其背后的内部矛盾、精神危机、社会撕裂,或许已经为未来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可以说,本书是杰迪代亚·珀迪对美国现代生活的严肃审视。
探索讽刺文化,揭示“阴阳怪气”语义背后的社会真相
內容簡介:
民众羞于表达个人信念、怀疑一切政治许诺、冷漠对待公共事务、公开嘲笑国家性和公共性的价值及其捍卫者……这些社会失范现象在当代美国已显而易见。要想理解美国的这一时代精神特质,需要理论和系统的分析,也需要理性和深刻的探索。
《以公共之名:当代美国的社会失范与反思》结合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以引人入胜的方式解释了美国的时代之疾,意图促使人们思考,什么才是治愈和改善社会的关键。
關於作者:
作者:杰迪代亚·珀迪(Jedediah Purdy),美国著名法律学者、文化评论人,1997年成为“杜鲁门学者”,曾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现为杜克大学法学院教授,专门研究环境政治。他是法律与政治经济学倡议的联合创始人,也是耶鲁大学出版社《新法律综合》的联合编辑。其作品主要围绕法律、政治和自然环境,著有《自然之后:人类世的政治学》(After Nature: A Politics for the Anthropocene)、《这是我们的土地:为新联邦而抗争》(This Land is Our Land: The Struggle for a New Commonwealth)等。
译者:张子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天主教鲁汶大学(荷兰语)神学及宗教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晚期思想家奥古斯丁的时间理论,研究兴趣包括历史学、社会学、地缘政治学等。
目錄
前? 言 / 001
引? 论 / 019
第一章? 遁? 世 / 027
成长中的反讽 / 035
渴望家园 / 042
归乡捷径 / 048
第二章? 政治的失能 / 061
当下政治的面貌 / 067
在政治失能的境况中 / 070
治疗性政治 / 083
恢复公共领域 / 092
第三章? 公共实践 / 101
公共匮乏 / 107
适度依赖 / 111
平凡的责任 / 119
责任与自由 / 132
走向公众 / 137
合二为一 / 139
第四章? 土地法:政治选择与关注 / 143
群山之死 / 148
煤炭的力量 / 151
法律之下的景观 / 153
重塑法律 / 157
煤炭的真实成本 / 162
事情的本来面目 / 164
法律与责任 / 168
第五章? 邻居与机器:技术与责任 / 177
关于基因的思考 / 184
通向至恶 / 195
通过技术思考 / 200
第六章? 反讽与狂喜 / 205
奉献的不安 / 213
责任与尊严 / 216
事物的充足性 / 222
后? 记 / 229
原书参考书目 / 235
致? 谢 / 240
內容試閱
二十四年前,一名美国青年站在世纪之交的路口,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他忧虑地看到美国文化和公共生活中的种种病症,向自己的读者发出诚恳而急切的呼吁,期盼在未来听到希望的回响。二十四年后,年近半百的大学教授笔耕不辍,却依然不能阻止一切向深渊坠落。历史在他的读者面前发出雄辩的证言,却也无情地把他早年的热切希望踩在脚下。
这名来自山区的青年叫作杰迪代亚·珀迪。他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阿巴拉契亚山区,十三岁以前在家学习。随后,他在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和哈佛学院完成高中学习,并于1996年入选美国斐陶斐荣誉学会。这家成立于1776年的组织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生荣誉学会。1997年,他又成为“杜鲁门学者”。2001年,他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此时,珀迪已经出版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著作,也就是接下来我们会一起品读的这本书。
Common一词,在英语中有两种含义,一为“共享”,二为“司空见惯”。在珀迪笔下,两层意思交织在一起,为读者描绘出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却被我们视若无睹的重要事物。但在进入正题之前,年轻的珀迪先是写下了一段声情并茂的前言。在前言中,他从美国当时流行的“反讽”这一现象出发,深入剖析了为何这一现象在美国大行其道。他所说的“反讽”在中文语境下,更接近于一个十分接地气的词汇——阴阳怪气。不过,在英文语境中,“反讽”又多了一层幽默、成熟的意味。珀迪敏锐地从这个现象中注意到一种对世界和公共言论的不真诚,并将这一现象同美国当时的政治困境关联起来。在前言的最后,他笔锋一转,回到了自己生长的山区,描绘了自己和家人、邻居在农场和社区中的劳作。对他来说,这些美好的回忆,正是他要在人生中捍卫的。
天不遂人愿。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辩论行将结束时,主持人曾要求希拉里·克林顿和唐纳德·特朗普分别表明对方身上一个值得尊敬的地方。希拉里表示自己只尊敬特朗普的孩子们,而特朗普则表示自己尊敬希拉里“努力”且“永不言弃”。两人彼此之间的阴阳怪气似乎是对珀迪担忧的遥远回声。在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的公共生活变得越发混乱且戏剧化,为世界增添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时至今日,我们又看到在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阴阳怪气的内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珀迪对美国所做的“望闻问切”,是否也能让今天的我们醍醐灌顶?答案就在书中。
本书分为六章。开篇分析了四类群体:反讽者;迷信者;自由职业者;数码精英。珀迪通过检视不同群体的世界观,指出这些群体的共性是对公共生活的逃避。在第二章中,本书展现了美国政治的失能以及大众对于政治的失望,并一针见血地批判了以克林顿为代表的虚伪政治秀。尽管充分理解政治在人民心目中的负面形象,珀迪依然请求读者不要丧失对公共生活本身的信心。他在第三章中探讨了公共领域和私人事务在美国文化中的关系,并借用了 生态学上的“公地”概念来建立自己的框架。他在三重不同的层面讨论了“公域”,分别是道德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通过三者错综复杂的紧密联系,这位年轻的大学生试图找出一种解决方案。他还对自然界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第四章中,珀迪向读者展示了同前言中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阿巴拉契亚的古老山脉,正在因资本的贪婪而支离破碎。即使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之后,煤炭公司依然肆无忌惮地破坏着环境。第五章的焦点则是其时方兴 未艾的基因技术。珀迪表达了自己的忧思,试图在狂热的拥护者和死板的反对者之间找到一条不偏不倚的中道。最后,他简要地回顾了本书的内容,抒发了自己在痛苦中所怀有的希望。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珀迪教授的协助,在此谨向他表示敬意。苏泓睿先生对本书的细节提供了许多建议和意见,在此对他表示感谢。

这本书是对一个充满反讽的时代所做出的回应。幽默的反讽已经成为我们老练而善于处世的标志。一个阴阳怪气的人在言谈和行为举止上都避免了所有天真幼稚的表现,无论是忠心、信仰还是希望。他巧妙地抗议着他所说的话、所做的手势和表现出的行为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语调、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的变化,他表明自己完全清楚在哪些方面别人把他看作愚蠢或幼稚的,而他自己甚至也这么看。他的戒心是对语言本身的不信任。他拒绝承认自己的话语。作为对这一切的回应,这本书是一个恳求,恳求大家去重视宣告脆弱希望的价值。一种观点认为,希望正是因为其脆弱性而不可或缺,而这允许我们忽视这些希望的鲁莽和贫乏。我的写作目的是严肃对待我们的压抑,并探询我们需要什么来克服它来真诚地谈论那些不确定的希望。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理解当今的反讽。反讽中包含了一些恐惧,那是对背叛、失望和羞辱的恐惧。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疑虑:如果过度相信、希望或关心某些事物,会让我们对这一切伤害空门大开。反讽正是一种拒绝这些可能背弃我们之物的方法。然而,反讽中也包含了一些洞见,让我们有时候必须去思考这些讽刺者是否是正确的。他们表达了一种感受,即世界已经变得老旧、乏味而贫瘠,而人们理所当然地厌倦了这一切。没有什么能够使我们欣喜、感动、灵光乍现或寒毛直竖,甚至没有什么让我们感到微微一惊。我们今日所遇到的一切都不过是翻拍、重映、翻版或重播。眼所未见时我们就了然于胸,因为我们早已将千山看遍。
是什么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疲惫?首先,我们都具有精致的自我意识。环顾四周,我们看到商业广告嘲弄着广告本身的概念,情景喜剧拿自身开涮,而形象顾问详细介绍了将人的个性作为产品来进行设计和营销的技术。我们无法拥有任何私密的时刻,也没有任何独属于自己的话语,无论是爱语、同情还是谴责,都已经在大屏幕上被无数人看过。我们无法谈论赔偿或道歉,而装作不知道这些话已经被政客们用于自私自利的,乃至几乎道德上有伤风化的用途。即使我们同大自然独处,比如在乡间小道上骑车或于崎岖山路上徒步时,我们这些不情愿的反讽主义者也意识到,我们在此情此景中的乐趣已经被无数的里昂·比恩产品目录、安塞尔·亚当斯日历和那些描述荒原或田园生活的广告所预见。因此,我们在我们的言语和思想中,都感觉到一种不真实感。它们是肤浅的,属于其他人和其他各种目的;它们不属于我们自己,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属于我们自己。反讽的态度所表达的正是这种感受,以及不愿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舞台上的愿望。
反讽也在回应其他事物。在过去大约二十五年中,政治已经变为死气沉沉的想象。它再也不是道德和历史正剧的舞台。它看起来已经变得琐碎、乏味而狭隘。如果政治在最近几十年间没有那么重要,这种变化也将是无关紧要的。然而,两百多年来,政治一直是灵感和目标的伟大泉源之一,塑造了许多人的生活。从法国大革命的激进阶段开始,政治就承诺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困境。基于这个承诺,政治可以消除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所有愚蠢、残酷和疯狂,并以公平和人道的安排取而代之,让人们首次按照天赋的自由来生活。无论是雄心勃勃、震撼世界的革命者,还是英美十字军式的改革家,都将政治视作男男女女撬动历史杠杆的支点。他们只需要一个坚实的立足点,就能实现阿基米德的夸口并改变世界。这一非凡的承诺吸引了那些最有能力且最需要希望的人。他们对苦难和残酷最敏感,并无比强烈地想要做斗争。政治是让那些最敏锐地意识到应然的人将道德真理转化为历史现实的手段。在近两个世纪,对许多人来说,政治实际上取代了宗教的地位。它为许多人的生命赋予了目的。它那改天换地的目标承载着救赎的诺言,应许给整个社会,也应许给为改变社会而奋斗的个人,应许给他们所付出的劳苦。政治成了一条道路——通向鞠躬尽瘁,通向英雄主义,通向超凡入圣。
因为它的野心如此高深远大,所以政治提出了一些让严肃的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政治许诺(有时是威胁)要解决一系列问题:生活在怎样的国家,成为怎样的人,怎样工作,甚至是怎样恋爱。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表达的看法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尽管人们有时不情不愿地,有时则是热情地赞同他。他写道:“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类命运的问题以政治的形式呈现。” 不承认这一真理,就意味着回避时代的主要话题。
所有这一切现在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很难再被记起。如果说恳切地谈论个人事务已经很困难,那么恳切地谈论公共议题似乎就显得不正常了:这不仅是天真,而且是居心不良。这是因为政治如今被看作谎言和险恶用心的专属领域。此外,人们认为每个人都能看透这些言辞,让言论背后的动机就像寓言故事中穿新衣的皇帝一般显而易见。公共生活呈现出一种仪式感,但这仪式仿佛来自一个迟暮衰颓的信仰,只能以老旧的祷文进行:再没有其他赞美诗可用,人们也对机械的言辞漠不关心。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