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知名大家的散文合集
作者包括梁实秋、丰子恺、季羡林、老舍、鲁迅等。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绝妙的文笔。
文字细腻又充满哲思
名家作者中,有人多愁善感,有人自由洒脱,有人理智冷静,有人随性淡然,但都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或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或让读者对自己的生活生出新的反思。
保留原文,韵味独特
考虑到文学大家的个人写作习惯,以及过去与现在迥异的语言环境,为了保留作品的独特韵味,让读者们感受大师们的文字中所蕴含的不同魅力,编校过程中尽量保留了原文的词语用法,原韵悠长。
印刷精美,图文交汇
书中采取双色印刷,其中收录精美插画素材,与文字交映生辉,带给读者更悦目的阅读体验。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近现代名家散文合集,以中国传统四时八节为选题思路,精心挑选了包括季羡林、汪曾祺、丰子恺等人在内的近现代文学大家共42篇文章,以春、夏、秋、冬为四章,带大家领略大师们眼中的中国四时之美,体会他们笔下的四时变迁悲喜之情。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本书,感受到中国传统美学的博杂繁复和动人魅力。
|
關於作者: |
季羡林(1911—2009),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他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清新明丽、简单质朴见长,擅长描绘日常生活小事,展现生命的欢愉与困顿。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丰子恺。中国现代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漫画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
|
目錄:
|
第一章
兰时:春来一季,心生欢喜
春——朱自清 / 文
002
春满燕园——季羡林 / 文
005
春来忆广州——老舍 / 文
008
北平的春天——周作人 / 文
011
风筝——鲁迅 / 文
016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 / 文
020
春游颐和园——沈从文 / 文
029
家园之春——林语堂 / 文
039
“春朝”一刻值千金——懒惰汉的懒惰想头之一——梁遇春 / 文
046
春意挂上了树梢——萧红 / 文
053
钓台的春昼——郁达夫 / 文
057
第二章
槐序:人散夜静,淡月如钩
夏三虫——鲁迅 / 文
070
荷塘月色——朱自清 / 文
072
夏天——汪曾祺 / 文
076
梧桐树——丰子恺 / 文
080
北平的夏天(节选)——老舍 / 文
083
雨的感想——周作人 / 文
086
老北京的夏天——肖复兴 / 文
091
燕居夏亦佳——张恨水 / 文
106
苦夏——冯骥才 / 文
108
夏天的旅行——艾芜 / 文
112
扬州的夏日——朱自清 / 文
115
第三章
素商:山河忽晚,人间已秋
故都的秋——郁达夫 / 文
120
秋林晚步——王统照 / 文
125
济南的秋天——老舍 / 文
129
秋——丰子恺 / 文
132
秋光中的西湖——庐隐 / 文
137
异国秋思——庐隐 / 文
148
印度洋上的秋思——徐志摩 / 文
153
北京的秋花——汪曾祺 / 文
163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 文
169
秋夜——鲁迅 / 文
172
第四章
玄英: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寒冷也是一种温暖——迟子建 / 文
176
蛛丝和梅花——林徽因 / 文
179
陶然亭的雪——俞平伯 / 文
184
冬天——朱自清 / 文
192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 文
195
冬天——茅盾 / 文
200
济南的冬天——老舍 / 文
204
关于冬天——苏童 / 文
207
白马湖之冬——夏丏尊 / 文
212
冬日絮语——冯骥才 / 文
215
|
內容試閱:
|
春满燕园
季美林/文
燕园花事渐衰。桃花、杏花早已开谢。一度繁花满枝的榆叶梅现在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连几天前还开得像一团锦绣似的西府海棠,也已落英缤纷、残红满地了。丁香虽然还在盛开,灿烂满园,香飘十里;但已显出疲惫的样子。北京的春天本来就是短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看来春天就要归去了。
但是人们心头的春天却方在繁荣滋长。这个春天,同在大自然里的春天一样,也是万紫千红、风光旖旎的。但它却比大自然里的春天更美、更可爱、更真实、更持久。郑板桥有两句诗:“闭门只是栽兰竹,留得春光过四时。”我们不栽兰,不种竹:我们就把春天栽种在心中,它不但能过今年的四时,而且能过明年、后年、不知多少年的四时,它要常驻我们心中,成为永恒的春天了。
昨天晚上,我走过校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远处的蛙鸣划破深夜的沉寂。黑暗仿佛凝结了起来,能摸得着,捉得住。我走着走着,蓦地看到远处有了灯光,是从一些宿舍的窗子里流出来的。我心里一愣,我的眼睛仿佛有了佛经上叫做天眼通的那种神力,透过墙壁,就看了进去。我看到一位年老的教师在那里伏案苦读。他仿佛正在写文章,想把几十年的研究心得写下来,丰富我们文化知识的宝库。他又仿佛是在
备课,想把第二天要讲的东西整理得更深刻、更生动,让青年学生获得更多的滋养。他也可能是在看青年教师的论文,想给他们提些意见,共同切磋琢磨。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微笑。对他说来,这时候,除了他自己和眼前的工作以外,宇宙万物都似乎不存在,他完完全全陶醉于自己的工作中了。
今天早晨,我又走过校园。这时候,晨光初露,晓风未起。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绿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宛如一面明镜。还看不到多少人走路,但从绿草湖畔,丁香丛中,杨柳树下,土山高头却传来一阵阵朗诵外语的声音。倾耳细听,俄语、英语、梵语、阿拉伯语等等,依稀可辨。在很多地方,
我只是闻声而不见人。但是仅仅从声音里也可以听出那种如饥如渴迫切吸收知识、学习技巧的炽热心情。这一群男女大孩子仿佛想把知识像清晨的空气和芬芳的花香那样一口气吸了下去。我走进大图书馆,又看到一群男女青年挤坐在里面,低头做数学或物理化学的习题。也都是全神贯注,鸦雀无声。
我很自然地就把昨天夜里的情景同眼前的情景联系了起来。年老的一代是那样,年轻的一代又是这样。还能有比这更动人的情景吗?我心里陡然充满了说不出的喜悦。我仿佛看到春天又回到园中:繁花满枝,一片锦绣。不但已经开过花的桃树和杏树又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连根本不开花的榆树和杨柳也满树红花。未名湖中长出了车轮般的莲花。正在开花的藤萝颜色显得格外鲜艳。丁香也是精神抖擞,一点也不显得疲惫。总之是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这难道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幻象吗?不是的,这是我心中那个春天的反映。我相信,住在这个园子里的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同学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春天,眼前也都看到这样一个春天。这个春天是不怕时间的。即使到了金风送爽、霜林染醉的时候,到了大雪漫天、一片琼瑶的时候,它也会永留心中,永留园内,它是一个永恒的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