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編輯推薦: |
一部“打开的山海经”,揭开八闽大地的神秘面纱,读懂闽人生活智慧,
文博专家三十年倾心考古研究,呈现数百个珍贵遗产资源,沉浸式感受福建万年历史文化的高光时刻。
|
內容簡介: |
从最早发现闽人的踪迹——三明万寿岩遗址开始,到迈向大海的第一块踏板——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再到福建海洋文化的开始——闽侯昙石山遗址,然后是跨海而来的石锛,书写着万年“海峡故事”的南岛语族,最后到太平洋的“归舟”去寻找遥远的原乡……我们紧跟闽人的步伐,穿越万年,沿着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探寻八闽大地上的神奇故事!
|
關於作者: |
周新华,历任浙江省博物馆学术部主任、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副院长,现为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古代物质文化史、浙江地方文史研究,文史双栖,已出版专著30部、合著26部。
|
內容試閱:
|
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武夷山横亘闽西北,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纵贯闽中;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交溪、木兰溪等河流蜿蜒流转于群山之间,缓缓汇入大海。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
那么,如果回溯历史,或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最早的福建人出现在什么时候?换句话说,在距今 1 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福建有没有出现“人”呢?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受历史、人才等因素制约,福建的考古力量一度十分薄弱,在相当长时间内,福建是全国仅剩的三个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地区(西藏、上
海、福建)之一。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经过福建博物院等机构的考古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福建才填补了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30 多年来,福建陆续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遗址(地点)百余处。
不过,除了漳州北郊莲花池山、三明永安贡川黄衣垄等遗址进行过考古发掘之外,其他遗址很少真正进行过考古发掘,一般只是通过调查得到资料,没有确切的测年数据,也没有文化层信息,因而对分析福建史前人类情况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直到三明万寿岩被重新“发现”,才根本改观。距今 18.5 万年前的福建人的远古家园,渐渐展露在世人面前。
随着更多的考古发现陆续面世,人们才惊喜地发现:背山面海的八闽之地,原来早就是一块人类生活的热土!从遥远的石器时代,到后来的青铜时代,再到汉代的闽越国时期、两晋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在每一个历史时段,勤劳、智慧而又敢想敢干的福建人,都以他们非凡的创造力完成了令后世福建人足以为之骄傲自豪的辉煌业绩。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你可以把它视作一本专业书籍,书中对于“物”的解读详细而又深入,阅读过后会对文物本身有非常细致的了解。
你还可以把它看成一本别具一格的历史书,六个章节串联起福建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的历史进程,每个章节又包含了若干个片段展现这片土地上的精彩过往。
新石器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
青铜时代的福建,又有哪些令人惊诧的考古发现?
汉代闽越国时期,一个足以与北方都城媲美的庞大的闽越国王城,又为何会深藏在闽北的崇山峻岭间?
两晋隋唐时期,大量中原汉人南迁入闽,他们给福建带来了哪些可喜的变化?
宋元时期,福建迎来了“高光时刻”,泉州甚至被誉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一时期的福建究竟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
到了明清,因虎门销烟而揭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严复都是福建人,他们又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在这本书里,将由文物来讲述一段段历史。你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福建:从最早发现福建人的踪迹——三明万寿岩遗址开始,到迈向大海的第一块踏板——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再到福建海洋文化的开端——闽侯昙石山遗址,然后是跨海而来的石锛,书写着万年“海峡故事”的南岛语族,最后到太平洋的“归舟”去寻找遥远的原乡……
我们要感谢福建考古人 , 是他们栉风沐雨、不辞辛苦地用小手铲揭开了福建历史的迷雾。如果说,他们是摸着材料构筑未知的历史,那这本小书,则是摸着材料构筑读者能懂的历史。来吧朋友,打开这本新书,让我们一起穿越万年,看看福建的过去。那辉煌而美好的过往,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
八闽大地,古史久远。考古资料显示,早在距今20 万年至 18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繁衍。三明万寿岩船帆洞遗址发现的距今 4 万年至3 万年的人工石铺地面,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善居住环境的最早案例,这说明人类在适应自然的同时已具备改造自然的能力。
新石器时期遍布于闽江流域、晋江流域、九龙江流域、汀江流域和广大沿海地区的古人类留下了大量活动遗迹,漳平奇和洞、平潭壳丘头、闽侯昙石山、霞浦黄瓜山等地都留有完整的历史印记。特别是新石器中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初具航海能力,开始了跨海迁徙的尝试,首先从福建沿海迁往台湾岛,继而往菲律宾群岛和南太平洋岛屿迁徙,最终形成了总人数将近 3 亿的南岛语族族群。
福建海洋文化的底色,早在遥远的石器时代已经显现。
01 万寿岩遗址
最早的“福建人”生活在这里
在依山傍海、有“八闽”之称的福建,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哪里?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由于历史原因,福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开始得比较晚,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福建才陆续发现了百余处遗址,填补了旧时器时代考古的空白。
但大多数遗址并没有确切的测年数据和文化层信息,因此,还是无法回答在距今 1 万年以前的遥远的旧石器时代,是否出现过“福建人”这个问题。
一直到1999 年9月,这一情形才被根本改观。18.5万年前的三明万寿岩遗址横空出世,一个远古福建人的家园展露在世人面前!
万寿岩遗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是一座从平地上突兀地耸起的石灰岩孤峰,远远地就能看到。这里本来是三明钢铁厂的岩石开采基地,隆隆的爆破声日夜不停,山峰险遭破坏。
1999年9月,考古人员来到这里调查发掘,在万寿岩半山腰的灵峰洞和山脚下的船帆洞两个洞穴里,陆续发现2000多件远古人类打制的石器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经过测定,年代距今最近的有3万多年,最远的距今约18万年!
2000年1月1日,时任福建省代省长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三明市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是我省史前考古的首次重要发现,也是国内罕见的重要史前遗存,必须认真妥善地加以保护。”
习近平就万寿岩遗址保护所作的重要批示,把万寿岩遗址从开采炸药的轰鸣声中抢救了下来。20多年来,当地牢记嘱托,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保护万寿岩,最终将这个福建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保护了下来,成就了“北有周口店,南有万寿岩”的一段佳话。
02 人工石铺地面
人类最早的“室内装修”工程考古人员在万寿岩山脚下的船帆洞也发现了史前人类的遗迹。经过科学测算,这个遗址距今约3.5万年。也就是说,过了十几万年后,本来住在半山腰的原始人类,开始往山下搬“家”了。
在船帆洞里也出土了不少原始人类打制的石器,从种类来看,有石锤、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等,比十几万年前住在半山腰时,工具多了不少,而且加工石器的技术也进步了。
更让人惊喜的发现还在后面。
考古人员竟然在洞中发现了人工石铺的地面!这一石铺地面呈不规则的“凸”字形,有 100 多平方米,是由大小不一的砾石铺成的,其中还夹有一些河滩上的鹅卵石。
溶洞里是不可能产生河滩鹅卵石的,很显然,这些石料是当时人类从外面带到洞里来的。
他们为什么要铺这样的地面呢?原来,为了抵御恶劣的气候和猛兽的侵袭,聪明的古人类把“家”搬进了船帆洞里。而船帆洞是一个溶洞,洞里的钟乳石会不断滴水。当时的人们为了让自己的住所更加舒适,不仅在洞穴一侧修凿了“U”字形排水沟槽,还从洞外找来河滩鹅卵石,有意铺设了这样的石铺地面,会让住处比较干燥、宜居一些。
这个石铺地面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室内装修”工程!
这是远古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居住条件,利用他们的智慧做出的了不起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人类建筑的一种萌芽形态。
福建人的“老祖宗”还是很聪明的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