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NT$
561.0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編輯推薦: |
思维模式是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那么在纷繁复杂的投资世界中,如何穿越周期、稳健前行,实现长期目标呢?《投资思维》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答案。本书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业界导师陈超执教金融EMBA《全球财富管理》课程的精髓要义,凝聚了他二十多年来的经济洞察与投资实战经验,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全面且系统的投资思维体系。
本书颠覆了传统的投资思维模式,采用跨学科的系统化视角和宏微观相结合的前瞻性理念,深度剖析了投资世界的六大“异象”,告诉您投资思维的“误区”在哪里,投资世界的复杂性在哪里。如何破局投资的诸多“异象”呢?本书博采众长,融合多学科的方法论,提出七大投资思维模式,揭开了复杂投资世界的底层逻辑。
面对动荡与变革的大变局,本书以全球视野揭示了投资世界的八大宏观范式转换,涵盖了从大国兴衰的变局、财富周期的转折、货币金融周期的转换等重大趋势变革。如何应对范式转换带来的市场波动性与不确定性呢?本书提出基于资产功能视角的多元化组合配置策略与以股权投资为主、多元化与分散化相结合的资产配置框架。本书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了一堂拓展全球化配置视野的进阶课,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堂构建投资管理认知体系,进行“降维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作者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EMBA项目全球财富管理课程的精髓要义,凝聚了其二十多年来的经济洞察与投资经验。人生是一个认知迭代的过程。财富是对认知的补偿。投资本质上是认知能力的变现。要想在投资世界中行稳致远,就需把握投资的底层逻辑,构建自己的投资思维框架。
投资世界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现实世界与投资领域存在着六大“异象”,所谓“异象”,就是反常识的,与我们默认的规则不一致的现象。具体包括非线性增长、非正态分布、非连续成长、非独立存在、非有序发展和非理性行为六大“异象”。面对投资世界中纷繁复杂的诸多“异象”,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思维模式。作者提出历史思维、周期思维、长期主义思维、网络思维、心理学思维、价值思维和需求思维。
当前,全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投资世界的八大宏观范式转换深刻改变了固有的投资逻辑。具体包括大国兴衰的周期变局、全球财富周期的转折、货币金融周期的转换、全球人口周期的变局、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周期变革、全球能源周期与能源转型、技术创新周期的新起点与数字化变革的新周期。为此,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模式同样需要适应这一变革,不断探索多资产配置的新模式,构建以股权投资为主、有效对冲宏观风险并实现分散化功能的多周期、多因子的资产组合。
本书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了一堂拓宽全球化配置视野的进阶课,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堂构建投资管理认知体 系,进行“降维投资”的实战课。
|
關於作者: |
陈超,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业界导师,讲授该校金融EMBA项目全球财富管理课程。先后从事国际金融研究、金融体制改革、主权基金资产配置、公开市场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及投资研究等工作。出版《谁在管理国家财富——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经济波动与资产配置》等经济金融专著多部。
|
目錄:
|
导 言 _ 001
第一部分 投资世界的六大“异象”
第一章 非线性的增长模式 _ 031
非线性增长的两种形态——指数型和对数型 033
人类社会重大范式的非线性增长 034
技术的非线性增长 035
引爆点 10% 037
企业的非线性增长——植物界的启示 038
金融市场的非线性增长 041
第二章 非正态分布的金融世界 _ 043
现实世界的幂律分布 045
财富幂律分布的“奥秘” 048
从时空维度看金融市场的幂律分布 050
资本市场的“常胜将军”画像 056
资本市场的“亏损大王”画像 059
金融风险的幂律分布 062
第三章 非连续成长的现实世界 _ 064
连续性思维的认知逻辑 066
客观世界的非连续性 068
人类历史的非连续性 070
金融市场的非连续性 072
企业成长的非连续性 075
第四章 非独立个体的网络空间 _ 079
火箭推进器与马屁股的关系 081
情报网络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起 082
网络社会的第三种“人生杠杆” 083
小米集团的“生态链” 085
网络社会的新物种——平台企业的崛起 088
社会网络的新特征 090
金融网络领域的“蝴蝶效应” 093
第五章 非有序发展的熵增定律 _ 097
熵是什么? 099
熵的热力学解释 099
玻尔兹曼熵 100
香农熵 101
熵增定律 102
人类社会的熵增与熵减 103
金融市场的熵增与熵减 105
企业的熵增与熵减 107
第六章 非理性的人类社会 _ 109
人类社会的非理性 111
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 114
金融市场的非理性 116
市场非理性的放大机制 118
第二部分 多元化的思维模式
第七章 历史思维 _ 123
建立历史思维 124
运用历史思维的优势 127
“时光机理论”与“子宫彩票” 129
降维投资——东南亚“小腾讯”Sea 131
量化研究——瑞·达利欧的大历史观 133
第八章 周期思维 _ 135
躲不开的经济周期 137
均值回归的市场周期 139
资产轮动周期:美林时钟 142
行业轮动周期 143
第九章 长期主义思维 _ 147
长期投资的内在经济逻辑 148
典型长期主义者——巴菲特 151
华为的“乌龟”精神 153
波浪式前进的长期投资 155
长期投资的优势 161
第十章 网络思维 _ 163
网络法则之一:“六度分隔”法则 165
网络法则之二:强关系与弱关系法则 167
网络法则之三:“结构洞”理论 168
网络法则之四:无标度网络 170
网络法则之五:梅特卡夫定律 171目? 录 XIX
第十一章 心理学思维 _ 173
卡尼曼的系统 1 与系统 2 174
行为金融学中的两种偏差:信息处理偏差与行为偏差 175
动物精神 178
“乌合之众”的群体心智 180
第十二章 价值思维 _ 183
静态与动态价值思维 184
企业价值创造 188
价值思维的践行 192
第十三章 需求思维 _ 199
消费者需求是经济运行的基石 201
消费者需求转变决定行业变迁 202
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成功的前提 204
需求特性决定投资前景 205
需求缔造伟大的商业传奇 207
第三部分 投资世界的宏观范式转换
第十四章 大国兴衰的周期大变局 _ 213 3
辉煌与衰落的周期变局 214
大国兴衰的驱动力 216
大国兴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220
第十五章 全球财富分配的周期转折 _ 221
财富分配周期的变化特征 223
财富分配集中的原因 228
财富分配周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32
财富分配周期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235
第十六章 全球货币金融周期的转换 _ 238
众说纷纭的“货币金融周期” 239
货币金融周期的驱动力 242
货币金融周期对经济与市场的影响 244
当下的货币金融周期位置 248
第十七章 全球人口周期的变局 _ 252
人口的周期变化特征 254
人口周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59
人口周期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262
第十八章 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周期变革 _ 265
全球价值链的内涵 266目? 录 XXI
大国兴衰的驱动力 216
大国兴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220
第十九章 全球能源周期与能源转型 _ 281
什么是能源转型 282
历史上的能源转型 283
全球第三次能源转型的特征 284
能源转型带来的投资机遇与挑战 290
第二十章 技术创新周期的新起点 _ 293
技术创新周期的含义 294
历史上的技术创新周期 297
当前技术创新周期的阶段 299
技术创新的 Gartner 曲线 302
未来技术创新的五大赛道与趋势 305
第二十一章 数字化变革的新周期 _ 309
全球数字化变革的时代特征 311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变革浪潮 315
数字变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320
第四部分 投资管理的多元化框架
第二十二章 多资产的配置模式演进 _ 327
从 0 到 1:传统股债组合的配置模式 328
从 1 到 N:资产配置模式的演进 333
投资管理的策略创新之路 336
资产类别的探索之路 338
第二十三章 资产增长的引擎——股权投资 _ 343
公开市场股票投资的策略演进 345
私募股权投资策略的探索 349
第二十四章 宏观风险对冲资产——通胀与通缩的对冲策略 _ 355
通胀对冲型资产——实物资产 356
通缩对冲资产——债权资产 375
第二十五章 分散化的“免费午餐”——对冲基金 _ 382
对冲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 384
对冲基金策略的“大家族” 386
投资管理的多元化框架
对冲基金的配置价值与投资实践 388
第二十六章 机构投资者的配置实践 _ 393
个人资产配置模式 394
家族办公室资产配置模式 395
捐赠基金资产配置模式 396
养老基金资产配置模式 400
主权财富基金资产配置模式 402
资产配置的共同理念 405
第二十七章 多周期的资产配置策略 _ 408
长期视角:要素结构变化 409
中期视角:经济周期轮动 413
短期视角:五因素模型 416
第二十八章 多因子的股权投资思维 _ 419
行业的市场空间与竞争格局 420
行业的生命周期 425
行业的竞争位势 427
竞争优势: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 428
商业模式的画布 431
管理模式 435
资本结构与杠杆 436
企业家精神 437
参考文献 _ 439
|
內容試閱:
|
自序
过去 5 年以来,我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为金融 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项目开设了一门课程—全球财富管理。每每结课之时,同学们都意犹未尽,许多同学建议说:“陈老师,什么时候能把授课内容写成一本书,能让大家有更多机会研究学习?”在同学们的殷切鼓励和期望下,从 2021 年开始,我利用业余时间整理课程讲义,逐步形成这部作品。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的金融 EMBA 项目集聚了一批中国最为优秀的企业家、创业者和投资人。上千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不少国内头部资产管理机构的合伙人也是这一项目的学员,他们都属于当今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正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出的“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当大家实现财富自由后,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关注经济大势,把握战略机遇,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授课中,师生之间的问答互动是最具挑战的环节。面对同学们的问题与分享,我也不断深入思考,贴近现实投资世界,探究真问题。
在动荡与变革的全球化时代,投资面临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日趋增多。与此同时,人类知识的代际传播依旧依循着几千年来形成的节奏,技术迭代在促进信息传播的同时又造就了更多的信息“孤岛”与信息“茧房”。我们每天会发现自己有太多太多不知道的东西,而运用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总是很难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因此,我尝试建立一套系统化、开放性的投资思维体系,构建多元化、分散化的资产配置框架。
即便如此,正如一句话所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当完成这部作品时,我不免有些惴惴不安。每个人的认知都来自自身的成长经历,都存在路径依赖与认知局限。我对投资的最初认知来自我所亲历的 3 件事。
在我职业生涯起步初期,我曾参与 20 世纪 90 年代形成的广东、海南等地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2001 年的炎炎夏日,在一家银行的资产保全部经理陪同下,我和我的同事在海口附近的海边现场查看不良房地产项目。我们一行人焦急不安地问:“咱们行的地产项目在哪里?”这时,银行经理不急不慢地抬腕瞥了一眼表盘,说道:“再等等,还有半小时退潮。退潮后,我们的地产就会浮出水面了。”这一刻,我才见识到,在市场泡沫中,人性有多疯狂。
2005 年,中国证券公司风险高企,一大批证券公司面临破产重组。我有幸参与了一些证券公司的重组工作。当我和同事接管某家证券公司时,我们才发现这家公司在负债端,通过挪用客户保证金、国债假回购、违规拆借、抵押融资等把资本杠杆放大近 50 倍;在资产端,通过坐庄操作,持有 4 家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比例达到95% 以上。而不幸的是,这 4 家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下滑,也濒临破产。这一刻,我才领会,面临暴利的诱惑,“火中取栗”与“刀头舔血”等反映人性贪婪的故事原来都不是传说。2008 年,美国雷曼兄弟的倒闭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全球金融海啸。危机中,美国股票市场从高点下跌的幅度达到 50% 左右。
美国黑石集团的股价从发行时的 30 美元 / 股最低跌至 3 美元 / 股左右。号称最为安全的美国货币市场基金遭遇投资者赎回,造成几乎等同于现金的货币市场基金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亏损。无数机构投资者的年度浮亏在 20% 以上。这一刻,我才明白,当市场退潮
之时,人性的恐惧有多夸张。
过去这些年,我们都见识到了投资世界中无数成功的投资者,例如巴菲特、查理·芒格、大卫·F. 史文森、瑞·达利欧等,我也特别好奇为什么他们能够取得如此非凡的持续成功。与此同时,在资产所有者行业,以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为代表的大学捐赠基金、以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为代表的养老基金、以挪威央行投资管理机构为代表的主权财富基金等长期资本持续取得了优秀的投资业绩。这背后的成功秘密是什么?我不断去探究、学习这些成功者的投资经验、投资哲学,试图一般化提炼出成功的秘诀。本书的形成就是源自我对投资世界点点滴滴的思想碎片。当完成这部作品时,我也不知道自己略显拙劣的技艺是否能把这些碎片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有待于每一位读者的检验和批判。
人在年轻时,更乐意听到投资管理的各种技术技能,力求系统探究投资世界的客观运行规律,试图向外寻找传说中可预知未来的“水晶球”,获得投资领域的“屠龙术”,成为投资世界的“独角兽猎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方知投资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在探索客观世界的同时,我们更应向内探究,理解投资背后的人性,修炼自己的心性。修心是修身成事之本,“内外兼修”方能洞悉万物。那么优秀投资者的特质有哪些呢?根据我的观察,以下五点特质至关重要:
一是好奇心。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我只是极度好奇。”投资世界中,好奇心是探索未知领域、发现投资机遇的原动力,它驱使我们不断追问,深入挖掘,直至找到答案。好奇心也是促使投资者保持谦逊,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边界,从而持续学习新知,更新认知框架的原动力。2007 年,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演讲中坦言,在生活中越过越好的人,都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习机器”,并评价巴菲特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
二是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投资中,财富是热情与兴趣的副产品。许多优秀投资者的成功都是源于对投资的极度着迷和极强的获胜欲。许多科学家、企业家的成功也都是源于对探索世界、改变世界的梦想与热情。投资大师巴菲特从小就对股票投资有强烈欲望。11 岁时他就开启了自己的第一笔股票投资,并且,毕其一生致力于股票投资。
三是毅力。毅力不仅仅体现在面对市场剧烈波动或短期挫折时的不动摇与坚持,更在于对长期价值投资的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一方面,毅力意味着我们在信息繁杂、投资情绪频繁波动的市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短期的利益所诱惑,也不因一时的失利而气馁,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在 2000 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中,即使在面对批评时,巴菲特也坚持不投身疯狂的网络热潮。《巴伦周刊》为此以他为封面人物发表了《“沃伦,你哪儿出错了?》一文。事实证明,正是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毅力使得他避开了市场的疯狂。另一方面,毅力还意味着不断地学习新知,持续地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某个临界点实现投资认知的跃升与突破。复杂系统的涌现理论认为,系统的整体行
为不是其各部分行为的简单加总,当系统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可能会突然涌现出新的现象或性质。2020 年,人工智能公司 DeepMind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究中发现,模型性能随着模型规模增大例如参数数量、数据规模和算力规模等的增大而提升,呈现出幂律分布特征,它提出了尺度定律(scaling law),从实践上证实了涌现理论。
同样,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在训练 ChatGPT 等爆款人工智能产品时,就采用了 scaling law 模式,通过增大训练量、延长训练时间,实现了模型性能的持续提升。“大力出奇迹”这一句网络流行语其实背后隐含的就是涌现理论与尺度定律。大力就是持续不断地付出巨大努力或进行巨大投入,就是毅力。只有落实大力原则,才可能在某个临界点实现质的飞跃和非线性的增长,创造奇迹。
四是质疑精神。要敢于质疑权威,敢于逆向思考。查理·芒格常说“反过来想,倒过来活”。在投资中,成功的投资往往是在他人恐慌
导言
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指出,21 世纪将迎来复杂科学的蓬勃发展。投资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即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和涌现性 a。迄今为止,尽管人类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成功预测金融市场,预测经济金融危机,其可以归因于经济及投资科学的发展尚不完全。许多经济学原理的内生性假设不符合实际,不能够完美地与复杂系统特征相契合。因此,尽管经济学家在解释诸多经济现象时有据可依,但在实际预测时结果却与事实大相径庭,其在本质上缘于投资系统和经济系统并不能被一个现有框架涵盖和解释,这也正是内生性复杂的特征。《哈佛商业评论》一篇文章指出,我们身处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快,知识边界不断被突破,信息的超饱和不断打破暂时平衡的局面。VUCA(“乌卡”)时代早已来到。VUCA 一词在 20 世纪 90 年代曾是美国军事用语,是 Volatility(波动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首字母组合,充分概括了后互联网时代商业世界的特征——一团乱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著名风险投资家伊藤穰一指出,当前指数增长时代,面临不确定性、复杂性和不对称性。从投资视角看,波动性是指全球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波动程度显著提高;不确定性是指各种外部意外冲击下,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复杂性是指今天投资所需的知识体系异常复杂,是跨学科的;模糊性是指事态不明确,界限难以划清的状态;不对称性是指经济主体存在严重的信息、资源与力量的不对称,由于技术的进步,今天少数人可以颠覆一个大机构,出现“蚂蚁战胜大象”的现象。其实,这五点和复杂系统的特征也非常吻合。
投资世界的六大“异象”
投资世界其实就是复杂系统。因此,现实世界与投资领域存在“异象”。所谓“异象”,就是反常识的,与我们平时潜意识中默认的规则不一致的现象。我把这些现象概括为非线性增长、非正态分布、非连续成长、非独立存在、非有序发展和非理性行为六大“异象”。
异象之一—非线性增长。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中,人们更习惯于沿着前人留下的直线轨迹缓慢发展。因此,人们通常以线性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解释世界。这种思维方式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金融市场中,在资产定价和财务预测方面,人们倾向于认为当年的情况和上一年大致相同,企业未来的增长速度与过去几年的增长速度类似。但是,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非线性增长包含指数型增长和对数型增长,这两类增长形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特别是指数型增长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重大范式的转换、技术创新的变革、不少植物的生长趋势、金融市场的波动都呈现出指数型增长态势。
异象之二—非正态分布。人们通常认为世界存在两个法则,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但是大多数人更熟悉正态分布。在现实世界,幂律分布实际上才是隐含在世界背后的宇宙法则。幂律分布也称长尾分布,即人们所熟知的二八定律。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研究个人收入分布时发现,大多数人都不富裕,只有极少数的人是超级富豪,他提出了 80/20 法则。幂律分布强调了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金融市场在时间、空间层面具有非正态分布的特征:从时间维度来看,存在着价格涨跌非线性、泡沫急剧膨胀与加速破裂的现象;从空间维度来看,存在着投资标的收益二八分化、少数拯救多数的现象。
异象之三—非连续成长。“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作为一对普遍的哲学概念,既对立又统一。有关认知的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归纳。归纳的本质是以对一系列连续出现的经验事物或知识素材的有限观察为依据,寻找出其遵从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因此,“连续性假设”是人类绝大多数认知的基础和前提,人类的思维方式天然具有连续性。但事实上,生物进化的道路并不是平稳向前的,它经历了长时间停滞期、爆炸性创新期和大规模灭绝期。人类历史处处呈现非连续性,每一个非连续性事件都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重塑了世界格局。金融市场上,金融危机就是非连续性的体现。企业成长也同样是非连续性的,大多数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并不能适应或者跨越非连续性。
异象之四—非独立存在。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一个巨大的动态系统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便是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事物只要是相互关联的,彼此之间就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生命体到非生命体,从微观颗粒到宏观星系,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相互联通,形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动态网络。这个网络是由各种关系和反馈机制构成的,它们相互作用,体现为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方面的相互作用。这个巨大的动态网络是不断变化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环境。在经济金融领域,往往是那些懂得万事万物非独立存在特性,并善于“链接”的企业组织、家族、个人才能获得惊人的成就。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崛起、小米集团的生态圈打造、平台企业的突起、个人的网络杠杆效应和金融市场的“蝴蝶效应”都验证了网络的强大力量。
异象之五—非有序发展。著名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曾提出,生命之所以能存在,就在于从环境中不断得到“负熵”。熵增定律,又称热力学第二定律,被认为是宇宙当中最永恒的定律之一。这一定律提出,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 , 宇宙最后可能会变得无序和混乱。熵增的条件有两个,分别为系统是封闭的和无外力做功,打破这两个条件的限制就可实现熵减。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的负熵,而新成员、新知识、有效管理则是组织的负熵。国家和社会同样面临熵增,王朝的衰亡是历史的熵增,改革变法是人类历史的熵减运动。熵增定律反映在金融市场中便是,金融系统的脆弱性逐渐增加,金融监管是实现熵减的重要手段。熵增定律同样存在于企业中,体现为企业发展的停滞与衰败。企业只有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开放系统,引导外界能量输入,形成能够在企业内部催生变革力量的耗散结构,找到和驱动那些促使熵减的因素,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生存与健康发展。
异象之六—非理性行为。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设是决策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但事实上,从行为经济学、心理学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的非理性行为无处不在。人类会有从众心理,个体会由于来自群体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总是有人会相信一些荒谬的信息,更有甚者会被邪教、极端主义洗脑。人类一旦形成群体,会有诸多非理性行为出现。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对群体心理概括出了经典语句: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在金融市场上,“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是常态;个人投资者“往往成为直觉和情绪的奴隶”,一旦形成群体性疯狂,就会带来市场的崩溃。资本市场过去 500 年的历史中,大的崩盘出现了四五十次,小的崩盘出现了上千次。市场非理性的背后,还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放大机制:一是反身性,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相互影响,投资者根据市场动向做出反应,他们的行动反过来又会影响市场。二是合成谬误,局部而言对的东西,对整体而言未必是对的。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和奥尔森困境都证实了,看似对每个人最优的选择对整个市场、社会是非理性的、非最优的。
多元化的七大思维模式
面对投资世界中纷繁复杂的诸多“异象”,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其实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美国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形容知识面狭窄的人时引用了一句经典形象的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实际上,在投资领域,大部分人只能用一种工具、一种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这是由于我们的知识往往只聚焦于某一个专业、某一个领域,所以我们倾向于用一种思维模式去看待和解决问题。要认识复杂多变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投资世界,我们需要了解多学科的重要理论,建立多元化思维模式。芒格曾形容自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意思就是他善于阅读、学习,并因此掌握了各个学科的知识。他认为,投资不能只关注财务信息,也要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所处的“生态系统”,因此需要掌握心理学(规避思考陷阱)、哲学(解决认知的局限性)、物理学(其规律与经济运行规律多有相似之处)、社会学(理解群体的行为)、生物学(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理解商业竞争)、文学(对人性的把握)、数学(更好地理解金融产品)等多个学科的分析方法。他提出,人的大脑像格栅一样,每一格可以存放一个学科的知识。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工具箱,当解决问题的时候,各式各样的工具箱可以大大提高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格栅思维。可能有人会疑惑,当工具箱很多时,是否会把工具搞混,使问题更加复杂。其实不然,首先,多学科的思维模式表面上增加了决策的复杂度,实际上却是在给问题降维。其次,还可以使用逆向思维,利用多个工具箱来做排除法,规避风险。芒格曾在 1986 年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做演讲时引用一个乡下人的话,“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就是说明人如果规避带来巨大风险的事,就可能成功。
芒格的格栅思维为我们掌握投资思维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框架。应对投资系统的种种“异象”,我们需要掌握七大思维模式,包括历史思维、周期思维、长期主义思维、网络思维、心理学思维、价值思维和需求思维。
思维模式之一:历史思维。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历史思维本质上是对历史的认识和反应。要以史为鉴,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本质和规律,揭示隐藏在真相背后能够指导现实的真理,并通过对规律的认识把握未来趋势。对于生活在时空维度的投资者,历史思维无疑帮助他们掌握了时间维度的规律。相较于缺乏历史思维的普通投资者,拥有历史思维的投资者实质上多掌握了“降维投资”的强大利器。
思维模式之二:周期思维。周期性波动是复杂适应性系统涌现的典型模式。钟摆的左右摆动、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大海的潮起潮落都是周期性波动的典型例子。在经济金融领域,经济周期性波动、行业轮动、股价涨跌都是经济系统内生的周期性振荡表现。在经济学中,经济周期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培养周期思维是每一位投资者的必修课。
思维模式之三:长期主义思维。美国经济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他说“股市短期是投票机,而长期是称重机”。这句话背后的隐含之意就是短期的资本市场可能是非理性的,公司股票的价格可能大幅偏离其内在价值。即使投资者是对的,但经济与市场可能需要在非理性的轨道上延续相当长一段时期。但长期而言,公司股票的价格则与其内在价值是一致的。因此,投资者需要坚持,不要想着赚快钱。长期主义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如果以 5 年、10 年的视角来做投资,投资者一定能够穿透小周期、看透大周期,得到指数级的回报。
思维模式之四:网络思维。网络思维是指基于一个中心点,向外扩散思考,将有关的内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的思维模式。常见的网络结构包括随机网络结构、地理网络结构、幂律网络结构和小网络结构。过去几十年,社会学家和复杂科学专家逐步探索揭示出网络世界隐藏的五大核心法则:一是“六度分隔”法则,二是强关系与弱关系法则,三是“结构洞”理论,四是无标度网络,五是梅特卡夫定律。
思维模式之五:心理学思维。心理学思维揭示了现实世界的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或是依托理性演绎进行决策,他们至多是有限理性的,或是运用经验进行归纳决策。心理学家用系统 1 与系统 2 来刻画人类的思维模式,而在行为金融中将投资者的偏差分为两种,一种是信息处理偏差,另一种是行为偏差。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 a 则提出非理性的“动物精神”存在五大因子—信心、公平、欺诈、货币幻觉和故事,这些因子都会通过自身的作用机制对人们的经济活动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进而引发经济“非理性繁荣”。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则全面概括了群体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思维模型之六:价值思维。价值思维的核心理念是: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思维可分为静态价值思维和动态价值思维。静态价值思维侧重于分析企业的当前价值,通过比较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寻找投资机会;动态价值思维则关注企业未来的价值创造能力,强调投资者与企业共同成长。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可概括为股权思维、安全边际、市场先生和能力圈四个词。价值投资的关键是判断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持久性。竞争优势是否具有持久性主要取决于企业护城河是否宽广。企业护城河主要源自无形资产、成本优势、转换成本、网络效应和有效规模。在价值思维的实践中,投资并不拘泥于固定形式。在价值思维内核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实践又不断发展出新的内涵,这就是价值思维永葆活力的根源。
思维模式之七:需求思维。伟大的企业需要建立起需求思维满足消费者需求,引导消费者需求,建立起新的消费市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精神领袖与理论大师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在《人的行为》一书中指出,在市场经济中,要获得并保有财富,除了成功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外,别无他法。一个人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越是成功,他挣的钱就越多。资本家、企业家和农场主,都不能决定必须生产什么,这是由消费者决定的。企业生产产品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将产品投向市场,卖出自己的产品。米塞斯对“生产与消费”的精辟阐释把消费者需求放到了市场经济的核心位置。作为投资者,其核心工作就是去寻求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伟大企业,并长期伴随这些企业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