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編輯推薦: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宏星(东方朔)推荐:本书作者佐藤将之,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博士,现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政治思想、荀子哲学以及东亚比较思想史。本书原由佐藤教授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该书聚焦于荀子礼治政治思想的起源和结构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全书融文献研究与文本分析于一体,解释细腻,脉络清晰,视野开阔,对于深入了解荀子的礼治思想而言,本书能给人带来诸多启发与思考,是值得一读的一本著作。
內容簡介:
本书从政治思想史的视角出发,详细地阐述了荀子以“礼”概念为核心的政治—社会思想。作者将战国思想史划分为“伦理论辩”(ethical discourse)和“分析论述”(analytical discourse)两个阶段,前者以儒、墨两家为代表,将“仁”“义”等伦理价值放在核心地位;后者则以道家与稷下学者的思想为代表,用分析性的术语“分”“法” 等,以客观且具理论性的方式探讨国家治乱问题。荀子继承了伦理论辩与分析论述两种立场, 既是伦理价值的拥护者,又试图以分析性的论述框架,探索政治社会机制,重构儒家的伦理论辩。
本书是作者以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经修改,于2003年以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为名,由荷兰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出版。之后,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将其翻译为繁体中文版,2016年由台大出版中心出版。2023年,作者在台大繁体中文版的基础之上加以修订,是为“中文新译版”,2024年崇文书局出版。
關於作者:
佐藤将之,1965年生于日本神奈川,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专业)毕业,后于台湾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取得两个政治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博士学位,曾任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讲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在日本、台湾、韩国、欧洲等几个不同文化圈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赋予了他开阔的学术视野和独到的眼光,其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思想史、荀子哲学、东亚政治哲学等。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的“忠”论研究》(2010)、《荀子礼治思想的渊源与战国诸子之研究》(2013)、《荀学与荀子思想研究:评析·前景·构想》(2015)、《后周鲁时代的天下秩序:〈荀子〉和〈吕氏春秋〉政治哲学之比较研究》(2021),主编有《东洋哲学的创造:井上圆了与近代日本和中国的思想启蒙》(2023)等。
目錄 :
中文新译版自序
英文原版自序
导论
第一节 20 世纪荀子研究之回顾与前景
第一项 研究荀子思想的三种途径
第二项 主要个别研究的概观
第二节 本研究的构想
第一项 中国与欧美学者所采取的研究途径
第二项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的三个视角
第三项 本书的关注议题和论述结构
第四项 本书的讨论步骤与内容
第一章 《荀子》文本与荀卿的生平
引言
第一节 《荀子》的文献考察
第一项 《荀子》的文献形成与流传
(一)从荀子过世至刘向的文献形成(约前 250 年至前 20 年
(二)从刘向之后到唐朝杨倞的重编(约前 20 年至 818 年)
(三)从杨倞的重编至今(818 年至今)
第二项 关于《荀子》一书是否代表荀卿本人的思想之五种观点
(一)第一种立场 :区分出真正的荀卿思想部分与杂入的部分
(二)第二种立场 :视为荀卿学派演化的不同阶段
(三)第三种立场 :《荀子》作为荀卿本人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
(四)第四种立场 :将《荀子》一书视为过去诸子思想的综合
(五)第五种立场 :《荀子》作为有整体统一性和一致性之作品
第二节 荀卿的生平
第一项 历史背景 :战国时代齐国与赵国的状况
第二项 在齐国与稷下的活动
第三项 见赵孝成王与秦昭王
第四项 兰陵令时期
第五项 荀卿的弟子
小结
第二章 荀子思想的来源与稷下之学的思想活动
引言
第一节 战国时代的齐国与“稷下之学”的背景
第一项 战国齐国史概观
第二项 “稷下之学”的兴衰
(一)从起源至威王时期
(二)从宣王至湣王时期
(三)从湣王末年至襄王的复兴时期
(四)从襄王的复兴至末代齐主王建时期
第二节 “伦理论辩”:战国前期思想的特色
第一项 儒家思想的政治起源
第二项 “伦理论辩”的盛行与思想特色
(一)《论语》
(二)《墨子》
(三)《孟子》
第三节 “分析论述”(Analytical Discourse):稷下思想的特色
第一项 政策的项目化
(一)《管子·大匡》
(二)《黄帝帛书》
(三)《管子·幼官》
第二项 分析性术语的发展
(一)“治”与“乱”
(二)“分”
(三)“法”
第三项 人体、社会、自然世界之间的类比联结
(一)“天、地、人”三种领域之间的类比联结
(二)身体与社会的类比联结
小结
第三章 先秦时代的“礼”概念之演变
引言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礼”的三种研究途径
第一项 历史实在的“礼”
第二项 哲学价值的“礼”
第三项 演变概念的“礼”
第二节 早期儒家“礼”概念的演变
第一项 从商朝至西周时期的“礼”和“Rituals”
第二项 《诗经》:行为及社会规范化之“礼”概念
第三项 《论语》的“礼”概念
(一)作为社会规范和制度的“礼”:“夏礼”“礼乐”
(二)作为道德价值的“礼”:“恭”与“敬”
(三)作为教化统治者及人民之方法的“礼”
第四项 《孟子》的“礼”概念
(一)从仪式到社会规范的“礼”
(二)道德之心理基础的“礼”
(三)《孟子》的“礼义”的概念
第五项 《五行》的“礼”概念
第三节 稷下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礼”与礼论
第一项 《晏子春秋》的礼论
第二项 《慎子》的礼论
第三项 《老子》的“礼”概念
第四项 《庄子》的“礼”概念
第五项 《管子》的礼论
(一)作为控制人类欲望及情感的重要方法之“礼”
(二)作为建立社会秩序的主要方法之“礼”
(三)作为秩序本身的形上原则之“礼”
小结
第四章 荀子思想之结构
引言
第一节 荀子思想中的“伦理论辩”特色
第一项 “学”与“修身”理论
(一)环境影响
(二)积善成德
(三)需要专一
(四)人性与修身
第二项 尚贤思想
第三项 王道思想
(一)“民贵”
(二)“富民”
(三)“节用”
第四项 “仁”和“仁义”
(一)成为统治者的bibei属性
(二)成为“天下之君”不可少之条件
(三)荀子“仁”概念的理论面相
第二节 荀子“心”论之“动态”与“静态”
第一项 “心”的统领角色
(一)对其他身体部位的绝对支配者之“心”
(二)“神明”(神秘变化和精明的认知能力)所发生之处
(三)人身体中唯一能认知“道”的主体
第二项 动态 :“诚”和“神”概念
(一)扩张且动态之道德概念—“诚”
(二)道德价值的神秘扩张—“神”
第三项 静态 :“虚壹而静”和“大清明”的观念
第三节 荀子的“统合”世界观
第一项 身体、自然世界以及社会的推类整合
第二项 时间、空间、万物以及人类的统合 :“一(壹)”与“统类”
(一)“一(壹)”:借由伦理价值接近于“道”之统合
(二)王者对人类世界的分类与统合 :“统类”
第三项 荀子“统合”思想的实际目标 :“治”
小结
第五章 荀子礼治论的建立及理想国家社会的实现
引言
第一节 荀子礼治论之建立与其概念构造
第一项 《荀子》中“礼”字用例概观
第二项 荀子“礼”理论的确立
(一)“义”:“礼”概念的基础之其一
(三)“乐”:“礼”概念的基础之其三
第二节 “礼”之实践与理想社会的实现
第一项 “礼”功能之其一 :人欲控制之处方
第二项 “礼”功能之其二 :提升人格的方法
(二)作为建立伦理心的“礼”
(三)作为成圣之道的“礼”
第三项 “礼”功能之其三 :政治运作的依据
(一)选拔国家宰相的标准之“礼”
(二)秩序与和谐的来源之“礼”
小结
结论
附论 东亚礼制和礼论的展开与作为其渊源的荀子礼治思想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语词索引
文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