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NT$
1010.0
《
武人琴音(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系列收官之作 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的人生故事 凸显百年武人命运)
》
售價:NT$
199.0
《
剑桥斯堪的纳维亚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04.0
《
禅心与箭术:过松弛而有力的生活(乔布斯精神导师、世界禅者——铃木大拙荐)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现实问题远比单一学科的所见要复杂得多,因此跨专业、跨国籍、跨文化的对话显得尤为重要。由罗红光博士开创并主持的“学者对谈”栏目,无疑在理解和增进共识这一意义上超越了单一学科的局限性。对谈围绕当时的焦点话题展开讨论,参与对谈的是社会学乃至历史学、经济学、哲学、文学、人类学等相关领域的各国学者,视野开阔,兼容并包,展现出中外学者关于20世纪头20年的全球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智慧火花,而有着平等学术品格的中国社会科学家们,也向世界发出了有尊严、有深度的中国思想之声。由这些真实的思想记录,可以了解20年间中国乃至世界的实践过程和历史图景,而这些对当下以及今后都可能提供有益的启发。
|
內容簡介: |
人间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理解何以可能”这一命题始终伴随着社会学科的发展,单一学科的知识只能看到问题的一个侧面,现实远比单一学科的所见复杂,需要不同专业共同关注和共同解决问题。因此对话显得尤为重要,人们思索并不断沟通,以尽善尽美地成就人之为人的角色。
本书是1999—2019年间中外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对谈录的结集。对谈在文化人类学以建立不同知识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宗旨的前提下,采用围绕命题、由跨专业、跨国籍、跨文化学者对话的形式,在“理解社会学”意义上起到了知识性劳动的效果,并呈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二十年间的学术思想轨迹,为中国的社会科学学术史留下了一笔学术思想的财富。
|
關於作者: |
罗红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研究院特聘教授,中日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亚洲论坛创始人,曾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人类学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影视人类学。主要著作有《黑龙潭:一个中国村落的财与富》(日文版,行路社,2000年)、《不等价交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人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等,发表论文多篇。
刘忠魏,河南辉县人,社会学博士,201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就职于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长期致力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近些年的研究聚焦于理论社会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等领域。在《学术月刊》《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评论》《思想战线》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导 论
罗红光 / 1
一 “现代性”之辩
全球化与全球性社会学家:什么是社会学?
鲍江 / 33
全球化研究的思考与问题
黄平 [ 美 ] 卡尔霍恩(Craig Calhoun)/ 64
漫谈社会学和社会发展
马戎 [ 美 ] 林南 / 76
全球化与现代化
周宪 金耀基(Ambrose King Yeo-Chi)/ 93
文化多样性与现代性
苏国勋 [ 德 ] 索夫纳(Hans-Georg Soeffner)/ 111
关于“信任”的跨国比较研究
景天魁 [ 日 ] 佐佐木正道(Masamichi Sasaki)/ 124
日常生活、身体、政治
汪民安 [ 美 ] 冯珠娣(Judith Farquhar)/ 138
我们是彼此的一部分
王铭铭 [ 美 ] 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 153
在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
罗红光 [ 美 ] 杜赞奇(Prasenjit Duara)/ 173
二 困惑与机遇
全球化问:当今世界文化多元与单一化困惑
黄纪苏 [ 日 ] 青木保(Tamotsu Aoki)/ 185
全球化背景下的反恐怖主义
景天魁 [ 以 ] 本— 拉斐尔(Eliezer Ben-Rafael)/ 193
东亚的“中产阶层”问题
陆学艺 [ 韩 ] 金成国(Seung Kuk Kim)/ 202
从新马克思主义视角看阶级理论
李培林 [ 美 ] 赖特(Erik Olin Wright)/ 210
从《21 世纪资本论》再看财富的获得与分配问题
景天魁 [ 美 ] 塞勒尼(Ivan Szelenyi)/ 230
面对碎片化的文化与知识
汪晖 [ 美 ] 马库斯(George E. Marcus)/ 247
数码时代人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理想与前景
陈卫星 [ 英 ] 米勒(Daniel Miller)/ 258
博物馆:文化表达与保护
罗红光 [ 日 ] 青木保(Tamotsu Aoki)/ 273
全球化背景下的治理与参与
陈卫星 刘世定 [ 法 ] 卡蓝默(Pierre Calame)/ 286
三 批判与创新
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实体、观念本体论及人类学的未来
蔡华 [ 法 ] 郭德烈(Maurice Godelier)/ 303
现象社会学的可能性
吕炳强 [ 日 ] 西原和久(Nishihara Kazuhisa)/ 321
关于市场过渡理论的讨论
景天魁 [ 美 ] 王达伟(David L. Wank)/ 337
科技·政策·创新
黄树民 [ 德 ] 柯诗曼(Stephanie Christmann-Budian)/ 348
关于“第三条道路”
郑杭生 黄平 苏国勋 [ 韩 ] 韩相震(Sang-Jin Han)/ 365
“赠予论”给未来的礼物
罗红光 [ 日 ] 山泰幸(Yoshiyuki Yama)/ 389
|
內容試閱:
|
序?言 当代社会科学中外会通的成功实践
◎景天魁
我在22年前第一次参与罗红光博士主持的“学者对谈”时,并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大学术意义。当时罗红光担任《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他于1994年在日本大阪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后即归国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与我很熟悉。他给我出的题目是讨论“市场转型理论”,我当时正在承担一个发展社会学课题,于是就与在日本教书的美国社会学家王达伟(David L.Wank)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对谈。尽管我陆陆续续参与了四次对谈,算是参与次数较多的了,对这项工作有所了解,但是当罗红光把这部书稿交给我的时候,我还是感到震惊。一是我意识到一项看似平常的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出好成果。“贵在坚持”“学术贵在积累”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我在面对这部书稿时,体会到了其深刻的含义。二是我意识到与我这个被安排参与对谈的人不同,作为设计者、策划者和主持人的罗红光,胸中一定早有一个宏大的构想,有对这项工作重大学术价值的清晰理念。这些天,我一直在追回 20 年来的一些片段记忆, 希望能从这项“学者对谈”和它的开拓者罗红光致力于当代社会科学中外会通的成功实践,得到一些对中国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和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或有启发的认识。
首先是开阔的学术视野。本书收录的“学者对谈”各有主题,涉及20年间中国和世界发生的重大议题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消费文化与消费革命、文化多样性与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第三条道路”问题、“中产阶级”问题、信任问题、女性主义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科技的社会作用问题等,都是那一时期中外社会科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所选择的国外对谈者来自美、英、德、法、以(色列)、日、匈、韩等国家,国内学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单位,都是对相关话题有独到研究的学者。聚拢如此众多的中外专家开展一对一的对话,不仅能想到还能做到,非我所能及。读读这些篇章,仿佛看到了中外学者关于21世纪头20年的全球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智慧火花,听到了中国社会科学家向世界发出的思想之声,我感到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次成功实践。我既敬佩参与对谈的学者们在20年间能够对自己所经历和研究的问题有如此卓越的见解;又佩服作为对谈组织者的罗红光,能够有如此开阔的学术视野,抓住时代性的话题,让学者们能够在这些对谈中展现他们的所思所想。这项中外会通的成功实践,使得这本书成为20年间中国和世界之间涵盖甚广的实践记录和内容丰富的思想画卷。
其次是兼容的学术精神。罗红光是科班出身的人类学博士,但在学科界限方面没有狭隘的意识。对比20世纪30年代第一批从欧美留学归国的社会学家,有人动辄标榜自己学来的社会学是“纯正”的,称别人是“混作”,或者刻意固守社会学的学科界限,津津于比较社会学“味道”是否浓厚,就更显得罗红光兼容的学术精神之可贵。的确,能够熟知西方某人的著作、掌握某一外国理论,对于研究中国问题是很好的条件,但是“长短”“优劣”是可以转化的。按照荀子的“解蔽”认识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荀子·解蔽》)。如果把学科界限看得过重,以致一叶障目,“长”可能转化为“短”,“优”也许转变为“劣”。而本书的对谈者们既有一专,又能兼容,这些对谈包含了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博物学以及全球化问题和科学技术研究等,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聚焦共同的重大问题,凸显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新锐优势。
再次是持久的学术激情。一项工作,能够坚持 20 年,实属不易。这期间,罗红光由《社会学研究》编辑部转到人类学研究室,直到身体不能支持四处奔波、张罗、筹划,这项工作才不得不停止。20年来,每一场对谈,从动脑筋选择主题,到满世界物色对谈者、组织和主持对谈、录音录像、制作音像作品,罗红光都亲力亲为。大多是趁外国学者来中国赶紧抓住机会组织对谈;有的是利用出国访问期间组织实施对谈。而所有这些活动,并没有项目经费支持,参与者包括对谈者都没有任何报酬。至于罗红光本人,一贯是以私济公、舍私为公,不光是无私贡献自己的智力、时间和器材等资源,有些活动还是他自掏腰包。而且,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都热情不减,这种坚持精神实在可贵。
最后是平等的学者品格。在组织对谈过程中,罗红光明确强调“对谈”不是“访谈”,也不同于商谈、交涉和辩论,是平等对话。要求对话双方各抒己见,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平等讨论,得到的不是谁胜谁负,而是理解和增进共识。遇有外国学者习惯于滔滔不绝、自说自话,罗红光就果决地打断,指出我们进行的是“对话”,是相互倾听,是平等交流。在中外交流中自觉地、明确地、严肃地坚持平等原则,表现出了中国学者应有的品格。
作为“对谈”的参与者之一,我想说本书的篇章都是学者们当时的认知,20年了,时过境迁,今天看来不一定都恰当。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当年学者们的见解是否无可挑剔,而在于它是真实的思想记录,由此可以了解20年间的实践过程和历史图景,而这些对当下以及今后都可能提供有益的启发。
趁此机会,我谨对所有参与对谈的各国各地和各学科学者,对参与翻译、录制、后续制作和文字编辑工作,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的各位同仁,对支持和负责本书出版的商务印书馆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谢!该书是我们共同的学术成果,就让我们珍存这份记忆吧。
于北京昌运宫
2022年5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