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TensorFlow自然语言处理及应用
》
售價:NT$
352.0
《
信托法(第五版)
》
售價:NT$
857.0
《
敦煌究竟有多美
》
售價:NT$
454.0
《
我在唐朝穿什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服饰搭配 汉服研究 古代服饰)
》
售價:NT$
449.0
《
优化你的2小时 : 基于神经科学和能量流的时间管理方法
》
售價:NT$
255.0
《
经典与经学
》
售價:NT$
398.0
《
颧种植理论与临床
》
售價:NT$
2030.0
《
《胡适留学日记》汇校本(全四册)
》
售價:NT$
3468.0
|
內容簡介: |
本书结合国家最新颁布的一系列建筑消防技术规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涵盖了建筑防火设计的各个环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火灾概论;常用建筑防火材料和防火涂料;建筑耐火设计;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防火分区和平面布置防火设计;安全疏散设计;消防救援设施;木结构建筑防火设计;建筑装修防火设计;性能化防火设计。本书可作为消防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园林景观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錄:
|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建筑火灾概论1
11建筑火灾概述1
12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9
13建筑火灾烟气及其控制24
14建筑设计防火措施及设计
审核32
15建筑防火设计基本概念35
第2章常用建筑防火材料和防火
涂料41
21建筑材料的高温性能41
2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
分级及试验方法48
23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分类与
分级60
24建筑防火涂料63
第3章建筑耐火设计74
31建筑耐火设计方法74
32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76
33建筑物耐火等级79
34建筑的耐火设计82
35钢结构耐火保护方法87
36建筑耐火构造90
第4章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94
41建筑总平面防火布局94
42建筑防火间距96
43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举例107
第5章防火分区和平面布置防火
设计110
51防火分区的定义、作用和类型110
52防火分区设计111
53建筑平面布置121
54水平防火分区分隔设施132
55竖向防火分区分隔设施142
56特殊房间和部位的防火分隔144
57防烟分区的划分158
58防火分区设计举例160
第6章安全疏散设计164
61疏散路线164
62疏散时间与距离174
63安全出口的布置和数量181
64疏散宽度184
65疏散楼梯191
66疏散门的构造要求203
67疏散走道203
68避难层(间)204
69辅助疏散设施设计210
610消防应急照明与安全疏散
指示标志212
611安全疏散设计举例214
第7章灭火救援设施217
71消防车道217
72救援场地和入口223
73消防电梯226
74直升机停机坪228
第8章木结构建筑防火设计232
81概述232
82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233
第9章建筑装修防火设计237
91建筑装修的火灾危险性237
92各类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
标准239
93建筑内装修设计通用要求243
94建筑外墙和屋面保温246
第10章性能化防火设计简介250
101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概述250
102性能化设计的基本内容252
103性能化设计的基本步骤257
参考文献260
|
內容試閱:
|
前言随着国家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建筑的类型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布局和功能日益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和娱乐场所、城市综合体等越来越多,火灾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多,灭火救援工作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建筑火灾的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在总火灾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
分析建筑火灾发生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建筑防火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者是建筑防火设计技术措施在实际工程中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做好建筑防火设计工作是保证建筑消防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国家对消防工作的日益重视,国内的消防工程专业教育也在蓬勃发展。很多高校都设立了消防工程的本科专业,“建筑防火设计”作为消防工程专业本科的主干专业课,旨在使未来的消防工程师和建筑师掌握建筑防火的新技术,提高建筑防火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消防法律法规和建筑消防技术规范,特别是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常用的、重要的设计规范,并吸收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现代建筑防火设计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2)内容涵盖建筑防火设计的各个方面,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建筑防火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消防工程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给出了大量的设计实例。
(4)在文字表达方面,图文并茂,力求通俗易懂。
(5)由于目前出现了很多传统防火设计规范无法解决的建筑消防问题,性能化防火设计得到了大量运用,本书专门用一章介绍性能化防火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消防设计思路,初步建立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
本书按48课时编写,由徐彧(中南大学)、李耀庄(中南大学)主编。各章的执笔人为:第1章崔飞(西南林业大学);第2、3章崔飞、徐彧;第4章陈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第5章李艳伟(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徐彧;第6、7、8、9章徐彧、李耀庄;第10章赵声萍(南京工业大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多位专家的著作和文章,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
序一安全工程专业教材序“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是在1958年建立的“工业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技术”和1983年建立的“矿山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4年,国家将“安全工程”专业作为试办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中。1998年7月6日,发文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代号: 081002)属于工学门类的“环境与安全类”(代号:0810)学科下的两个专业之一。据“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99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自1958~1996年年底,全国各高校累计培养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8130人。近年,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05年年底,在备案的设有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75所,2005年全国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招生人数近3900名。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的要求,原来已设有与“安全工程专业”相近但专业名称有所差异的高校,现也大都更名为“安全工程”专业。专业名称统一后的“安全工程”专业,专业覆盖面大大拓宽。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要求的更新,安全工程专业的内涵也发生很大变化,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学生毕业后的执业身份是注册安全工程师。但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教材建设与专业的发展出现尚不适应的新情况,无法满足和适应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为此,组织编写、出版一套新的安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已成为众多院校的翘首之盼。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有着5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优秀出版社,在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根据当前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本着“大安全”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聘请了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一批学术造诣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组织成立了“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审委”),决定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安全工程系列‘十一五’规划教材”。并先后于20048(衡阳)、20058(葫芦岛)、200512(北京)、20064(福州)组织召开了一系列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材建设研讨会,就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问题反复进行了研讨,在总结以往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以推动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为宗旨,进行顶层设计,制订总体规划、出版进度和编写原则,计划分期分批出版30余门课程的教材,以尽快满足全国众多院校的教学需要,以后再根据专业方向的需要逐步增补。
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2901)属于工学学科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代码:0829)下的专业。
自2012年更名为“高等教育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由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学等课程构成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已被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学者认可并达成共识。本套系列教材编写、出版的基本思路是,在学科基础平台上,构建支撑安全工程专业的工程学原理与由关键性的主体技术组成的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体系,编写、出版系列教材来支撑这个体系。
本系列教材体系设计的原则是,重基本理论,重学科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现状,体现人才培养要求。为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本着“主编负责,主审把关”的原则,编审委组织专家分别对各门课程教材的编写大纲进行认真仔细的评审。教材初稿完成后又组织同行专家对书稿进行研讨,编者数易其稿,经反复推敲定稿后才最终进入出版流程。
作为一套全新的安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其“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建筑防火设计序一安全工程专业教材序体系新。本套系列教材从“大安全”的专业要求出发,从整体上考虑、构建支撑安全工程学科专业技术平台的课程体系和各门课程的内容安排,按照教学改革方向要求的学时,统一协调与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系列教材体系。
内容新。本套系列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内容体系上的创新。它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又特别注意各门学科基础平台课之间的关联,更注意后续的各门专业技术课与先修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的衔接,充分考虑了安全工程学科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各门课程教材间知识点的衔接、交叉和融合问题,努力消除相互关联课程中内容重复的现象,突出安全工程学科的工程学原理与关键性的主体技术,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有利于教学改革。
知识新。本套系列教材的主编大多由长期从事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教授担任,他们一直处于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在编写教材时,他们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引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装备、新法规等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实践成果和各校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充实与更新了知识点,增加了部分学科前沿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以适应时代对安全工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要求。本套教材中凡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全部采用最新颁布的版本。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人们失去了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约685万起事故,造成约2200人死亡的事实,使我们确认,安全不是别的什么,安全就是生命。安全生产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履行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任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内外实践证明,安全生产具有全局性、社会性、长期性、复杂性、科学性和规律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生产工作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中,成为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在安全领域的集中反映。安全问题不仅对生命个体非常重要,而且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安全发展”的重要战略理念。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安全·生命·稳定·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安全科技工作者在促进、保证这一良性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安全科技人才匮乏是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快培养安全科技人才也是解开安全难题的钥匙之一。
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是培养现代安全科学技术人才的基地。我深信,本套系列教材的出版,将对我国安全工程本科教育的发展和高级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十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为安全生产领域众多实际工作者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提供了学习资料。当然,由于这是第一套基于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体系的教材,尽管我们的编审者、出版者夙兴夜寐,尽心竭力,但由于安全学科具有在理论上的综合性与应用上的广泛性相交叉的特性,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所依托的行业类型又涉及军工、航空、化工、石油、矿业、土木、交通、能源、环境、经济等诸多领域,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应用也涉及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各个方面,因此,本套系列教材依然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缺点、不足,难免挂一漏万,诚恳地希望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关心与支持,希望选用本套教材的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给我们多提意见和建议。谨祝本系列教材在编者、出版者、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教学实践,获得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我们祝愿各个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越办越好,办出特色,为我国安全生产战线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安全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亚洲安全工程学会主席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5月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序二消防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序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消防工程归入工学门类,实行开放办学政策。开设消防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随之迅速增加,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形成了可喜的发展局面。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消防安全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对高素质消防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旺盛,消防工程专业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热门专业之一。
与大好的专业发展形势不协调的是,目前,我国开设消防工程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还没有一套系统、适用的专业系列教材。为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提高消防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组织编写、出版一套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内容科学的消防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事在必行,同时也是众多院校的共同愿望。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有着60年历史的国家级优秀出版社,也是国家认定的规划教材出版基地。该社根据当前消防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协同较早前成立的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并在其指导下,聘请消防工程领域的一批学术造诣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成立了“消防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组织编写该专业系列教材。该社先后在西安(200811)、株洲(20103)、长沙(201010)组织召开了一系列消防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研讨会,就消防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确定分阶段出版该专业系列教材,以尽快满足众多院校的教学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本套系列教材的编写,本着“重基本理论、重学科发展、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体系建设原则,在强调内容创新的同时,要体现出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专业性等特点。同时,采取“编委会评审、主编负责、主审把关”的方式确保每本教材的编写质量。本套教材还积极吸纳消防工程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公安消防专业人士的实践经验,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较以往同类教材实现了较大突破,提高了教材的工程实用价值。
由于消防工程内容的广泛性和交叉性,开办消防工程专业的高校所依托的行业背景和领域不同, 因此,本套系列教材依然会存在不足,诚恳希望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支持,希望选用本套教材的师生在使用过程中多提意见和建议。谨祝本系列教材通过教学实践,获得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高等院校消防工程专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我们祝愿各个高校的消防工程专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为我国消防事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中国消防协会理事消防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