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3.0
|
編輯推薦: |
1、嘴硬心软的段子手,温厚可爱的老实人,亿万打工人的知音。从这里爱上一个古灵精怪的契诃夫。
2、对生活遭际的自我调侃,对妻子的款款深情,对朋友的“精致的淘气”,对后辈作家的坦诚建议。接受生命的局限,善待人性的弱点。
3、契诃夫领域专家、作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先生数十载深耕,译笔灵动简洁,还原契诃夫“含泪的幽默”。书信与随笔后均附“译者注”,补充必要的背景信息。收录契诃夫年表,清晰呈现作家的生活与创作历程。收录珍贵历史照片,再现契诃夫与亲友、同事相处的几个难忘瞬间。
4、纪念契诃夫去世120周年,著名设计师廖韡倾情设计,封面图案采用现代派立体雕塑风格。线面交合,延展出永不完结的契诃夫故事。
5、护封精装,精巧开本,高级艺术纸。内外封均为专色印刷。内文采用胶版纸,版式疏朗,收藏阅读两相宜。
|
內容簡介: |
译契诃夫的书信与随笔共300多则。契诃夫生性谦逊,不喜高谈阔论,极少写评论文章,而他对文学和艺术的见解,对人情世故的体察,对同时代名人的评价,都散见于书信与随笔中。
契诃夫在私人书信中极少抒情,而是像普通人那样吐槽琐事、抱怨缺钱、自我调侃。他常年重病缠身,但极少流露忧伤;他热爱自然,喜欢坐雪橇,养了一只獴;他制定各种计划,比如种60棵樱桃树和80棵苹果树、出版1000种书等。随笔部分则是契诃夫的创作随感,记录下一个个灵光乍现的时刻,从中可看出许多名作的雏形。哲理与趣味兼具,幽默与毒舌尽现。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安东·契诃夫(1860—190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生于俄国西南沿海小城塔甘罗格。早年卖文为生,以“契洪特”等笔名发表幽默小品。1890年只身穿越西伯利亚,前往库页岛的流放地考察,成为其创作方向的转折点。契诃夫善于表现小人物的生存处境,开创了一种含蓄而令人伤感的“契诃夫式幽默”。在短短44年的生命里,写下数百篇小说和17个剧本。成为20世纪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
【译者简介】
童道明(1937—2019)
生于江苏省江阴县。翻译家、戏剧评论家。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0年代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期间即开始对契诃夫的研究,毕生致力于此,为契诃夫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评介做出了重要贡献。著有论文集《他山集》、散文集《惜别樱桃园》、剧本《赛纳河少女的面模》《我是海鸥》等,另有译著《梅耶荷德谈话录》等。
|
目錄:
|
译者序 1
书信 1
随笔 267
契诃夫年谱 333
|
內容試閱:
|
译者序
契诃夫几乎不写评论文章,他一生只写过一篇纪念一位俄国探险家的短文。但契诃夫几乎天天写信,留存下来的就有4000多封。
1950 年出版的“契诃夫全集”共20卷,书信就占了8卷。 1982年出版的30卷全集里,书信也占了12卷,都超过了全集篇幅的三分之一。契诃夫书信是契诃夫文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列夫·托尔斯泰的日记和安东·契诃夫的书信,是19世纪俄罗斯文化的两大奇观。
契诃夫书信第一次大规模地公之于众,是在他逝世十年之后的1914年。一位学者读过之后说:“他(契诃夫)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但比我们更典雅。”也许还可以接下去说——比我们更睿智,更幽默,更人道,更有正义感 ……
读契诃夫的小说、剧本自然能了解契诃夫,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是在读完了他全部的4000多封信札之后,才敢说我对契诃夫多少有了真切的认识。
契诃夫主要是在书信中,直接地表达了他对人生和文学的看法,这里有契诃夫的大智慧。
怎么写作?
“简洁是天才的姐妹。”(1889年4月21日信)
说得很抽象,却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应该这样描写女人,让读者感觉到您敞开了背心,解掉了领带在写作。描写大自然也应如此。请把自由交给自己。”(1888年10月20日信)
讲得很具体,也能让人举一反三。
怎么做人?
“宁愿做刀下鬼,也不做刽子手。”(1889年1月2日信)
“把自己身上的奴性一滴一滴地挤掉。”(1889 年1月7日信)
“再没有比世俗的生存竞争更乏味和缺乏诗意的了,它剥夺了生活的快乐,而让灰暗的俗气弥漫开来。”(1894 年7月11日信)
十年前,我头一次阅读契诃夫书简,当我读到这些深沉的话语时,热血沸腾起来。
这次重读契诃夫书简,契诃夫1898年1月13日从雅尔塔写给妹妹玛莎的一封信,分外地吸引了我。契诃夫用十分质朴的语言讲了十分朴素的人生哲理:
“你告诉妈妈,不管狗和茶炊怎么闹腾,夏天过后还会有冬天,青春过后还会有衰老,幸福后面跟着不幸,或者是相反。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健康和欢乐,总有什么不幸的事在等着他,他不可能逃避死亡,尽管曾经有过马其顿王朝的亚历山大大帝——应该对一切都有所准备,把一切所发生的都看成是不可避免的,不 管这多么令人伤心。需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使命。”
契诃夫的书信里不仅有他的大智慧,也有他的真性情。他的书信里有多少对于大自然的赞美,有多少朋友之间的真情流露,而他给他的恋人米齐诺娃及妻子克尼碧尔写的信,就是一束契诃夫式的情书。
在去世前半年的 1904 年 1 月8 日,他给在尼斯度假的作家蒲 宁写信,最后的问候语是:“请代我向可爱的、温暖的太阳问好,向宁静的大海问好。”记得当年读到这里,我心里不住地对自己说:契诃夫真可爱。
鲁迅先生说 “创作植根于爱”,翻译何尝不也是植根于爱!尤其是一些并非职业翻译家的翻译激情,都是被一种爱的情愫调动起来的。
于是想到戏剧家焦菊隐先生上世纪40 年代在重庆翻译丹钦科的回忆录的情景。焦先生在“译后记”里写道 :
“……在这时,太阳召唤着我,艺术召唤着我,丹钦科召唤着我。我唯一的安慰,只有从早晨到黄昏,手不停挥地翻译这一本回忆录。”
在我翻译这部书信集的三个月里,也体验过“契诃夫在召唤着我”的激动,也经历过 “手不停挥地翻译”的投入。
译完全书,我写了下面这两段文字 :
“这是我第二次阅读契诃夫书信。第一次仅仅是阅读,也做了点笔记;这次阅读还要选译一些,还要写点翻译之后的说明性文字和感想。有的长,有的短。
“这次重读从2013年8月2 2日开始,11月2日结束,整整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我天天徜徉在契诃夫的情感世界里,我自己觉得,我更了解契诃夫了,也更爱契诃夫了。现在是2013年11月2日 13时25分,我要与契诃夫暂时说声再见了。”
童道明
书信
1
致米·契诃夫 1879年4月6日 塔甘罗格
亲爱的弟弟米沙!
正当我百无聊赖地站在门口打呵欠的时候,接到了你的来信,因此你可以判断,你的来信正是时候。你的字写得很好,在整封信里找不出一个语法错误。只有一点我不喜欢:你为什么把自己称作“微不足道的、渺小的小弟弟”?你承认自己的渺小?弟弟,不是所有的米沙都是一个样子的。你知道应该在什么场合承认自己的渺小?在上帝面前,在智慧面前,在美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但不是在人群面前。在人群中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尊严。
译者注
契诃夫第一封引人注目的书信,写于一八七九年四月六日,是从故乡塔甘罗格写给弟弟米沙的。
安东·契诃夫一八六○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一八七六年,父亲经营的杂货店濒临破产,遂只身逃离故乡到莫斯科谋生,不久,安东·契诃夫的母亲和几个兄妹也去了莫斯科,只有安东一个人留在故乡,直到一八七九年秋天中学毕业。三年举目无亲的独居生活,造就了同龄人无法与之比拟的独立人格,“在人群中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就是契诃夫最早获得的人生体验。维护普通人的尊严,后来也成了契诃夫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旨。
在早期小说杰作《小公务员之死》里,契诃夫就怀着悲悯之心,摹写了一个小人物在所谓的大人物面前不断丧失“自己的尊严”的悲剧。
2
致格利戈罗维奇 1886年3月28日 莫斯科
我亲爱的、深深敬爱的佳音使者,您的来信像闪电一样震动了我,我激动得几乎要哭泣了,现在我的心灵也还不能平静。我不 知该说些什么和做些什么来报答您,就像您抚慰了我的青春,但愿 上帝将安慰您的晚年……如果我有什么值得尊重的才赋,那么我要向您纯洁的心灵忏悔:我自己一直不尊重自己的才赋。我感觉到我是有才赋的,但已习惯于把它看得微不足道。要使一个人对自己不公正,要使他怀疑和不信任自己,只要有一丝纯粹的外部原因就足 够了……在莫斯科我有数百个熟人,其中有一二十个人从事写作,我想不起其中有谁读过我的作品并认为我是个艺术家。在莫斯科有个所谓的“文学小组”,不同年龄的形形色色的庸才们每周一次在一家饭店的包厢聚会,高谈阔论。如果我到他们那儿哪怕只读您的这封来信中的一段,他们也准会一起来嘲弄我……
我之所以写这一切,只是想在您面前对自己的严重过失稍做申辩。从前我对待自己的文学写作一直极其轻率。我不记得,哪一个作品是我花了一昼夜以上的时间写成的。而您很欣赏的那篇 《猎人》是我在洗澡间里一挥而就的!就像记者们写火灾报道那样,我随随便便地、机械地写我的短篇小说,对读者和自己都不负责任……
现在您的来信突然出现在我面前。请原谅我!打个比方,您的来信对于我的作用就像是省长的 “二十四小时之内务必出城” 的命令一样,也就是说,我突然感到了必须赶紧行动,尽快从陷下去的地方跳出来 ……
我把希望寄托于未来。我还只有二十六岁,也许,我还来得及做点什么事情出来,虽然时光在飞逝。
译者注
文坛前辈格利戈罗维奇(一八二二—一八九九)的眷顾,完全出乎契诃夫的意料,信开头那几句受宠若惊的话,在契诃夫书信中是绝无仅有的。
格利戈罗维奇写信给契诃夫,是因为他读到了契诃夫的小说《猎人》(一八八五),深感作者有非凡的天赋。他在赞美契诃夫的同时,也希望他要严肃地对待创作,不要辜负了自己的天赋。
《猎人》的确是一篇与契诃夫以前的幽默小品大异其趣的作品,有人还说它有“屠格涅夫的味道”。小说是这样开头的 :
一个溽暑闷热的中午,天上连一小片云也没有。青草被太阳晒得枯萎,显得灰心绝望……树林静悄悄的,纹丝不动,似乎在用树梢眺望远方,或者在等一件什么事儿似的。
契诃夫在信中坦承自己此前的创作态度不够严肃。他那句“《猎人》是我在洗澡间里一挥而就的”自白,后来广为传布,成了一个文坛逸闻。
后来契诃夫也兑现了格利戈罗维奇的“不要匆忙写作”的嘱咐。自一八八六年始,契诃夫用于写作的时间并没减少,但作品数 量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一八六六年为一百一十二篇,一八八七年便锐减为六十六篇,而一八八八年契诃夫只写了十二篇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