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NT$
510.0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NT$
1948.0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NT$
2540.0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500.0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NT$
347.0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NT$
305.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整体时代背景出发,在梳理数据资产化理论逻辑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其法律政策、治理实践、应用场景及未来趋势,既从战略高度思考数据资产化的方向,又从实践维度指导数据资产化的路径,为读者全面把握数据价值化的宏大图景提供了系统框架,也为全社会共同推进数据资产化变革注入了智识动力。
|
關於作者: |
尚进
英国莱斯特大学数字经济学博士,曾任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访问研究员,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访问学者、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员。现任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信息界》杂志社社长、中国信息界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IGF多方委员会成员。同时担任民革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民革北京市委会科技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民革朝阳区委会委员、科技专委会主任,政协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委员、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等。深耕于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领域二十年,作为核心人员或课题负责人参与并完成多项信息化领域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参与撰写信息化领域专著5部,发表专业文章50余篇,先后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科技部、国家信息中心等多个部门专家库担任专家。
田强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科普教育基金常务副理事长,国瑞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明孚数据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席、首席经济学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企业数字化实践,熟悉数据要素资产化相关政策与理论,精通数据资产化中的政企银合作、资本运作策略及市值管理,在数据要素金融化创新与数据资产融资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胡杨
中共党员,英国莱斯特大学全球化与传播学硕士,曾就职于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中央电视台担任资深项目主管。现任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信息界》杂志社副总编辑、总经理,中国信息界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中国信息界科技创新联合体秘书长。同时担任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科技创新投资专委会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全联旅游业商会理事、北京计算机学会理事。从事信息化、数字化等相关领域研究和项目管理工作十余年,并作为核心专家先后组织和指导了江苏、河北、山东、重庆、广东、辽宁等地区十余个城市的数字化规划和建设工作。
夏珺峥
挪威纳尔维克工业大学工业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国信钧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农业中关村产业联盟数字乡村专委会主任,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副理事长,北京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政协第十五届成都市委员会委员。
国家科技创新创业导师、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联盟理事、中国智慧城市专家(库)委员会大数据专家委员、智慧园区专家委员、总体规划设计专家委员。
长期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技术领域研究,在技术驱动数据要素资产化、数字乡村等领域有扎实的落地经验和能力,并以公司平台为依托搭建了良好的产业链条,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
目錄:
|
第一部分 数字黎明(背景篇)
第1章 激荡中的世界:数据的力量
1.1 数据从阴影到聚光灯
1.2 觉醒的数据价值
1.3 数字浪潮下的社会重塑
第2章 技术漩涡:解码数据的未来
2.1 万物数字化加速
2.2 数据基建提速升级
2.3 隐私计算添翼
第3章 经济新浪潮:数据经济揭秘
3.1 传统产业迈向数智化
3.2 拥抱数字经济新图景
3.3 数据新要素:探寻增长新动能
第4章 资产革命:数据资产化路径
4.1 数据资产化的破题之钥
4.2 数据价值评估的理念突围
4.3 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再造
第二部分 制度规则(政策篇)
第5章 无界数据流:寻找平衡点
5.1 数据主权的演进与博弈
5.2 平衡保护与开放
5.3 构建数据流动新秩序
5.4 深化国际合作的开放与共赢
第6章 中国实践:数据治理的法律政策体系
6.1 中国数据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6.2 党中央擘画数据资产化宏伟蓝图
6.3 “数据二十条”重塑法律政策格局
6.4 财政部数据资产准则落地生根
6.5 中评协数据资产评估破题前行
第7章 标准规范: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7.1 法规差异的文化烙印
7.2 分类分级:数据管理的指挥棒
7.3 数据价值变现的压舱石
7.4 全球数据治理的方向标
第8章 适应变迁:政策的迭代与未来
8.1 在巨变中寻求动态平衡
8.2 灵活多变的政策智慧
8.3 合作与创新的双引擎
第三部分 多元共治(治理篇)
第9章 数据治理:治理的挑战与机遇
9.1 数据治理的复杂性挑战
9.2 因“数”制宜,为权属厘清开良方
9.3 数字鸿沟阴霾下的治理新课题
第10章 数据伦理:构建信任的桥梁
10.1 隐私边界的重构之道
10.2 算法伦理的进化之路
10.3 公平正义的守护之盾
10.4 透明问责的固本之基
第11章 数据决策:用数据重塑规则与流程
11.1 数据驱动业务流程再造
11.2 让数据洞见的光芒照进决策现场
11.3 数据辅助风险防控
11.4 数据助力精准服务
第12章 数据共治:打造多元参与的治理生态
12.1 塑造多方协同的治理新格局
12.2 汇聚共治动力之源
12.3 共治理念的实践图景
第四部分 应用舞台(实践篇)
第13章 创新驱动:数据激发产业变革
13.1 “智”造未来:大数据重塑制造业新图景
13.2 精准农业的革命
13.3 科创数据驱动“智”向未来
第14章 精准高效:塑造生产未来
14.1 交通运输再“智”造
14.2 数据织就金融“普惠”基因
14.3 数据链接推动商贸流通“慧”发展
第15章 互联融通:赋能服务与管理
15.1 文旅“云”上的数字光影
15.2 在“健康中国”路上数据同行
15.3 数据点亮生命应急通道
第16章 智慧生活:构建城市新生态
16.1 城市从数字化到智慧化的蜕变
16.2 数据让气象预测预报更“智慧”
16.3 数据点亮碳中和之路
第五部分 未来光谱(展望篇)
第17章 数智潮流:技术驱动的未来
17.1 “人工智能 X”领域纵深拓展
17.2 量子计算开启计算新时代
17.3 技术伦理的人文关怀
第18章 文化重构:数据时代的社会哲学
18.1 数据技术重塑人际关系
18.2 数据应用引发文化价值碰撞
18.3 在数据资本的天平上寻求平衡
第19章 经济新篇章:跨界融合与创新
19.1 跨界融合的崭新乐章
19.2 数据经济的长远航标
19.3 创新在数据资产化中的核心作用
第20章 全民数据素养:构筑未来社会的基石
20.1 树立数据意识迫在眉睫
20.2 打造全方位数据技能培养体系
20.3 终身学习拥抱智慧人生
附 录
附录1:数据要素政策汇编
附录2:数据资产化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序 言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的生成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
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企业正经历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的转变。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求企业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更关键的是要实现数据的整合、分析与应用,将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和业务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只有更加精准地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运营效率,进而实现更高的盈利目标。
从一般性规律上看,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往往会积累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中蕴含着对市场趋势、用户行为、业务优化等极具价值的信息,只有通过深刻且系统地挖掘这些信息的价值,才有可能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资产化是核心关键,通过有效地管理数据资产,企业能够识别运营中的瓶颈和低效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例如,通过分析生产流程、供应链或客户服务的数据,企业可以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并提升客户满意度。
此外,数据资产化能促使企业发掘数据中蕴含的新商机,开发基于数据的产品和服务。例如,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企业可以发现新的市场需求,从而推出个性化推荐、增值服务或全新的数字产品线。总体来说,数据资产化可以被理解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它不仅提升了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和决策质量,还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增强了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数据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全球各国政府开始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商业化利用,然而,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各国在数据资产化方面的政策也展现出了多样性。虽然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数据保护法律,但各州纷纷行动,如加州通过了《加州消费者隐私法》(CCPA),对个人数据保护提出了要求。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在积极讨论如何更好地促进数据的流动、共享和保护,通过更加有效地激发数据价值来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在亚洲,如日本和韩国,在数据治理和数据资产化方面都采取了积极措施。例如,日本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推行数据驱动的社会5.0战略,强调数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韩国则是在通过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信用信息使用及保护法》同时推动数据开放和共享平台的建设。印度政府也通过了《个人数据保护法案》草案,旨在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护个人数据权利,并促进数据经济的发展。总体来看,世界各国的政策都普遍倾向于平衡数据的开发利用与个人隐私保护,同时推动数据的开放共享,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政策仍在不断演进中,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近年来,我国在数据资产化方面不断探索,并且取得了显著进展。由于实际国情的不同,我国推动数据资产化发展更多是希望将数据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十四五”规划从多个维度全面布局了数据资产化的战略方向、实施路径和治理框架,旨在促进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的有效转化,驱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规划强调了数据已成为现阶段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关键资源之一,突显了数据资产在新时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在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构建了数据基础制度,为数据资产化奠定了政策基石。2023年以来,财政部发布了一系列文件,随着2024年1月1日起《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正式施行,数据资产入表政策正式落地,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数据资产价值的认可。与此同时,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则明确了数据资产的开发利用、价值评估、收益分配、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以及数据资产入表的具体要求,标志着数据资产化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从多方面指导企业加强数据资产管理。此外,我国在推动数据资产化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力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激活数据要素的潜能。
在此背景下,全国多个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如北京、上海等地积极探索数据交易市场建设、数据确权、价值评估等机制,形成了若干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其他地区,如广东省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数据资源确权、流通、交易、应用等规则体系,支持数据交易平台建设。浙江省出台了首个省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数据资产化管理流程,加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为数据资产的评估、交易等提供依据。这些省市的政策通常涵盖数据确权、数据流通交易、数据安全、数据资产评估与登记等多个方面,旨在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体系,促进数据资源向资产、资本转化,为当地数字经济注入活力。随着数据资产化政策的不断细化和落实,预计会有更多省市加入这一行列中。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也十分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管好用好公共数据资产,通过制定针对性规定,促进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以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和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例如,在资产管理体系构建方面,鼓励各级机关和单位将持有的公共数据资源作为资产纳入资产管理,并要求相关主体部门识别、评估和记录这些数据资产,确保数据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价值最大化。在市场机制建设方面,推动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方共建”的数据资产治理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资数据资产领域,通过设立数据交易所、完善数据交易规则等手段,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资产的流通与交易。通过这些综合性措施,中央政府旨在营造一个有利于数据资产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在促进数据资源有效利用的同时,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很明显,在数字时代,数据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之一,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而数据资产化则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数据潜力,加快推进我国数据资产化进程,必须首先系统了解数据资产化的实质内涵、逻辑成因及演进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准确估算数据的价值问题,这对正处于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尤为重要,对促进数据资产定价、交易和流通,丰富和拓展数据资产应用场景,激活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以及提高数据基础制度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们历经半年时间研究并撰写本书的关键意义之所在。
全书以数据资产化为核心主题,系统探讨了这一宏大命题的背景、政策、治理、实践和展望。
整体上,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二十个章节,内容层层递进、逻辑环环相扣,逐步展开对数据资产化的多维度解析。其中,第一部分“数字黎明”篇是全书的背景篇。第1章和第2章分别从历史纵深和宏观视角,揭示了数据资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核心地位,为全书议题展开奠定了时代背景。第3章则阐述了如何通过数据盘活传统要素、重塑生产关系。第4章进一步指出数据资产化需遵循“资产化、资本化、产业化”的基本逻辑,二者共同为破题数据价值释放提供理论视角。
第二部分“制度规则”篇重点聚焦数据治理的顶层设计。第5章剖析了数据资产化中保护数据主权与促进数据流动的平衡。第6章回顾了我国数据治理法律政策的演进历程。第7章则指出,数据分类分级是落实法律要求、提升治理精准性的关键抓手。第8章展望了面向未来的数据治理政策需更具前瞻性、协调性和包容性。本部分在厘清数据治理关键议题的基础上,对标国际经验,系统勾勒出数据资产化的法律政策图景。
第三部分“多元共治”篇转向了对于治理实践的关注。第9章总结了数据治理面临的复杂性挑战。第10章和第11章则分别围绕产权界定和隐私保护两个核心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特性制定差异化规则,以及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建设并举的思路。第12章进一步指出,数据资产化需要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对政府、企业、个人的角色进行了分析。本部分立足中国实践,为应对数据治理难题、推动多方协同治理提供了行动指南。
第四部分“应用舞台”篇,将带领读者走进数据资产化的生动实践。第13章和第14章聚焦工业和农业领域,展现了数据如何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第15章则探讨了数据驱动的精准服务在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第16章则进一步分析了城市数据的汇聚共享如何驱动智慧城市的纵深发展。本部分通过一系列最新案例的具体实践展示,生动诠释了数据资产化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抓手。
第五部分“未来光谱”篇着眼未来发展。第17章和第18章分别分析了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对数据资产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对数据伦理困局的思考。第19章重点关注数据将如何深度重塑生产关系,成为驱动跨界融合和产业创新的关键力量。第20章则聚焦数据素养,强调全民数据教育是智慧社会的压舱石。本部分放眼未来,前瞻性地展望了数据资产化引领生产力变革、催生新型生产关系的图景,描绘了一幅数据驱动美好生活的宏伟愿景。
本书从整体时代背景出发,在梳理数据资产化理论逻辑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其法律政策、治理实践、应用场景及未来趋势,既从战略高度思考数据资产化的方向,又从实践维度指导数据资产化的路径,为读者全面把握数据价值化的宏大图景提供了系统框架,也为全社会共同推进数据资产化变革注入了智识动力。
衷心期望本书能够对广大关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并且正在致力于推动数据资产化实践等相关领域的读者们有所裨益。
最后,特别感谢以潘鹏飞、戴伟和乔聪军等为核心的中国信息界发展研究院项目团队对本书策划及内容统筹等方面所作的努力。期待未来能够携手更多力量,为我国数据资产化进程贡献智慧。
尚 进
2024年6月7日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