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聚合课程:理论与实践

書城自編碼: 401330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沈庶英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301352496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孩子一生的底气
《 孩子一生的底气 》

售價:NT$ 307.0
撒哈拉海计划:技术、殖民与气候危机
《 撒哈拉海计划:技术、殖民与气候危机 》

售價:NT$ 411.0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

售價:NT$ 562.0
湘军史稿 华章大历史040
《 湘军史稿 华章大历史040 》

售價:NT$ 458.0
印度经济简史:1947-2022
《 印度经济简史:1947-2022 》

售價:NT$ 359.0
吞海.大结局
《 吞海.大结局 》

售價:NT$ 286.0
碰撞与转型
《 碰撞与转型 》

售價:NT$ 2018.0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售價:NT$ 307.0

編輯推薦:
本书基于中外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高等学校聚合课程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以国际中文教育课程实践探索为例讨论了聚合课程的可行性。可供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从事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管理者阅读参考。
內容簡介:
本书基于中外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建立高等学校聚合课程教育模式,进而运用聚合课程相关理论开展聚合课程实践,进而以国际中文教育课程实践为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学校聚合课程建设,创新和发展中国素质教育的模式与路径。
全书包括三篇共八章内容。上篇为聚合课程理论研究,包括一至三章,概述聚合课程的概念、内涵、形态特征、理论基础、课程评价模式等,分析了聚合课程与通识教育的源流、差异及相互关联,分析了新文科视域下的聚合课程研究思路。中篇为聚合课程实践应用,包括四至六章,以通识课程“人类文明与当代中国”为例,探索聚合课程建设路径,并对聚合课程进行了实践考查,探索建立聚合课程的评价体系。下篇为国际中文教育聚合课程探索,包括七至八章,分析了国际中文教育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研究了国际中文教育的聚合课程建设形态,阐释了国际中文教育实践育人的新模态。
本书可供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从事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管理者阅读参考。
關於作者:
沈庶英,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名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海内外汉语教学经验。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材、商务汉语教学及汉语在线教学。为本科生开设课程“商务汉语综合课”,为研究生开设课程“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商务汉语教学研究”。在《教育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商务汉语教学理论研究与方法创新》 、《对外汉语教材理论与实践探索》等;主编《经贸汉语本科教学词汇大纲》;出版汉语教材《高级商务汉语阅读教程》;参与多部汉语词典研制;主持国家教育科学项目和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
目錄
目 录
上篇 聚合课程理论研究
第一章 聚合课程概述…………………………………………………… 3
第一节 何谓聚合课程………………………………………………… 3
第二节 聚合课程模态………………………………………………… 9
第三节 聚合课程的理论基础 ……………………………………… 14
第四节 聚合课程评价 ……………………………………………… 19
第五节 聚合课程的研究价值 ……………………………………… 28
第二章 聚合课程与通识教育 ………………………………………… 35
第一节 关于通识教育 ……………………………………………… 35
第二节 国外通识教育简述 ………………………………………… 39
第三节 中国通识教育简述 ………………………………………… 49
第四节 聚合课程与通识教育溯源 ………………………………… 66
第三章 聚合课程与新文科 …………………………………………… 77
第一节 新文科的产生 ……………………………………………… 77
第二节 新文科的聚合属性 ………………………………………… 90
第三节 新文科视域下的聚合课程研究思路 ……………………… 94
中篇 聚合课程实践应用
第四章 聚合课程建设的实践………………………………………… 101
第一节 课程概况…………………………………………………… 101
第二节 教学内容建设……………………………………………… 114
第五章 聚合课程建设实效考查……………………………………… 121
第一节 考查方法及准备…………………………………………… 121
第二节 基于调查问卷的课程分析………………………………… 129
第三节 基于学习自传的课程分析………………………………… 138
第四节 聚合课程实践考查总结…………………………………… 162
第六章 聚合课程建设实践的评价…………………………………… 167
第一节 知识重构的融合度评价…………………………………… 167
第二节 教学团队协作情况评价…………………………………… 173
第三节 组织内部协调情况评价…………………………………… 178
第四节 学科之间内在联系情况评价……………………………… 181
第五节 课程的实效性评价………………………………………… 186
下篇 国际中文教育聚合课程探索
第七章 聚合课程与国际中文教育…………………………………… 193
第一节 国际中文教育的历史沿革………………………………… 193
第二节 国际中文教育的聚合特征………………………………… 207 214
第三节 国际中文教育的聚合课程建设形态……………………… 216
第八章 聚合课程指导国际中文教育实践育人……………………… 224
第一节 国际中文教育实践育人概说……………………………… 224
第二节 课堂实践环境构建………………………………………… 229
第三节 校园实践环境构建………………………………………… 237
第四节 社会实践环境构建………………………………………… 244
参考文献………………………………………………………………… 258
內容試閱
前 言
教育是多学科共同协作的艺术。任何一门专业知识都不可能独立完成教育任务,必须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交叠互补中实现人才培养,在多元碰撞激荡中形成新的认知,在各种观点的相互矛盾斗争中推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一种大趋势。聚合课程是建立在学科聚合统整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教学模态。它从跨学科的视角审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育对象、教育形式、教育未来,从而实现学科交叉统整,完成多学科多角度育人,这必将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深远的影响。
聚合课程理论起源于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注重人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从跨学科聚合统整视角开展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本书基于中外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建立高等学校聚合课程教育模式,进而运用聚合课程理论开展聚合课程实践。以国际中文教育课程实践探寻聚合课程的社会意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学校聚合课程建设,创新和发展中国素质教育的模式与路径,以解决目前高校课程设置相对孤立、封闭、固化,人才培养知识面偏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能对接、价值观教育和知识教育不能有机结合、合作探究和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等诸多问题,探索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本书包括上篇、中篇、下篇共八章内容。上篇为聚合课程理论研究,包括第一至三章。第一章,聚合课程概述,阐释了聚合课程的概念、内涵、特征、功能,分析了聚合课程的形态特征、聚合课程的理论基础、聚合课程的评价以及聚合课程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聚合课程与通识教育,阐述了通识教育理论及国内外通识教育思想和实践,分析了聚合课程与通识教育的源流、差异及相互关联。第三章,聚合课程与新文科,阐述了新文科的产生及发展,阐释了新文科的聚合特征及与聚合课程的关联,分析了新文科视域下的聚合课程研究思路。中篇为聚合课程实践应用,包括第四至六章内容。第四章,聚合课程建设的实践,以通识课程“人类文明与当代中国”为例,探索并验证聚合课程建设问题。第五章,聚合课程建设实效考查,从两阶段、三调研入手(两阶段为学前阶段和学后阶段,三调研为学前摸底问卷调查、学后问卷调查和学习自传考查),分析验证基于聚合课程理论建设的通识课程“人类文明与当代中国”的教学实践效果。第六章,聚合课程建设实践的评价,从知识重构的融合度、教学团队协作状况、组织内部分工状况、学科之间内在联系、课程的实效性等五个维度及其所延展出的25个评价指标建立聚合课程的评价体系,并对“人类文明与当代中国”这门聚合课程进行分类系统评价。下篇为高等学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中文教育聚合课程探索,包括第七至八章内容。第七章,聚合课程与国际中文教育,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历史沿革及聚合特征,分析了国际中文教育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研究了国际中文教育的聚合课程建设形态。第八章,聚合课程指导国际中文教育实践育人,阐释了国际中文教育实践育人的聚合任务、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课堂实践环境、校园实践环境、社会实践环境相互联动及虚拟仿真实验室机制和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等,研究构建“三联动两机制”实践育人模态。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把跨学科思维引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采用多学科跨界融合的理念,研究高校课程建设,探索实施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理论创新体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观、教育观,提出现代教育应该从原子的、离散的、单打独斗式的课程状态向整体、系统、开放、融合意识回归。二是提出聚合课程是教与学的创新,是教学机制的再造,认为聚合课程中的“聚”,既是教师的集聚,又是课程的集聚,还是师生互动和学生学习体验的集聚;聚合课程中的“合”,既是不同学科知识的跨界融合,又是不同学科思想的融合,还是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学术精神的深度融合。三是提出聚合课程的基本特征,认为聚合课程具有同一主题、跨学科、协作授课、交叉融合、合作学习、多维视角等基本特征。实践创新在于通过通识课程“人类文明与当代中国”以及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聚合课程的建设实践,探索出聚合课程的新模态,为高校课程育人开辟一条新路径。
本书的著述出版得益于很多师友的帮助。孟静怡老师在教育学理论研究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对聚合课程理论研究提出了重要的宝贵意见;博士生刘芳铭、王建杰、单雅男做了大量资料整理工作;北京大学出版社邓晓霞老师积极推进本书出版,贾鸿杰老师为本书做了认真细致的编辑加工。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本书研究获得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高等学校聚合课程研究”(批准号:BIA180164)的资助。
本书读者范围为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从事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管理者,以及一切热心教育发展和跨学科研究的各界人士。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