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21世纪以来,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两者互动与协调的状态及空间演化特征,探索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查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理论、系统理论、协同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FMOLS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距离协调度模型和离差系数协调度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计量分析方法,从静动态层面和纵横向视角对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
關於作者: |
魏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3月出生,湖南岳阳人,长沙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管理学博士、管理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与产业经济管理、数字经济与管理、低碳经济与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主要研究成果:近年主持研究课题共26项,其中主持研究省部级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2项,重点课题3项,横向规划课题6项;获省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著作3部,出版主编教材6部;先后在《科研管理》《中国科技论坛》《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等CSSCI、SCI、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检视
第一节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形态互动关系
第二节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互动机理
第三节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协调关系
第四节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方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关理论透视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相关理论
第三节 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影响机理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系统论分析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理论框架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发展机制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发展路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协调发展经验
第一节 欧洲国家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
第二节 美洲国家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
第三节 东亚国家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
第四节 国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启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关系实证
第一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时序关联分析
第二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静态关联分析
第三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动态关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评述与原则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第五节 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赋权方法选择
第六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赋权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第一节 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及评价标准构建
第二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发展水平时序评价
第三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发展水平区域评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协调发展度评价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第二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协调发展度时序评价
第三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协调发展度区域评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协调发展影响因素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影响因素
第二节 基于FMOLS回归的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实证
第三节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实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可持续协调发展机制
第二节 引导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三节 加快产业结构演进升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