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唐宋文坛版《时代风云人物榜》。
“诗魔”白居易、“诗仙”李白、“诗鬼”李贺、“诗佛”王维……本书对话15位自带流量的传奇诗人,用第一视角走进他们惊艳绝伦的一生。
★B站宝藏up主 子非秋月 潜心之作,全网播放量超3亿。
★书中诗人用自己的人生际遇,慰藉了无数失意的灵魂。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们既是耀眼的“太阳”,也是失意的旅人,但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诗意与远方。
★史书不录诗歌,诗卷少谈历史,而书中的诗不仅有少年意气,更是鲜活的历史。
大唐的安史之乱、牛李党争,大宋的王安石变法,党争之乱,历史每一次风起云涌的背后都隐藏着诗人的身影。他们用诗句写下自然万物、朝堂纷争、破灭与重建,也呈现黎民百姓最平淡的烟火日常,他们的诗歌,不仅是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更是对时局、社会的关切,将个人的情感融入了国家的命运。
★传承诗词文化里的洒脱与浪漫,快意江湖又不失明媚童趣。
当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聚集在一起:从李白的豪情万丈,到杜甫的忧国忧民,从王维的山水田园,到孟浩然的闲适人生……他们用笔墨描绘着繁荣盛世,记录下那个时代的辉煌与风采,唤起了时光的回响,
|
內容簡介: |
那些千古流芳的诗人,也和我们一样在迷茫中突围。
他们纵情江湖,快意逍遥,
他们驰骋疆场,保家卫国,
他们留恋红尘,浪漫多情。
有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潇洒肆意;
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豪迈;
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君子品格;
上百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十五位传奇诗人的经历,
串起唐宋诗词的盛世华章。
|
關於作者: |
子非秋月
B站知名up主,善于用厚重、淳朴的语言,描述历史波澜里蕴含的细腻往事。
|
目錄:
|
苏轼:幸福、挫折、洒脱,都不能形容我璀璨的一生
辛弃疾:无法用一生报答祖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李白:人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我这谪仙人的一场梦罢了
白居易:被称为“诗魔”的我用了一生,才明白开心最重要
杜牧:我用了五十年才明白,人生又怎么可能没有无奈
李商隐:有时回望自己的一生,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失败
陶渊明:所谓的桃花源只存在于一个地方——每个人的心里
李清照: 颠沛流离之后,你还记得曾经的那个少女吗
王维:被称为“诗佛”的我,将人生智慧融于一首首诗中
杜甫:比自身生命更重要的,是我的国家与无数的百姓
岑参:我曾两度出塞追梦,不过千树万树梨花开
李贺:被称为“诗鬼”的我,也只活了二十七岁
杨万里:隐藏在童趣之下的,是我用一生践行的文化修养
陆游:我一生万首诗词,起起落落,不过冰河入梦来
孟浩然:一生没有入朝为官的我,活在了永恒的山水里
写在最后的话
|
內容試閱:
|
苏轼:幸福、挫折、洒脱,都不能形容我璀璨的一生
【题记】
每个人心中对苏轼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有的人眼中,他是一位英勇少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英雄般豪迈;在有的人心中,他是一位深情郎,“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情意绵绵如浪漫诗篇;还有人看见,他是一位豁达的大叔,“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乐观豁达跃然纸上。林语堂形容道:“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然而,拥有如此有趣的灵魂的人,他的人生却几番波折。
他的一生如浮云飘荡,仕途上或是正在经历贬官,或是在贬官之途徘徊;爱情也不圆满,三位痴情的妻子都先他一步离开人世。尽管生活曾屡次捉弄他,他却仍对生活充满希望。
他就是北宋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苏轼。在命运的荒野中,他仍旧怀揣乐观,如流水般自由洒脱。
(一)
你的名字,叫作苏轼。
你的前半生如烟花般绚烂,堪称登场即巅峰。公元1057年,你随父亲进京赶考。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他阅读了你的文章后,连连拍大腿,赞叹不已:
“读你的文章,真是让人畅快淋漓,我必须避开锋芒,让这小子有所作为。”
那一年,你们父子三人一同考中了进士,成为京城的名人。而你的文章,惊艳了所有人,你本人更是才情横溢,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人们纷纷挖掘你之前写的作品,你在开封城里声名鹊起。“一门三进士,父子两探花”,如此美谈便这样流传开来。你的文学才华让众人为之倾倒,成了北宋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
然而,命运无常,同一年,你的母亲不幸辞世了。
令人痛心的是,她离世时还未得知你和弟弟考中进士的消息。死神如同冷漠的旁观者,手握镰刀,嘲弄着每一个生命。你和父亲、弟弟匆忙赶回家,并和弟弟为母亲守孝三年。当你终于艰难地走出伤痛,满怀志向地准备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065年,你深爱的妻子也因绝症而离世。
你的第一任妻子王弗逝世后,你护送妻子的灵柩回到故乡。第二年,父亲去世,你继续为父亲守孝三年。
那段时间,你每天清晨都披着晨曦去她的坟墓前清扫,再从午后静坐到深夜,眼神呆滞,心中空荡。没有了王弗,你的生活变得一片混乱,心底也成了一片废墟。但人死不能复生,你不得不正视现实,接受王弗已经离去的事实。
你只好在山岗上、墓碑旁,亲手栽下一株又一株雪松,这成了你思念她的方式。每一颗种子、每一抔土里,都隐藏着你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深深的相思。默默地,你将所有的感受埋藏其中,只让雪松见证着你对王弗的不朽爱意。
那一年,是熙宁八年(1075)。岁月匆匆,十年已过,你早已不再是初遇王弗时的挺秀少年,而是一个在官场沉浮的中年人。十年的相思,泪眼茫茫。在那个夜晚,你透过烛光,忽然看见王弗正对镜梳妆。她的音容笑貌、一颦一笑,宛如当年。你迈步前去,伸手一拭,亡妻的面容渐渐淡去,原来只是梦境一场。这一幕巨大的悲恸在你心头涌现。于是,有了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岁月匆匆,所有的故事似乎只是一瞬间,转眼间却已过去十年。
你是否在心中诉说过:“妻啊,你长眠于故乡的山岗,时而出现在我的梦里对镜梳妆,三万株雪松在梦里随风簌簌作响。然而,你是否知晓,我心中沉淀了无数个日夜的爱意和思念,渴望向你倾诉?当我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身处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的官邸,风尘满面,两鬓如霜,再也不是当年青涩稚嫩的模样。让我欣慰的是,我仍保留着十八岁时最清澈纯真的眼睛。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你时的眼睛,留存着对你最初的感动和美好的记忆。”
“十年了,我依然记得你的眼眸。”
(二)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从前,死神似乎对你这位北宋的文学天才格外感兴趣。1066年,在王弗去世的第二年,你还没有从失去妻子的悲痛中缓过神来,死神又夺走了你最尊敬、最崇拜的父亲。于是,你和弟弟苏辙扶柩还乡,守孝三年。
这一连串的离别与失去让你备受煎熬。然而,你并没有被命运击垮,而是在悲伤与坎坷中坚韧地前行。你用文字倾诉着内心的悲伤和思念,用文学来寄托你对逝去亲人的深情厚谊。之后的你一直被贬,被贬的第一站,你被任命为“杭州通判”。
熙宁五年至七年(1072-1074),你任杭州通判,在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你写下了这样一首词:
江城子·江景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当时的杭州与现在完全不同,满眼望去,都是贫瘠的盐碱地和偏僻的乡村。然而,经历过亲人离世的你早已学会看淡人生的坎坷。在美丽的西湖畔,你品尝着香气扑鼻的西湖龙井,诗兴大发,于是提笔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迅速传遍杭州,在人们的口口相传里,引起了京城中王安石的注意。他想:“你不是钟情于诗歌和远方吗?好,那我就让你过瘾。”
于是,你再次被贬谪,这次是到了遥远的密州。
熙宁七年(1074)秋,你由杭州移守密州。次年八月,你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你的弟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1076)暮春,你登上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从现在来看,《望江南·超然台作》中仍怀有你在朝廷受排挤后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惆怅,但你已感悟了一些人生哲理,表现了你的豁达与超脱。
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你已经在密州担任知州二十一个月。你本以为,密州与弟弟苏辙所在的济南相距不远,或许有机会见面。然而,此时的密州正在遭受三灾(即旱灾、蝗虫和盗匪)的肆虐,你只能陷身于繁忙的公务,难以离开。转眼间,将近两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再次来到中秋佳节,你与诸友一同站在超然台上畅饮狂欢。醉意朦胧之间,你不禁想起了还在济南任职的苏辙,你们兄弟二人已经分别了将近四年之久。从熙宁四年九月到熙宁九年的中秋(1072-1076),虽相距不远,却整整五年再未谋面。自从出生以来,你们从未有过如此漫长的分别。因此,五年不见,彼此之间的想念之深可想而知。
在这段时间里,你的思念之情日益浓烈,却因各自的身份和境遇,未能与胞弟相见。这份隔阂和遗憾,让你对“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产生了更多的思考。中秋的明月,更是勾起了你对家人的思念。
在热闹喜庆的中秋佳节,你和诸位好友畅饮,心中却难掩对弟弟的牵挂。四年的分别,让你更加珍惜与苏辙的亲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与亲人团聚,共度欢乐时光。就在这种思念无限涌动、真情无限勃发的时刻,你挥笔写下了那首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代胡仔曾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写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经过千年的流传,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初的你或许难以想象,你的词会如此受人追捧,跨越时代,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绽放。
即使是在现代人的审美中,这首词依旧娓娓动人,让人如痴如醉。我们仿佛与你一同遨游于九天之上,在月宫里畅快地“起舞弄清影”。你的词让我们产生共鸣,通过月亮的阴晴圆缺,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在时间的长河中,对美好的愿望也在延续着,让你跟全人类共同书写对幸福的向往。
你写下的诗词虽已千年,但如今依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以全新的面貌和魅力继续传承着。你的思想与情感穿越时空,与现代人心灵相通。这是一首永恒的词,也是一份不朽的情感,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重新体味古人的智慧与温情。
还是那一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
后来,你一路被贬官,却始终坚持写诗、写词。你是一个内心坦荡的人,无论何事都要以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当你被贬至湖州时,你写了一篇谢恩信给皇上,在信中表述了自己愚笨,不适应新派的政治路线,又提及自己年岁已老,不喜欢操劳。因此,他被皇帝派去管理百姓。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在小人眼中,这番话成为他们攻击你的把柄:你说你不爱找事,那我们的改革变法岂不是等于找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这样,你遭到不白之冤,被关进了监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据说,你在狱中遭受毒打,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痛苦,作为一代文人的尊严和内心,也在牢狱之灾中慢慢崩溃。但与此同时,改变的,还有你的三观和人生志向,为后续你的蜕变埋下种子。
幸而,你拥有众多位“诗粉”,许多大臣为你求情,甚至连“老对手”王安石也站了出来。在监狱中痛苦地度过了一百多天之后,你终于重获自由,这全凭你拥有众多拥趸的支持。
乌台诗案后,你被贬到黄州。在那期间,你写了两首词,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第一首词是1082年所做,当时你已经四十五岁,因涉嫌讽刺新法而被贬黄州已经两年有余。贬谪之地让你心中充满忧愁,无法倾诉,于是你四处游山玩水,希望能借此调整情绪。
那天,你恰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这里的壮丽景色让你深有感触,同时也勾起了对三国时期周瑜风光无限的遐想。然而,你也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如梭。于是,在这美景和怀古之感的共鸣下,你写下了这首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第二首是: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是你在黄州贬谪的第三年的一个深秋之夜所作。词中描述了你在一个雪堂深夜畅饮,醉后归家的情景。回到家后,家童已经熟睡,敲门无人回应,于是你独自倚着藜杖,聆听江水的潺潺流动声。在这首词中,你抒发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功名利禄的厌弃。你愤恨自己身在官场由不得己,渴望忘却世俗的名利追逐。然而,这个深夜,正是你寻求内心解脱的时刻,你希望乘坐小船远离尘嚣,放飞心灵,将余生托付江海。
你的词风清新高远,清旷而又飘逸。在此词中,你展现了自己出世的心境和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你的文学风采使你受到当时社会的欢迎与推崇。这首词传遍黄州城的速度极快,有多快呢?
《避暑录话》中曾有记载:作此词的第二天,黄州城内便谣言蜂起,盛传当夜你歌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便“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消息传到黄州徐太守耳里,吓得他冒出来一身冷汗。因为你贬谪黄州,他是有看管责任的,要是“州失罪人”,他怎么向朝廷交代?于是慌忙“命驾往谒”。一行人惊慌失措地来到你的寓所,不想你躺在床上,“鼻鼾如雷”。
(四)
在那时,你将家人接到身边,决心看开一切。你为自己的住处取名为“雪堂”,并自称“东坡居士”。于是从那一刻起,苏东坡诞生了。
你脱去文人的长袍,穿上平凡的布衣。你开始在田园中耕种,闲暇时与当地渔夫一同去河边垂钓。你抒发自己的情感于诗歌之间。在某一天,你的内心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是否真有必要纠缠于政治权谋的斗争?
于是,在那段时光里,你的诗歌达到巅峰。生活过得红红火火,你甚至对着妻子开玩笑,提议自己亲手酿造些美酒来享用。尽管种田有米可食,你却仍然钟情于品味美酒的滋味。“夜饮东坡醒复醉”道出你晚间在坡地畅饮的意境,一次次醒来又一次次醉倒;“归来仿佛三更”则传达你常在深夜才回家,“家童鼻息已雷鸣”说明身边还有一个孩童为你照料家务,可在此时他的呼吸声已似雷鸣般嘹亮,不再应答你的敲门声;“倚杖听江声”,这是你在成熟后对待事物的一种平和心态。从前,你可能会因为这样的傲慢而发怒,但现在,你已能够释然地享受江水悠扬的声音。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你蜕变为苏东坡,你洞察到美丽可以隐藏在丑陋之中,你开始品味多样的事物。曾经你走进黄州夜市,与一个满身刺青的壮汉发生摩擦。那人将你击倒,责问:
“你算什么东西,竟敢碰我!你难道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如何吗?”
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苏东坡,躺在地上的你哈哈大笑了起来。
事后,你写信给马梦得,道:“自喜渐不为人知!”展现出了这段非凡生命历程的不凡情感。你作为才子,全天下都知道你的名字。然而,你在遭遇挫折后,逐渐体会到了包容的力量,你不再轻易表达你自己的不悦。
历史上那些争名夺利的人最终发现,这一切都会化为虚无。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是你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天所作,当时你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经三年有余。在这个春天,你和朋友一同出游,不料突遇风雨,众人都感到狼狈不堪,你却表现得非常从容,缓步而行。于是,你写下这首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的成长经历中融合了儒家的执着、道家的洒脱和佛家的圆融。整首词描写的景色和表达的境界既有庄子思想的逍遥自在,又融入禅宗的空灵意境。
【一口气概述】
历史上,曾经涌现出无数如苏轼般的人物,他们风华绝代,坦然豁达,积极向前,壮志豪迈。
在我看来,苏轼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被打破重组,最终获得新生。第一个苏轼,被囚禁后在京城道路上选择跳江自尽;第二个苏轼,监禁于御史台中,终而服毒自尽;第三至第十个苏轼,被贬流放,颠沛流离,漠视政务。第十八个苏轼,为谄媚新党,却遇时局逆转,最终被罢免。第三十六个苏轼,言辞放肆,遭到惨烈的处决;第一百零六个苏轼,艰于党争,选择遁入空门。
唯有一个苏轼,一次次在绝望时坚守希望,一次次在汹涌的浊流中坚持纯正的操守。因此,他焕发重生,成为苏东坡,成为被后世传颂的伟大人物。
而我们,各自成为一个又一个身形不同的苏轼,身材高矮,或胖或瘦。我们将竹杖拿在手中,芒鞋踏在路上,学会了普通与适应,学会了对于社会议题漫不经心或默默无言。我们放下了对其他人的无尽关切,忘记了我们作为人的那一份仁爱,只是从书店里购得堆叠的成功学指南,梦想着出人头地。
苏轼们纷纷改头换面,成了某某某,成了路上来往的行人,成了此刻的你我,各自散落天涯,在岁月流转中静静老去。
然而,我们有幸目睹了苏东坡的存在,见证了“苏轼”最终所化身成的伟人。尽管我们最终难以成就如东坡般的壮丽人生,却可以在奔赴共同的价值观的路上,看到前行的人们跟光彩,这无疑是一桩令人欣喜的事。
在那相似的价值观中,我们继续前行,虽未能成就东坡的风采,却也在自己的轨迹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如同青藤门下的忠实追随者,我们坚定地追随着内心的信仰,勇往直前。无论结果如何,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经历,令人心生喜悦。
千年前的一个鲜活的人物,他的命运和际遇投射到当今时代的你的脑海中。我想,这份思考的力量便是有意义的。
问其平生功业为何,三州而已。
晚年的苏轼曾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那么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首先是黄州。被贬期间,苏轼并没有沮丧,而是积极面对,将黄州城外东面的荒地改造成一片肥沃的农田,种植了各类作物。而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创造了著名的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东坡饼等美食。此时,他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文,其中书法作品《黄州寒食帖》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流传千古。
其次是惠州。苏轼在此地不仅推动医药水平的提升,传播插秧技术,更重要的是他致力于改善百姓的生活,优化税项,严肃军纪,筑堤防洪,为惠州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福祉。同时,他也将当地的美食推向全国,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文学形式,让惠州美食声名远播,为惠州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
最后是儋州。此处地处偏远、物资贫乏,可是苏轼并没有退缩,而是发现了海南独特的美食——生蚝,并以诗文赞美其鲜美的味道。他决定传播中原文化,开办书院,教导当地百姓读书,甚至与儿子一起抄写“四书五经”。在他的教导下,当地学子取得了首次考中进士金榜题名的佳绩。苏轼对儋州的奉献和文化传播,让当地的黎族百姓得以受益,使海南儋州充满了他的文化气息。今天在海南儋州还有著名的东坡书院 以表示对东坡先生的怀念。
这三次被贬,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反而是用才华和智慧书写了一篇篇不朽的传世之作。他用心爱护每一处被贬之地,将自己的爱意深深埋藏在这片土地之中。
苏轼的性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无数中国文人。他并非道貌岸然、遥不可及的圣贤,而是一个真实的、充满生活细节的普通人,有喜怒哀乐、感情丰富、心地善良、热情好动。他多才多艺,妙语连珠,自得其乐,幽默风趣。他热爱自由,张扬个性,无法忍受束缚。他心直口快,疾恶如仇,从不掩饰真实感受。
千百年来,人们欣赏苏轼在仕途中的刚直不屈和对民众的同情心,更加仰慕他精神世界中洒脱飘逸的气度、睿智的理性风范,以及对人间兴衰的超然态度。苏轼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在于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他的作品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人生,激发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他影响了众多后继者的人生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塑造,与后世读者建立起一种亲切动人的关系。苏轼的光明磊落的生活态度,让他在生命之旅的终点无憾无牵挂地离去。
苏轼,他并非仅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个深谙生活的大家,跨越了千年岁月,他心境静如止水。
你将他贬谪至黄州,他依旧能以诗和酒,超越神仙般地度过每一天。
你将他贬谪至惠州,他会以荔枝鲜果充实生活,毫不觉得艰难。
你将他贬谪至儋州,他会用教书育人的善行,造福一方百姓。
天风海雨,不如杯酒处之。我想,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吧。苏轼的精神就像我们内心要到达的彼岸。人的一生达到的最高处并不是那一时的巅峰,而是再回首时,那走向远方的脚印、走向彼岸的足迹。是啊,不论是“料峭春风”,还是“山头斜照”,苏轼的豁达贯穿了全词,贯穿了他的一生。苏东坡之于我们的意义,是他对生命经验深度和广度的开拓,是他对日常生活永不衰减的热情和想象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