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建筑构造基础(微课版)》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内容涉及面广,叙述深入浅出,全书图文并茂, 除节点详图外,配有大量实物及施工现场照片,易教易学,便于学生理解。配有思维导图模式辅助教学以及立体化云端配套教学资源。
|
內容簡介: |
《建筑构造基础(微课版)》依据《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的建筑构造课程的知识点要求而编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在此基础上,配合多媒体教学,补充了大量的建筑构造示意图和中外闻名的建筑工程实例图片,同时加大信息量、扩展知识面,将当代国内外建筑工程的实例有机地融入到理论教学中,让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本教材共分11章,前8章重点讲述了建筑的基础、墙体、楼地层及阳台和雨篷、屋顶、楼梯、门窗、变形缝等构造;第9章讲述了建筑工业化未来的发展趋势;第10章简述了装饰构造与细部设计;第11章简述了老年人建筑及无障碍设计的构造要点。
《建筑构造基础(微课版)》主要作为建筑学、风景园林设计、城乡规划、环境艺术设计等与建筑及室内外设计工程相关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师及学生的教学用书或教辅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事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设计专业基础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郝峻弘,三江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曾先后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修学习。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曾就职于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城市学院。从教23年,并先后主持和参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财政项目、北京城市学院校级项目等6项;国内外已发表15余篇研究性论文;主编教材3本、副主编1本。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
1.1 建筑与建筑构造 2
1.1.1 建筑概述 2
1.1.2 建筑的构造组成 2
1.1.3 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 4
1.2 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划分 4
1.2.1 建筑的分类 4
1.2.2 建筑的等级划分 5
1.3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6
1.3.1 荷载因素的影响 6
1.3.2 环境因素的影响 7
1.3.3 建筑标准的影响 7
1.4 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 7
1.4.1 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7
1.4.2 确保结构安全 7
1.4.3 适应建筑工业化要求 7
1.4.4 注重建筑的综合效益 8
1.4.5 满足美观要求 8
1.5 建筑模数 8
1.5.1 模数 8
1.5.2 基本模数 9
1.5.3 扩大模数 9
1.5.4 分模数 9
1.5.5 模数数列 9
1.5.6 模数协调 9
1.6 建筑构造图的表达 11
1.6.1 详图的索引方法 11
1.6.2 剖视详图 12
1.6.3 详图符号表示 12
复习思考题 12
思政模块 13
第2章 地基、基础与地下室 15
2.1 地基与基础 16
2.1.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16
2.1.2 基础应满足的要求 16
2.1.3 地基应满足的要求 17
2.1.4 地基的类型 17
2.2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其影响因素 19
2.2.1 基础埋置深度概念 19
2.2.2 基础埋深影响因素 20
2.3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22
2.3.1 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 22
2.3.2 基础按构造形式分类 26
2.4 地下室构造 30
2.4.1 地下室的分类 30
2.4.2 地下室的构造组成 31
复习思考题 33
思政模块 34
第3章 墙体 35
3.1 概述 36
3.2 墙体的设计要求及类型 36
3.2.1 墙体的作用 36
3.2.2 墙体的设计要求 37
3.2.3 墙体的类型 42
3.3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45
3.3.1 砌体墙材料 46
3.3.2 砌体墙组砌方式 50
3.3.3 砌体墙的尺寸 54
3.3.4 砌体墙的细部构造 56
3.4 隔墙、隔断的基本构造 72
3.4.1 隔墙 73
3.4.2 隔断 84
复习思考题 85
思政模块 87
第4章 楼地层及阳台、雨篷 89
4.1 概述 90
4.1.1 楼地层的基本组成 90
4.1.2 楼板层的设计要求 91
4.1.3 楼板层的类型 92
4.2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93
4.2.1 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
楼板 93
4.2.2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楼板 96
4.2.3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
楼板 100
4.3 楼地层防水、隔声构造 101
4.3.1 楼地层的防水构造 101
4.3.2 楼地层的隔声构造 102
4.4 阳台和雨篷构造 104
4.4.1 阳台 104
4.4.2 雨篷 109
复习思考题 110
思政模块 112
第5章 屋顶 113
5.1 概述 114
5.1.1 屋顶的设计要求 114
5.1.2 屋顶的类型 115
5.1.3 屋面防水的
“导”与“堵” 117
5.1.4 屋顶排水设计 117
5.2 平屋面构造 122
5.2.1 卷材防水屋面 123
5.2.2 涂膜防水屋面 132
5.2.3 保温与隔热 133
5.3 坡屋面构造 140
5.3.1 坡屋顶的承重结构 140
5.3.2 坡屋面构造 143
5.3.3 坡屋顶保温与隔热 156
复习思考题 157
思政模块 158
第6章 楼电梯、坡道 161
6.1 概述 162
6.1.1 楼梯的组成 162
6.1.2 楼梯的坡度 162
6.1.3 楼梯的形式 163
6.2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165
6.2.1 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
楼梯 165
6.2.2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楼梯 166
6.3 楼梯的设计 172
6.3.1 楼梯的主要尺寸 172
6.3.2 楼梯的计算 174
6.4 台阶与坡道 176
6.4.1 台阶 176
6.4.2 坡道 177
6.5 电梯与自动扶梯 178
6.5.1 电梯 178
6.5.2 自动扶梯 180
复习思考题 180
思政模块 181
第7章 门窗 183
7.1 概述 184
7.1.1 门窗的作用 184
7.1.2 门窗的设计要求 184
7.1.3 门窗的分类 185
7.2 门窗的构造设计 188
7.2.1 门的尺寸 189
7.2.2 门的组成 189
7.2.3 门的构造 190
7.2.4 窗的尺寸 197
7.2.5 窗的组成 197
7.2.6 窗的构造 197
7.3 特殊门窗及遮阳构造 200
7.3.1 特殊门 201
7.3.2 特殊窗 201
7.3.3 遮阳设计 202
7.4 门窗设计与立面 204
7.4.1 门窗设计与立面形式 205
7.4.2 门窗设计与建筑节能 207
复习思考题 209
思政模块 209
第8章 变形缝 211
8.1 概述 212
8.2 变形缝的种类 213
8.3 变形缝的设置 213
8.3.1 伸缩缝设置 213
8.3.2 沉降缝设置 215
8.3.3 防震缝设置 215
8.4 变形缝的盖缝构造 216
8.4.1 伸缩缝盖缝构造 217
8.4.2 沉降缝盖缝构造 220
8.4.3 防震缝盖缝构造 221
复习思考题 222
思政模块 223
第9章 建筑工业化 225
第10章 装饰构造与细部设计 227
10.1 概述 228
10.1.1 建筑装修的基本功能 228
10.1.2 建筑装修的分类 228
10.1.3 装修构造设计的基本要求 230
10.2 室内装饰装修构造 231
10.3 室外装饰装修构造 231
10.4 建筑细部设计 232
复习思考题 232
思政模块 232
第11章 老年人建筑及无障碍设计 233
参考答案 234
参考文献 235
|
內容試閱:
|
本书注重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读者以全国高校应用型本科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师及学生为主,同时本书也适合环境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使用。教材的编写契合建筑构造课程改革,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用于开放式教学。教材内容考虑多元互动式需求,匹配了二维码资源,导入了微课、动画及工程案例等丰富资源,给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本书打造了新的学习方式,将丰富的学习资源、建筑模型等装进手机,方便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相应的拓展学习。教材建设注重课程思政的研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提炼传统工匠思想精华,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职业伦理、职业素养和大国工匠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书由郝峻弘任主编,马静任副主编。编写成员具体分工为:第1章、第6章、第8章由郝峻弘编写;第2章、第5章由马静编写;第3章由王崴编写;第4章、第9章、第11章由王小平编写;第7章、第10章由孙弘捷编写。全书最后统稿、定稿、补充拓展资料等由郝峻弘完成,思维导图由马静完成。微课教学资源录制详见微课,由孙弘捷后期编辑。三维SU模型由徐月妍、谢文韬等制作。
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多所院校领导及教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同类教材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致以深切的谢意,由于部分文字、图片等资料来源于多年教学课件总结,出处不详,请原著者见书后与出版社或主编联系。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