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內容簡介: |
习习题集是考试指导的配套用书,内容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导;题型按照实际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共用题干单选题和案例分析题,书末附正高和副高级两套模拟试卷。习题集能有效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巩固知识点。本书是高级职称指定习题集系列之一,属于考试指导的配套用书,章节编排同考试指导。一共20章。习题集是考试指导的配套用书,内容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导;题型按照实际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共用题干单选题和案例分析题,书末附正高和副高级两套模拟试卷。习题集能有效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巩固知识点。
|
關於作者: |
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卫健委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缺血性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组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职。
|
目錄:
|
第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技术 / 1
第二章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 22
第三章 头痛 / 33
第四章 头晕和眩晕 / 43
第五章 癫痫及发作性疾病 / 52
第六章 意识障碍与脑死亡 / 56
第七章 心身疾病 / 63
第八章 神经系统营养缺乏和中毒性疾病 / 79
第九章 脑血管疾病 / 94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 126
第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 / 137
第十二章 认知障碍性疾病 / 151
第十三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 / 176
第十四章 运动神经元病 / 198
第十五章 脊髓疾病 / 205
第十六章 周围神经疾病 / 213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疾病 / 232
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 / 240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 248
第二十章 内科疾病合并神经系统病变 / 259
附录一 神经内科学模拟试卷(副高级) / 264
附录二 神经内科学模拟试卷(正高级) / 293
|
內容試閱:
|
神经内科学是医学中较为活跃的学科之一,随着医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神经内科学在疾病的机制探索、药物使用和介入治疗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磁共振场强的升级和多个序列的研发提高了对病灶的诊断能力;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使得既往许多疑难病的诊断更加容易、准确;药物基因组学逐步进入临床使得治疗更为精准;缺血性卒中的取栓治疗已被多个临床试验验证,在急性期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科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为进一步深化卫生专业技术职称改革,促进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国卫生人才》杂志社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组织全国权威专家,编写了《全国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神经内科学》及配套的《全国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丛书 神经内科学习题集》。
《全国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神经内科学》不仅包括神经内科学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理论和技术,也汇总了神经内科学的最新进展,如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和新指南中的推荐等,在帮助拟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神经内科医师复习的同时,也拓展了医师的视野。此外,本书专门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一章中介绍了神经内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实践,包括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功能神经外科技术、神经康复治疗技术、基因治疗技术。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选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理论知识,避免因过多介绍个人观点而引起偏差。
《全国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丛书 神经内科学习题集》按照指导的章节顺序编写,题型与实际考试题型一致,题量丰富,针对性强。书末附有正高级和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模拟试卷,有助于应试人员熟悉考试内容与形式、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及进行考前自测。
这两本书的编者均为国内神经内科学领域知名专家,他们有深厚的临床研究基础,对学科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理解深刻。编者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仔细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文献,编写这两本具有学科先进性和科学性的图书,在此向各位编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尽管编者们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完美,但书中仍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联系邮箱yongjunwang111@aliyun.com)。
王拥军
2024 年2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