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編輯推薦: |
1.大历史环境下的小人物叙事,从个体故事窥见一个时代的整体面貌,十分具有时代意义。2.文笔朴实,感情真挚,富有特殊年代的美感。
|
內容簡介: |
本书讲述了作者李仁康跟随祖国脚步一路成长所经历的诸多小事,整个文本按照时间顺序分为求学篇、从戎篇、医师篇、颐养篇,细致刻画了主人公人生的重要人生节点,比如去湖北中医学院求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铁道兵部队工作,后来又转业进入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文笔朴实,感情真挚,你会看到一个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年轻人形象,亦会感受到20世纪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精神风貌。这是一位中医科老教授真挚、生动的人生回忆录,亦是一次细腻的时代侧写。
|
關於作者: |
李仁康,男,1939年8月生,祖辈居武汉农村。1964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并分配到铁道兵部队工作,荣立三等功两次;1981年转业到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工作,先后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等职;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肾与骨矿含量的研究获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担任过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会委员、湖北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武汉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副主编、湖北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9年退休,退休后曾受聘为加拿大多伦多国际中医药针灸研究学院顾问、教授。
|
目錄:
|
求学篇//
我发蒙时读的书
私塾先生授课三部曲
进入新中国的公立学校
我的土改记忆
考中学?到哪里去考?
一年扩招七百多名学生
初中享受助学金三年
分班
哪里响?三店乡
我不会唱歌只会背歌
见到家乡英雄吴运铎
1954年的大洪水致我家房屋倒塌
我因急性血吸虫病差点休学
“屙尿洗萝卜”引起的风波
初中毕业了
初中毕业了干什么
升学考试的几何题漏做了
去省城读书
1955年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开工
我一辈子没戴过红领巾
启发你的人
转校
团干班学习的插曲
一床蚊帐感动我一辈子
我被保送了
往哪里保送
中医学院成立与转院
中医本科教育该怎么搞
调干生
水里冒出的新城
牛津大学与牛进大学
必要的社会活动
从戎篇//
怎么会分到部队的呢?
下连当兵
第一次站岗
第一次打靶与投弹
华蓥山游击队救了我
巡讲革命故事
我是铁道兵
我在军中接诊的第一位病人
我要回家结婚了
中医中药在铁道兵是有市场的
婚事新办,勤俭节约
第一次去北京
针刺治疗聋哑的反思
一盘豆皮的忏悔
三颗冲天炮
载入铁道兵史册的襄渝铁路
医生带情绪上岗真害人
采药
正确运用毛泽东语录
京通铁路与滦平
一匹马死了
部队送我到武汉学习一年
抗震救灾与三等功
我转业了
医师篇//
我转业到了一所教学医院
中医师承是必不可少的
精与诚是对医者的明确要求
光靠诊脉难以准确判断病情
中医药文化缤纷多彩
医患在诚心交往中建立和谐关系
中西医治病理念不同
只要下功夫,切脉是可以掌握的
中医不能废
故事共享
综合性医院中医科路在何方
中医能诊治急性病吗?
传统中医面临着挑战
中西医的差异
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面对医疗改革
中医的科研要创新思路与方法
尊经注经遗风阻碍了中医学发展
中西医的理论结合与工作结合
创办国家级杂志
硕士研究生应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下大力气寻找中医的科研方法
颐养篇//
退休——走好人生的后半程
第一次出远门到加拿大
说说我孙女
召回来了没有?
我在多伦多坐堂看中医
选择练习书法
认真临摹是学好书法的不二法门
学书法与学中医
养女儿一样能防老
附 1:武汉市东西湖径河李氏宗族寻根问祖的思考
附 2:径河李氏大屋湾寻根纪实
后记
致谢
|
內容試閱:
|
序
父亲的生活广记适合沏一杯清茶,在午后惬意悠闲的时光里,去品味、去感悟。求学、从戎、行医,随着父亲娓娓道来,我们仿佛看见一个打着赤脚、挽着裤腿的小小少年从一个农民的孩子,迈着踏实而坚定的步伐,由农村,到县城,再到省城;从村里小小的私塾一步一个脚印迈入高等学府,最后成长为一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医学专家、受人尊重的大学教授。父亲一生悬壶济世,桃李成荫,看似平凡的人生,回望过去,却处处透着不平凡。
父亲通过自己的榜样教会我们如何正确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挑战,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帮助我们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还在上学时,父亲就常常告诫我们“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做人要有长远目标,并要付诸行动去实现目标。父亲还说过“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待朋友要心诚,对自己要严格,遇到困难要正确面对,不能退缩。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影响深远。
有人说,父爱是粗略不可见的,而父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爱总是在细节之处显现。他曾经顶着风雪、冒着严寒、踩着泥泞,从汉口到鲁巷为大女儿送棉被,到宿舍时已近中午,大女儿还高卧未起,他放下棉被就默默离开了,每每想起,大女儿我的生活广记都懊悔不已,这么冷的天,父亲冒雪而来,居然连个午餐都没有吃上。
1998 年盛夏,长江流域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作为医务人员的小女儿要去医院值班,可是家里楼下已经成了一片汪洋。年近六旬的父亲冒着风雨、蹚着齐腰深的污水找来人力三轮车把女儿拉到单位。他的背影,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山峰,为家人提供庇护和温暖。父爱无声,唯有用心体会。
如今,父母渐渐老去,愿时光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让我们珍惜与父母的相伴时光,多多陪伴父母,倾听他们的故事,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
长女李燕
小女李维
我发蒙时读的书
我小时候生活在长江水泛区的一个偏僻农村大屋湾,因被径河与东流港两条河流所包围,也被称为夹洲子,可谓十年九涝。父亲李敦芳在我七岁时,扛着桌子、提着板凳送我去学堂读书。那时候,读书的地方叫学堂,或者叫私塾学堂,不像现在叫学校,而称呼老师为先生,或者教书先生。我们村的学堂开设在一栋闲置的民宅里,只有一位先生和十几个学生。学生是要自带桌椅的。学堂的课桌五花八门,有长条形的,有四方形的,还有圆形的,而且还高矮不一。一眼望去,仿佛走进了一个废旧桌椅收购站。
孩子长到了六七岁,健康活泼,不仅增加了父母的一份喜悦,更增加了一份责任:“我们的孩子也要上学了啊!”在我“发蒙”的那个年代,还没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只是觉得别人的孩子能读书,我们也要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读书的目的也简单明了:让孩子长大了能认识自己的名字,能书写自己的名字,还会算简单的账目。至于别的想法,估计家长们也想不了那么多、那么远。就算有人想到了什么,一般人也办不到。在旧社会,农村的孩子只要平安长大,身强力壮,会种田,有饭吃就满足了。所以我所在的村,在解放前,就算有人读了书,也就是读了两三年书的水平。还有不少人根本就没有进过学堂。
其实,那时候的私塾教育也是分阶段的。一是启蒙教育,所谓发蒙,即识字教育,一到两年;二是读书教育,三到五年;三是开讲、开笔、作文教育,五到八年;四是八股文完篇、练习揣摩,参加科举考试阶段,八到十年。
我所在的村叫李氏大屋湾,村民的祖先大多是明初洪武年间“江西填湖广”时移民到此的,我还没听祖上传说有人中过秀才的。我们村处于比较封闭的偏远地区,父母想让孩子多读点书也没办法,私塾先生只会教学生认字、写字、打算盘,别的他也不会。到城里去读书,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吃饭怎么解决?住哪里?这些基本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所以,大部分孩子选择在家门口读几年书,再随父母下地干活,那是唯一的出路。
在私塾读书,私塾先生是主体,学生读什么书,上什么课,一切由私塾先生说了算,就是学生家长也得服从。私塾先生上面也没有什么管理机构,一切全凭先生的主观意愿。
1920年1月20日,当时的中央政府北京北洋政府颁布新法令废除文言文,推广使用白话文。在此之前,1920年1月12日,北洋政府*也颁布了法令,废止文言文教科书,改用白话文。我发蒙识字时读的是“人手足,刀尺,山水田,狗牛羊,一身二手,大山小石,天地日月,父母男女”等。这些字就是在那时背熟的,或者像唱歌一样唱会的,所以快八十年了至今不忘。后来才知道,这本书是当时的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的初小国文教科书。我就是读这本书起步的。我在旧社会上学,就只学一门国文,叫单科独进,课程进度,视学生接受能力而定,学生接受能力强的,一学期学一册书,甚至一学期学两册书;学生接受能力弱的,两学期学一册书也是可能的,真是因人施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