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
瘦肝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內容簡介: |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本书结合汽车动力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全面、系统地介绍不同动力源(内燃机、电动机)及电池的类型、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四冲程内燃机热功转换的基本原理、特点、性能分析方法,不同燃料发动机的混合气形成及燃烧机理,有害排放物及其生成机理,并从整车性能匹配与评价角度,讲述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匹配方法和改善发动机性能的技术措施。全书共八章,主要内容包括:车用动力源(能源)的类型及其发展史、四冲程内燃机能量转换的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换气过程及提高充气效率的具体措施、燃料与燃烧、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发动机特性曲线的分析、发动机与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匹配等。书中内容以电控发动机控制策略为主,以提高整车性能为目标,强调发动机工作过程的控制方法和节能减排途径。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方面研究开发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目錄: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内燃机的发展1 一、内燃机概念的形成1 二、从内燃机草图到蒸汽机2 三、蒸汽革命——蒸汽汽车时代3 四、四冲程理论与内燃机的发明5 五、内燃机汽车的问世6 第二节内燃机在汽车上的应用8 一、汽车的基本结构8 二、三种动力的竞争9 三、内燃机汽车发展的几个阶段10 第三节电动汽车的盛衰11 一、电动汽车的发明11 二、电动汽车衰落的原因14 三、电动汽车的复兴14 第四节电动汽车用电机的类型及特点15 一、直流电机15 二、交流电机16 三、无刷直流电机17 四、开关磁阻电机18 第五节电池的类型及特点19 一、蓄电池20 二、燃料电池24 第二章内燃机的循环及性能评价 指标34 第一节概述34 第二节内燃机的理论循环35 一、卡诺循环与内燃机的动力循环35 二、三种理论循环36 三、理论循环的评价37 四、理论循环的比较38 第三节内燃机的实际循环及其评价指标40 一、实际循环40 二、评价指标42 第四节内燃机的有效性能指标43 一、动力性指标44 二、经济性指标46 三、排放指标47 第五节机械损失49 一、机械效率49 二、内燃机的机械损失49 三、机械损失的测定50 第六节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力传递原理51 一、活塞的运动规律51 二、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53 三、多缸机曲轴输出转矩特性55 第七节热平衡56 第三章内燃机的换气过程59 第一节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59 一、排气过程59 二、进气过程61 三、配气定时及气门叠开现象61 四、换气损失62 第二节充气效率及影响因素63 一、充气效率63 二、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64 第三节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66 一、减小进气系统阻力66 二、合理选择配气定时70 三、有效利用进气管的动态效应74 四、有效利用排气管的波动效应78 第四节增压技术78 一、增压器的类型和增压内燃机的特点78 二、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能量回收82 三、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曲线85 第五节排气再循环系统89 一、概述89 二、排气再循环系统的分类90 第四章内燃机的燃料与燃烧96 第一节内燃机燃料及其提炼96 一、石油中烃的分类及性质96 二、燃料的提炼方法及其对燃料性能的 影响98 三、代用燃料及其特性98 第二节内燃机燃料及其使用特性102 一、柴油102 二、汽油105 三、汽油、柴油性能的差异对发动机 性能的影响108 第三节燃烧热化学109 一、1kg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 空气量109 二、过量空气系数110 三、a>1时完全燃烧的产物及数量111 四、燃料热值与混合气热值112 第四节燃烧的基本知识112 一、自燃着火理论112 二、内燃机的燃烧方式118 第五节内燃机燃料及燃烧方式的发展 趋势122 一、内燃机燃料的发展趋势122 二、内燃机燃烧方式的发展趋势124 第五章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127 第一节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热功转换 特点127 一、外部形成混合气的特点127 二、缸内直喷式混合气的形成特点130 三、空燃比与发动机性能的关系131 第二节汽油机的燃烧过程133 一、点火过程133 二、正常燃烧过程134 三、不正常燃烧141 四、使用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143 第三节汽油机燃料喷射量的控制144 一、电控汽油喷射系统145 二、质量流量式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 喷射量控制147 三、速度密度式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 喷射量控制156 第四节汽油机燃烧组织方式及燃烧室160 一、对燃烧室的基本要求160 二、燃烧室内的气流特性162 三、典型燃烧室163 四、汽油机分层给气和稀薄燃烧系统164 第五节汽油机的有害排放物及其控制172 一、汽油机的有害排放物及其产生 机理172 二、影响汽油机排放特性的因素176 三、汽油机排放控制技术178 四、汽油机的增压及米勒循环179 第六章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182 第一节柴油机热功转换的特点182 第二节柴油机的燃烧过程183 一、燃烧阶段的划分184 二、燃烧放热规律185 三、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186 四、柴油机排放控制策略192 五、柴油机的燃烧噪声193 六、冷起动特性193 第三节燃油喷射和雾化194 一、对燃料喷射系统的要求194 二、燃油喷射雾化特性195 三、喷射系统197 第四节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217 一、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218 二、高速直喷燃烧室结构及其混合气的 形成特点220 三、燃烧室内气流特性及其评价方法222 第五节燃烧过程的影响因素224 一、喷雾特性与燃烧室内气流特性的 匹配224 二、影响燃烧过程的运转因素230 第六节柴油机的排放控制技术232 一、机内措施233 二、后处理技术236 第七章发动机的特性242 第一节概述242 一、发动机的工况242 二、发动机的试验台架243 三、发动机的试验方法249 四、发动机特性的分析方法250 第二节发动机的负荷特性252 一、汽油机的负荷特性252 二、柴油机的负荷特性253 三、汽油机和柴油机负荷特性的区别254 第三节发动机的速度特性255 一、汽油机的速度特性255 二、柴油机的速度特性257 三、汽油机和柴油机速度特性的比较260 第四节发动机的万有特性261 第五节增压器与发动机的性能匹配264 一、增压比的选择265 二、增压中冷2
|
內容試閱:
|
前言 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现代机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随着全球低碳化的发展推进,车用发动机从传统内燃机向电动机、混合动力等多动力源发展,汽车能源也从传统的石油能源,向代用燃料(包括CNG/LPG、H2、醇类燃料等多种清洁燃料)、可充电电池及燃料电池等多元化发展,使得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多样化。但不管汽车采用何种能源或动力源,汽车的性能都取决于发动机性能及其与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匹配状况。所以,合理地选择发动机性能使之与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良好匹配,是提升汽车性能以适应日趋严格的节能减排及低碳化要求的前提。 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的车用内燃机随着对汽车排放和节能要求的日趋严格,伴随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其控制技术也有了飞跃性的变化,已发展成为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得现代车用内燃机理论发展成为传统四冲程内燃机理论与电子控制技术、控制理论及新型燃烧模式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知识体系,且其技术比较成熟、完善。 所以,本书在修订过程中,注重在基于电子控制技术的现代内燃机原理的基础上,增加电动机、可充电电池及燃料电池的相关知识,以适应车用动力源(能源)多元化发展的要求。考虑到电动机、可充电电池及燃料电池的相关知识相对内燃机原理的独立性,在第一章中结合汽车内燃机的发展历史,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盛衰、电动汽车用电机的类型及特点、电池的类型及特点等;而第二章至第七章仍以基于电控技术的现代内燃机为主,着重阐述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及其电控技术的基本理论,注重四冲程内燃机能量转换的基本循环理论,从内燃机性能控制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的分析方法、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以节能减排或低碳化为目的的控制措施和性能分析方法,保留了内燃机原理的特色;第八章基于发动机与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的基本原理,增加了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的相关内容,并系统地阐述了提升整车性能的技术措施。 本书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第一章结合汽车发展历史,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盛衰、电动汽车用电机的类型及特点,以及电池的类型及特点等内容。 2)第二章增加了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力传递原理,完善了四冲程内燃机从燃烧获得的工质推动活塞做功的同时对外传递输出转矩的基本原理。 3)第四章结合燃料与燃烧方式的发展趋势,增加了轻质CNG燃料混合气的形成特点、HCCI/PCCI及RCCI等新型燃烧方式的特点。 4)第八章在燃油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原理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和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及其匹配的相关内容。 5)修改了本书第3版中文字叙述方面的错误,完善了叙述不当的地方。 本书第二章和第四章部分内容的修改、图形整理由杨淼完成,同时得到了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李德刚副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于秀敏教授对本书进行了通篇审阅,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书内容涉及面广,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Email:774135633@qq.com。 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