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NT$
203.0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NT$
611.0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NT$
500.0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NT$
203.0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NT$
510.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NT$
918.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NT$
230.0
|
內容簡介: |
长调的抒情美典,指的是长调作为一种独立文类,其结构形式的美感特质以及抒情内涵所建构出的美学典式。不同于诗与小令,长调铺陈叙述的手法与更为复杂的句式组合,不仅在形 式上已脱离诗体影响,篇幅的扩展亦提供了词人对情境物象细致描摹的可能。历来对长调文类的研究多止于传统词论,对文类形式所蕴含的抒情价值,如篇章结构、时空关系等层面则 未能触及。本书以全宋词长调为研究范围,由传统词话与文类发展着眼,遍及长调形式结构的抒情意义、情意内涵的表现概况以及抒情经验模式,借此厘清长调的抒情美学特色。本书 为香港浸会大学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丛书之一。
|
關於作者: |
余佳韵,中国台北人,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曾任香港浸会大学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日本大阪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外国人招聘研究员及日本东京大学文 学部访问研究员。现为台湾中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词学与文学批评、岭南文学与文化及日本江户至明治词学传播。编有《承继与创新:中国文学研究的再反思青 年学者会议论文集》。
|
目錄:
|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題旨的取用與説明:“長調”、“慢詞”的界義
第二節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第三節文獻回顧與評述
第四節研究方法
第五節内容旨趣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長調鋪叙美典的成形——由傳統詞論談起
第一節“婉約”本色下的“鋪叙”美典
第二節宋人詞論中的“長調”
第三節明清以後的“長調”論
第四節結語
第三章詞體長調的美感結構(一)——“過片”
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間架”之確立——“過片”的義界
第三節過片類型與抒情效果
第四節結語
第四章詞體長調的美感結構(二)——“領字”
第一節領字的義界範圍
第二節領字景語的組成形態
第三節領句景語的組成形態
第四節領字的節奏與聲情表現——高低相配
第五節領字與長調“詩意”的形成
第六節結語
第五章長調的時間意識、回憶與抒情
第一節長調的“回憶”書寫
第二節回憶、重游與自省——長調時間意識的轉變
第三節回憶與“游”的歷程
第四節回憶的廢墟——時間的平行對照
第五節抒情方式的轉變——時間成分的轉移
第六節結語
第六章長調的空間抒情表現第一節空間景象的書寫意義
第二節唐五代到北宋前期——以閨閣為主的空間場景
第三節長調的空間鋪陳特徵
第四節“清虚”的空間呈現
第五節結語
第七章咏物長調的抒情美典
第一節沉迷與耽溺——對“物”的關注
第二節借物移情至寄托隱喻
第三節結語
第八章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録試論稼軒詞中之“春歸”意義及其婉約表現第一節前言
第二節試問春歸誰得見——春日的迷離光景與躍動感
第三節咏嘆春歸——婉約情態的具體表現
第四節結論
後記
|
內容試閱:
|
序一
張宏生
在中國詞體文學的發展中,長調的出現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情,標誌着詞這一文學樣式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雖然在敦煌曲子詞中,已經出現了篇幅較長的調子,但是,在整個唐五代時期,仍然是小令佔據了詞壇的主要地位。這一狀况直到北宋張先、柳永等人的手中,纔得到了根本性的變化。原來以小令爲主的創作,受篇幅的限制,往往集中表現一個特定場景,一種特定心境,一個特定片段,一縷特定情思……雖然産生了非常優秀的作品,但就對社會生活的反映而言,格局尚不够開闊。詞作爲一種新興的文學樣式,在確立文壇地位的過程中,表現力需要不斷增强,力度需要不斷加大,而詞調字數的增加,正與這一點有關。
一切形式都是有意味的。隨着詞學的發展,批評家們對詞調的長短漸漸有了新認識。在這個方面,明代顧從敬《草堂詩餘》的出現具有重要的意義。這部詞選將詞分爲小令、中調、長調,編者對字數的多寡、長度的不同所作出的總結,足以説明其在形式上的敏感。事實上,詞調長短的問題在宋代已經被提出來了,不過那時更多還是集中在其音樂的屬性,諸如以小令、慢詞之類加以劃分,因此,不少學者就對《草堂詩餘》的小令、中調、長調三分法不以爲然。如清初浙西詞派的領袖朱彝尊在《詞綜》中就指出:“宋人編集歌詞,長者曰慢,短者曰令,初無中調、長調之目。自顧從敬編《草堂詞》,以臆見分之,後遂相沿,殊屬牽率。”同時的蔣景祁,文學史上通常將其歸入陽羨詞派,却也旗幟鮮明地支持朱彝尊:“小令、中、長調,古無其名,强分枝節,宜爲朱日講竹垞所斥也。”(《刻瑶華集述》)不過,批評詞調三分法,主要是不能接受中間横亘一個中調,對於將詞分爲小令和長調,很多人還是同意的。於是,又有不少人摒去中調,以二分法對小令和長調的字數標準進行争論,種種看法不一而足。本書對此有全面的總結,最終採用近人鄭騫的説法,以八十字爲界,超過八十字者即歸入長調。字數與容量有關,容量大了,變化就可能更多,這是長調出現的重要價值。當然,無論是三分法,還是兩分法,都有學者并不認可。如萬樹撰寫《詞律》,就是以在每一調下注出字數的方式加以呈現,這固然方便操作,可其中回避了分類所引發的觀念問題,也難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中所包孕的文學史意涵。.............
長調,或稱慢詞,是着眼於篇幅的短長而與小令相對的文類概念。①本書所界定的“詞體長調的抒情美典”,是以長調的表現形式、組織形態與抒情内涵為研究範圍,藉以建立長調文類的獨特美感典式。就題目選取而言,不選擇小令而選長調為研究對象,除着眼於長調的體式結構已脱離詩體,象徵詞體發展的定着與成熟的代表以外,其繁複的叙述形態、縱横排比的情感安排亦體現了新的抒情美學樣態。并且,相較於學界對小令的抒情美典的關注,長調文類的抒情典式的討論則更顯寂寥。因此,就研究課題的擇選來説,長調美典的研究確實是一塊值得開拓的領域。其次,“慢詞”名稱的由來是源於詞調的音樂屬性,與“令”、“引”及“近”三者構成詞體的基本音樂類型;絶大多數的慢詞體制篇幅上也較其他三類為長。②“長調”則是純然以字數篇幅所為的分類。兩者内涵雖然不盡相同,但在篇幅長度一點上仍有重疊之處。在詞樂盡數散佚的現下,為顧及“慢詞”分類的不易以及行文的一致性,故選擇“長調”為題。須先説明的是,雖然本書以長調為統稱,但在個别引用的文本中為維持引文與解説的一致,行文中偶爾也會出現“慢詞”,并不刻意區分兩者。
所謂的“美典”,係指“各種藝文現象所隱含的美感規範或典律”③,也可以理解為某一文學體類的抒情形式所藴含的美學典範。原指創作者或是欣賞者的獨特看法,日後在文化史中演進至藝術審美範疇。這種獨特看法或由個人審美論出發,或為個人有意識地分析,或為無意識地藴藏在作品本身,通過共時性與歷時性的檢證與確認,最終成就一得以承衍的美學價值。④“抒情”一詞所着重者,是為情感的表現形式。關於抒情美典的形成可分為廣、狹兩個層次。狹義而言,美典為詞人主觀的審美經驗的外顯過程,也就是人為外在景色物象引動之美感體驗通過自省、内化的詩感過程形成内在心象,繼而以文學藝術形式形諸於外的表現;廣義來看,即是某一種文學體類所藴含的審美典式,通過共時性與歷時性的創作實踐與積累淬礪,鎔鑄成一具普遍性、共通性的審美理想與追求。意即,所謂長調抒情美典,即是研究長調文類的形式結構、抒情内涵與審美理想之間,彼此融通互動的過程中所體現的審美典式。
要照顧到各家詞人的創作風格,歸納各自的美感典範以統合整理出一共性,爲長調體式形貌勾勒出更為深刻豐富的内涵。然由於宋代詞人為數頗多,風格各自不一,限於時間與個人能力,如欲就長調美典進行較細緻的研究梳理,不得不由研究對象在美學典範上的代表性進行取捨。因此,本書并非先就各家詞人的創作特徵,或是根據詞牌逐一歸納各個調式的表現形式與情感内容間的關係;本書所討論的作品範疇,係以周邦彦與姜夔兩家作品為主,兼論其他詞家。周邦彦與姜夔二家詞不僅在宋代分别為沈義父《樂府指迷》(清真)與張炎《詞源》(白石)尊為填詞典範;清代浙常兩派的南北宋之争亦將周、姜詞法奉為圭臬,歷時不衰。兩家在詞學史與詞體藝術美學的代表性與重要性自不待言。
本書之主題既為“長調”,在設計上,首先厘清長調内涵,述及歷代詞話詞評以及抒情美學等圍繞小令與長調二類詞體所衍生的種種論辯。其次論及長調結構,從過片與領字切入,研究長調結構的抒情特質及其藝術效果。接着討論長調中的時空叙寫安排與美典形成的關係。最後討論咏物詞此一主題藴含的文化意識與美學追求。與前兩章的時空安排與章法結構不同,咏物詞為詞人象徵和隱喻的最高藝術表現,不僅在南宋中後期為詞人抒情的主要素材,亦開啓了後代,尤其是清人好為咏物詞的趨向,故有獨立探討的價值。透過以上長調發展脉絡的梳理,能够較完整地呈現長調美典的抒情内涵及體勢意義。
以上所述,簡要述及了本書的題旨,至於本書研究動機以及研究方法等問題,則須有更詳細的説明。以下試從“長調”的概念内涵與文類性質談起,闡述研究價值以及為文動機。先行厘清若干概念,為本書建立基礎的理論架構。接着談到美典與典範選擇,以掌握相關論述的大致輪廓,最後交代本書章節與研究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