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新形态教材,河南省精品教材,融入课程思政,理论与方法结合,配套教辅。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概念—原理—方法—应用”为主线,围绕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系统阐述了物流工程的内涵和发展、常见物流技术装备、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建模、物流系统预测、物流设施选址、物流设施布置设计、物料搬运系统分析、物流系统控制、物流系统决策、物流系统评价、物流系统仿真等内容。本书既涵盖了物流工程领域的经典理论方法,又吸收了近年物流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物流系统的分析建模、规划设计、控制决策、评价仿真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本书作为河南省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设项目成果,旨在让读者系统、全面地认识物流工程,并掌握物流工程的原理、技术、方法及应用。本书既可作为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工业工程、交通运输、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类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深入学习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书籍。
|
關於作者: |
李玉民,博士,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一流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负责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博士点主要带头人。兼任河南省物流学会会长、河南省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河南省高校新型智库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主持中国工程院、、河南省科研项目,政府决策咨询和企业管理咨询等课题9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教材6部,翻译著作1部;两次获得中国物流学会优秀课题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
目錄:
|
第一部分 物流工程基础
第1章 物流工程概述
1.1 物流概述
1.2 物流系统概述
1.3 物流工程发展概况
案例
即测即练
第2章 常见物流技术装备
2.1 集装单元技术装备
2.2 运输技术装备
2.3 仓储技术装备
2.4 搬运装卸技术装备
2.5 物流标准化
2.6 智慧物流技术应用
案例
即测即练
第二部分 物流系统分析与建模
第3章 物流系统分析
3.1 物流系统分析概述
3.2 物流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3.3 常见的物流系统分析方法
案例
即测即练
第4章 物流系统建模
4.1 物流系统模型概述
4.2 物流系统模型建立
4.3 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
案例
即测即练
第三部分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5章 物流系统预测
5.1 物流系统预测概述
5.2 定性预测方法
5.3 因果关系预测
5.4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
案例
即测即练
第6章 物流设施选址
6.1 物流设施选址概述
6.2 物流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
6.3 物流设施选址分析方法
案例
即测即练
第7章 物流设施布置设计
7.1 物流设施布置设计概述
7.2 物流分析技术
7.3 系统布置设计
7.4 订单品项数量分析
7.5 SLP方法与 EIQ 分析比较
7.6 系统布置设计的改进
7.7 计算机辅助设施设计
案例
即测即练
第8章 物料搬运系统分析
8.1 物料搬运概述
8.2 物料搬运系统分析过程
8.3 搬运作业合理化
8.4 物流拣选系统
8.5 自动物料搬运系统
案例
即测即练
第四部分 物流系统控制与决策
第9章 物流系统控制
9.1 物流系统控制概述
9.2 物流系统成本控制
9.3 物流系统质量控制
9.4 物流系统风险控制
案例
即测即练
第10章 物流系统决策
10.1 物流系统决策概述及理论基础
10.2 采购与供应决策
10.3 物流运输决策
10.4 物流存储决策
10.5 物流服务决策
案例
即测即练
第五部分 物流系统评价与仿真
第11章 物流系统评价
11.1 物流系统评价概述
11.2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11.3 指标数量化与指标综合方法
11.4 典型的物流系统评价方法
案例
即测即练
第12章 物流系统仿真
12.1 物流系统仿真简介
12.2 物流系统仿真基本原理
12.3 物流系统仿真步骤
12.4 物流系统仿真应用
12.5 物流系统仿真的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
12.6 物流系统仿真软件
案例
即测即练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将物流基础设施与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并列。物流作为实体经 济的关键“经络”、社会经济的重要“血脉”,连接着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是延伸产业 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 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要求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 体系,降低物流成本,着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一个国家的物流能力 强弱直接影响到其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物流的国家核心竞争力水平是实 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物流工程(logisticsengineering)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研究内容。物流工程是关于物流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学科。它以物流系统的整体为研究对象,从系统观、全局观出发,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管理科学、技术科学等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优化、管理和控制,为社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一般认为,物流工程起源于两个相对独立领域的生产活动:一个侧重于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等微观领域的物料流、物料搬运(materialhandling,MH)、设施规划与设计等,这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物流系统,又称“小物流”,研究对象常称为“物料”;另一个侧重于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宏观领域的物流过程,研究如何在运输(transport)、中转、配送(distribution)、储存(storing)、流通、批发、零售等环节实现降本增效,这也就是我们常说
的社会物流系统,又称“大物流”,研究对象常称为“货物”“商品”“物资”等。虽然起源不同,但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各种物流技术的综合运用、各种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长期以来处于割裂的两个领域最终殊途同归,融合到了一起,实现了“两源归一”、互促发展。
本书以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物流工程与管理领域培养要求和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物流专业培养方案为指导,从物流 工程的系统观、整体观和全局观出发,围绕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有机展 开。本书编写过程中,既涵盖了物流工程领域的经典理论方法,又吸收了近年物流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还考虑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智技术在物流工程中的创新应用,注重物流系统的分析建模、规划设计、控制决策、评价仿真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物流工程基础,物流系统分析与建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控制与决策,物流系统评价与仿真。其中:第一部分物流工程基础包括第1章和第2章,主要介绍现代物流和物流工程的起源、内涵和发展,常见的集装单元设备、运输技术装备、仓储技术装备和智慧物流技术装备等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为后续章节做以铺垫;第二部分物流系统分析与建模包括第3章和第4章,主要介绍物流系统分析和建模的主要 内容、基本方法和常见模型;第三部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包括第5章、第6章、第7章和第8章,主要介绍物流系统预测、物流设施选址、设施布置设计、物料搬运系统分析等内容;第四部分物流系统控制与决策包括第9章和第10章,主要介绍物流系统控制的理论基础以及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物流系统决策的理论基础以及采购供应决策、运输决策和存储决策;第五部分物流系统评价与仿真包括第11章和第12章,主要介绍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量化和综合评价,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仿真步骤、仿真应用和常见仿真软件。
本书由郑州大学李玉民、河南科技大学李金辉、郑州轻工业大学周福礼、河南农业大学樊为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陈浩东、河南工业大学刘威和岳卫宏等多位物流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博士共同编写。其中,李玉民担任主编,李金辉和张晶蓉担任副主编;第1章由李玉民编写,第2章由宋巍和张晶蓉编写,第3章和第4章由周福礼编写,第5章和第6章由樊为刚编写,第7章和第8章由李金辉编写,第9章和第10章由陈浩东编写,第11章由张晶蓉编写,第12章由刘威和岳卫宏编写;全书案例由张晶蓉和宋巍编写。全书由李玉民统稿。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书注重新形态教材建设,注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支撑 授课教学的电子课件、教学视频、数字资源、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课程思政等立体化教 学资料,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样 的学习体验和知识获取途径。
本书是河南省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设项目成果,同时获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资助。我们参考和引用了许多中外学者的著作和文献,已尽可能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但难免疏漏,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郑州大学刘梦伟、李腾、马芳媛、王子琳、谷东红、杜岩霖,河南科技大学周晴、孙家浩,在资料整理和书稿校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物流学科发展迅速,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4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