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NT$
398.0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NT$
305.0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NT$
500.0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NT$
602.0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NT$
403.0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NT$
408.0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NT$
407.0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法官律师是个比较新的概念,是指在法院曾经担任过法官,但后来辞职做律师的群体。法官在长期的审案中,沉淀积累出丰富的审判经验,对从事律师执业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资历。这种经验不能通过学位获得,没有培训机构可以传承,除了法官自己亲身经历。这本书记载了作者从法官转型律师,到律所管理合伙人的心路历程,不仅有助于优秀律师的炼成,而且有利于促进法治信仰和理想的实现。
|
關於作者: |
刘 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毕业后先后在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双峰县人民法院、湖州市吴兴区纪委监察委等单位工作九年。现任上海市闵行区律工委委员,上海市律协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央法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合作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实务导师,上海政法学院兼职教师。
|
目錄:
|
第一章 法官再优秀也不一定懂律师
谁对法院不是深深地爱
--一个中级法院法官的离别感言
我为什么给法官辞职泼冷水
你真的准备好做一个实习律师了吗
先打螺丝还是先做律师
法官和律师谁更专业
第二章 选择城市与律所要因人而异
去大所还是进小所
去综合所还是去专业所
如何选择城市地段开设律所
留在本地还是去北上广深
中年以后,老家已回
中年转行做律师的危与机
高级合伙人应当具备的素质
家里有矿,还是要做律师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曾经吹过的牛
别人家的年度总结:别犹豫,做我们的大宗梦
办律所应当坚持的五大策略
第三章 优秀的律师一定是高级营销专家
不会写文章的律师不是好律师
抓住影响法律服务行业发展的小趋势
资新律师更要感激执业生涯初期的小案子
别,您的案件我接不了
亲属的案件接不接
律师究竟应该如何谈案收费
--一堂不一样的律师收费课
关于案源拓展的五个小故事
年轻律师脱颖而出的“三新路径”
法律咨询公司真的来了
律所主任还要不要亲力亲为办案件
律师如何与公司法务高效顺畅沟通
律师如何上一堂高质量的法律课
律师的时间管理艺术
防止白干的五个小技巧
第四章 法官经历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律师的法官思维
法官眼中的优秀律师标准
带教实习律师的三个做法
是业务选择你,还是你选择业务
如何选定自己的专业领域
刑事律师的专业化实现路径
民商事案件一审庭前准备的七大要点
类案检索报告
--让法官说服法官
如何让法律顾问单位对你痴心绝对
那些年你踩过的坑
律师从事刑事业务的七大风险
谈判让律师更加值钱
第五章 与当事人的有效沟通
律师有效沟通的艺术
败诉后,如何面对当事人
当事人给你的压力才是最大的压力
律师代表当事人还是代表正义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做一个优秀的法律人
序做过不少,但是给硕士研究生同班同学的新书做序,却是头一回,显然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认识刘彦是2006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老图书馆,如今已近20年,时间过得真是比流水还快。中南大南湖校区老图书馆是众多学子早出晚归备战考研、考公的宝地,当时为了抢座位而相互打架的事情不时发生。在老图书馆交流考研笔试成绩时,一个瘦高帅气的男同学映入了我的眼帘,说自己考了高分,将近400分,我的成绩和他差不多,后来经过面试我俩都被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录取,成为了同窗,也成为了挚友。硕士毕业后刘彦去了湖南的法院工作,而我则赴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自此我们见面的机会就非常少。后来听说他调到了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再后来又听说他到了上海做律师。我这位老同学丰富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他身上所具备的湖南人的敢闯、敢拼、敢干的大无畏奋斗精神。
辞去安稳的法官工作而去做律师,其实是很需要勇气的。做任何事情都会有风险,不是每一个辞职从律的公务员都能干得风生水起,甚至有的生活质量还可能远远不如以前。事实上,正如老同学在书中所言,“律师执业远比你想像的艰辛”。如果你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毅然决定加入律师队伍,刘彦律师结合自身的经历,提了几点宝贵的建议:一是切勿心浮气躁,二是切勿急功近利,三是切勿随遇而安,四是切勿自甘堕落。
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地方法院庭审过程中,控辩审三方发生激烈的对抗和冲突,从程序延伸到实体,从法庭延伸到网络,从案件本身延伸到法官和律师个人的生活,包括获取学历的情况等等,案件闹得沸沸扬扬,每一方都“义愤填膺”,都宣称自己代表正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法律共同体内部会有这么剧烈的张力?难道大家学的不是同样的法律吗?为什么大家会在程序和实体方面存在如此截然不同的意见呢?
没有做过法官的律师,对法院的一些做法会感觉很突兀,甚至难以接受,觉得被针对。实际上,诉讼法不可能穷尽全部程序问题,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的习惯性做法。这些普遍存在的习惯性做法,很难从成文法层面做评价,甚至每个地方法院的做法都不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程序性的习惯性做法对实体结果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微乎其微。
法官转化身份做律师,一定程度上可以修复上述裂痕,维护法律共同体的良性和谐状态。前法官律师通过著书、做讲座,系统介绍司法权的运作模式,尤其是阐释法官思维,让年轻的律师们更懂法官,从而避免一些徒伤感情但对实体处理毫无意义的分歧。前法官律师在没有做过法官的律师和法官之间,可以起到中和剂、润滑剂的作用。
同一个经历,不同的人感悟有可能截然不同。尽管我这个老同学踏入律师行业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无论是对宏观态势的分析,还是对微观技巧的把握,都很精准到位。老同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结合自己从法官、纪检干部到律师的亲身经历而写作本书,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教训和经验,不仅有助于优秀律师的炼成,而且有利于促进法治信仰和理想的实现。不管你是已经成为优秀的法律人,还是正在奋斗,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此书都值得细细品读。
尽管分歧永远无法消除,共识难以轻易达成,但法律职业共同体不断迈向融合则是永恒的。
是以为序。
刘 权
2024年6月3日于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
自序
从武汉,经娄底、长沙、湖州、杭州,最后到上海,13年6个城市,这条路其实充满了艰辛,每到一地,都需要重起炉灶,且不说业务要重新学,人际关系要重新处,光是租房、买房、装修、孩子上学这摊子事就足够忙的了。我经常在想,如果我初中毕业就不再读书了,回老家的山沟里和父辈一样握起锄头,脸朝黄土背朝天过一辈子,会不会日子更单纯、平静、幸福。很显然,我最终选择了一条和父辈截然不同的道路,孰优孰劣,大概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我一度认为,从法学院到法院就已经是人生巅峰了。穿着笔挺的制服,戴着庄严的法徽,握着重重的法槌,将自己平生所学尽情地施展出去,将法律的温度和力度诠释开来。然而,在一场又一场对抗激烈的庭审中,在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的调解之中,在一篇又一篇裁判文书的撰写之中,我察觉到社会运行体制的诸多弊病,而偏偏在面对这些积习、顽瘴时,法官个体能做的,其实是极为有限的,甚至做本身也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事,需要足够多的勇气和智慧。于是,我又苦苦思索,有没有另外一条赛道,可以让我更加欢快地奔跑。许多个晚上通宵失眠,一直没有答案,而正在这个时候,机缘巧合,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个人问题,我从法院调到了纪委。
我十分庆幸和感激在纪委的这段时光,使我对整个国家权力运行有了更加直接、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我的眼界和思维一下子全部打开了,真有那种豁然开朗的触动,我才真正意识到法律人的局限性。更加幸运的是,彼时正逢纪检体制改革,纪检系统遇到了许多从未遇到的问题,争论和分歧很大。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开始了成体系、有针对地创作和思考,短短的2年多时间,发了60多篇各类文章,其中有不少10万字以上的文章。以至于,后来新调任的常委、纪委书记找我谈话时说,刘彦居然在我们这,我还以为是北京的专家呢。在欣喜、激动的同时,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同样的问题折磨着我,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怎么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2016年发生了一件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力的案件,雷洋案。这个案件引发了我许多的思考,公民权利到底应该如何去保护、公职人员在履职过程中权力如何规范、公职人员自己又应当如何维权……于是,终于有一天,我下定决心要出去闯一闯,哪怕头破血流。
法官律师是个比较新的概念,是指在法院曾经担任过法官,但后来辞职做律师的群体。当然,在此之前,我也从来没想到会归入这个类别中,法官在长期的审案中,沉淀积累出丰富的审判经验,对从事律师执业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资历。这种经验不能通过学位获得,没有培训机构可以传承,除了法官自己亲身经历。但是,这也并不是做过法官就一定能做好律师。法律服务行业对弱者没有怜悯,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加快成长,让自己变得强大、再强大。经过了一年多的摸爬滚打、野蛮生长以后,我对法律服务行业也就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律所的运作模式和律师角色定位。2017年、2018年也正是北京规模大所攻城略地的黄金时间,资本在法律服务行业已经风起云涌。
而刚好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一群从法检两院辞职的兄弟姐妹,我们有着相同的理念,律师要会赚钱,会生活,更要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我们要把公益放到一个最突出的位置。除此之外,我们要让法律回归法律,不要掺杂太多商业味道,不要从律师身上赚钱,我们要打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大平台,成就法律服务行业的百年大宗。于是,一群激情澎湃的“老小伙子们”,开始了一次次踩坑,一次次爬起来抖擞精神再战的历练。
总感觉那时的天很蓝,水很清,夜很短,合伙人会议可以从中午开到凌晨,思想的碰撞激起无数灵感,再加上雷厉风行的执行,勇敢试错、试错、再试错,两年多时间,我们从零开始,成为了一家百人大所强所。在取得了丁点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又在思考向全国输出品牌,真正实现我们百城百所、百年大宗的梦想。说干就干,换城市,更名央法,尝试新的管理模式,探索新的团队建设方案……一年多的时间,蚌埠、杭州、西安、连云港等地分所如雨后春笋般落地,央法品牌在法律服务行业中崭露头角,再给我们五年时间,我们能做的还会更多。
这本书记载了五年以来我从律师行业的门外汉,到律所管理合伙人的心路历程,正如我常说的,律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一路升级打怪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认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克服自己性格特点,突破自我的过程。必须要指出的是,律所管理和机关运行或者公司治理存在天壤之别,机关里有严格的纪律,领导掌握了下属的升迁,公司老板更是直接决定员工的薪资和去留,而律所合伙人既不负责律师们的升迁,当然,似乎律师也不存在升迁的问题,也不能给律师们提供物资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把整个律所理得有条不紊其实真是一门很讲究的艺术。在刚从事律所管理的时候,我也是一片茫然,手足无措,无论是在引进和留住独立律师方面,还是在合伙人的协调上,我都有过深刻的教训。希望我的这些不断试错得来的经验和感悟,能够对体制内想辞职做律师的群体和已经执业的律师同行们有所裨益。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每到一个阶段,就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和梦想,给自己注入更大的压力和动力。若干年后,当你回顾自己那些年的点点滴滴,不因碌碌无为而自惭形秽,不因优柔寡断而懊悔不已,足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