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內容簡介: |
本辑收录中国诗学新近研究成果,包括《安大简<诗经>异文辑录》等“诗学文献学”论文,《真德秀文学批评的“自得”之旨》“诗歌理论”论文,《宋代宠物诗的文化内涵与书写策略》《论清代<饮中八仙歌>的效拟创作》等“诗歌史”论文,《梦中得句故事与“池塘生春草”的经典化》《北宋“江西词派”考辨》《“七宝楼台”说考论》《钱锺书<容安馆札记>杜诗批评学刍议》等诗学史论文,《20世纪以来唐诗学的局部回顾》“综述”论文,《吴晟<知性反思江西诗学研究>读后》书评,都以求实创新为宗旨,运用各种方法对中国古典诗学进行广泛深入的新开拓。
|
關於作者: |
蒋寅,1959年生,文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国际东方诗话学会副会长、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文学评论》编委。著有《大历诗风》《大历诗人研究》《王渔洋事迹征略》等。
巩本栋,1955年生,文学博士,历任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员、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延世大学校中文系客座教授(2003--2004),并兼任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副主编、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驻院学者。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学术史和域外汉籍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宋集传播考论》(中华书局,2008)、《唱和诗词研究》(中华书局,2013)等。
|
目錄:
|
目 次
【诗学文献学】
安大简《诗经》异文辑录……………………………………… 张学澜 吴辛丑
李觏与祖无择之诗交
——兼论其部分诗文系年及四首佚诗的发现……………………… 周 童
高叔嗣《苏门集》成书与版本考述…………………………………… 鲍功瀚
【诗歌理论】
真德秀文学批评的“自得”之旨…………………………………………高艳秋
【诗歌史】
杜甫《哀王孙》创作时间考辨………………………………………王新芳 孙微
宋代宠物诗的文化内涵与书写策略………………………………………李成秋
由炫才竞技到自我书写:论苏轼的自次韵诗…………………………… 周 斌
《禅宗无门关》的看话禅思想与颂古诗创作……………………………侯本塔
南宋末广州籍状元张镇孙及《见面亭遗集》汇考……………… 赵晓涛
清韵丽质:诗画结合的一种诗格——以沈周为例…………………………程日同
论清代《饮中八仙歌》的效拟创作………………………………………陈家愉
“诗文岂妨于理学”:孙奇逢的文学观念与诗歌创作…………………康光磊
王渔洋与宋诗书写……………………………………………………………… 张 煜
清代澳门诗词中的文学景观………………………………………………邓骏捷
清季民初主流词法探微
——以陈匪石词对周邦彦、姜夔、吴文英三家词的取法为例……………龚 敏
侯官郭氏蛰园击钵吟社考论………………………………………………刘 赫
偈、诗互鉴互渗:历史进程与文体的跨界融合(下)………………李小荣
由明义二十首“题红诗”看《红楼梦》的成书………………章早晨
【诗学史】
梦中得句故事与“池塘生春草”的经典化
——兼论本事批评中诗本事与诗学理论的互动关系………………………张逸文
北宋“江西词派”考辨……………………………………………………唐 瑭
“七宝楼台”说考论…………………………………………………… 王居衡
寻求七律创作范式的失败
——宋明时期“唐人七律第一”之争的成因及反思……………… 丁震寰
“拟议”作为诗话新体式:刘光第《诗拟议》《楚辞拟议》考论… 冷浪涛
陈衍有关词集序跋考释…………………………… 窦瑞敏
钱锺书《容安馆札记》杜诗批评学刍议……………………………… 万明泊
【综述】
20世纪以来唐诗学的局部回顾
——刘长卿诗歌研究学术史述评…………………………………………叶 蕾
【书评】
吴晟《知性反思江西诗学研究》读后…………………………………钟 东
|
內容試閱:
|
《中国诗学》第37辑
真德秀文学批评的“自得”之旨
高艳秋
真德秀在《文章正宗纲目》中说:“《三百五篇》之诗,其正言义理者盖无几,而讽咏之间,悠然得其性情之正,即所谓义理也。后世之作,虽未可同日而语,然其兴寄高远,读之使人忘宠辱、去系吝,翛然有自得之趣。”〔1〕在真德秀看来,义理是诗的灵魂,“自得”是读诗的收获和境界。在宋明理学的诸多范畴中,“自得”的涵义丰富。明代心学家陈献章将其所创立的学说称为“自得之学”,并藉诗歌以宣扬其学说的义旨。张健认为“儒家心学与诗学的贯通,至白沙之学始达圆融之地。”目前学界关于义理与“自得”的问题有诸多研究,但在文学批评领域探讨“自得”的比较少见。〔2〕真德秀从“自得”理念出发,贯通哲学与文学的联系,并将“自得”之义运用于诗文评论和创作中。本文拟就真德秀诗文批评中的“自得”意味作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真德秀对于“自得”义理的阐释
《西山读书记》是真德秀及其后人编著的读书札记,记载了真德秀日常所录儒家经典及先儒的注解,也记录自己的读书见解。“自得”就是真德秀重要的读书收获。据统计,在《西山读书记》中,“自得”一词出现多达九十余次,在不同语境下,“自得”之义也有不同。首先,真德秀记录孟子之说: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3〕
孟子关于求道问学的经典论述以“自得”为精髓,如何理解孟子所言,真德秀分别引用了朱子、程子、南轩三位理学家的注解来加以阐释,他本人虽未加案语,但从他所选录的三条注解便可探知真德秀对“自得”之说的认识。
其一,“自得”与知“道”。理学家认为学问当求之于内,朱熹对孟子关于“自得”之论的理解强调求学问道的自我体悟,求道便是要求之自身,求得本心。真德秀引朱子之言曰:
言君子务于深造而必以其道者,欲有所持循,以俟夫默识心通,自然得之于己也。自得于己,则所以处之者安固而不摇。〔4〕
朱子认为,美好的道德是天命赋予的,是人自身所本来具有的,通过讲学获得的道理,实际上就是得到自我之本性,“德是得于天者,讲学而得之,得自家本分底物事”〔5〕。学问不应当求之身外,道理是自己体悟出来的,张南轩对孟子之言的理解同样包含这层意思。真德秀引南轩之语曰:
学贵乎自得。不自得则无以有诸己,自得而后为己物也。以其德性之知,非他人之所能与,非聪明智力之所可及,故曰:“自得”。〔6〕
学问的习得不可依傍他人,自身有所体悟方是真正获得。对个体内心的重视强调了学问获得的个体独立性及主观能动性。孟子所言“自得”经过理学家的发挥,将为学求道的方法指向了人的内心体悟,如程颢所言“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7〕
通过内心感悟而获得的学问若能随心所欲地加以运用是“自得于己”的更深层意义,如《朱子语类》所载:
所谓志,只是如此知之而已,未有得于己也。及其行之尽于孝,尽于忠,尽于信,有以自得于己,则是孝之德,忠之德,信之德。如此,然后可据。”〔8〕
朱子认为“自得”不仅要有自我的认识,更要落实到日用生活中。只有落实到日常的尽孝、尽忠、尽信之中,才是真正做到了“有自得于己”。“自得”不仅包含了学问须向内求的认识,也注重日常对“道”的践履,正如朱子所言:“看文字,不可恁地看过便道了。须是时复玩味,庶几忽然感悟,到得义理与践履处融会,方是自得。”〔9〕只有将义理与践履融会贯通,才是真正做到了“自得”。
其二,“自得”与求“道”。“自得”不仅是对道的认识,也指明了求道的方法。求道问学的过程应是自然而然,不可为外物所累。理学家说“心统性情”,如朱子所言:
横渠说得最好,言:“心,统性情者也。”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极说得性、情、心好。性无不善。心所发为情,或有不善。说不善非是心,亦不得。却是心之本体本无不善,其流为不善者,情之迁于物而然也。〔10〕
心之本体为性,性无不善,由心所发之情,却是有善有不善的,其不善的原因,就是受到物之牵累。所谓“心与理一”的境界,便是摆脱了物欲的束缚,求得本性之后的境界,如此方能做到“自得”。
理学家在求学问道的方法上讲求自然,强调从容优游的姿态,讲究循序渐进的态度以及日积月累的方法。为学不可“急迫求之”,躁急的根源在于名利等一己私心的驱动。正如真德秀引程子所言:
学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然必潜心积虑,优游餍饫于其间,然后可以有得。若急迫求之,则是私己而已,然不足以得之也。〔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