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摇曳的芦苇

書城自編碼: 400652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王君泽
國際書號(ISBN): 9787512516489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4-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花外集斠箋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有兽焉.8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010
《 卢作孚文集 》
+

NT$ 332
《 语坛泰斗名师风范:纪念黄伯荣百年诞辰暨学术思想研讨会文辑 》
+

NT$ 220
《 金阁寺(一頁文库·三岛由纪夫文集05) 》
+

NT$ 407
《 微霜集 》
+

NT$ 332
《 走在文学高地: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对话录 全景式呈现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
+

NT$ 510
《 空谈 》
編輯推薦:
这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在2021年到2024年三年间的现代诗歌作品,共有一百余首。其诗歌内容主要源自生活和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记录了作者不同心境下的言语与心情。这些诗歌是源于生活的点滴,也是高于生活的精神食粮。
內容簡介:
本诗集的诗歌类型大概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感悟抒情诗,源自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留恋。第二种是记录生活的诗歌,源自作者的经历。第三种是哲思类诗歌,源自一些文学与哲学的思想,其中有许多首受到惠特曼诗歌的影响。其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主要抒发作者自己的感受。
關於作者:
王君泽,青年诗人。2002年生于北京,从小热爱文学,热衷于文学创作。从小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最初以古体诗的创作为主,大学期间开始进行现代诗创作并发表作品。其作品散见于《稻香湖》《牡丹》《祖国》等诗刊杂志。
目錄
目录
第一辑 摇曳的芦苇
芦苇 003
晨倦 006
望 008
想 010
献给真理 011
听见黑暗 012
杯子 014
午后机器 015
溯 017
一块表 018
梦 019
怕 021
在刺骨的笔尖上 023
郑伯 025
意识流的诗 029
寂静之诗 031
思想者 033
曾经之我 035
何在 037
诗的意义 038
佛 039
镜像之我 040
乱 042
第二辑 写给对岸
别亦难 047
翔 049
对岸的想念 050
秋叶寒 052
写给四月十二的诗 054
M的花 059
L和X 061
给马之聪的诗 063?
释然的憾 065
没有遗憾地往前走吧 067
大度一点 069
弥散的香 070
外婆 071
远走 073
怀念海子 074
第三辑 生活与春
三月的迎春花 079
春的雪 082
春天是枯树映着蓝天 083
花墙 084
午后 087
百年之日 088
晚餐 090
秋夜跑 092
前夜 094
忆去年病 096
苦于形役 098
迷茫厌学 099
T 100
初雪 102
突然再见 104
冬月初一闲感 106
深夜的自习室 108
夜晚小火锅 110
疾驰的风 111
时间短 113
第四辑 路遥漫漫
忆威海的夜 117
初见东洋 119
初见夕阳 121
经幡下的暴雪 123
之稻城 125
记稻城亚丁 127
冰川断路 129
朝圣之路 131?
拉萨第二天 133
一路向北 135
去格尔木 137
两湖 139
塔尔寺巡礼 140
八十一难 142
旅行最后一日 144
第五辑 走在大路
如果拥抱 149?
今天的呐喊 151
暗夜风 153
诗的声音 155
灯下的背影 158?
轻 160
月亮里的山 162
明天的蜗牛 164
星星做的补丁 166
我的 169
无名小镇 170
意识·笔尖 173
海马 175
落日光斑 177
我的期待 179
消失的怒 181
西行 183
多人游戏 185
镜 187
焚香 189
今天是自由的我 191
无灵感而作 192
消失的记忆 194
无题 196
舞者 198
雪绒花 199
你看云 202
远方的星 203
诗的名字 204
內容試閱
序:做一株幸福的芦苇
摊开在各位手头的这部诗集的作者——王君泽,乃是一位在校的大学生。文学史上有许多早慧甚至天才式的诗人、作家。古代那些小小年纪便能吟诗作对的才子自不必多提。步入“现代”以来,许多名人写下成名作时,其实都不过王君泽这个年纪。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当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或沉溺于网游、追剧,或埋首刷分、考证,以“小镇做题家”自嘲自娱时,像王君泽这样时时驻足审视自己的内心,以分行的方式耐心地记录自己灵魂的步履,这难道还称不上是难能可贵吗?我知道王君泽写诗,但直到拿到这部诗集之前,却并不了解他对诗歌是如此热爱。从他的个别作品看得出,他似乎从中学时便开始写诗,而且在当时的师友当中还有一定的诗名,这部诗集所收录的作品想必只是他诗歌起步以来的冰山一角吧。在我的印象中,王君泽似乎不大健谈,甚至于偶尔还有些羞赧。我不知道在他的心灵深处,是否视自己为“一株有思想的芦苇”——卷首的《芦苇》是一首让人产生阅读欲望的作品。“芦苇”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诗歌意象,《诗经》当中便写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苇若飘若止、随风而荡,似乎并不是什么高大、伟岸的形象,常常让人心生怜意,但王君泽却是从帕斯卡尔那里受到了启发,着重提取了芦苇纤弱却富于韧性的特点,进而以芦苇自况、自勉,纵使渺小、纵使微不足道,但仍期待自己能做“一株有思想的芦苇”,能像岸边的芦苇一般“摇曳、生姿”。
而联想到王君泽高挑而瘦削的身材,“摇曳的芦苇”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深刻起来,不禁让人想起所谓“文如其人”的说法。阅读王君泽这部《摇曳的芦苇》的过程,也是我重新校准对他的印象的过程。《芦苇》实际上提示了王君泽的阅读和他的创作之间的关系,从他的《明天的蜗牛》《写给四月十二的诗》《怀念海子》等诗中可以看得出,他平时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的经验和灵感。此外,他还有一部分作品是从旅途中得来的,可圈可点的是,王君泽并没有满足于描摹风景,而是不断地向内心索取丰富的情感,如他所言:“让写诗的人可以在缭乱的字迹中重获幸福。”可以说,在即将展开人生精彩篇章的阶段,王君泽已经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立志于“谈论崇高”“求索真知”。徐志摩曾说在康河的柔波里他甘愿做一条水草,我猜想,写诗的时候,王君泽大概也甘愿做一株芦苇吧。做一株这样的“芦苇”,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日后追索王君泽成长轨迹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注意到类似于传统的“诗教”的因素呢?文学,甚至于文科,有什么用呢?近些年来,这样的发问获得了不少盲目的附和。确实,仅以就业来看,社会对理工科的需求的确是比文科要多。但假若仅凭此就断言文科毫无意义,这恐怕就是十足的荒谬了;仅以“有用”“无用”作为评判标准,这本身就是非常功利、非常短视的。孔子一行当年周游列国,走到卫国,看到卫国人口稠密,他的学生便问孔子:“人口如此稠密,那下一步还应该做什么呢?”孔子回答说:“让他们都富足起来。”学生又问:“富足之后,再做什么呢?”孔子又说:“好好地教化他们。”可见在孔子看来,一个国家的发达绝不能只满足于“富”,在“富之”的后面还有更加高阶的“教之”;而且在追求“富”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教”,如他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百余年前,梁启超回顾追求“现代”的曲折历史时便曾谈道:“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梁启超的话当然不过是一家之言,但是他见证、亲历了十九、二十世纪中国空前绝后的社会转型,他如此高度重视文化的现代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沿着时间的链条来看,近三十年来,我们对于先进文化的重视、对于文化思想的及时总结,这其实都回答了文化以及和它密切相关的文科、文学的重要意义。具体到个人来说,让自己的钱包鼓起来,这当然很重要,包括孔子主张的也是先富之,然后才是教之。但是富起来,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赚钱不是人生的意义和追求所在。最粗暴的假设便是,生命垂危之际,是花钱续命还是舍命保财?作家余华曾经讲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当然作为目的的“活着”不是苟延残喘、尸位素餐,而是珍惜生命、有所作为,努力地去追求生命的意义,这同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殊途同归的。而文学、诗歌所思考、追求、探寻的可以说正是“生命的意义”,如果连这种“思考、追求、探寻”也被取笑的话,那生命会不会变得轻飘飘的,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那样,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讲这些,并非无视“民生之多艰”,也不是要提倡饿着肚子的浪漫主义,而是说不应当轻视、忽视甚至于讥讽、否定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何谓“美好生活需要”呢?显然其中不光只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精神需求。
事实上,就在2024 年初,“中文创意写作”正式增列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一个二级学科,这不仅是学科发展使然,也是时代需求使然。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文科都应当是大有可为的;无论基于什么样的考虑,都不应该轻视文科的建设,更遑论废弛。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像王君泽这样,不光写诗,而且久久为功,积累出一部诗集,无论如何都是值得鼓励和重视的。作为一个诗歌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作为王君泽的任课教师,我为王君泽这部诗集的出版感到由衷的高兴。以上所写,与其说是“序言”,倒不如说是王君泽对我的启发。衷心希望属于王君泽的不只是一片风光旖旎的芦苇荡,而是更加广阔的湖泊、海洋!
冯雷
2024年4月1日
自序
无数次思索过自序该如何下笔,当真正提笔的时候,还是有些茫然。从小的生长环境给了我诗歌的启蒙与熏陶,让我在诗歌的相伴下,从年少的孩童成长为今天的我。小的时候,背诵的是古诗词,所以对古体诗词很是青睐,长大后才接触到一些新诗。我最开始的创作也是以古体诗为主,直到上了大学,才渐渐开始了新诗的创作,但是没有想到,一发而不可收拾。不到三年的时间,便有了这本诗集中的一百余首新诗,其中有一些是发表过的,还有些尚孕育在创作胎衣下的诗歌也收录到了这本诗集当中。
我非常喜欢海子,他的诗歌给了我许多创作上的灵感。《怀念海子》便是为了怀念我最喜欢的这位诗人而作。我曾刻意模仿他的创作风格,或许,读者们能在我的诗中发现海子的影子。外国的诗人中,我深爱惠特曼,他的诗歌给予我力量,引领我思考,如果读者们在我的诗歌中发现富含哲学意味的语句,我想这应归功于惠特曼。
我的诗多源于生活,从所见所闻到所历所感,都化作了带有些许意识流色彩的随笔诗句。创作的初衷,或是对生活的思考,或是获取前进的动力,或是丰盈空洞的心灵,或是更加勇敢地面对真实的生活。希望读者们可以在闲暇之时拿起笔者的诗,读一读,获得稍许的慰藉。与诗歌结缘,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的老师们。
要感谢我的恩师吕静老师,是她的语文课堂,让我对文学如此眷恋,最终选择了文学的道路。要感谢赵晓辉老师多次对我的诗歌提出修改意见,给我灵感,启发我继续创作。要特别感谢冯雷老师为我作序,并给出了许多指导性的修改意见。诗歌往往是有力量的,是诗歌给予了我坚定创作下去的勇气。这本诗集,只是用分享的方式传达诗歌的力量。相信读到这本书的有缘人,都可以将诗填满生活,也希望我的创作,可以为您送来清凉。

芦苇
渐渐地,
枯枝蜷曲着身姿。
渐渐地,
冰凌是春的信使。
渐渐地,
风也有了温度……
天是灰的、阴的,
雪踏在冰上,
无声、无息、无影、无形。
天是蓝的、晴的,
光洒在岸上,
且明、且暗、且隐、且现。
不变的,是荡丛中的芦苇,
它伫立于此,任风拂吹。
芦苇是霜雪严冬的背景板,
它枯萎了,
它失去了哀叹的气息,
它不愿和盲目沆瀣一气。
我信仰帕斯卡尔的教诲
——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
人是会独自盛开的蔷薇。
我们谈论崇高,
我们求索真知,
我们如此会饮,
我们谈爱的张弛。
芦苇,你随风飘动,
即使纤弱,即使不堪,
生命的绿色,死亡的枯黄,
你都站在那里,
一行、一行……
万般的阻难,
你不曾折断。
那是芦苇的力量,
芦苇的光芒。
我愿你永远舒展你的身躯,
我盼你不停摆动着,
你蓬勃不息的生命力。
啊,芦苇
——思想的芦苇!
只愿你我如它,
在人生的芦苇上摇曳、生姿。
晨倦
在黎明前
欣喜渐渐放慢
在破晓后
慵懒变得坦然
当我们倾听北风
落叶沙沙作响
这是华美的世界
无上的黄昏
初升的太阳却告诉我
这是美丽的清晨。
对着,我对着它
仿佛一切变得模糊
我在思忖,
原来是精神的强弩
射向了你的意志,
让你天崩地坼
訇然中开!
你要保持你翩翩的风度,
在云里雾里,
待这风拂去。
霎时间,
身躯紧靠着墙板
你蜷曲的形体
仿佛皈依于这污浊的空气
甚至在匆匆掠过中
期盼那杳无可期的消息
那帘幕遮挡了鳞次栉比
而我
在臆想的云中
等待短暂的遥遥无期。

望一片深渊,
深渊告诉我的,
是无尽的黑暗。
黑暗也凝视着我。
漫漫长夜中,
思维在跳舞——交际舞。
精神给了我内在的潜意识,
抛开这复杂的渊薮,
留给我一片星空,望着天马。
风吹过,阵阵寒冷,
这寒冷让意识结成冰——
欲呼不得、欲罢不得。
你,手提一杯红酒,
红酒在杯中晃荡,
那是血色的灵魂。
挂在杯壁,缓缓消靡……

一切的力量,集中在大脑,
无不努力地想,用力地想……
面目狰狞,依旧苦想,
直至碰撞,忽生光亮。
啊,一切都是记忆的回溯与重新歌唱。
摇摆不定,嗡嗡作响,
散发着那冥想的磁场。
献给真理
回溯与偏视,
平衡与跳跃,
真理与命运,
谁在寻找……
冲破混沌,
是真理的践行,
让理想充盈着生命。
真理是汗水与血液,
思想的燥热让汗珠聚而散落,
心脏的跳动让血液燃烧,
像红色的火焰。
我献给真理、智慧和你。
听见黑暗
生存的规律,
时代的叹息,
沉重地撞击。
鲁迅先生、爱罗先珂,
都在这里。
鸭的喜剧,
有着生命的意识,
它启示着我们
——弱肉强食。
小鸡的悲剧,
是盲诗人的呼吸,
每一次气喘,都是那么清楚、犀利,
却愈渐乏力。
黑暗他看不到。
或许失去光明的眼皮下,
是白色的光芒。
听,如此真实,
像雨水淅沥,
漏断人息。
听,如此伤心,
是黑暗的房门,
和时代的失利。
听见黑暗,
是失去光明的倾听,
是时代,
是被摧残的晚清。
杯子
白色的杯壁,斑驳的痕迹
最初的沾染,灰色的污迹
可是黑色反衬着
反衬着白色中的灰
也吞噬着
一切可以见得的光亮
于是透明了透明的墙,
可墙像透镜
里面的世界,尤为抽象,
扭曲的是一切的棱角,
因为杯子总是这样,黯淡无光
变得这样,就是这样。
午后机器
慵懒的午后,总是有光
光照在脸上,微微荡漾
清晰的思绪,都在幻化
化作庸碌的泡影
思想着日本语,
于是突然袭来
一种迷幻的眩晕,照着个体,
让生命本该的活力,变成了,要休眠
而栖的机器。
于是有人坐下,有人昏倒,有人
用平躺的身姿抗议,却
敌不过
这白天的迷。
被一层纱蒙住,蒙住了平衡
也蒙住了前行的路。
人们甘于沉溺于一个午后,
用三个小时的抗议,
书写着春天的倦与
不知所云中消耗的
平凡的一天。

回头而看,波浪翻涌
我生怕沾染一滴海水
却勇敢地在骇浪中穿梭
周围掀起了浪花
浪花却拍打不到我
我只能用力去挣扎
去拼命地游回被浪冲破的对岸
风吹向我,我却顺风而行
无力的感受,让我无法面对,
天也有了温度,
风变得刺骨,我拼命回走
走了许久,见到你
我的以前,
你的以后。
一块表
书架旁的挂钩上
总是挂着一块表,
让指针,滴答不停地转动。
它在岁月里沾染,留下的灰渍
不再崭新。
时刻的银圈不再鲜亮,
油漆的浑浊未曾褪去。
玻璃的痕,总是碍眼。
像从未听见我的怨言
在镜面的反射下,玻璃被污染的光覆盖,
好像一切都曾破败,
可它永远走向未来,在聒噪的指针声里
像时间流逝,从未定格,从未沉寂。

在一个看不见白昼的楼梯间,
谁也不能料想,阡陌上该拂去的春风,
迎上了我的颊面。可,
潜意识的埋藏告诉我,你该去找弗洛伊德
——梦总该读懂。
我曾经的懊悔,变成了梦的背景板,
它在我的脑海与意识里发散。
我们拥抱,亲吻,
又多希望,这是现实世界里的扩延。
为了那一刻的感动,
你又在内心压抑了多久?
这场梦暂得欢脱、泪珠滴落、记忆埋没。
她的美是追求、是灵魂上的、是超越凡俗的——
是为品德而眷恋的。
我爱的,是砥砺品德的热情,是尽祛铅华的,
那过去了的,黯淡却发出圣光的伴侣。
而梦,难道是最终的赐予?
不、不、不,
未至结局,情非得已。
愿心灵走在回家的路上,是的,
我们的家。

当陈旧的堆积被重新拾起
用几十块,换得了此时的夜深
一行字,一支笔。
我回忆着经历,用无数的
颠沛与清冷,映衬着
红色的外衣。
灯下的漫笔,是割裂的
是狞厉的,用回忆的恐惧
填充着暗夜里的胆怯与战栗。
我怕着,害怕……
到立春的时节了,用
皲裂的和门牙粘在一起的嘴唇,亲吻
——我想亲吻的不可及
可是我恐惧着,这一吻的顺序。这
便是内心的,未知的那让人翻涌的狂

与深刻的顽疾。
我思想着未来,未来是几天
几天是未来,或者
是而欢乐的未来
又在某一瞬,化作了春泥,
销声匿迹
这未来让我不怕,
不怕一切的勇气。
隐约的胆怯 却
用诗亲吻着变异的内心与变态的思想
天才呀 为何是你。
哈哈,我开心
呜呜,我痛苦
哼哼,我愤怒
不不,我不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