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祛魅: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
》
售價:NT$
286.0
《
家族财富传承
》
售價:NT$
704.0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NT$
254.0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NT$
505.0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NT$
398.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NT$
352.0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NT$
806.0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NT$
367.0
|
編輯推薦: |
●贯彻“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将“大局意识、法治意识、风险意识、金钱观、职业道德”等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课程之中。
●从风险与收益对立统一的关系出发,介绍当代信用货币体系下债权与物权的金融衍生化方式,并从风险管理角度确认、度量与计价信用货币与金融衍生品相似的债权风险特征。
●从安全资产转移的角度,探讨期货与期权在商品货币化中的作用,并从流动性管理的角度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形成、发展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化展开一系列的讨论。
●借助金融互换这一去中心化的交易方式,将其与数字货币的分布式记账体系相结合,重点介绍金融互换和数字货币在金融脱媒(去中心化)的作用,并强调数字货币与碳排放权之间的联系。
●重点介绍我国理财产品市场的结构化产品类型,风险结构特征和内部结构特征等,通过案例进一步解析期货、期权和互换如何在结构化产品中相结合,为读者设计结构化产品提供一定的思路。
|
內容簡介: |
《金融衍生工具与交易策略》共十一章,主要介绍了金融市场中主要金融衍生品(远期、期货、期权、互换、信用衍生品和结构化产品)的基本概念、运作原理、交易制度、交易策略、风险管理等知识,侧重于风险转移技术和相关交易策略的介绍,包括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原理等内容。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应能了解金融衍生工具相关原理及交易策略,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对市场中的金融衍生品进行分析,了解其基本交易操作和风险管理方法。
《金融衍生工具与交易策略》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各类金融职业资格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杨璐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拥有CFA、CIIA、A类法律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书;主要从事金融危机、金融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等领域的研究;承担“金融衍生工具”“金融风险管理”等本科生课程以及“货币经济学”“金融监管学”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入选2023年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SSCI等杂志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参编《金融风险管理》教材1部。
王晓玲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金融衍生工具、金融风险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为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开设“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专业核心必修课十余年;曾获省级优秀课程案例、省级优秀在线课程、校级优秀本科课程等多项教学荣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广东省社科项目1项、深圳市社科规划项目2项。
|
目錄:
|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与基础资产 1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 2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 2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 3
第二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和功能 5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背景 5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 7
第三节 全球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概况 7
练习与思考 9
第二章 远期利率协议概述 11
第一节 远期交易的产生与发展 11
一、远期交易的产生 11
二、金融远期合约 12
三、金融远期定价 12
第二节 远期利率协议 14
一、远期利率的概念 15
二、远期利率协议的术语 15
三、结算金的计算方法 16
第三节 远期利率协议在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7
练习与思考 17
第三章 期货市场概述 19
第一节 期货市场的发展、功能与分类 19
一、期货市场的发展 20
二、期货市场的功能 21
三、期货市场的分类 22
第二节 期货合约 24
一、期货合约的概念 24
二、期货合约举例 26
第三节 期货交易所 27
一、期货交易所的主要功能 27
二、期货交易所的设立、组织与管理 28
三、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分类 29
四、期货交易所的主要业务 29
第四节 期货结算所 29
一、期货结算所的功能 30
二、期货结算所的设立、组织与管理 31
三、期货结算所的会员分类 31
四、期货结算所的主要业务 32
第五节 期货经纪公司 32
一、期货经纪公司的设立 32
二、期货经纪公司的主要业务 32
三、期货经纪公司分类 33
四、经纪人的概念 33
第六节 期货合约交易者 34
一、期货合约交易者的分类 34
二、期货投机者的积极作用 35
练习与思考 35
第四章 期货投机与套期保值原理 37
第一节 期货投机的概念和作用 37
一、期货投机概述 37
二、期货投机的作用 39
第二节 期货套期图利 40
一、跨期套利数学分析模型 40
二、跨市场套利数学分析模型 42
三、跨商品套利数学分析模型 45
第三节 期货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 49
一、套期保值的基本概念 49
二、套期保值的分类 50
三、套期保值结果的评价尺度及相关经济学假设 50
四、卖出套期保值分析模型 51
五、买入套期保值分析模型 53
六、套期保值者在保值的同时可能失去的机会 55
七、不直接交割期货的原因 57
第四节 基差交易 58
一、买方叫价的基差交易分析模型 58
二、卖方叫价的基差交易分析模型 62
练习与思考 69
第五章 金融期货 71
第一节 利率期货的产生与发展 71
一、IMM90天国库券期货合约标准简介 72
二、IMM指数 72
三、IMM指数与实际报价的关系 72
四、浮动盈亏的计算 73
五、交割 74
六、短期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 74
第二节 中长期利率期货 75
一、合约举例 75
二、报价方式 76
三、理论债券和合资格债券 77
四、交割 77
五、最便宜债券 79
六、中长期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 80
第三节 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80
一、股票价格指数及其计算 81
二、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合约举例 82
三、买卖一张股票价格指数的实质 84
四、用股票价格指数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85
第四节 外汇期货 86
一、外汇概述 86
二、外汇期货的产生与发展 87
三、外汇期货合约 88
四、外汇期货套期保值的应用 89
第五节 天气期货 90
一、天气期货合约条款 91
二、取暖指数和制冷指数 91
三、应用取暖指数期货和制冷指数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92
第六节 碳排放权期货 93
一、碳排放权期货的产生 93
二、碳排放期货合约 94
三、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特征 96
练习与思考 98
第六章 期权市场 103
第一节 期权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103
一、期权市场的发展简史 103
二、期权交易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105
第二节 期权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107
一、期权的基本概念 107
二、期权的分类 109
三、期权的功能 112
第三节 标准化的期权合约 113
第四节 期权交易 117
一、期权交易指令 117
二、撮合与成交 118
三、对冲平仓 118
四、交易成本 119
五、期权交易风险 119
第五节 期权交易的优势与劣势 120
一、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比较 120
二、期权的优越性 121
三、期权交易的缺点 123
第六节 期权履约 123
一、履约程序 123
二、期权履约的方法 124
第七节 期权交易保证金 127
一、一般原理 127
二、保证金制度 128
三、期权结算与期货结算的差异 132
四、每日结算原则 133
练习与思考 135
第七章 期权定价与交易策略 137
第一节 期权定价 137
一、内在价值 138
二、时间价值 139
三、期权金与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关系 140
第二节 影响期权定价的因素 141
一、标的物价格(S) 141
二、标的物价格波动率(σ) 142
三、履约价格(K) 143
四、距到期日剩余时间(T) 143
第三节 期权交易 144
一、买进看涨期权损益分析 145
二、卖出看涨期权损益分析 146
三、买进看跌期权损益分析 147
四、卖出看跌期权损益分析 148
第四节 期权套期保值 150
一、卖期保值 150
二、买期保值 152
练习与思考 156
第八章 金融互换 159
第一节 互换市场的起源和发展 159
一、互换的概念 159
二、互换的起源 160
三、互换的产生和发展 162
第二节 互换的理论基础 164
一、互换产生的理论基础 164
二、互换交易合约的内容 165
三、互换交易的参加者 165
四、互换的功能 166
五、互换的种类 167
第三节 互换的交易机制 171
一、利率互换交易机制 171
二、货币互换交易机制 172
三、资产负债互换交易机制 176
第四节 互换的估值和定价 177
一、利率互换的估值和定价 177
二、货币互换的估值和定价 178
练习与思考 178
第九章 信用衍生产品 181
第一节 信用衍生品简介 181
一、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义 181
二、信用衍生产品发展简史 182
三、信用衍生产品的特性 183
第二节 信用衍生产品的主要种类 183
一、信用违约互换 183
二、总收益互换 187
三、信用关联票据 188
四、信用期权与信用价差期权 189
五、抵押债务凭证 190
第三节 信用增级与资产证券化 193
一、信用增级的分类 193
二、资产证券化 194
三、我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 195
四、信用衍生品的评价 200
五、信用衍生品助推了金融危机 201
练习与思考 202
第十章 数字货币 203
第一节 当前货币和支付体系 203
第二节 数字货币的定义 205
一、加密货币:去中心化信用的不明朗的未来 205
二、加密货币的分布式账本技术 206
三、评估无需许可加密货币的经济局限性 209
第三节 NFT协议 212
一、NFT交易的实质 212
二、NFT的交易风险 213
三、NFT的应用 213
第四节 加密货币带来的监管挑战 214
练习与思考 217
第十一章 结构化产品 219
第一节 结构化产品的一般特征 219
一、固定投资期限 220
二、本金保护 220
三、基于特定公式计算收益 220
四、衍生工具的角色 221
五、种类繁多的基础资产组合 222
第二节 结构化产品的分类 222
一、以本金保护程度为基准分类 223
二、以风险程度高低为基准分类 223
第三节 我国结构化产品市场的发展 226
一、我国结构化产品市场发展历史 226
二、我国结构化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227
三、我国结构化产品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232
练习与思考 234
参考文献 235
|
內容試閱: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这就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安全网建设,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本书贯彻“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大局意识、法治意识、风险意识、金钱观、职业道德等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课程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本书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探索符合国情的金融创新、健康发展的新路径,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本书从金融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对立统一的关系出发,具体介绍了当代信用货币体系下债权与物权的金融衍生化方式。金融衍生品是从基础资产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具备跨期性、联动性、不确定性和杠杆性等相关风险特征。因此,本书在引入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概念之前,从现代信用货币体系角度,介绍了基础货币(高能货币,M0)到广义货币(M2)的转换过程,并从风险管理角度确认了信用货币与金融衍生品相似的债权风险特征。因此,金融衍生品在本书中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基础货币的衍生性,二是基础资产的衍生性。
因此,在分析金融衍生品的收益和风险特征时,需要同时结合基础货币的衍生性和基础资产的衍生性。换言之,金融衍生品价格由货币价格和基础资产价格共同决定。在美元作为全球资产定价锚的大背景下,全球美元流动性的高低也驱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在货币的价值尺度不变的前提下,古典经济学能够用供给-需求框架来研究商品的均衡价格。然而,在货币的价值尺度不断变化的当下,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需要被准确测度和区分,进而才能度量基础资产和其衍生品的内在价值。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不断强调信用货币的衍生性,也着重于对利率衍生品(货币的国内价格)和汇率衍生品(货币的国外价格)的介绍,进而有利于理解内外循环条件下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价值对应关系,例如,利率、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三者之间的价值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突出了利率衍生品、汇率衍生品和大宗商品衍生品对信用货币的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
在区分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基础上,本书介绍了其他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交易策略,具体包括股指期货(期权)、碳排放权期货(期权)和数字货币等。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投资者开始质疑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货币体系,因此以比特币为首的去中心化数字资产开始吸引市场的关注。本书借助金融互换这一去中心化的交易方式,将其与数字货币的分布式记账体系相结合,重点介绍了金融互换和数字货币在金融脱媒(去中心化)方面的作用。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字技术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加速各类市场主体的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因此,数字货币不仅具有大宗商品类似的物权风险特征,而且还具有跨时空的交易优势,导致其价格驱动风险因素更为复杂。由于本书仅作为本科生入门读物,在编著中仅重点强调了数字货币与碳排放权之间的联系,其他跨时空特征并未涉及。
2015年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去杠杆工作的推进,我国也开始快速地推行资产证券化,这也使得金融衍生品对应的基础资产不断多样化。本书侧重介绍了基于债权的各类衍生产品,具体包括信用违约互换、信用关联票据和信用期权等。结合以上内容,本书重点介绍了我国理财产品市场的结构化产品类型、风险结构特征和内部结构特征等,再通过相关案例进一步解析了期货、期权和互换如何在结构化产品中相结合,为读者设计结构化产品提供一定的思路。
本书由杨璐和王晓玲负责设计总体思路和框架,以及全书统稿和审定。各章节编写分工如下:前言、第一章、第二章和第十一章由杨璐编写,第三章和第四章由李国华编写,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由张凯编写,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由王晓玲编写。
本书获深圳大学教材出版资助,在编写过程中,上级主管部门和深圳大学校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郑尊信、赵登峰、谢圣远、宋清华等专家、学者进行了悉心指导,深圳大学教务处同仁在编写出版工作上积极协调,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们对本书进行了细心的审校,在此谨表示诚挚的谢意!此外,本书还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著作、文献、教材、报刊及网络资料,在此,一并向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予以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
本书免费提供教学课件、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和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读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教学课件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编 者
2024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