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政府补贴与战略新兴产业创新

書城自編碼: 400511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李清等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528618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摩梭仁者:东巴口述史
《 摩梭仁者:东巴口述史 》

售價:NT$ 614.0
趣话通信:6G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趣话通信:6G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售價:NT$ 411.0
不羁.完结篇
《 不羁.完结篇 》

售價:NT$ 275.0
性别经济学
《 性别经济学 》

售價:NT$ 322.0
中国书法嬗变与思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中国书法嬗变与思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NT$ 510.0
关键冲突:如何化人际关系危机为合作共赢(原书第2版)
《 关键冲突:如何化人际关系危机为合作共赢(原书第2版) 》

售價:NT$ 390.0
探索清陵五十年
《 探索清陵五十年 》

售價:NT$ 4576.0
定鼎中原之路:从皇太极入关到玄烨亲政
《 定鼎中原之路:从皇太极入关到玄烨亲政 》

售價:NT$ 458.0

編輯推薦: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更是受到国家的重视。2010 年国务院明确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坚持创新发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国际竞争的舞台上,战略新兴产业为我国赢得强大的优势。 本书以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政府补贴的作用。
內容簡介: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更是受到国家的重视。本书以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门槛模型探讨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随后将政府补贴分为研发补贴和非研发补贴两类,利用机制研究和中介模型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的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此外,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创新惯性、税收优惠、融资限制、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差异以及地区间差异等因素,本书进一步分析它们对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影响及作用,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政府补贴对不同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
關於作者:
李清: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瑞士洛桑大学博士,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博士后,自治区天池百人计划入选者,原新疆新能源集团外部董事。长期从事数量分析及企业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获自治区社科联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 第十八届(2023)中国管理学年会优秀论文奖。Do government subsidies promote new-energy firms’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dynamic and threshold models. 发表于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86(2),SCI中科院一区期刊,被引用50余次。《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医药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2023年中国管理学年会优秀论文。
目錄
目?录
第一篇?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上市企业创新 1
第一章?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企业创新 3
第二章?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以及理论介绍 12
第三章?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分析 32
第四章?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企业创新的研究设计 42
第五章?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 51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7
第二篇?政府补贴对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的影响 91
第一章?政府补贴与生物医药企业创新 93
第二章?政府补贴与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的相关理论分析 114
第三章?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现状研究 124
第四章?政府补贴与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的研究设计 131
第五章?政府补贴对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137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61
第三篇?研发补贴和非研发补贴 165
第一章?研发补贴、非研发补贴与生物医药 167
第二章?研发补贴、非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理论基础 188
第三章?研发补贴、非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设计 196
第四章?研发补贴、非研发补贴对相关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209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29
结?语 234
参考文献 238
內容試閱
前?言
战略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对我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实现跨越发展至关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所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满足高品质生活的根本基石。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带动力量,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性:一是战略新兴产业能够维持我国经济与环境间的动态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大气、水、土壤污染等挑战;同时医疗卫生、能源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消除环境污染,控制生态平衡与自然灾害,让新动能代替旧动能,助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二是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离不开战略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在市场开放与发展、产品更新、技术升级、就业质量提升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助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瞄准产业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促进关键科技领域创新和变革,谋划发展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未来产业,以此获得国家和区域竞争优势,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三是战略新兴产业带动性强。战略新兴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系数大、辐射水平高、技术连带功能强的特征。能够实现产业间的技术互动和价值链接,促使产业间的专利数量的增加以及专利质量的提升,有效地带动一批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新范式。在产业发展上,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整合发展资源,进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集中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工作,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战略新兴产业也能更好地培养人的创造精神,进而实现更加美好和更高质量的生活。同时,战略新兴产业可以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就业和居住条件。
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十二五”“十三五”两个时期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规模与竞争力发展迅速,产业体系呈现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且带动作用不断提升。2010年,我国正式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随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相继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4%,比2014年累计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8%,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7.2个百分点。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2023年1至8月份,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8400亿元,同比增长约30%,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有力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整理2013年到2021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中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企业总数从27218家增加到45646家,其中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表制造业从12491家增加至16930家,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较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营业务收入从2013年的116048.9亿元增加到2099896亿元,其中医药制造业增加了9000亿元。利润从2013年7233.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8435亿元,而医药制造业增加了3倍。我国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制造业蓬勃发展,以2021年为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占高技术企业总数的54%,医药制造业与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占18%、19%。
二是科技创新的驱动能力不断增强。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例如,生物医药领域,我国独立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在全球首家获批,突破了病毒载体疫苗冻干制剂的技术瓶颈。近十年,中央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过6万亿,拥有研发人员119万人,建有国家级研发平台759个,创新成果高效能产出,创新生态全方位优化,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基础零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短板技术,相关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三是产业集群规模优势突出。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例如,深圳市的电子制造等产业集群、武汉市的生物医药和光电子等产业集群、湖南长株潭区域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安徽合芜蚌区域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杭州市的软件和电子商务等产业集群都各具特色,并形成较强综合竞争力。截至2023年3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以钢铁新材、先进陶瓷、电子信息等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聚集规上企业429家,1亿元以上重点项目48个,总投资652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集群发展来势喜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科技外溢效应,实现人才、技术、资金的有机结合和效益最大化,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的重要途径。
四是产业生态活力凸显。我国在5G、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多个重点领域孕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例如,北京、上海、山东等多地正加码新兴产业布局,聚焦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创新平台等新业态,策划形成了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根植性强的重大项目。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更是受到国家的重视。2010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坚持创新发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国际竞争的舞台上,战略新兴产业为我国赢得强大的优势。2013年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生物医药产业中提出完善药品注册管理、价格管理、集中招标采购等政策。完善生物伦理法律法规。在新能源产业方面中提出加快发展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页岩气、生物质发电、地热和地温能、沼气等新能源。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发展七大产业,构建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在生物医药产业中提出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加快技术研发应用,推动新兴药物研发,并创新生物医药监管方式。对新能源产业,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旨在通过建设一批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加快培育新动能,有序推动东中西部产业转移和错位发展。2020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到聚焦重点产业投资领域、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新高地、增强资金保证能力、优化投资环境。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联合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推进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集群培育提升。2022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海洋装备等关键领域,5G、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链核心环节,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培育一批集群标杆,探索在集群中试点建设一批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国家发布以上规划、方案意见等,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营造有利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经济生态环境,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府补贴与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共有三篇十七章,是一部系统研究政府补贴与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的学术著作。本书基于不同视角将政府补贴进行分类,以新能源与生物医药企业为例,探讨不同类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第一篇,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上市企业创新”收集并整理了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数据,将政府补贴细分为创新补贴和非创新补贴两部分,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表示企业创新,探讨不同类型的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与效用。建立静态的FE/RE模型、动态的系统GMM/差分GMM模型和静态门槛/动态门槛模型。首先对全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其次重点按地区分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按企业所有权性质和所处生命周期进行分样本分析,并讨论处于不同地区的企业受政府补贴的力度和企业创新绩效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对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和政府补贴的信号传递机制进行检验。考察企业创新的动力来自下列哪一种情况:政府补贴的作用,企业创新惯性的作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惯性的共同作用。“第二篇,政府补贴对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的影响”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基础理论,采用2013—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了政府补贴对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作用。本篇进行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非线性影响的研究,明晰了政府补贴对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的作用规律,并采用动态与静态门槛模型相对比的思路,更好地解释了政府补贴的作用机理,构建出了政府补贴、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分析框架和计量模型。此外,本篇还讨论了动态模型反应的新规律,结合实际证明了企业创新行为是一个连续而非间歇性的过程,更进一步厘清了政府补贴对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的直接影响。“第三篇,研发补贴和非研发补贴”选取了2013—2021年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政府补贴划分为研发补贴和非研发补贴,探讨两种类型的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将研发投入作为中介变量,探讨研发投入所起到的作用,由于考虑到创新具有可持续影响,因此运用静态面板中介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了外部资源的机构投资者和银行信贷在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间所起到的作用。按照企业规模与企业所处周期不同探讨分样本中研发补贴和非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李清负责整体写作框架设计、各部分内容修订、最终统稿;王茂琼负责新能源企业部分的初稿撰写与修改;邸洁负责生物医药企业部分的初稿撰写与修改;刘晴晴负责研发补贴和非研究发补贴部分的初稿撰写与修改。
有关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的研究涉及颇为丰富的内容,也涉及很多相关产业,因为篇幅原因,本书以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政府补贴的作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篇?
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上市企业创新
政府对企业进行了大量扶持,但政府扶持是否如愿以偿地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水平,现有研究关于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定论,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领域的研究仍存在争议。同时,由于政府补贴分类、研究方法的差异、企业创新惯性、地区差异、企业和行业异质性特征等均会影响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因此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并不能简单地从理论上进行预测,而是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新能源产业是全球产业竞争的重点,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篇利用2012—2016年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数据,试图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在静态和动态情景中,政府创新补贴和非创新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何差异?如果政府补贴无法立即发挥作用,是什么支持企业的创新?在不同地区政府补贴的力度和效果存在怎样的差异?
本篇收集并整理了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数据,将政府补贴细分为创新补贴和非创新补贴两部分,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表示企业创新,建立静态的FE/RE模型、动态的系统GMM/差分GMM模型和静态门槛/动态门槛模型。首先对全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其次重点按地区分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按企业所有权性质和所处生命周期进行分样本分析,最后对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和政府补贴的信号传递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政府补贴能通过资源属性和信号传递机制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企业创新投入在政府创新补贴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但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和非创新补贴与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只有在一定区间内,政府创新补贴和非创新补贴才能起到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当超过这个区间,政府补贴的作用方向和显著性将会发生变化。2.政府补贴可能并非总能发挥作用,但企业存在创新惯性,即使政府补贴的作用无法在当期表现出来,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惯性保持一定的创新绩效。3.政府补贴的强度和效果存在地区差异。虽然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获得的补贴较少,但它们利用补贴的效率更高。非沿海地区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补贴,但其对创新的影响并未达到预期,部分企业的创新可能是一种获取其他利益的策略行为。4.政府创新补贴和非创新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在所有权性质和所处生命周期不同的企业中存在差别。


第一章?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企业创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国家愈发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培育,以期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2007—201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增长了185.5%,远高于全球56.6%的水平[1];预计到2050年,新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会超过30%[2]。但同时,传统能源的极速消耗抑制了能源产业的发展,并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峻。Li等认为中国政府应出台更多的能源技术推动政策,促进能源技术创新以实现节能减排[3]。但对比环境友好型新能源,传统能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难以杜绝。因此,中国乃至世界面对的能源危机使得助力新能源产业的成长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新能源产业已逐渐变为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4]。新能源可以缓解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的问题[5],符合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向低碳密集型能源转型的规划[6]。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7],更有助于我国实现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从而位列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具有绿色无污染、可循环使用的特征[8]。如风能和太阳能对环境无害;而氢能可以替代化石能源以避免石油等耗尽对科学技术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9]。
在中国,企业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0]。为使新能源在国家创新竞争和经济发展中更高质量地发挥作用,更长久地服务于人类科技发展,新能源产业应以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为核心。但创新正外部性、研发市场失灵[11]、研发周期长、研发资金短缺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创新成为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活动[12],仅依靠企业自身条件进行创新恐难以达到公众的预期水平。Bointner指出,公众会因为如下两个原因而支持研发活动:一个是市场失灵及其导致的知识溢出;另一个是研发的系统性失败[13]。政府补贴作为公众支持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能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资源短缺、市场失灵和研发风险等问题,从而为新能源产业创新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对比发达国家,我国新能源产业成长迟缓,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都不够成熟,因此其亟须政府的支持。2006年至2011年4月,政府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发电补贴总达33448.84百万元,每千瓦时补贴成本为0.248元[14]。自2012年以来,政府补贴政策已逐步从最初的投资补贴转变为元/千瓦时补贴;2013年,政府通过电网向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0.42元/千瓦补贴;截至2016年末,中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赤字总达600亿元人民币[15]。2004—2019年,受政府补贴的新能源公司整体呈逐年增多的态势;新能源上市公司受到的政府补贴总达2325.30亿元,政府补贴的分布比例为:风能55.16%、核能15.06%、氢能9.25%、生物质能4.83%、太阳能15.17%、地热能0.52%(如表1-1-1和图1-1-1所示)。
学术界一直在探讨,政府补贴投入力度如此之大,究竟对新能源企业创新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关于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已有较多研究,但不同学者对两者间的关系存在异议。这表明,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领域仍是一个尚未明晰的黑箱,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可能是研究国别和对象存在差异[16]。本篇选择新能源上市公司,将中国作为研究情景,验证并进一步考察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尝试就我国的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产业创新的关系作出新的解释。
表1-1-1?按年份政府补贴分布和受补贴的企业数量情况

年份

政府补贴(亿元)

企业数量(个)

2004

0.97

14

2005

2.97

14

2006

1.03

14

2007

47.42

216

2008

87.74

248

2009

95.49

278

2010

160.34

338

2011

206.09

380

2012

244.84

396

2013

217.63

399

2014

289.04

409

2015

384.8

429

2016

427.53

445

2017

63.79

407

2018

52.64

317

2019

42.98

269

总计

2325.30

-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CSMAR中的数据计算整理得到。


图1-1-1?2004—2019年按新能源分类的政府补贴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CSMAR中的数据计算整理得到。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本篇对现有研究在方法和研究角度上有新的补充,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有研究结论间的争议。本篇运用静态和动态的线性模型及门槛模型,全面考察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学者关于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存在异议,但实际上不同的研究并非都是对立关系。除了政府补贴外,企业自身因素也会影响企业创新。在静态环境中,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存在明确的符号;考虑动态因素时,企业自身创新惯性的作用得以体现;考虑门槛模型时,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的正向或负向作用,而可能存在复杂的非线性作用。但现有研究关于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考察多属静态研究,而忽略了动态环境。
第二,本研究对理论分析中政府补贴分类的衡量与讨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现有研究基本从政府补贴总体展开分析,或者关注政府补贴中的创新补贴部分。但实际上,政府补贴包括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的补贴和间接对企业创新补贴发挥作用的补贴。如果不将政府补贴按补贴目的加以区分,或者只考虑政府补贴中与企业创新直接相关的部分,难以深入全面地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本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政府补贴区分为创新补贴和非创新补贴两部分,厘清了政府创新补贴和非创新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建立多个模型全面分析这两种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
第三,本篇能够引起学术界对于企业创新活动中创新惯性重要性的关注,让学者重视技术创新活动中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企业创新活动持续性的影响。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投入创新资源、产出创新成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创新的资源和动力不仅来源于外部,更依赖于企业自身。企业除投入创新资金和研发人才等研发要素外,更重要的是增强自主创新的意识。如果企业自身创新意识薄弱,外部资源的供给如政府补贴,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质量。本篇建立静态面板模型和静态门槛模型,并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门槛模型与之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企业的创新惯性是否对企业创新发挥了作用?企业创新的动力究竟只来自外部的政府支持,还是也有自身惯性的作用?
2.实践意义
对企业而言,本篇研究有助于企业清晰:企业创新应当是自主创新为主,外部扶持为辅;企业应当增强自主创新的意识,并充分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此外,企业应当重点提高创新质量而非只增加创新数量,这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外部资源,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创新。本篇从新能源上市公司这一微观角度考察政府补贴的实施效果,对企业发挥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创新能力并扩大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对政府而言,本篇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明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存在非线性作用,因此政府补贴并非越多越好,政府不应盲目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扶持,而是应将补贴强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政府补贴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并取得最经济的效果。此外本篇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认识到,政府应当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创新的困境,再结合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提高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技术路线图
研究技术路线图如图1-1-2所示。

图1-1-2?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1.研究内容
本篇基于新能源企业,探讨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及政策效果。(1)收集并整理新能源上市企业名单与政府补贴数据,将其区分为政府创新补贴和非创新补贴,探讨不同目的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与效用。(2)将企业的创新惯性作为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考察企业创新的动力来自下列哪一种情况:政府补贴的作用,企业创新惯性的作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惯性的共同作用。(3)将地区差异作为企业创新的影响变量,并讨论处于不同地区的企业受政府补贴的力度和企业创新绩效是否存在差异。
2.研究目标
(1)获取新能源上市企业的政府补贴数据并筛选出政府创新补贴与非创新补贴,通过文献研读进行理论分析来厘清两种政府补贴的作用机制,通过实证方法分析不同目的补贴对企业创新作用的异同。(2)建立静态和动态的线性模型和门槛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考察企业创新的惯性是否发挥作用,或者在企业惯性存在的情况下政府补贴能否对企业创新形成显著的推动力。(3)考察处于不同经济水平和创新环境地区中的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强度是否存在差异,即政府补贴政策是否有地区倾斜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3.拟解决的问题
(1)不同目的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作用通过何种机制实现,作用大小和方向是否存在差异。(2)企业创新惯性是否发挥了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企业创新的动力究竟来自外部的政府支持,还是自身惯性。若创新惯性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作用而人们忽略这部分作用,那么关于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亟待完善。(3)我国的地区差异是否带来政府扶持力度的不同,是否导致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参差不齐。
(三)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读法。对大量的中外文献阅读和整理,回顾了如下问题: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四种关系、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因素。在厘清上述问题后,笔者对新能源、政府创新补贴和非创新补贴作出了概念定义,并提出了资源基础观、市场失灵和委托代理理论三个用于解释研究问题的理论。
第二,实证分析法。本篇所用数据是跨度为5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过程如图1-1-2所示。首先分析政府补贴分类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创新惯性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地区差异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基于此提出四个研究假设。随后构建了静态/动态线性模型;对数据按总样本和分地区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对样本按新能源种类和行业类型分类来分析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特征。然后分别对总样本和分地区样本进行静态的线性分析,包括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建立动态的线性模型,包括系统GMM模型和差分GMM模型,进行自相关检验和工具变量过度识别检验。在线性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考察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本篇运用了静态和动态的门槛模型,分别以政府创新补贴与非创新补贴作为门槛变量,同时进行线性检验。此外,本篇还按企业产权异质性和所处生命周期分样本考察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存在的差异,并对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和政府创新补贴、非创新补贴的信号传递机制进行了检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